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凌門傳授銅人指穴》~ 六十六穴流注歌

回本書目錄

六十六穴流注歌

1. 六十六穴流注歌

假令甲日膽為井竅陰始起戌上頭,丙子小腸前谷住寅時陷谷胃經遊本原過唇丘墟穴陽谿辰上大腸流委中壬午膀胱注甲申三焦關衝求

白話文:

假設甲日,膽經是井穴,陰氣開始在戌時升起,頭部。

丙子日,小腸在前谷停留,寅時陷入谷中,胃經遊走本原,經過脣丘墟穴,陽谿穴在辰時,大腸流注委中穴,壬午日,膀胱注,甲申日,三焦關衝穴。

乙日肝家原出井酉時初起大敦行丁亥心經流少府己丑脾經太白生辛卯肺行經渠上癸己陰谷腎之經要知血納包絡處己未流注中衝迎

白話文:

乙日,肝經原氣從井穴開始,初起於大敦穴,乙亥日,心經的氣血流注於少府穴,己丑日,脾經的太白穴開始產生氣血,辛卯日,肺經的氣血流注於經渠穴,癸己日,陰谷穴,是腎經的經脈氣血聚集的地方,要知道氣血流注於包絡,位於己未穴,向中衝穴流注相迎合。

丙日小腸何處起丙申位上少澤當戊戌內庭流胃胱庚子三間注大腸子上腕骨原過處崑崙寅上屬膀胱膽家甲辰陰陵位丙午三焦氣納鄉

白話文:

  • 丙日,小腸起於丙申位少澤穴。

  • 戊戌位內庭穴,運行於胃和膀胱。

  • 庚子位三間穴,流注於大腸上段,腕骨原穴經過的部位。

  • 崑崙穴位於寅位上,屬於膀胱和膽經。

  • 甲辰位陰陵穴,是三焦氣納鄉。

丁日心家出井中丁未之時過少衝己酉大都脾上位肺行辛亥太淵從癸丑腎居復溜位曲泉卯乙注肝宮丁己流於包絡上厥陰心主起中衝

白話文:

丁日心火在上焦巔頂之處,司井中水泉輸注入少陽膽經。未時膽火乘泄,行於少衝穴。己酉日大腸司水,脾主土,司氣在中焦,肺行太陽辛亥。太淵則為肺原穴,從癸丑移行腎經。腎主水,復溜穴位於足少陰腎經。曲泉穴卯乙,肝主木,注肝經。丁己日肝經脈流注於包絡,上厥陰心主火氣上升至手少陰中衝穴。

戊日胃井卻如何戊午先從廉兌過庚申二間是膀胱束骨戌無瘥取過為原衝陽位甲子膽經陽輔⿰尗刂丙寅小海小腸合三焦氣納戊辰多

白話文:

胃井穴在戊日如何治療?戊日、午日取經穴,先從廉泉穴、兌端穴過,庚日、申日取的穴位是膀胱,束骨穴在戌日治療無效,取過穴為原穴,衝陽穴的位置在甲日、子日,膽經在陽輔穴,丙日、寅日取小海穴,小腸合三焦的氣會聚在戊日、辰日。

己日脾家井要知隱白己己起根基辛未肺經注魚際癸酉腎經是太谿肝經己亥中封穴丑時少海在心移己亥心包定無異陰陽消息要躊躇

白話文:

己日脾經的井穴要認識隱白穴;己己日是脾經的根基。辛未日肺經的注穴是魚際穴。癸酉日腎經的太溪穴。肝經己亥日是中封穴。醜時少海穴在心,移位到己亥是心包經。定穴是無異,陰陽消息要推敲。

庚日大腸向井求商陽辰土起為頭壬午膀胱流通看甲申臨泣膽中游若問其原是合谷丙戌陽谷小腸流戊子三里胃為合寅時三焦更未休

白話文:

在庚日,大腸經向上旺盛,取商陽穴、辰土為頭。在壬午日,膀胱經氣血流通,看甲申穴、臨泣穴、膽經中行。如果問它的原穴,是合谷穴。在丙戌日,陽谷穴、小腸經氣血流通。到戊子日,三里穴,胃經相合。到了寅時,三焦經繼續運作,從不休息。

辛日肺井何處輪少商辛卯最分明癸己腎經然谷穴乙未肝藏太衝臨丁酉心是窗道上陽陵泉亥是脾經辛丑之時屬包絡逐穴流注要思尋

白話文:

肺井穴在辛日找到,少商穴在辛卯日最明顯。癸己日是腎經的然谷穴,乙未日是肝經的太衝穴。丁酉日是心經的窗戶穴,上陽穴在陵泉亥是脾經,辛丑日屬包絡。要記載穴位訊息,要仔細學習和思考。

壬屬膀胱井何看壬寅生井注至陰辰上俠谿行膽位小腸丙午後溪端京骨穴中原所過解谿申上胃相連庚戌大腸曲池合壬子三焦非前原

白話文:

壬屬膀胱井 穴如何看待?壬寅年生 出現井穴注至陰 辰穴上,俠谿穴行膽位與小腸相連,丙、午後來到溪端京骨穴,原路經過 解谿穴 申穴,於胃相連,庚戌年於大腸曲池合,壬子年於三焦,非前原。

癸日腎井何方是湧泉癸亥起為頭;乙丑肝家行間內神門丁卯在心收己己商丘脾過處辛未尺澤肺家求酉時血納心包絡始信陰陽不暫留

六十六穴妙難求十二經中仔細搜井榮俞經合五位木火土金水注流遂經子母相生過晝夜循環無盡頭

白話文:

癸日從腎井湧泉穴開始,癸亥二字做頭;乙丑二字是肝經,行間內穴是神門穴;丁卯二字是心經,己巳二字是商丘穴,脾經經過的地方;辛未二字是肺經,尺澤穴是肺經的穴位;酉時血納心包絡,開始相信陰陽不會暫時停止。

十經氣血皆出為井入為合各注井榮俞經合無休已二曰脈有十二經又曰何只言十經其餘二經不言者何答曰其二經者三焦是陽氣之父心包絡是陰血之母此二經蓋重水系五行所攜主受納十經血氣養育故只言十經陰陽二脈逐曰各注井榮俞經合各五時辰畢則歸其本此二經亦各注井榮俞經合五穴方知十二經之遍行也

白話文:

十條經絡的氣血,都由「井穴」流出,並在「合穴」匯入,每個穴位都有各自的井穴、榮穴、俞穴和經合穴,循環不止。

有人說脈有十二條經絡,但為什麼只說十條經絡,另外兩條經絡不說呢?

答:另外兩條經絡是三焦和心包絡。三焦是陽氣之父,心包絡是陰血之母。這兩條經絡覆蓋了水系五行,主要負責接收十條經絡的血氣,並滋養它們,所以只說十條經絡。

陰陽二脈每天運行,每個時辰都流經「井穴、榮穴、俞穴、經合穴」各五個穴位,然後回到自己的本源。這兩條經絡也會流經各自的「井穴、榮穴、俞穴、經合穴」五個穴位,這樣才能知道十二條經絡的運行遍及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