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祿、徐師曾撰

《經絡全書》~ 後編·樞要 (9)

回本書目錄

後編·樞要 (9)

1. 十二、〔肝〕

(肝之為臟,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其治在左,其臟在右脅右腎之前,並胃著脊之第九椎)《靈樞》曰: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大敦穴也),上循足跗上廉(大趾間陷中,行間穴也。

白話文:

  1. 肝臟是一個臟器,由三片左葉和四片右葉組成,共有七片葉。

  2. 肝臟的左葉是治療部位,而右葉位於右脅右腎之前,緊靠著胃,在脊椎第九椎處。

  3. 《靈樞》說:足厥陰肝經的脈絡,起源於大腳趾叢毛的部位(即大敦穴),然後沿著足背的上側向上行進(經過大腳趾之間的陷處,即行間穴)。

大趾本節後陷中,太衝穴也),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內踝前一寸,中封穴也),上膕內廉(曲泉穴也),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股陰,內側也,循股內之陰包、五里、陰廉,上會於足太陰之衝門、府舍,入陰毛中之急脈,遂左右相交,環繞陰器,而會於任脈之曲骨,自陰上入小腹,會於任脈之中極、關元,循章門至期門之所,挾胃屬肝,下足少陽日月之所絡膽,而肝膽相為表裡也),上貫膈,布脅肋(自期門上貫膈,行足太陰食竇之外,大包之裡,散布脅肋,上足少陽淵腋、手太陰雲門之下,足厥陰經穴止於此),循喉嚨之後,上入頑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頏顙,咽顙也。目內深處為目系。

白話文:

大腳趾根部後緣的凹陷中(太衝穴),距內踝一寸,距腳踝八寸,再向前一寸即交出太陰穴(在內踝前一寸,中封穴),再向上到小腿後內側(曲泉穴),再沿著大腿內側,進入毛髮叢中,經過陰器,抵達小腹,緊鄰胃屬肝絡膽(大腿內側,沿著大腿內側的陰包、五里、陰廉穴,向上會合足太陰的衝門、府舍穴,進入陰毛叢中的急脈,再左右相交,環繞陰器,而會合於任脈的曲骨穴,從陰部向上進入小腹,會合任脈的中極、關元穴,再沿著章門、期門穴的位置,緊鄰胃屬肝,向下到足少陽經的日月穴,而肝膽互相為表裡),向上貫穿橫膈膜,分佈於脅肋(從期門穴向上貫穿橫膈膜,行走於足太陰食竇穴的外側,大包穴的內側,分佈於脅肋,向上到足少陽淵腋穴、手太陰雲門穴的下面,足厥陰經的穴位止於此),再沿著喉嚨後部,向上進入頏顙,連接目系,再向上出額頭,與督脈會合於頭頂(頏顙,就是咽顙。眼睛內部深處為目系。

其內行而上者,自脅肋間,由足陽明人迎之外,循喉嚨之後入頏顙,行足陽明大迎、地倉、四白之外,內連目系,上出足少陽陽白之外,臨泣之裡,與督脈相會於巔頂之百會穴);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此支者,從前目系之分,下行任脈之外,本經之裡,下頰裡,交環於口唇之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又其支者,從前期門屬肝所,行足太陰食竇之外,本經之裡,別貫膈,上注於肺,下行至中焦,挾中脘之分,復接於手太陰肺經,以盡十二經之一周,終而復始也)。其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

白話文:

它走向身體內部和頭部,從脅肋間開始,沿著足陽明經絡,從人迎穴向外,經過喉嚨後部,到達頏顙,再沿著足陽明經絡的大迎穴、地倉穴、四白穴向外,內連目系,向上走出足少陽經絡的陽白穴向外,到達臨泣穴的內側,與督脈在頭頂的百會穴相會;它的分支從目系出發,向下經過臉頰內側,環繞脣內(這一分支從先前的目系分出,向下沿著任脈向外,本經的內側,到達臉頰內側,環繞到口脣內);它的分支又從肝臟分出,貫穿膈肌,向上注肺(這一分支從先前的期門穴處屬於肝臟,沿著足太陰經絡的食竇穴向外,本經的內側,別貫膈肌,向上注肺,向下到中焦,夾著中脘穴的分支,再與手太陰肺經相接,完成十二經脈一週的循環,周而復始。)它的別脈,名叫蠡溝穴,距內踝五寸處,分出走向少陽經;它的別脈沿著小腿向上,到達睪丸,再連接到陰莖。

