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全書》~ 後編·樞要 (11)
後編·樞要 (11)
1. 七、〔陽維〕
(維者,僅能維持經絡於身,盈溢積蓄,不能環流灌溉於諸經也)《難經》曰:陽維脈,起於諸陽會(諸陽皆會於頭,風池、風府是也。或曰金門穴者非。蓋風池乃足少陽、陽維之會,風府乃督脈、陽維之會,若金門則在足外踝骨下申脈穴下一寸,乃足太陽之郄,陽維之別屬也。安得謂之會哉)。為病苦寒熱(陽為衛氣主表,故病在表而苦寒熱)。
張潔古曰:陽維,七維絡諸陽。凡陽維所會二十四穴:〔金門〕(足太陽外踝下),〔陽交〕(足少陽外踝上),〔臑俞〕(手太陽肩之後),〔天髎〕(手少陽缺盆上),〔肩井〕(足少陽肩上),〔陽白〕(足少陽眉之上),〔本神〕(足少陽眉上),〔臨泣〕(足少陽眉上),〔正營〕(足少陽目窗上),〔腦空〕(足少陽枕骨下),〔風池〕(足少陽顳顬後),〔風府〕(督脈後髮際間),〔啞門〕(督脈風府後)。
白話文:
(所謂的「維」,意思是只能維持經絡在身體中的狀態,讓經絡內的氣血充盈積蓄,但無法像其他經脈一樣循環灌溉到所有經絡。《難經》說:「陽維脈,起始於各陽經交會的地方(各陽經的氣都匯集在頭部,像是風池穴和風府穴就是。有人說是金門穴,這是不對的。因為風池穴是足少陽經和陽維脈交會的地方,風府穴是督脈和陽維脈交會的地方,而金門穴是在腳踝外側下方申脈穴下一寸的地方,屬於足太陽經的郄穴,是陽維脈的分支,怎麼能說是陽維脈交會的地方呢?)。陽維脈發病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陽氣是衛氣,主掌體表,所以發病是在體表而感到忽冷忽熱)。
張潔古說:陽維脈,是七條維脈中聯繫所有陽經的。陽維脈所交會的穴位共有二十四個:金門穴(在足太陽經,腳踝外下方)、陽交穴(在足少陽經,腳踝外上方)、臑俞穴(在手太陽經,肩膀後方)、天髎穴(在手少陽經,鎖骨上方)、肩井穴(在足少陽經,肩膀上方)、陽白穴(在足少陽經,眉毛上方)、本神穴(在足少陽經,眉毛上方)、臨泣穴(在足少陽經,眉毛上方)、正營穴(在足少陽經,眼睛上方)、腦空穴(在足少陽經,枕骨下方)、風池穴(在足少陽經,耳後顳骨部位)、風府穴(在督脈,後髮際之間)、啞門穴(在督脈,風府穴後方)。
2. 八、〔陰維〕
《難經》曰:陰維脈,起於諸陰交(諸陰皆會於足築賓穴也,在內踝上踹分中)。為病苦心痛(陰為營血,心主血,故病則心痛)。張潔古曰:陰維八維絡諸陰(《難經》曰: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溶溶,緩慢貌),凡陰維脈會十二穴:〔築賓〕(足少陰內踝上),〔腹哀〕(足太陰乳下),〔大橫〕(足太陰腹哀下),〔府舍〕(足太陰少腹下),〔期門〕(足厥陰乳下),〔天突)(任脈喉下),〔廉泉〕(任脈舌本下)。
白話文:
《難經》說:陰維脈,起始於所有陰經交會的地方(所有的陰經都匯集在腳上的築賓穴,位置在內踝骨上方,腳跟與小腿交界處的中央)。它引起的疾病會使人感到心痛(陰屬營血,心臟主管血液,所以生病就會心痛)。張潔古說:陰維脈是八條奇經之一,它聯繫著所有的陰經(《難經》說:陽維脈聯繫陽經,陰維脈聯繫陰經,如果陰陽經絡不能相互維繫,就會感到失落、精神渙散,無法自我控制。
「溶溶」指的是緩慢的樣子),總之,陰維脈交會的穴道共有十二個:〔築賓穴〕(在足少陰經上,內踝骨上方),〔腹哀穴〕(在足太陰經上,乳房下方),〔大橫穴〕(在足太陰經上,腹哀穴下方),〔府舍穴〕(在足太陰經上,小腹下方),〔期門穴〕(在足厥陰經上,乳房下方),〔天突穴〕(在任脈上,喉嚨下方),〔廉泉穴〕(在任脈上,舌根下方)。
3. 人迎氣口篇第八
〔人迎〕診在結喉旁一寸五分(經云:陰陽之定於喉手者也,此即人迎穴動脈,以候外感有餘之症,足陽明胃脈也。越人以左關前一分為診,正當肝膽之分,肝膽為風木之司,故曰人迎緊盛傷於風。夫寸關尺三部,各佔三分,共成寸口,左陽右陰,陽應乎外,故以候表焉。今兩存之)。
〔氣口〕(一名寸口,亦名脈口)診在右關前一分(脈候內傷不足之症,穴在兩手魚際穴後一寸,手太陰肺脈也。此越人不失經旨,專取魚後寸口,以決死生,乃不易之典)。
白話文:
人迎 診斷位置在喉結旁邊一寸五分的地方(醫經說:陰陽的定位在喉部與手部,這裡指的就是人迎穴的動脈搏動,用來診斷外感引起的實證。人迎穴屬於足陽明胃經的脈象。扁鵲將左手關脈前一分作為診斷位置,正好在肝膽的部位,肝膽屬於風木,所以說人迎脈搏緊實有力,是受到風邪侵襲的表現。通常寸、關、尺三部分,各佔三分,合起來成為寸口,左邊屬陽,右邊屬陰,陽對應體表,所以用來診斷表證。現在將兩邊的脈象都保留下來。)
