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全書》~ 前編·分野 (7)
前編·分野 (7)
1. 二十七、〔齒〕
〔齗附〕統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少陰氣絕者,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陰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則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滅,戊篤已死,土勝水也。《素問》曰: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白話文:
[齗(ㄒㄩ:掉落)附(腐爛)]歸屬於足少陰腎經。(《靈樞》說:足少陰的氣絕了,骨頭就會枯竭。少陰是冬天的脈,潛伏在陰中而濡養骨髓。因此骨頭得不到濡養,那麼肌肉就不能附著。骨肉不親合,那麼肌肉就會柔軟而無力;肌肉柔軟而無力,那麼牙齒就會生長而腐爛,頭髮沒有光澤。頭髮沒有光澤,是骨頭先衰竭,戊(土)已死,土勝水。 《素問》說:丈夫八歲時,腎氣充實,頭髮生長,牙齒更換。
五八腎氣衰,齒槁發墮。又曰:腎熱者,色黑而齒槁。少陰終者,面黑色,齒長而垢,腹脹閉塞,上下不通而終矣。戴復庵曰:腎虛牙浮而痛,甚則憎寒惡熱,全具如欲脫之狀。宜安腎丸、八味丸、黑錫丹之類)。
白話文:
到了五十八歲,腎氣衰弱,牙齒乾枯、頭髮脫落。又說:腎熱的人,面色發黑,牙齒乾枯。少陰終結的人,面色發黑,牙齒又長又髒,腹部脹滿,上下不通,最終死亡。戴復庵說:腎虛的人,牙齒浮起,疼痛,嚴重的會怕冷怕熱,好像快要脫落一樣。應該用安腎丸、八味丸、黑錫丹之類的藥物治療。
〔上齗〕(齗,齒根肉也。亦作齦)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循鼻外,入上齒中。《針經》曰:上齒痛,喜寒而惡熱,取足陽明之原衝陽穴,在兩足跗上五寸,骨間陷脈中。丹溪以謂當灸三里穴。三里者,足陽明之合穴也,在膝下外側輔骨下三指地,離䯒骨外一指許,兩筋間宛宛中。
白話文:
[牙齦]屬於足陽明胃經。《靈樞》說:足陽明胃經的脈絡循著鼻外,進入上齒之中。《針經》說:上齒疼痛,喜歡寒冷而討厭炎熱,應取足陽明胃經的原衝穴,位於雙腳跗骨上五寸,骨頭間的凹陷處。丹溪認為應該灸三里穴。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位於膝蓋下外側的輔骨下三指處,距離腓骨外側一指左右,在兩根筋之間的凹陷處。
又曰:足陽明之入頄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素問》曰:邪客於足陽明之經。令人鼽衄。上齒寒,又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足陽明中趾爪甲上一痏。李東垣曰:上齗隸於坤土,乃足陽明胃脈之所貫絡也。止而不動,故上爿牙疼,宜升麻散)。
白話文:
又說:足陽明經進入太陽穴遍及牙齒的,叫做角孫穴,上牙疼痛取穴於此。
《素問》說:邪氣侵犯足陽明經,使人流鼻血。上牙疼痛,又轉移牽引到下牙,牙齒和嘴脣疼痛,觀察他的手背脈絡,去脈血。足陽明中趾的指甲上生了一個小瘡。
李東垣說:上牙齒屬於坤土,是足陽明胃經脈絡貫穿的地方。靜止而不運動,因此上牙疼痛,應該用升麻散治療。
〔下齗〕屬手陽明大腸經(《靈樞》曰:手陽明有入頄遍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又曰:手陽明之脈,其支者貫頰,入下齒中。《針經》曰:下齒痛,喜熱而惡寒,取手陽明之原合谷穴,在兩手大指、次指岐骨間陷中。丹溪以為當灸三間穴。三間者,手陽明之俞穴也,在兩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骨上縫中,秦艽。
白話文:
〔下齗〕屬於手陽明大腸經。(《靈樞》說:手陽明經進入下頄,遍佈所有牙齒,稱為「大迎穴」,下牙齲齒可以取這個穴位治療。又說:手陽明經的支脈貫穿面頰,進入下牙齒中。《針經》說:下牙疼痛,喜歡熱而討厭冷,取手陽明原穴合谷穴,位於兩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凹陷中。丹溪認為應該灸三間穴。三間穴是手陽明經的俞穴,位於兩手大拇指和食指的根部後內側,骨縫中,用秦艽治療。
王啟玄曰:手陽明脈,貫頰入下齒,故手陽明脈中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七穴,並主齒痛。李東垣曰:下齗嚼物,動而不休,手陽明大腸之所貫絡也,故下爿牙疼,宜白芷散。張潔古曰:秦艽去下牙痛,及除本經風濕。薛新甫曰:大腸熱而齗腫痛,清胃散治之,重則調胃湯清之)。
白話文:
王啟玄說:手陽明脈,穿過臉頰進入下齒,所以手陽明脈中的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七個穴位,都主治牙痛。李東垣說:下牙嚼東西,動個不停,是手陽明大腸所貫通連接的地方,所以下牙疼痛,應該用白芷散治療。張潔古說:秦艽可以去除下牙痛,還可以消除本經的風濕。薛新甫說:大腸熱而導致牙齦腫痛,用清胃散治療,如果病情嚴重,就用調胃湯清熱治療。
2. 二十八、〔舌〕
統屬手少陰心經(《靈樞》曰:舌者,心之官也。故心病者,舌卷短,顴赤。又曰: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味矣。又曰:人之自齧舌者,此厥氣走上,脈氣軰至也。少陰氣至則齧舌。《素問》曰: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喬嶽曰:心絕,則舌不能收、及不能語。
白話文:
舌屬手少陰心經。(《靈樞》說:舌頭是心的官竅。所以心臟有疾病的人,舌頭會捲曲變短,顴骨發紅。又說:心氣通於舌頭,心臟健康則舌頭就能辨別味道。又說:人自己咬舌頭,這是厥氣上行,脈氣聚合到極點的緣故。少陰氣到就會咬舌頭。《素問》說:心脈搏動堅硬且長,就會得舌頭卷縮無法說話的病。喬嶽說:心氣絕了,舌頭就無法收縮,也不能說話。
一曰:舌無故常自痹者,勿便作風治,由心血之不足也,理中湯加當歸主之)。又屬足太陰脾經(《靈樞》曰:足太陰之脈,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是動則病舌本強,所生病者舌本痛。又曰:足太陰之正,貫舌中。又曰: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瘖。注:舌下脈者,脾脈也。
白話文:
一、舌頭沒有特別原因,自己就經常麻木不仁的,不要立刻用治療風證的方法治療,這是因為心血不足引起的,可用理中湯加入當歸為主方治療。它又屬於足太陰脾經。《靈樞》說:足太陰脾經的脈絡,向上經過膈肌,夾著咽喉,連接到舌根,分佈到舌頭下面。它運動時,就會出現舌根強硬的毛病,所產生的病症是舌根疼痛。又說:足太陰的正經,貫穿舌頭的中央。又說:刺破舌頭下面中央的脈絡過度,出血不止就會導致瘖啞。注:舌頭下面的脈絡,是脾經的脈絡。
《素問》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故病在舌本。東垣曰:舌者,心也,復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孫景思曰:舌者,心氣之所主,脾脈之所通。二臟不和,風邪中之,則舌強不能言;壅熱攻之,則舌腫不能轉。更有重舌、木舌、舌腫出血者,皆由心脾二經,風熱所乘而然也)。
白話文:
《素問》中提到:中央黃色,與脾臟相應,所以舌本出現疾病。東垣說:舌屬於心,還可以知曉味道,這說明舌頭中也有脾臟的功能。孫景思說:舌頭是由心氣主導,脾的經絡通過舌頭。如果心脾兩臟不協調,風邪侵襲,就會導致舌頭強硬不能言語;如果熱氣攻入,就會導致舌頭腫大不能轉動。另外還有重舌、木舌、舌頭腫脹出血的症狀,都是由於心脾兩經受到風熱侵襲而引起的。
