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錫

《經絡考》~ 經脈 (2)

回本書目錄

經脈 (2)

1. 肺手太陰之脈

臂骨盡處為腕,脈之大隧為經,交經者為絡。蓋本經脈雖終於大指,而絡脈之行,從腕後之列缺穴,交於手之陽明經,而由合谷、二間、三間以至於商陽穴,又商陽而上行也。是動則為肺脹等症者,是經變動,則有此等。《難經》以是動為氣,馬玄臺引經斷為非,最是。(膻,音袒)

白話文:

手腕是手臂骨骼末端,經脈的大通道是本經,與本經互相聯繫的是絡脈。雖然本經的經脈最終到達拇指,但絡脈的走向卻從手腕後方的列缺穴開始,與手陽明經交會,然後經過合谷、二間、三間穴,直到商陽穴,再從商陽穴向上運行。因此,如果這些經絡發生異常,就會導致肺脹等疾病。古籍《難經》認為這種經絡的活動是氣的運行,而馬玄臺則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2. 手太陰肺經圖

《難經》曰: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主藏魄。四垂如蓋,附著於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諸臟之氣,為諸臟之華蓋。人有二喉,前喉為喉嚨,通於五臟,主氣出入。《靈樞經》曰: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後喉為咽喉,主納水穀,通於六腑。《靈樞》又曰:咽喉者,水穀之道也。

《難經》曰: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半,長一尺二寸九節。咽門重十二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素問》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靈樞》云: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肺高,則上氣、肩息、咳;肺下,則居奔迫肺,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肺脆,則苦病消痹,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高厚者肺端正,脅偏疏者肺偏傾也。

白話文:

《難經》說:肺的重量是三斤三兩,有六個葉瓣和兩個像耳朵的結構,主要儲藏人的魄力。肺像個傘蓋一樣,四面垂下來,附著在背脊第三節椎骨上。肺裡面有二十四個孔竅,排列分布,輸布各臟腑的氣,是所有臟腑的保護傘。人有兩個喉嚨,前面的喉嚨叫做喉嚨,通向五臟,主管氣的進出。《靈樞經》說:喉嚨是氣體上下流通的地方。後面的喉嚨叫做咽喉,主管容納水和食物,通向六腑。《靈樞》又說:咽喉是水和食物通過的通道。

《難經》說:喉嚨重十二兩,寬二寸半,長一尺二寸,有九節。咽門重十二兩,寬二寸半,到胃的長度是一尺六寸。《素問》說:肺是輔助的官員,調節機能由此而出。《靈樞》說:肺小的人喝水少,不容易生喘息的病;肺大的人喝水多,容易生胸悶、喉嚨痛、氣逆等病;肺的位置偏高的人容易氣喘、聳肩呼吸、咳嗽;肺的位置偏低的人容易覺得胸部壓迫、兩側脅肋疼痛;肺的質地堅實的人不容易咳嗽、氣喘;肺的質地脆弱的人容易患消渴病(糖尿病)和肢體麻木,而且容易受傷;肺的位置端正的人身體平和順利,不容易受傷;肺的位置偏斜的人容易胸部偏側疼痛。

肺的紋理細小且呈白色,表示肺小;紋理粗糙表示肺大;肩膀寬大,胸部外突,喉嚨凹陷,表示肺的位置偏高;腋下合攏,兩側脅肋外張,表示肺的位置偏低;肩膀背部厚實,表示肺的質地堅實;肩膀背部單薄,表示肺的質地脆弱;背部胸部都高而厚實,表示肺的位置端正;脅肋偏斜且疏鬆,表示肺的位置偏斜。

3. 肺經諸穴歌

馬玄臺曰:欲明經絡,須熟穴名。但徐氏《歌》俱自井滎而始,殊非本篇各經起止正義,滑氏《歌》,合於起止,似欠妥,讀者難之。今各陰經照滑氏,陽經照徐氏,則合於起止,且長短句法學者頗便,若穴名既熟,則經脈之然矣。俗醫曰:吾大方脈,非針灸科何須識穴,此其所以為庸下,而不能入軒岐正脈也。

手太陰十一穴,中府雲門天府列,俠白下尺澤,孔最見列缺,經渠太淵下魚際,抵指少商如韭葉。

白話文:

馬玄臺說:想要了解經絡,必須熟悉穴位名稱。但是徐氏的《歌訣》都是從井穴、滎穴開始,不符合本篇各經脈起止的正確意義;滑氏的《歌訣》雖然符合起止,但似乎不夠完善,讀者難以理解。現在各陰經採用滑氏的作法,陽經採用徐氏的作法,就符合經脈的起止,而且長短句的寫法也方便學者學習,如果穴位名稱都熟悉了,經脈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有些庸俗的醫生說:我們是大內科,不是針灸科,為何需要認識穴位?這就是他們庸俗低下、無法進入黃帝岐伯正統醫學的原因。

手太陰肺經共有十一個穴位,分別是中府、雲門、天府,接著是俠白、尺澤,孔最之後是列缺,經渠、太淵,然後是魚際,最後到手指的少商,形狀像韭菜葉。

4. 又分寸歌

太陰肺兮出中府,雲門之下一寸許,雲門璇璣旁六寸,巨骨之下二骨數,天府腋下三寸求,俠白肘上五寸主,尺澤肘中約紋論,孔最腕上七寸取,列缺腕上一寸半,經渠寸口陷中是,太淵掌後橫紋頭,魚際節後散脈舉,少商大指端內側,鼻衄刺之立見止(雲門,巨骨下俠氣戶旁二寸陷中,去中行任脈六寸。氣戶,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陷中,去中行任脈四寸,去膺窗四寸八分。

俞府,巨骨下,璇璣旁二寸陷中。璇璣,天突下一寸。天突,結喉下四寸宛中。右挨穴之法由天突起至璇璣,由璇璣至雲門,其法甚簡,後仿此)。

白話文:

肺經的穴道,從中府穴開始,它在雲門穴的下方約一寸的位置。雲門穴則在璇璣穴旁邊六寸,同時也在巨骨穴下方第二個肋骨之間。天府穴則在腋下三寸處,俠白穴則在手肘上方五寸的位置。尺澤穴在手肘彎曲的橫紋處,孔最穴則在手腕上方七寸處。列缺穴在手腕上方一寸半,經渠穴在寸口(把脈處)的凹陷處。太淵穴則在手掌後方的橫紋頭處,魚際穴則在掌指關節後方的脈搏跳動之處。少商穴則在大拇指內側末端,針刺這個穴位可以立即止住流鼻血。(雲門穴,在巨骨下方,距離氣戶穴旁邊兩寸的凹陷處,距離身體正中線任脈六寸。氣戶穴,在巨骨下方,俞府穴兩側各兩寸的凹陷處,距離身體正中線任脈四寸,距離膺窗穴四寸八分。

俞府穴,在巨骨下方,璇璣穴旁邊兩寸的凹陷處。璇璣穴,在天突穴下方一寸。天突穴,在喉結下方四寸的凹陷處。右邊的取穴方法,從天突穴開始到璇璣穴,再從璇璣穴到雲門穴,方法很簡單,之後的取穴方法可以仿照這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