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祿、徐師曾撰

《經絡全書》~ 前編·分野 (6)

回本書目錄

前編·分野 (6)

1. 二十二、〔曲頰〕

(面旁也,在耳下,亦名蕃)屬足少陽膽經、手陽明大腸之會(《靈樞》曰: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又曰:足少陽之脈,下耳後,合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沈承之曰:曲頰前寸許,屬手陽明大腸;曲頰後,屬足少陽膽經)。又屬手少陽三焦經、太陽小腸經(《靈樞》曰:手少陽之筋,上肩,走頭,合手太陽。

白話文:

「面旁」也,位於耳下,又名「蕃」,屬於足少陽膽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交匯處。《靈樞》說:「蕃,就是臉頰兩側;蔽,就是耳門。」又說:「足少陽經的脈絡,從耳後下行,與手少陽經相會,抵達下巴,再向下延伸至頰車穴。」沈承之說:「彎曲的臉頰前面一寸左右,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彎曲的臉頰後面,則屬於足少陽膽經。」此外,面旁還屬於手少陽三焦經和太陽小腸經。《靈樞》說:「手少陽經的筋脈,從肩部向上行至頭部,與手太陽經相會。

其支者,當曲頰,入系舌本。又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手少陽出耳後,上結完骨之上。又曰:手太陽當曲頰)。兼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入耳前)。

白話文:

那曲頰的分支,應該位於耳朵後方的彎處,並且通入繫舌的本端。另有說法:足少陽經位於耳下彎曲處之後。手少陽經由耳後而出,向上連接到完骨之上。另有說法:手太陽經應該位於曲頰)。兼屬於足陽明胃經。(《靈樞》說:足陽明經的脈絡,沿着下頜後緣向下,到大迎穴,沿着頰車,進入耳前。)

2. 二十三、〔頤〕

(頤,顑也,亦作頷)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素問》曰:陽明虛,則寒慄鼓頷,終則口耳動作。又曰: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挾頤也。王啟玄曰:陽明之脈,漸上頤而環唇,故名挾頤為漸,即大迎穴也。在曲頰下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

白話文:

頤,即是指下巴,又稱頷,屬於足陽明胃經。《靈樞》中記載,如果出現下巴疼痛的情況,可以刺入足陽明經的曲周動脈,見到血後疼痛即可痊癒。《素問》中記載,如果陽明經虛弱,則會出現寒戰、下巴顫抖的症狀,最終還會出現口耳動作的異常。另外,如果疾病向上衝到喉嚨,則應治療其逐漸加重的過程,這個逐漸加重的過程就是下巴的上挾,王啟玄說,陽明經的脈絡逐漸向上到下巴,環繞到嘴脣,因此將下巴的上挾稱為漸,就是大迎穴。大迎穴位於曲頰下一寸三分處,骨頭凹陷中動脈的位置。

又屬手少陽三焦經、陽明大腸經(《靈樞》曰:手少陽之別者,上挾咽,出頤顑中。又曰: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兼屬足少陰腎經。(《素問》曰:腎熱病者,頤先赤)

白話文:

它又屬於手少陽三焦經和陽明大腸經。(《靈樞》說:手少陽的分支,向上包繞咽喉,出於耳後和下巴的中央。又說:下巴疼痛,刺陽明經,和下巴盛脈出血)。還兼屬於足少陰腎經。(《素問》說:腎臟熱病患者,下巴先變紅)。

3. 二十四、〔人中〕

(在鼻下,即水溝穴之分也)屬手足陽明大腸、胃經、督脈之會(《靈樞》曰:手陽明之脈,其支者,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又曰:足陽明之脈,循鼻外,入上齒中。沈承之曰:挾人中兩旁五分,名禾髎穴,屬手陽明經)。又屬足太陰脾經(《靈樞》曰: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

白話文:

這裡指的是鼻翼下方,也就是水溝穴的分支。它屬於手足陽明大腸經、胃經、督脈的交匯處。(《靈樞》中記載:手陽明經的支脈,從嘴角旁分出,交會在人中穴,左邊的交右邊,右邊的交左邊,向上挾持鼻孔。又記載:足陽明經的經脈,沿著鼻翼外側,進入上牙齒裡面。沈承之說:在人中穴兩旁五分處,有一個穴位叫做禾髎穴,它屬於手陽明經)。而此處也同時屬於足太陰脾經。(《靈樞》中記載:足太陰脾經的氣血缺絕,則經脈不能滋養肌肉)。

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玄珠》曰:人中腫者,脾絕也)。

白話文:

嘴脣和舌頭是肌肉的根本。脈絡不通暢,肌肉就會鬆軟。肌肉鬆軟,舌頭就會萎縮,法令紋會變滿。法令紋變滿,嘴脣就會向外翻。嘴脣向外翻,肉會先壞死,甲木剋制乙土。

根據《玄珠》的記載:法令紋腫脹的人,是脾臟虛弱。

4. 二十五、〔口〕

〔吻附〕統屬足太陰脾經(《靈樞》曰: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素問》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畏風。李東垣曰:傷食,口無味,涎不納,鼻息氣勻,脾氣通於地也)。又屬足陽明胃經、陽蹺脈之會(《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所生病者口喎唇胗。

白話文:

[吻附] 統屬於足太陰脾經:(《靈樞》說:脾氣通於口。脾氣調和,那麼嘴巴能品嘗五穀的味道。《素問》說:中央的顏色是黃色,通於脾臟,開口於嘴巴,畏懼風寒。李東垣說:飲食不節傷到了脾胃,嘴巴沒有味道,口水不能吞嚥,鼻息均勻,說明脾氣通於土地。)又屬於足陽明胃經、陽蹺脈的匯合處:(《靈樞》說:足陽明胃經的脈絡,沿著鼻子的外面,進入上齒中間,再出來夾著嘴巴,環繞著嘴脣,往下交合承漿穴。所產生的疾病是嘴巴歪斜、嘴脣腫大。

注:胗,唇瘍也。又曰:足陽明之筋,上頸,上挾口,合於頄。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素問》曰:胃熱則口澹。又日,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注:口目動作,謂目睒睒而鼓頷也。陳良甫曰:足陽明之筋,上挾於口,凡人體虛受風,風入於筋,其筋偏急不調,故令喎急,謂之偏風。滑伯仁曰:陽蹺與手陽明會於肩端,又與足陽明會於口吻及鼻兩旁。

白話文:

胗,就是脣瘡。

足陽明經的筋脈往上經過頸部,再往上經過嘴巴,然後連接到下頜骨。

嘴巴有熱氣,筋脈就會鬆弛,收縮無力。

《素問》裡說:胃有熱,嘴巴就會沒有味道。

又說:陽明經的末端是嘴巴和眼睛,易受驚嚇、愛說胡話。

眼睛和嘴巴動作,指的是眼睛眨個不停、下巴顫動。

陳良甫說:足陽明經的筋脈,上面連接到嘴巴,如果人體虛弱受到風寒,風邪進入筋脈,筋脈偏急不調,就會導致嘴巴歪斜,稱為偏風。

滑伯仁說:陽蹺脈和手陽明經在肩頭交會,又和足陽明經在嘴巴和鼻子兩側交會。

沈承之曰:口吻兩旁四分,名地倉穴,屬手足陽明大腸、胃經、陽蹺脈之會)。兼屬手少陽小腸經(《素問》曰:小腸熱,則口瘡。又曰:膀胱移熱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注:口糜,口生瘡而糜爛也,即口疳)。又屬足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

白話文:

沈承之說:嘴角兩旁四分處,稱為地倉穴,屬於手足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和陽蹺脈的交會穴。同時也屬於手少陽小腸經。(《素問》說:小腸有熱,則會出現口腔潰瘍。又說:膀胱的熱邪傳到了小腸,則會造成小腸不通暢,上傳至口腔而出現口腔潰瘍。注:口腔潰瘍,是指口腔中生瘡並糜爛,也就是口腔炎。)同時也屬於足少陽膽經。(《靈樞》說:足少陽經,如果活動過度,則會引起口苦、喜歡嘆息的症狀。)

注:是動者,氣也,詳見後編《營衛篇》。又曰: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素問》曰:肝氣熱,則膽泄口苦。又曰: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又曰: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凡人數謀慮不決,則膽虛,氣上溢,則口為之苦,病名膽痹。

白話文:

注:所謂動者,指的就是氣,詳細參見後篇《營衛篇》。又說:邪氣在膽,逆氣在胃。膽汁瀉泄,就發生口苦;胃氣逆行,就會嘔吐苦水。《素問》說:肝氣過熱,膽汁就會瀉泄,發生口苦。又說:肝臟引起的咳嗽久治不癒,就會累及到膽臟。膽臟引起的咳嗽,症狀為咳嗽、嘔吐膽汁。又說:肝臟,是人體五臟之一,與膽相表裡,以咽喉為其通道。凡人數次謀劃而不能決定,膽就會虛弱,元氣往上溢出,就會出現口苦的症狀,這種疾病的名稱叫做膽痹。

治之以膽募、俞。注:膽募,日月穴也,在兩乳第二肋端,期門穴下五分。膽俞,臨泣穴也,在目上直入髮際五分陷中。朱丹溪曰:膽熱口苦,謀慮不決。口苦,小柴胡湯加麥門冬、酸棗仁、地骨皮、遠志)。又以五味辨五臟(《素問》曰: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口苦,又屬膽,兼屬肝。

白話文:

使用膽囊的募穴和俞穴來治療。註解:膽募穴,就是日月穴,位於兩乳第二肋骨末端的下方五分處。膽俞穴,就是臨泣穴,位於眼睛上方,直入髮際五分處的凹陷中。朱丹溪說:膽熱會導致口苦,思慮不決。若有口苦的情況,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再加入麥門冬、酸棗仁、地骨皮、遠志。此外,也可以根據五味來辨別五臟的疾病(《素問》說:肝臟有熱,則口酸;心臟有熱,則口苦。口苦,又與膽臟和肝臟有關。

脾熱,則口甘;肺熱,則口辛;腎熱,則口咸。又曰:五氣之溢,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而脾為之行,故其精氣津液在脾。凡人數食肥甘,肥則令人內熱;甘則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朱丹溪曰:以三黃丸治之。《靈樞》曰:嗌乾,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

白話文:

脾氣過熱,則口中甘甜;肺氣過熱,則口中辛辣;腎氣過熱,則口中鹹味。又說:五臟虛熱的溢出,稱為脾癉。吃進五味,藏在胃裡,由脾進行流通,因此其精氣、津液都在脾中。一般人經常吃肥甘,肥甘會使人內熱;甘甜會使人中滿。因此熱氣上溢,變為消渴病。用蘭草治,能清除積聚的熱氣。朱丹溪說:可用三黃丸治。 《靈樞》說:咽喉乾燥,口中黏熱如膠,取足少陰穴。

《素問》又曰:足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丹溪曰:胃虛谷少,則所勝腎水之氣,逆而乘之,反為寒中,脾胃虛衰之火,被迫炎上,作為口瘡。宜用理中湯加附子以治之)。

白話文:

《素問》中記載:足少陰經氣虛衰,就會出現口乾、小便發紅的症狀。明代醫家朱丹溪說:胃氣虛弱,穀物攝取不足,就會導致腎水之氣反過來抑制胃氣,引起寒證。脾胃虛弱之火,也被迫向上炎發,形成口腔潰瘍。這種情況應該用理中湯加附子來治療。

