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考》~ 營衛 (4)
營衛 (4)
1. 咽喉
三錫曰:咽以咽物,即食脘也。喉以候氣,即氣脘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懸壅者,音聲之關也。咽與喉,會厭與舌,此四者同在一門,而其用各異。喉以候氣,故喉氣通於天。咽以納食,故嚥氣通於地。會厭管乎其上,以司開闔,掩其厭則食下,不掩則錯,在喉之前,必舌抵上齶,則會厭能閉其喉矣。四者交相為用,闕一則飲食廢而死矣。
屬手太陽小腸、少陰心、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之會(《素問》曰:咽主地氣,地氣通於嗌,太陰脈布胃中,絡於隘,故腹滿而嗌乾),又屬足少陰腎(《素問》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咽痛,不可內食),又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陽明之脈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又屬足厥陰肝、少陽膽(《素問》曰,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
《靈樞》曰:足少陽之正,上俠咽,出頤頷)。俠咽,屬手少陰心、足太陰脾之會。
喉在咽之後,屬手太陰肺、足陽明胃、少陰腎、厥陰肝經、任脈之會(《靈樞》曰:手太陰肺,正出缺盆,循喉嚨。《素問》曰:喉主天氣,天氣通於肺,即肺系也),又屬手少陰心、少陽三焦經(《靈樞》曰:少陰正,上走喉嚨,出於面。《素問》曰:心咳之壯,咳則咽痛。
越人曰:三焦之氣通於喉,喉嚨之聲則發矣),又屬手足陽明大腸、胃、手少陽三焦經之合(手陽明之正,上循喉嚨,出缺盆),又屬足太陰脾(《千金》曰:喉嚨者,脾胃之候也)。喉嚨後,屬足厥陰肝、心包絡。結喉兩旁,應手太陰動脈,屬足陽明胃。
白話文:
咽是吞嚥食物的地方,也就是食物進入的管道。喉是呼吸氣體的地方,也就是氣體進出的管道。會厭就像是發出聲音的門戶,懸壅垂則是發出聲音的關卡。咽和喉,會厭和舌頭,這四個部位都位於同一個區域,但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喉負責呼吸,所以喉部的氣息與天空相通。咽負責吞嚥食物,所以咽部的氣息與大地相通。會厭位於它們的上方,負責開合,當它遮蔽住喉部時,食物就能順利吞下,如果沒有遮蔽住,食物就會跑錯方向。在吞嚥時,舌頭必須頂住上顎,這樣會厭才能關閉喉部。這四個部位互相協調作用,缺少任何一個都會導致飲食功能喪失而死亡。
咽的經絡歸屬於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之處(《素問》說:咽主導大地的氣息,大地的氣息與咽喉相通,太陰經脈分布在胃中,連結到咽喉,所以腹部脹滿時會覺得咽喉乾燥),也歸屬於足少陰腎經(《素問》說:邪氣侵犯足少陰經的絡脈時,會導致咽痛,無法吞嚥食物),又歸屬於足陽明胃經(《靈樞》說:陽明經脈上通到心,再沿著咽喉到達口腔),又歸屬於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素問》說:肝臟是身體內的主將,它的決策取決於膽,而咽喉則是執行者。《靈樞》說:足少陽經的經脈,向上夾著咽喉,到達下巴)。夾著咽喉的經脈,歸屬於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的交會之處。
喉位於咽的後方,它的經絡歸屬於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任脈的交會之處(《靈樞》說:手太陰肺經,從鎖骨上窩出來,沿著喉嚨往下走。《素問》說:喉主導天空的氣息,天空的氣息與肺相通,也就是肺的管道),又歸屬於手少陰心經、手少陽三焦經(《靈樞》說:少陰經脈,向上走過喉嚨,到達臉部。《素問》說:心咳時,咳嗽會導致咽痛。《越人》說:三焦的氣息與喉相通,喉嚨的聲音才能發出來),又歸屬於手足陽明大腸經、胃經、手少陽三焦經的會合之處(手陽明經的經脈,向上沿著喉嚨,到達鎖骨上窩),又歸屬於足太陰脾經(《千金方》說:喉嚨是反映脾胃狀況的部位)。喉嚨的後方,歸屬於足厥陰肝經、心包絡。喉結兩旁,是手太陰動脈的搏動處,歸屬於足陽明胃經。
2. 四肢
陽主四肢。經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又曰:結陽者腫四肢。又曰:四肢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脾虛則四肢不用。又曰,四肢懈惰,此脾精之不行也。
白話文:
陽氣主導四肢的活動。經典說: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本。又說:陽氣鬱結會導致四肢腫脹。還說:四肢從胃接受氣的滋養,但不能直接到達經脈,必須藉由脾的轉化,才能獲得滋養。脾氣虛弱,四肢就會無力。又說,四肢疲軟無力,這是脾所化生的精微物質運行不暢的緣故。
3. 筋
肝主筋,而各經俱有,大抵隨其脈之所在而連屬也。詳具《靈樞·經筋》篇。
白話文:
肝臟主管筋的功能,但實際上各條經絡都有筋的存在,它們大致是隨著經脈的走向而互相連結的。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靈樞經》中的〈經筋〉篇。
4. 骨
腎主骨,在體為骨,在贓為腎。又曰: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又曰: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溫於骨髓。骨病忌食苦甘,久立。經曰: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又曰: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又曰:久立傷骨,骨病不屈。經曰:手屈而不能伸者,病在筋;伸而不能屈者,病在骨。
白話文:
腎臟主管骨骼,在身體的表現就是骨頭,在五臟之中對應的是腎臟。另外有說法是:腎臟和骨骼相合,腎臟的精華表現在頭髮上。還有一種說法是:少陰經脈屬於冬季的脈象,潛藏運行並溫養骨髓。骨頭生病時,要避免吃苦味和甜味的食物,也要避免長時間站立。《黃帝內經》說:吃太多甜食,會導致骨頭疼痛和掉頭髮。又說:苦味可以進入骨頭,所以骨頭生病時,不要吃太多苦味的食物。還說:長時間站立會損傷骨頭,導致骨頭無法彎曲。《黃帝內經》說:手彎曲而不能伸直,是筋的問題;手能伸直卻不能彎曲,是骨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