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祿、徐師曾撰

《經絡全書》~ 後編·樞要 (12)

回本書目錄

後編·樞要 (12)

1. 診脈篇第十

《素問》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過,謂脈之異於常候者),切脈動靜而視精明(精明,謂視病人之目,舊注指睛明穴者非),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決死生之分(《脈要精微論篇》)。

白話文:

《素問》中說:診脈常在早上天剛亮時進行,此時陰氣尚未升起,陽氣尚未消退,飲食尚未進食,經絡尚未充盛,體內氣血運行協調、不亂,這樣才能診斷出病人的異常脈象。同時,觀察脈搏的動靜,看病人的眼神是否明亮(明亮是指觀察病人的眼睛,古注中所謂的「睛明穴」是錯誤的),察看病人的五色,診斷五臟的虛實和六腑的強弱,判斷病人的體質盛衰,以此來判斷病人生死的分界(《脈要精微論篇》)。

王海藏曰:凡診必先捫手心手背,手心熱則內傷,手背熱則外傷。次以脈別之,內傷手足不和,兩脅俱熱,先少陽也,從內之外者,先有形也;外傷一身盡熱,先太陽也,自外之內者,先無形也。人迎、氣口俱盛,或舉按皆實大,表發熱而惡寒,腹不和而口液,此內外兩傷也。

白話文:

王海藏說:凡是診脈,都必須先摸手心、手背,手心熱的話就是內傷;手背熱則為外傷。接著以脈象來辨別,內傷則手足不和,兩脅又熱,以少陽經的病證為主,由內而外的病症,也就是病勢已經具體顯現;外傷則全身盡熱,以太陽經的病證為主,由外而內的病症,也就是病勢尚未具體顯現。人迎穴、氣口穴都特別興盛,或者推拿檢查時都感覺實大,表證發熱卻畏寒,腹部不和又有口水,這是內外兩傷。

《素問》又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陰陽別論篇》)。又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通兩尺脈而言,季脅近腎,尺脈主之),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里,亦內也。凡言外者,皆指臂之外側;凡言內者,皆指近臂筋。

白話文:

《素問》中說:要謹慎地掌握陰陽變化,不要與他人商議。所謂陰陽,是指離去的為陰,到來的為陽;安靜的為陰,運動的為陽;緩慢的為陰,頻繁的為陽。(《陰陽別論篇》)

《素問》中又說:尺脈內側和外側兩旁,就是季脅的部位。(通指左右尺脈,季脅靠近腎臟,尺脈主導著這個部位)尺部外側可以診察腎臟,尺部內側可以診察腹中。(裏,也就是內。凡是說外,都是指手臂的外側;凡是說內,都是指靠近手臂筋脈的部位。)

季脅之上,腎之分也,故以候腎。腎候有二,左尺以候腎、膀胱,右尺以候命門、三焦。季脅之內,腹之分也,故以候腹中)。附上,左(近手為上兩關脈,在尺之上。左,左關脈也)外以候肝,內以候鬲(鬲,與膈同,賁也,肝主賁);右(右關脈也,不言附上者,蒙上文)外以候胃,內以候脾(脾居中,故以內候之,胃為市,故以外候之)。上附上,右(上,謂寸脈,又在關之上也。

白話文:

季脅之上,也就是腎的分部,所以用來觀察腎。腎的脈象有兩個,左尺用來觀察腎、膀胱,右尺用來觀察命門、三焦。季脅之內,是腹的分部,所以用來觀察腹部)。在(手掌)附上脈(靠近手的三個脈搏,在尺脈之上,左關脈)的外面用來觀察肝,裡面用來觀察膈(膈與隔膜相同,是賁門,肝主管賁門);(手掌)附上脈的右側(右關脈,沒說附上是因為上面提過了)外面用來觀察胃,裡面用來觀察脾(脾臟位於中間,所以用裡面來觀察;胃是市,所以用外面來觀察)。上附上脈的右側(上面,指的是寸脈,而且又在關脈之上)外

附上,即關也。右,右寸脈也)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肺葉垂外,故以外候之,胸中主氣管,故以內候之);左(左寸脈也)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心,心主,鬲中也。膻中,上焦也,在兩乳間)。前以候前(上前,謂左寸口。下前,謂胸之前膺及氣海也),後以候後(上後,謂右寸口,下後為胸之後背及氣海也)。

白話文:

「附」就是關,右寸脈。在外部候診肺部狀況,在內部候診胸中的狀況(肺部向外垂,所以從外面候診,胸中主要是氣管,所以從裡面候診);左寸脈,在外部候診心臟狀況,在內部候診膻中狀況(心臟是心主,鬲中也是。膻中在上焦,位於兩乳之間)。前面候診前面的部位(上前面是指左寸口,下前面是指胸前膺部及氣海),後面候診後面的部位(上後面是指右寸口,下後面是指胸後背部及氣海)。

上竟上者(竟盡也。上竟上,謂至魚際),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謂盡尺脈動處),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脈要精微論篇》)。婁全善曰:《內經》以寸關尺脈候臟腑者,止於如此。至《難經》始定寸關尺為三部,浮中沉為九候云。《難經》曰:脈有三部,寸、關、尺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下部法地,主臍下至足之有疾。部有三候,浮中沉也,總為九候(櫽括《十八難》篇文)。

白話文:

上竟上指脈象在寸口脈的魚際部,是胸喉部疾病的徵候;下竟下指脈象在尺澤脈的尺動脈處,是少腹、腰、股、膝、脛、足部疾病的徵候(《脈要精微論篇》)。婁全善說:《內經》以寸、關、尺三部脈候診臟腑疾病,止於此。到了《難經》才把寸、關、尺確定為三部,並提出浮、中、沉為九候。

《難經》說:脈有三部,即寸、關、尺,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部疾病;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部疾病;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部疾病。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總稱九候(摘錄《十八難》篇文)。

朱丹溪曰:肺主氣,其脈居右寸,脾胃、命門、三焦各以氣為變化運用,故皆附焉。心主血,其脈居左寸,肝、膽、腎、膀胱,皆精血之遂道筦庫,故皆附焉。男子病右脈充於左者,有胃氣也,雖重可治。女子病左脈充於右者,有胃氣也,雖重可治。反此者虛之甚也。

白話文:

朱丹溪說:肺臟主管氣,它的脈搏位於右手寸口。脾臟、胃腸、命門(腎上腺)、三焦(人體上、中、下三部分的集合體)都以氣來變化和運作,因此都附屬於肺臟。心臟主管血,它的脈搏位於左手寸口。肝臟、膽臟、腎臟、膀胱都是精血的流通道路和貯藏庫,因此都附屬於心臟。男子如果左寸脈搏充盛於右寸脈,那麼有胃氣。即使病情很嚴重,還是可以治療的。女子如果右寸脈搏充盛於左寸脈,那麼有胃氣。即使病情很嚴重,還是可以治療的。情況相反的,是虛弱到極點了。

陳無擇曰:左手心部在寸,屬手少陰經,與小腸手太陽經會;肝部在關,屬足厥陰經,與膽足少陽經合;腎部在尺,屬足少陰經,與膀胱足太陽經合。右手肺部在寸,屬手太陰經,與大腸手陽明經合;脾部在關,屬足太陰經,與胃足陽明經合;腎部在尺,屬手厥陰心包絡,與三焦手少陽經合。

白話文:

陳無擇說:左手心部在寸口脈,屬於手少陰經,與小腸手太陽經相會;肝部在關脈,屬於足厥陰經,與膽足少陽經相合;腎部在尺澤脈,屬於足少陰經,與膀胱足太陽經相合。右手肺部在寸口脈,屬於手太陰經,與大腸手陽明經相合;脾部在關脈,屬於足太陰經,與胃足陽明經相合;腎部在尺澤脈,屬於手厥陰心包絡經,與三焦手少陽經相合。

《難經》又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太陰、陽明屬金,生足太陽、少陰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足厥陰、少陽屬木,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在上部:手心主、少陽屬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營,故在中部,此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稍節《十八難》篇文)。又曰:脈有陰陽,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其脈在中。

白話文:

《難經》還說:脈搏分為三部,每部有四條經脈。手太陰肺經和陽明大腸經屬於金,生出足太陽膀胱經和少陰腎經水。水向下流,不能向上,所以在下部。足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屬於木,生出手太陽小腸經和少陰心經火。火向上炎,不能向下,所以在上部。手少陰心包經和少陽三焦經屬於火,生出足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土。土主中營,所以位於中部。這是五行中的子母互相生養的道理。(稍節《十八難》篇原文)。又說:脈搏有陰陽之分,呼氣時心與肺經脈顯現,吸氣時腎與肝經脈顯現,呼吸之間,脾經吸收穀物的味道,其脈搏位於中部。

