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膏肓腧穴法》~ 石用之取穴別法第八
石用之取穴別法第八
1. 石用之取穴別法第八
石藏用,字用之,京師大醫也。其治療方術一從古法,亦多為人灸此穴。其取穴法∶令患人床榻上盤膝正坐,隨人之肥瘠大小,置栲栳或墊枕之類,以衾絮冒之。令兩臂相交,平伏其上,餘亦相同。乃用《千金方》不能久坐伸臂使伏衣袱上之意也。其用堅物雲,欲大小高下常定勝於衣袱。
但臂之伸屈,與古異耳,其治皆效。蓋醫者意也,隨事增損,初無定方。孫真人笑秦緩之拙,不能求得此穴,但知針藥之不及,不知火氣之能徹,則求之浸巧,是不為過也。
紹興已未歲,餘守武昌時。總領邵戶部玉雲∶少時病瘵得泉州僧為灸膏肓,令伏於栲栳上,僧以指節極力按尋其穴,令病者覺中指麻乃是穴。若指不麻,或雖麻而非中指者,皆非也。
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愈。壬戌四月,增記於此。
石藏用取穴別法圖(圖缺)
白話文:
石藏用,字用之,是京城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他治療疾病的方法都遵循古代的醫理,也常常為病人灸這個穴位。他取穴的方法是:讓病人盤腿在床上坐好,再根據病人體型胖瘦高矮,墊放像是竹簍或是枕頭之類的東西,用棉被或棉絮蓋住。讓病人雙手交叉,平放在覆蓋的物品上,其他部位也一樣。這跟《千金方》說的不能久坐伸直手臂,趴在衣物上的意思相同。他使用堅硬的物品是因為,想要讓高低大小保持固定,比衣物更好。
只是伸直或彎曲手臂的方式和古法不同,但他治療的效果都一樣。我想這主要是醫生的想法,應該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一開始就沒有固定的方法。孫思邈嘲笑秦緩的笨拙,找不到這個穴位,只知道用針藥效果不好,卻不知道艾灸的熱力能滲透進去,因此想盡辦法找到這個穴位,這並不為過。
紹興已未年,我擔任武昌長官的時候,總領邵玉雲說:他小時候得了癆病,有位泉州的和尚替他灸膏肓穴,讓趴在竹簍上,和尚用指關節用力按壓尋找穴位,讓病人感覺到中指發麻的地方就是穴位。如果手指沒有麻,或是麻的不是中指,那就都不是正確的穴位。
後來找到這個穴位,就灸了一次就治好了。壬戌年四月,補充記錄在此。
石藏用取穴別法圖(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