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足厥陰之絡,名蠡溝,在足內踝上五寸,別走足少陽者也。本經絡陰器,上睪結於莖,故其所病如此。而治此者,當取所別之蠡溝)。其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足厥陰之正,別足跗上內行,上至陰毛之際,合於足少陽,與別者俱行,上布脅肋,是為六合之二也)。

白話文:

患有這種病的人,氣逆流則睪丸腫大,忽然得疝氣;症狀較重的,睪丸挺長腫大,症狀較輕的,睪丸忽然奇癢,這些都是區別症狀的依據。(足厥陰經的別絡,名叫蠡溝,位於足內踝上五寸,單獨分佈在足少陽經上。本經絡貫通陰器,而上行到睪丸,連結於陰莖,因此所患的症狀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在治療這種症狀時,應該在蠡溝這個單獨分佈的地方取穴)。足厥陰經正脈的別絡,分佈在足跗上面的內側,向上行至恥毛邊緣,與足少陽經相合,與本經的別絡一起運行,這屬於兩條經絡的匯合。(足厥陰經的正脈,單獨分佈在足跗上面的內側,向上行至陰毛的邊緣,與足少陽經相合,與單獨分佈的別絡一起運行,向上分佈到脅部和肋部,這是六條經脈匯合的第二處)。

其筋起於大趾之上,上結於內踝之前(大趾上三毛際,大敦之次,行跗上與足太陰之筋並行,結於內踝前中封之次也),上循脛,上結內輔之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筋(由內踝上足脛,循三陰交之分,上行並足少陰之筋,上結於內輔骨下曲泉之次,復並太陰之筋,上循陰股中五里、陰廉之分,上急脈,結於陰器。陰器者,合太陰、厥陰、陽明、少陰之筋,以及沖、任、督三脈皆聚於此,故曰宗筋。

白話文:

其經筋起於大拇指之上,向上連結於內踝之前方(在大拇指向上的三個毛際,在大敦穴的旁邊,沿著足背向上與足太陰的筋並行,連結於內踝前中封穴的旁邊)。

向上沿著小腿,連結於內踝下放的地方,向上沿著陰股,連結在陰器上,並聯繫其他筋脈(由內踝向上到小腿,沿著三陰交的部位,向上並行足少陰的筋,連結於內輔骨下曲泉穴的旁邊,再並太陰的筋,向上沿著陰股中五里、陰廉的部位,往上到急脈,連結於陰器。陰器是太陰、厥陰、陽明、少陰之筋的匯合處,還有衝、任、督三脈都集中在這裡,所以稱為宗筋)。

厥陰屬肝,肝主筋,故絡諸筋,而一之以成健運之用)。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頹疝,婦人小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脫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洞泄狐疝,遺溺閉癃。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篇內是動、所生病皆謂經脈病也,若筋病則與此不同,散見前編各條,此不詳錄。

白話文:

厥陰屬肝,肝主筋,所以連接各筋脈,把它們統一起來,發揮健運的作用。如果肝經脈病了,就會腰痛,不能俯仰,男子會得疝氣,婦女小腹會腫大,嚴重時還會咽喉乾燥,臉色萎黃。肝經主治的疾病有:胸悶嘔吐,腹瀉疝氣,遺尿閉尿等。肝經氣血旺盛的人,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大一倍;肝經氣血虛弱的人,寸口脈搏反而比人迎脈搏小。

(篇內所說的動、所生病都是指經脈的疾病,如果筋脈的疾病則與此不同,散見於前篇各條,這裡就不詳細記錄了。)

又凡十二經脈,病盛則泄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雖亦散見於前。而此復重錄者,以其大體所。欲從一關類,故不厭其詳也)。

白話文:

另外,關於十二經脈,當疾病嚴重時則洩之,虛弱時則補之,熱時則疾刺之,寒時則徐刺之,表證則針刺,裡證則灸之,不盛不虛,則根據經絡取穴,雖然這些都已在前面散見過了。但這裡又重複記載,是因為其大體如此。想從一個角度分類,所以不厭其詳盡。