5. 二十六、〔唇〕

統屬足太陰脾經(《素問》曰:脾者,倉廩之官,營之居也,其華在唇。《靈樞》曰:脾者,主為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故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脾病者,唇黃。脾絕者,唇四腫。《醫說》曰:口唇焦枯者,脾熱也;赤腫者,熱甚也;青黑者,冷極也)。

白話文:

這些症狀都隸屬於足太陰脾經。(《素問》說:脾是人體的倉庫,負責將食物轉化為營養,並且儲存起來,此外,脾也負責管理嘴脣。《靈樞》說:脾的主要功能是將食物運送到胃中,並且根據嘴脣和舌頭的顏色和味道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因此,如果嘴脣上下都很好看,那麼脾就健康。如果嘴脣一邊向上翹,那麼脾就偏向一邊。如果嘴脣向上翻,那麼脾就向上翹。如果嘴脣向下耷拉,那麼脾就向下垂。如果嘴脣堅硬,那麼脾就堅硬。如果嘴脣很大但不堅硬,那麼脾就脆弱。如果脾有病,那麼嘴脣就會發黃。如果脾已經壞死,那麼嘴脣就會腫脹。《醫說》說:嘴脣焦枯,是脾熱的症狀;嘴脣紅腫,是脾熱嚴重的症狀;嘴脣青黑,是脾寒嚴重的症狀。)

又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陽明氣至則齧唇。又曰:足陽明所生病者,口喎唇胗。注:所生病者,血也。詳見後編《營衛篇》。《中藏》曰:胃中熱,則唇黑。唇色紫者,胃氣虛寒也。沈承之曰:上唇挾口,屬手陽明大腸經,下唇挾口,屬足陽明胃經)。兼屬手少陰心經、太陰肺經(《玄珠》曰:上下唇皆赤者,心熱也;上唇赤者,心熱也;上唇赤、下唇白者,腎虛而心火不降也。錢仲陽曰:肺主唇白,白而澤者生,白如枯骨者死。

白話文:

還屬於足陽明胃經。《靈樞》中說:陽明之氣至,則嘴脣乾裂。還說:足陽明經有病的,嘴角歪斜,嘴脣乾裂。注:有病的是血,詳見後編《營衛篇》。《中藏》中說:胃中熱,嘴脣就會發黑。嘴脣發紫的,是胃氣虛寒。沈承之說:上嘴脣靠近嘴角的,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下嘴脣靠近嘴角的,屬於足陽明胃經。還屬於手少陰心經、太陰肺經。《玄珠》中說:上下嘴脣都紅的,是心熱;上嘴脣紅的,是心熱;上嘴脣紅、下嘴脣白的,是腎虛而心火不降。錢仲陽說:肺主脣白,嘴脣發白而有光澤的是生,發白枯槁如枯骨的會死。

凡唇白當補肺。蓋脾者,肺之母也,子母皆虛,不能相營,其名曰怯,故當補。若深紅色者,則當散肺之虛熱也)。又屬衝任二脈(《靈樞》曰:衝任二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氣血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

白話文:

如果嘴脣發白,應該補肺。因為脾是肺的母親,母子都虛弱,就不能互相資助,這種情況叫做怯,所以要補肺。如果嘴脣顏色深紅,則應該散發肺部的虛熱。又屬衝任二脈。《靈樞》雲:衝任二脈都起於胞中,向上循著背裡,是經絡之海。它浮於體外的那部分,循著腹部的右側向上運行,會合於咽喉,再分開而絡屬嘴脣。氣血旺盛,則充盈皮膚,溫暖肌肉;血獨旺盛,則淡滲皮膚,生成毫毛。

今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衝任之脈,不營唇口,故須不生焉。愚按此,則男子無須,亦由血不營於衝任也)。

白話文:

現在的婦女,氣往往有餘,血卻不足,這是因為她們經常失血。衝任兩條經脈,不運行於脣口,所以鬍鬚不可能生長。(愚按:由此可見,男子沒有鬍鬚,也是因為血不運行於衝任兩條經脈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