《凌門傳授銅人指穴》~ 標幽賦
標幽賦
1. 標幽賦
拯救之法,妙用者針;言劫病之功,莫妙於針刺;察歲時於天道;夫人身有十二經,三百六十節,以應一歲十二月,三百六十日。歲者,素問云:「必先歲氣,兼代天和,是謂至治。」時者,四時也。經六四時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氣所在,以調之也。天道者,經雲:「天氣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滯;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熱,則經水沸而隴起。」又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泄,氣易行。
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滯而衛氣沉。月始生,則氣血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氣血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氣血也。定形氣於予心;此言用針者,當識歲時之氣候,察天道之寒溫,月廓之盈虧,以定患人形之肥瘦,氣之虛實於我心。實則瀉之,虛則補之,以平調為期。
斯則形氣已得予心,而所謂順天之道也。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內經云:「病有浮沉,刺有深淺,各正其理,兼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外壅。壅則邪從之,深淺不得及,為大賊,內傷五臟,後生大病。」故曰春病在毫毛腠理,夏病在皮膚。故春夏之氣在外,人之氣亦輕浮,肌肉瘦薄,血氣未盛。
凡刺者,應當淺取之。秋病在肌肉,冬病在筋骨。故秋冬之氣收藏在內,人氣亦藏,肥肉肥厚,血氣充滿。凡刺者,故當深取之。不窮經絡陰陽,多逢刺禁;經有十二經,絡有十五絡。陰陽者,天之陰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曰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
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手足皆以赤白際分之。言臟腑之陰陽,則臟為陰,府為陽。是以春夏之病在陽,秋冬之病在陰。皆視其所在與施針後也。既論臟腑虛實,須向經尋;臟居乎內,經絡行乎外。
其臟腑之虛實既定,乃取其經而治之。虛則補其母,實則泄其子。如心病虛則補肝木,實則泄脾土。又本經亦有子母。如心之虛,取少海以補之,實則取少府泄之。又如太陽肺屬金,病實則泄本經之合水尺澤。水是子,虛則補本經之俞土太淵上是母。故曰須向經尋。諸經皆然,並不離五形相生之理也。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陰為始,至厥陰而方終。穴出雲門,抵期門而最後;此言平人氣血氣脈行於十二經為周身,除任督之外,計三百九十三穴。一日一夜有百刻,分於十二時。每一時有八刻二分,每一刻計六十分,一時共計五百分。起至中焦者,蓋中焦在胃中腕,當臍上四寸,不上不下之分。
五臟皆稟於胃,胃者五臟之本。故五臟氣不能自致於手太陰肺經,必因胃氣乃致於手太陰肺經。經雲谷入於胃,播氣於肺
白話文:
[標幽賦]
拯救疾病的方法,最巧妙的莫過於針灸;談到消除疾病的功效,沒有比針刺更有效的了。要觀察天氣時節的變化,以及天道的運行。人的身體有十二條經脈,三百六十個關節,對應一年的十二個月和三百六十天。《素問》說:「必須先考慮到歲氣,並配合天地的和諧,這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這裡說的「時」,指的是四季。經脈之所以有六十四個時段,是為了區分春夏秋冬之氣的所在,以便根據時令加以調理。所謂「天道」,正如經文所說:「天氣溫和,經脈中的水液就會平靜;天氣寒冷,經脈中的水液就會凝滯;天氣炎熱,經脈中的水液就會沸騰;突然刮風和酷熱,經脈中的水液就會沸騰並隆起。」另外,天氣溫和晴朗,人的血液就會變得流暢,衛氣也會浮於體表,所以血液容易流失,氣也容易運行。
天氣寒冷陰暗,人的血液就會凝滯,衛氣也會沉於體內。月亮開始出現時,氣血才開始精純,衛氣也開始運行。月亮圓滿時,氣血充實,肌肉堅實。月亮虧缺時,肌肉會消減,經絡虛弱,衛氣離散,只剩下空虛的軀體。因此,要順應天時來調和氣血。要將形體的氣機掌握在心中;這裡說的是,使用針灸的人,應當了解四季氣候的變化,觀察天道的寒溫,以及月亮的盈虧,從而判斷病人的體形是肥胖還是消瘦,氣是虛弱還是充實。如果氣實,就要用瀉法;如果氣虛,就要用補法,以達到陰陽平衡為目標。
這樣一來,就能將形體和氣機掌握在心中,這也就是所謂的順應天道。春夏時節,人體多消瘦,針刺應當淺刺;秋冬時節,人體多肥胖,針刺應當深刺。《內經》說:「疾病有浮在表面的和沉在內裡的,針刺也有淺刺和深刺之分,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採用適當的方法,並且要適可而止。如果超過了應有的程度,就會損傷內部;如果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就會導致外部壅塞。壅塞則邪氣會乘虛而入,深淺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就會造成大害,損傷內臟,導致日後產生大病。」所以說,春天發生的疾病多在毫毛和腠理之間,夏天發生的疾病多在皮膚。春夏之氣多在體表,人的氣機也比較輕浮,肌肉瘦薄,血氣未充盛。
凡是針刺,都應當淺取。秋天發生的疾病多在肌肉,冬天發生的疾病多在筋骨。秋冬之氣收藏在內,人體之氣也向內收斂,肌肉肥厚,血氣充盈。凡是針刺,都應當深取。如果不了解經絡陰陽的道理,就會經常觸犯針刺的禁忌。經脈有十二條,絡脈有十五條。陰陽,是天地的陰陽。從早晨到中午,是天的陽,是陽中的陽。從中午到黃昏,是天的陽,是陽中的陰。
從夜晚到雞鳴,是天的陰,是陰中的陰。從雞鳴到早晨,是天的陰,是陰中的陽。人的陰陽,則體外為陽,體內為陰。身體的陰陽,則背部為陽,腹部為陰。手和腳都以紅肉和白肉的交界處來區分陰陽。說到臟腑的陰陽,則臟為陰,腑為陽。因此,春夏發生的疾病多在陽,秋冬發生的疾病多在陰。都要根據疾病所在的部位和針刺後的情況來判斷。確定了臟腑的虛實之後,必須從經脈中尋找治療方法。臟腑居於體內,經絡運行於體外。
臟腑的虛實既然已經確定,就要取其相關的經脈進行治療。虛證要補其母,實證要瀉其子。例如,心病虛證,要補肝木;實證,要瀉脾土。而且,本經脈也有母穴和子穴。例如,心經虛證,要取少海穴來補;實證,要取少府穴來瀉。又如,太陽肺經屬金,實證要瀉本經的合穴,也就是屬水的尺澤穴;水是子,虛證要補本經的俞穴,也就是屬土的太淵穴;土是母。所以說,必須從經脈中尋找治療方法。各條經脈都是這樣,都不會脫離五行相生的道理。
人體的氣血是從中焦開始的,水液最初向下滲漏。太陰經是起始,到厥陰經結束。穴位從雲門穴開始,到期門穴結束;這裡說的是,正常人的氣血運行於十二條經脈,周而復始,除了任脈和督脈之外,總共有三百九十三個穴位。一天一夜有一百刻,分配於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有八刻二分,每一刻計有六十分,一個時辰總計五百分。氣血從中焦開始,指的是中焦位於胃中脘,在肚臍上四寸,是不上不下的分界。
五臟都稟受於胃氣,胃是五臟的根本。所以,五臟之氣不能直接到達手太陰肺經,必須藉助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肺經。《經》說,水谷進入胃後,會將精氣輸布到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