兼屬足陽明胃經(張雞峰曰:脾胃主四肢,其脈連舌本,而絡於唇口。胃為水穀之海,脾氣磨而消之,由是水穀之精,化為營衛,以養四肢。若起居失節,飲食不時,則脾胃之氣不足,而營衛之養不周,風邪乘虛而干之,則四肢與唇口俱痹,語言蹇澀,久久不治,變為痿疾。經云:治痿獨取陽明,謂足陽明也。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同足太陰脾經。脾胃主宰人體的四肢,其脈絡連接舌根,並交絡於嘴脣和口腔內。胃是水穀之海,經脾氣磨碎後消化吸收,因此水穀的精華,轉化為營衛之氣,以滋養四肢。如果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準時,就會導致脾胃之氣虛弱,營衛之氣的供給就會不足,邪風乘虛而入,就會導致四肢和嘴脣口舌麻痺,語言蹇澀,長久不治,就會變成痿疾。經書上說:治療痿病,只需要以足陽明經為目標,說的正是足陽明胃經。
治法亦多用脾胃藥,少服去風藥則可安矣)。又屬手少陽三焦經(《靈樞》曰:手少陽之筋,其支者當曲頰,入系舌本,其病舌卷。《素問》曰: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又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之少陰,上繫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又曰: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
白話文:
治療通常使用針對脾胃的藥物,少服用去風藥即可痊癒。舌捲也屬於手少陽三焦經(《靈樞》說:手少陽的經筋,它的分支到達面頰,進入舌根,病情發作時舌頭會捲起來。《素問》說:邪氣侵犯手少陽經的絡脈,會讓人發生喉嚨腫痛、舌頭捲縮、口乾、心煩的症狀)。舌捲也屬於足少陰腎經(《靈樞》說:足少陰經,上面相連於舌頭,絡於橫骨,最終止於會厭。還說:舌頭鬆弛、流口水、煩躁不安,取足少陰經的穴位)。
《素問》曰: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又曰:傷寒五日,少陰受之,故口燥舌乾而渴。《玄珠》曰:舌之下竅,腎之津液所朝也。東垣曰:下竅,廉泉穴,一名舌本,在頷下結喉上,足少陰也。治舌下腫,難言,舌縱,涎出,口噤,舌根急縮,下食難)。又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
白話文:
《素問》說:針刺足少陰脈,會導致嚴重的虛弱和出血,使舌頭難以說話。又說:傷寒五日,少陰經受邪,所以口乾舌燥而口渴。《玄珠》說:舌頭下的孔竅,是腎臟津液聚集的地方。東垣說:下竅,廉泉穴,又名舌本,在下巴下面、喉嚨上面,就是足少陰經。治療舌頭下腫脹、難以說話、舌頭伸長、流口水、口不能張、舌根急縮、難以下嚥的食物等症狀。又屬於足厥陰肝經。《靈樞》說:肝是筋之合,筋會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
《素問》曰:厥陰絡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沈承之曰:舌主五味,以營養於身,資於脾,以分津液於五臟。故心之本脈,繫於舌根;脾之本脈,繫於舌旁;肝脈,循陰器,絡舌本)。
白話文:
《素問》中說:厥陰絡脈發生病變,會出現內熱、咽喉乾燥、經常小便、心煩意亂的症狀,嚴重時舌頭會捲曲,陰囊上縮,最終死亡。沈承之說:舌頭主司五味,以營養身體,依靠脾臟,把津液分配給五臟六腑。所以心臟的本脈,連接到舌根;脾臟的本脈,連接到舌頭旁邊;肝脈,循著陰器,絡連到舌頭的根部)。
3. 二十九、〔頦〕
(一名地閣,即承漿穴)屬足陽明胃經、任脈之交(《靈樞》曰:足陽明之脈,環唇下,交承漿。又曰:牆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滿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歲而死也)。又屬足少陰腎經(沈承之曰:其在小兒面部,屬足少陰腎經。《心鑑》曰:水性潤下,北方之應也)。
白話文:
一個地閣,也就是承漿穴,屬於足陽明胃經和任脈的交接處。(《靈樞》說:足陽明經脈,環繞下脣,交會於承漿穴。又說:牆基低矮高大,不及其地的人,不到三十歲就會死亡;如果因病加重,不到二十歲就會死亡)。又屬於足少陰腎經(沈承之說:在小兒面部,屬於足少陰腎經。《心鑑》說:水性潤下,是北方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