浮者,陽也。沉者,陰也。心肺俱浮,何以別之?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澀短者肺也。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法也(《四難》)脈有輕重,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胃者,肺部也(菽,大豆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是輕重之謂也(《五難》)。

白話文:

浮脈是陽脈,沉脈是陰脈。心肺都浮,如何區分呢?浮而大散的是心,浮而澀短的是肺。腎肝都沉,如何區分呢?堅硬而長的是肝,按下去軟,鬆開手指後能迅速恢復原狀的是腎。脾位居中央,所以它的脈在中間。這是陰陽的方法(即陰則在裡,陽則在外)。

脈有輕重之分,一開始握脈的時候,像三粒大豆的重量,與皮毛相膚淺的是肺脈;像六粒大豆的重量,與血脈相應的是心脈;像九粒大豆的重量,與筋平行的,是肝脈;按到骨頭,鬆開手指後能迅速恢復原狀的是腎脈。這是輕重之說。

《素問》又曰: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病在足陽脈之中,陽為火氣,故為熱);其有躁者在手(病在手陽脈之中)。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細沉而躁,則病生於手陰脈之中,陰主骨,故骨痛);其有靜者在足(靜而不躁者,病生於足陰脈之中,《脈要精微論篇》)。又曰: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頭,謂人迎脈,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

白話文:

《素問》中又說:凡是浮脈而沒有浮躁感的,都是在陽經上,是熱病(病在足陽脈之中,陽氣屬火,所以會發熱);如果有浮躁感的,是在手經上(病在手陽脈之中)。凡是細脈而且沉伏的,都是在陰經上,是骨痛(細沉而浮躁的,病在手陰脈之中,陰經主骨,所以是骨痛);如果沒有浮躁感的,是在足經上(沉靜而沒有浮躁感的,病在足陰脈之中,《脈要精微論篇》)。又說:三陽經都在頭部,三陰經都在手部,所說的都是同一件事(頭部,是指人迎脈,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

手,謂氣口脈,在手魚際之後一寸。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名曰平人,故謂一也)。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識氣定期,故知病忌。審明成敗,故知死生之期。《陰陽別論篇》)。《靈樞曰》:氣口候陰,主中,盛堅者,傷於食,人迎候陽,主外,盛堅者,傷於寒(櫽括《四時氣》、《論禁脈》、《五色》三篇文)。

白話文:

手,是指氣口脈,位於手掌魚際穴之後一寸。陰陽兩者的脈象應該是相應和、一起出現,一起消失,如同拉繩子,大小一致,這就叫做平人,所以說陰陽脈是統一的。能夠區別於陽脈的就能夠知道疾病和忌諱的時辰,能夠區別於陰脈的就能夠知道生死日期(能夠識別氣的規律和時辰,所以能夠知道疾病和忌諱。能夠仔細觀察吉凶的徵兆,所以能夠知道生死日期。《陰陽別論篇》)。《靈樞》說:氣口脈候陰,主治內臟,脈盛而堅硬的,是飲食過度所傷;人迎脈候陽,主治外感,脈盛而堅硬的,是受寒所傷(摘自《四時氣》、《論禁脈》、《五色》三篇的內容)。

《內經》曰:人迎一盛(一盛,謂人迎脈大於寸口脈一倍也。余盛法同)病在足少陽(膽經),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三焦經);二盛病在足太陽(膀胱經),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小腸經);三盛病在足陽明(胃經),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大腸經);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四倍以上,陽盛之極,故格拒吐逆,而食不得入)。

白話文:

《內經》中說: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稱為“一盛”。如果脈搏增盛,病症在足少陽膽經;如果脈搏增盛且伴隨煩躁的症狀,則病症在手少陽三焦經。

脈搏增盛加倍,稱為“二盛”。如果脈搏增盛加倍,病症在足太陽膀胱經;如果脈搏增盛加倍且伴隨煩躁的症狀,則病症在手太陽小腸經。

脈搏增盛加三倍,稱為“三盛”。如果脈搏增盛加三倍,病症在足陽明胃經;如果脈搏增盛加三倍且伴隨煩躁的症狀,則病症在手陽明大腸經。

脈搏增盛超過四倍,而且又大又數,就稱為“溢陽”。“溢陽”是陽氣極盛,會導致胸中有氣體上衝,導致吐逆,進食困難。

脈口(即寸口)一盛,病在足厥陰(肝經),一盛而躁病在手厥陰(心包經);二盛病在足少陰(腎經),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陰(心經);三盛病在足太陰(脾經),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陰(肺經);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陰盛之極,故關閉而溲不得通也),內關不通死不治。