氣口(又名寸口,也叫脈口) 診斷位置在右手關脈前一分的地方(這個脈象用來診斷內傷引起的虛證,穴位在兩手魚際穴後一寸的位置,屬於手太陰肺經的脈象。扁鵲並沒有違背醫經的宗旨,專取魚際穴後一寸的寸口脈,來判斷生死,這是不可更改的準則。)
4. 三部篇第九
《素問》曰:人有三部,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有天、有地、有人。上部天,兩額之動脈(在額兩旁,動應於手,足少陽膽脈之所行也),以候頭角之氣(以其位在頭角之分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在鼻孔下兩旁近於巨髎之分,動應於手,足陽明胃脈之所行也),以候口齒之氣(以其位近口齒也);上部人,耳前之動脈(在耳前陷者中,動應於手,手少陽三焦脈之所行也),以候耳目之氣(以其位當耳前脈,抵於目內眥也)。
中部天,手太陰也(謂肺脈也,在掌後寸口中,是謂經渠,動應於手),以候肺;中部地,手陽明也(謂大腸脈也,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合谷之分,動應於手),以候胸中之氣(腸胃同候也);中部人,手少陰也(謂心脈也,在掌後銳骨之端,神門之分,動應於手),以候心。
下部天,足厥陰也(謂肝脈也,在毛際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臥而取之,動應於手。女子取太衝,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陷中是也),以候肝;下部地,足少陰也(謂腎脈也,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動應於手),以候腎;下部人,足太陰也(謂脾脈也,在魚腹上趨筋間,直五里下,箕門之分,寬鞏足單衣,沉取乃得之,而動應於手),以候脾胃之氣(脾臟與胃,以膜相連,故以候脾,兼候胃也。候胃氣者,當取足跗之上衝陽之分穴中,動脈乃應手。
次第《三部九候論篇》文)。
(顧英白曰:軒岐之所謂三部九候者,亦非如後世之謂三部九候也。人有三部,部有三候,是總人之一身,而分為上中下三部耳,豈第以氣口之一脈,而命為寸關尺之三部乎?一部之間,自有天地與人,三候之動脈耳,豈復以寸關尺之脈,而分為浮中沉之三候乎?若後人之說為是,則軒岐之說為非;軒岐之說為是,則後人之說為非矣!故不得不置一喙於其間也。
浮之與沉,固無庸義矣,中則止有浮之中耳,奚能有沉之中乎?浮而無中,固曰無根,沉則必無中矣,何僅以為沉脈主裡,而無必死之證乎?蓋人但知有中正之中,而不知有中和之中。經言:真臟脈見者必死。脈無胃氣者,謂為真臟脈也。是除諸怪脈之外,皆得謂之有胃氣,皆得謂之有中脈耳。
何棄其彰明較置之經文,而反以浮沉與中,索摸於不可知之陋習乎?此事之不能解者也。況診脈之法,或以手測,或以目視,而非徒事於按也。脈之緩者,其皮膚亦緩;脈之急者,其皮膚亦急;脈之滑者,其皮膚亦滑;脈之澀者,其皮膚亦澀;脈之大者,其皮膚亦賁而起;脈之小者,其皮膚亦減而少氣。
聖人恫瘝乃身,爰諄諄以詔後世,而反置之不講,何不智若是耶?夫滑脈者,可以望,可以按,均不失夫脈之真者也。至於澀脈,則望之為甚易,按之則甚難,何也?但視其色之黑而悴者為澀脈,則孩童可以知矣。如必切其,沾沙刮竹而為澀,則雖有明智,若望洋焉。自扁鵲、倉公、仲景而下,沿襲至今,訛以傳訛。
予嘗締繹經文,人迎止隸於喉旁。三部須兼乎首足,臟則候之於左手,腑則候之於右手,寸以候上,尺以候下,臟腑皆然,庶不使有纖毫之疑而容惑於其間也。彼七表八里九道之紛然,智又出扁鵲下矣。世多識之,故不贅焉)。
白話文:
《素問》說,人體有三個部位:上部、中部和下部。每個部位又各有三個診脈的重點,分別對應天、地、人。
上部的「天」是指兩額的動脈(位於額頭兩側,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這是足少陽膽經循行的部位),用來診察頭部及頭角部位的氣息(因為它位於頭部和頭角的交界處);上部的「地」是指兩頰的動脈(位於鼻孔下方兩側,靠近巨髎穴,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這是足陽明胃經循行的部位),用來診察口齒的氣息(因為它靠近口齒);上部的「人」是指耳前的動脈(位於耳前凹陷處,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這是手少陽三焦經循行的部位),用來診察耳朵和眼睛的氣息(因為它的位置在耳前,並與眼內角相連)。