白話文:

脈象浮盛,病在足厥陰經(肝經)。脈象浮盛而躁動,病在手厥陰經(心包經)。浮脈有兩個浮盛的,病在足少陰經(腎經)。浮脈有兩個浮盛且躁動,病在手少陰經(心經)。浮脈有三個浮盛的,病在足太陰經(脾經)。浮脈有三個浮盛且躁動,病在手太陰經(肺經)。四肢的脈象浮盛,且脈搏又大又數,叫做溢陰。溢陰是陰盛的極致,導致關閉而小便不通,不通則死,不治。

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脈口,亦太陰也,手太陰肺脈所行),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贏,與盈通。陰陽俱盛,盛極則衰而不相營,故名曰關格,言兼二病也。兼二病則不得盡期而死)。(合《靈樞·終始》、《素問·六節藏象論》兩篇文;龐安常曰:察脈之要,莫急於人迎、寸口,二脈相應,如兩引繩,陰陽均則繩之大小等。凡平人之脈,人迎大於春夏,寸口大於秋冬。

白話文:

如果人迎穴與寸口脈都同時比平時增加四倍以上,這種脈象稱為「關格脈」(寸口脈也是太陰脈,是手太陰肺脈所經過的部位)。關格脈脈象虛弱,不能充分吸收天地間的精氣,就會死亡。(「贏」與「盈」相通。陰陽脈同時旺盛,旺盛極了就會衰退而不能互相滋生,所以稱為「關格脈」,是指同時出現兩種病證。同時患有兩種病證就不能活到應有的壽命而死亡。)(綜合《靈樞·終始》與《素問·六節藏象論》兩篇文;龐安常說:診脈最重要的,莫過於人迎穴與寸口脈,這兩個脈象互相呼應,如同兩根相連的繩子,陰陽平衡則繩子的粗細大小相同。一般人的脈象,人迎穴在春秋季節較粗壯,寸口脈在秋冬季節較粗壯。)

何謂人迎?喉旁取之,《內經》所謂別於陽者也。秦越人但取手太陰之行度,魚際後一寸九分,以配陰陽之數,而得關格之脈,然不盡取之穴之脈,不先求喉手引繩之義,則昧尺寸、陰陽、關格之所起矣。夫寸四倍於尺,則上魚而為溢;溢者,寸倍尺之極也。溢之脈,一名外關,外關者,自關以上外脈也;一名內格,內格者,陰拒陽而外出也;一名陰乘之脈,陰乘者,陰生於寸,動於尺。今自關以上溢於魚際,而關以後脈伏行是為陰,壯乘陽,而陽竭則死,脈有是者死矣。

白話文:

什麼是人迎穴?它在喉嚨旁邊,根據《內經》的說法,它是陽脈和陰脈的分界點。秦越人只取手太陰經的走向上,魚際穴後一寸九分的地方,用來匹配陰陽的數目,藉以得到關格穴。然而,他不完全依照穴位的脈絡,也不先求喉手引繩的意義,這樣就會糊塗了尺寸、陰陽、關格的由來。一寸是四個十分之一尺,那麼加上魚際穴就變成溢滿了。溢滿是指一寸超過尺的極限。

溢滿的脈絡,又稱外關穴,外關穴是指關穴以上的外脈;也稱內格穴,內格穴是指陰脈排斥陽脈而向外發出的脈絡;也稱陰乘穴,陰乘是指陰脈生於寸,動於尺。現在從關穴以上溢滿到魚際穴,而關穴以後的脈絡潛藏著行進,這是陰脈,壯盛地侵犯陽脈,陽脈就會枯竭而死。脈絡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就會死亡。

此所謂寸口四倍於人迎,為關陰之脈者也。關以後脈當一寸而沉,過則尺倍於寸,至四倍則入尺而為覆,覆者,尺倍寸之極也。覆之脈,一名內關,內關者,自關以下內脈也;一名外格,外格者,陽拒陰而內入也;一名陽乘之脈,陽乘者,陽生於尺,動於寸。今自關以下,覆入尺澤,而關以前,脈伏行,是為陽元乘陰,而陰竭則死,脈有是者死矣。

白話文:

這指的便是所謂的「寸脈長度是人迎脈的四倍,就是關脈以下的脈象」,這也是關脈隱伏的脈象。關脈出來的脈象應該是一寸,如果超過這長度的就是尺脈,就是寸脈的倍數,如果到了四倍的長度時,就是尺脈已內伏,形成「尺脈覆於寸脈」。尺脈覆於寸脈,脈象稱作內關,內關就是關脈以下,脈走於血管裡的脈象,也稱作外格,就是指陽脈排拒陰脈而內入。也稱作陽乘脈,陽脈生於尺脈位,運動於寸脈位。現在從關脈以下,脈象隱伏於尺澤脈,關脈以上的脈象,則脈行走於血管之下,這就是陽元侵犯陰分,陰氣或絕,而導致死亡,脈象呈現此狀況,人就死了。

此所謂人迎四倍於寸口,為格陽之脈者也。雖然獨覆獨溢,則補瀉以生之。尺部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皆二瀉而一補之;四盛則三陽極,導之以序,當進取少陽、太陽、陽明之穴;脈靜者取三陽於足,脈數者取三陽於手,瀉陽二,當補陰一。至寸而反之。

白話文:

這句中醫古文的意思是:

人迎脈搏跳動的幅度是寸口的四倍,這是陽脈所主導的脈象。在把脈時,如果人迎脈跳動特別快、特別滿,就要採取補虛瀉實的方法來治療。尺脈跳動特別盛,就要瀉足少陽經,補厥陰經。尺脈兩次跳動特別盛,瀉足太陽經,補少陰經。尺脈三次跳動特別盛,瀉足陽明經,補太陰經。總體原則是瀉兩條陽經,補一條陰經。尺脈脈搏跳動四次都特別盛,表示三條陽經的氣都很盛,這時要引導陽氣循序漸進地運行,應當刺激少陽、太陽、陽明的穴位。如果脈搏跳動緩慢,就刺激足三陽的穴位;脈搏跳動急促,就刺激手三陽的穴位,瀉掉兩個陽經的氣,就應該補一個陰經的氣。至於寸口脈,治療方法與尺脈相反。

且脈有九候者,取浮中沉於寸關尺也。越人不取十二經穴,但以足少陰、陽明二經,配合手太陰行度,自尺至寸九分之位,復分三部,部有浮中沉,以配天地人。又謂:中風木,傷寒金,溫水熱火。夫溫病起於濕,濕則土病,土病而諸臟受害,其本生於金木水火四臟之變。陽浮陰濡為風溫,陽數陰實為溫毒,陽濡陰急為濕溫,陰陽俱盛為溫瘧。

白話文:

脈象有三種候法,分別是浮脈、中脈、沉脈,這三種脈象分別位於寸關尺三部。越人脈法不採用十二經穴,而是以足少陰、陽明兩條經絡,配合手太陰經的循行度,從尺部到寸部分為九等分,再分成三部,每一部又有浮、中、沉三種脈象,以配合天地人三才。還有說法認為,中風是由於肝木受損,傷寒是由於肺金受損,溫病是由於水熱之邪引起的。溫病的根本原因是濕邪,濕邪會損傷脾土,從而引起各臟器受損,其實質是由金、木、水、火四臟的變化引起的。陽浮陰濡是風溫,陽數陰實是溫毒,陽濡陰急是濕溫,陰陽俱盛是溫瘧。

其治之也,風溫取足厥陰木。手少陰火,溫毒取手少陽火,傷寒取手太陰金、手少陰火,濕溫取足少陰水。皆能辨其疑似而不亂,良由定陰陽於喉手,配覆溢於尺寸,寓九候於浮中沉,分四溫於傷寒,此皆越人開其端,予則參以《內經》諸篇考究而得其說,審而用之,順而治之,病不能逃矣(按:《內經》先外關者,循外、內之序,龐氏先內格者,順陰陽之義,要亦有見,而非立異於經也。其未言補瀉之方,辨四溫之治,尤能發前人所未發,學者宜究心焉)。

白話文:

治療時,風溫病邪纏貼在足厥陰肝經,手少陰心經。溫熱中毒病邪纏貼在手少陽膽經。傷寒病邪纏貼在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濕溫病邪纏貼在足少陰腎經。都能辨別疑似症狀而沒有治錯,這是由於將陰陽決定在喉嚨和手部,將覆脈和溢脈配在寸口至尺口的脈象上,將九種脈象蘊含在浮脈、中脈、沉脈之中,將四種溫病辨證方法加入到傷寒病中。這些都是越人首先開其先例,我再參考《內經》各篇內容進行考證,而得到了這些論述。審慎地運用這些論述,順著病邪的變化對症治療,疾病就無法逃脫了。(註:「內經」先講外關,是按照外、內的次序;龐安時先講內格,是順著陰陽的道理。都有獨到的見解,而不是立異於經典之外。他還沒有講到補瀉的方法,辨別四種溫病的治療方法,特別能夠發揮前人沒有發揮的理論,學醫的人應該深入研究。)

《素問》又曰: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所謂陰者真臟也(五臟屬陰,故陰為真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肝脈至中外急,心脈至堅而搏,肺脈至大而虛,腎脈至搏而絕,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皆為脈見。見則臟敗,神去故必死)。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人迎脈氣)。

白話文:

《素問》中又說:脈有陰陽之分,能認出其中的一種,即可認出另一種。所謂陰脈,是指五臟的脈,是真臟的本脈。出現(浮現於寸關尺部外三部)表示機能衰敗,必死無疑(肝脈過於急迫,心脈堅硬且跳動劇烈,肺脈過於大而空虛,腎脈跳動急促但卻中斷,脾脈過於虛弱且忽數忽疏,這些都是脈浮現於外的表現。脈浮現於外表示臟腑衰敗,元神離開身體,因此必死無疑)。所謂陽脈,是指胃脘之陽(人迎脈)。

別於陽者,知病處,知病從來(據《玉機真藏論》增此四字);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陰陽別論篇》)。又曰:九候之相應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後則病,二候則病甚,三候後則病危。所謂後者,應不俱也(俱,猶同也,一也)。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疾,速也,即數也),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形氣參伍不調者病。

白話文:

中醫判斷疾病,陽證要了解病發部位和病因;陰證要預測生死的期限(據《玉機真藏論》增入這四個字)。又說:九候的相應,上下若是一致,不得相差。一候後則病,二候後則病勢加劇,三候後則危重。所謂後者,就是變化不齊一。觀察九候獨一項小者病,獨一項大者病,獨一項快者病(疾,快也,即數也),獨一項慢者病,獨一項熱者病,獨一項寒者病,獨一項陷下者病,形氣參伍不調者病。

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參舂,謂脈大數而鼓,如參舂杵之上下也),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減於上下兩部,亦是氣衰),中部乍疏乍數者死(氣之喪亂也),中部之脈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與上下兩部不相應也),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謂一息十至以上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脈不往來者死(精神去也),目內陷者死(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目內陷者,太陽絕也),脫骨身不去者死(去,猶行也),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皮膚著者死(骨乾枯也)。(次弟《三部九候論篇》文)

白話文:

上下左右的脈搏,相互應和就像舂米的人一樣是很嚴重的病(舂米,是指脈搏大而數,而且鼓動,就像舂米杵子上下的動作一樣),形體豐滿而脈搏細弱,氣少而不足以呼吸的人很危險。形體瘦弱而脈搏大且胸中多氣的人會死亡,中部(中焦)脈搏的診候互相減弱的人會死亡(減弱於上下兩部,也是氣衰弱),中部脈搏忽疏忽數的人會死亡(是氣的喪亂),中部脈搏雖然單獨調和,但是與其他臟腑不相應的人會死亡(與上下兩部不相應),上下左右脈搏互相脫離而無法數出次數的人會死亡(指一息超過十次以上),三部(上、中、下)九候(九種脈象)全都互相脫離的人會死亡,脈搏不往來的人會死亡(神氣離去了),眼睛內陷的人會死亡(太陽經的脈搏,起始於眼睛內眥,眼睛內陷,是太陽經斷絕了),骨肉脫離卻身體不能行動的人會死亡(行動,猶行走),形體肌肉已經脫落,九候雖然調和還是會死亡,皮膚緊繃的人會死亡(骨頭乾枯了)。(次弟《三部九候論篇》文)

張仲景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死生之期,以月節克之(陽絕死於春夏,陰絕死於秋冬,此言其應)。

白話文:

張仲景說:寸脈不達於關脈為陽絕,尺脈不達於關脈為陰絕,這兩種情況都是不治之症,必死無疑。如果要推算病人剩下的壽命和死期,可以用月令來推算(陽絕死於春夏,陰絕死於秋冬,這是相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