中部的「天」是指手太陰肺經的脈搏(即肺脈,在手腕後面的寸口部位,又稱經渠穴,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用來診察肺臟;中部的「地」是指手陽明大腸經的脈搏(即大腸脈,位於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骨頭分叉處,又稱合谷穴,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用來診察胸中的氣息(腸胃的狀況會在此處一同顯現);中部的「人」是指手少陰心經的脈搏(即心脈,位於手腕後方的尖骨末端,又稱神門穴,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用來診察心臟。
下部的「天」是指足厥陰肝經的脈搏(即肝脈,位於大腿內側毛髮邊緣外側,陰部下方一寸半的凹陷處,又稱五里穴,需要躺著取脈,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女性則取太衝穴,位於腳大拇指根部後兩寸的凹陷處),用來診察肝臟;下部的「地」是指足少陰腎經的脈搏(即腎脈,位於腳內踝後側跟骨上方的凹陷處,又稱太谿穴,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用來診察腎臟;下部的「人」是指足太陰脾經的脈搏(即脾脈,位於大腿內側的肌肉隆起處,從五里穴直下,又稱箕門穴,需寬鬆衣物,深取才能摸到,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用來診察脾臟和胃的氣息(因為脾臟和胃相連,所以診察脾臟的同時也能診察胃。要診察胃氣,應取腳背上的衝陽穴,動脈跳動會反應在手上)。
以上順序是按照《三部九候論篇》的內容。
(顧英白說:黃帝和岐伯所說的「三部九候」,並不是後世所說的「三部九候」。他們所說的「三部」是指將人體整體分為上、中、下三部分,而不是只針對氣口(寸關尺)的部位。「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是指每部之中都有三處動脈可以診察,並不是將寸關尺的脈搏再分為浮、中、沉三種。如果後世的說法是對的,那麼黃帝和岐伯的說法就是錯的;如果黃帝和岐伯的說法是對的,那麼後世的說法就是錯的!所以我不得不在此發表一些看法。
浮脈和沉脈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但「中脈」指的應該是浮脈中的「中」,怎麼會有沉脈中的「中」呢?脈浮而無中,就叫做無根;脈沉則必然無中,為什麼僅僅說沉脈主裡,卻不是必死的徵兆呢?一般人只知道有「中正」的中,卻不知道有「中和」的中。《內經》說,出現真臟脈的人必定會死。脈象沒有胃氣的,就叫做真臟脈。也就是說,除了奇特的脈象之外,其餘的脈象都可以說是具有胃氣,都可以說是中脈。
為何要捨棄那些明確記載在經典中的說法,反而用浮沉和中的概念,去摸索那些難以理解的陋習呢?這真是一件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況且診脈的方法,有的用手去感受,有的用眼睛去看,不只是單純的按壓。脈搏跳動緩慢,皮膚也會鬆弛;脈搏跳動急促,皮膚也會緊繃;脈搏滑利,皮膚也會滑順;脈搏澀滯,皮膚也會乾澀;脈搏洪大,皮膚也會隆起;脈搏細小,皮膚也會氣虛。
聖人關懷民眾的健康,諄諄教誨後世,卻反而被人們拋棄不用,實在是太不明智了!滑脈,可以通過觀察,也可以通過按壓來診斷,都不會失去脈象的真實性。而澀脈,通過觀察更容易判斷,按壓則很困難。為什麼呢?只要觀察到皮膚顏色發黑且枯槁,就是澀脈的表現,連小孩子都知道。如果一定要按脈時感覺像是沾沙子刮竹子一樣才是澀脈,那麼即使是聰明的人也會感到茫然。從扁鵲、倉公、張仲景之後,一直沿襲至今,以訛傳訛。
我曾經仔細研究過經典,人迎脈只屬於喉嚨旁邊。三部脈應該包含頭部和足部。臟腑的脈象,診察左手,腑的脈象,診察右手。寸脈診察上部,尺脈診察下部,臟腑都是這樣診察的,這樣才不會有絲毫的疑惑而產生誤解。那些關於七表、八里、九道的紛繁說法,其智慧遠遠不如扁鵲。這些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