2. 一、〔督〕

(督之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為陽脈之都綱。以其督領諸脈故名。其脈從骶至頭長四尺五寸)《難經》曰:督脈起於下極之腧(兩陰兩筋之間為篡,篡內深處為下極,其腧會陰穴也,一名屏翳),並於脊裡,上至風府(指穴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宛宛中),入屬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附足太陽膀胱之脈,行抵齦交穴而終)。屬陽脈之海(自上巔至此十二字,滑伯仁所增)。

白話文:

督脈的意思是總督百脈,它沿著背部中部走行,是陽脈的總綱。

因為它督導領導諸脈,所以得名。這條脈絡從骶骨一直延伸到頭部,長度為四尺五寸。《難經》中說:督脈從下極的腧穴開始(兩陰(任脈、督脈)與兩筋交會的地方叫做篡,篡的深層處叫做下極,它的腧穴就是會陰穴,又名屏翳),沿著脊椎骨內側向上走行,到風府(指穴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宛宛中),進入腦部,向上經過巔頂,沿著額頭走行,直到鼻準(附著於足太陽膀胱經的脈絡,一直延伸到齦交穴而終了)。督脈屬於陽脈之海(從上巔到這裡十二個字,是滑伯仁補充的)。

為病脊強而厥。《素問》曰:起於少腹(起,非初起,亦猶任脈、衝脈,起於胞中),以下骨中央(下行於腰之橫骨圍之中央也),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別絡也),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足少陰之絡者,自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白話文:

得病症狀為脊椎強硬且昏厥。《素問》經中記載:脈絡從少腹開始(「起」不是第一次開始,類似任脈、衝脈從胞宮開始),跟著往下的腰部橫骨的中央,女子進入系庭穴,這個穴位是尿道孔的末端,它的經絡通過生殖器,會合篡穴之間,繞過篡穴後面,再繞過臀部(另一條經絡),到了少陰穴與巨陽穴中脈絡相交的地方,會合少陰穴往上走到大腿內後側的邊緣,貫穿脊椎,屬於腎臟(足少陰經的脈絡,從大腿內後側的邊緣,貫穿脊椎,屬於腎臟)。

足太陽絡之外行者,循髀樞,絡股陽而下,其中行者,下貫臀,至膕中,與外行絡合);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接繞臀而上行);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自與太陽至此,皆督脈之別絡也);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自其少腹至此,並任脈之行而云,是督脈所繫,則知任脈、衝脈、督脈名異而同體也)。

白話文:

足太陽絡分外行與中行兩支。外行循著髀樞,與股陽經相絡合,下行到膕中與中行絡合。督脈與足太陽經起於目內眥,上行於額部交巔部,入絡腦,還出別出項後,沿著肩膊內側下行,挾持著脊骨抵達腰中,入行循著膂絡到腎部,接繞著臀部而上行。男性由莖部下行到篡部;女性與男性相同。從足太陽經到這裡,都是督脈的別絡。督脈從少腹直上,貫通臍中央,上行到心,入喉,再上行到頤部與嘴脣相環,向上而聯繫到兩眼之下。督脈從少腹到這裡,和任脈的路線相似,所謂「督脈所繫」,可知任脈、衝脈、督脈的名稱不同而實為同體的經脈。

按:《難經》滑氏言直行者,《素問》言別絡,所以不同,任脈仿此。為病脊強反折(脊強者,五痙之總名,其症卒口噤,背反張而瘈瘲。諸藥不已,可灸身柱穴)。《靈樞》曰: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按:張世賢注《難經》以下極之腧為長強穴,則此云別,名曰長強者,何也?考之《圖經》,下極在篡中,為會陰之穴,長強,在脊骶端,居會陰之後,而東垣亦云,督脈出於會陰,根於長強,則其為兩穴明矣。張氏之說非也),扶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

白話文:

《難經》中滑氏認為督脈直行,《素問》中提到督脈有別絡,所以兩者說法不同,任脈也是如此。督脈病變時會引起脊椎強直、反折的症狀(脊強是五痙的總稱,症狀是突然閉口不能說話,脊背反張、抽搐。各種藥物治療皆無效時,可灸身柱穴)。《靈樞》說:督脈的別絡,名稱叫作長強(按:張世賢注《難經》說極之腧是長強穴,那麼這裡說別絡,名稱叫作長強,是怎麼回事呢?考查《圖經》,下極穴位於篡中,是會陰穴,長強穴位於脊骶端,在會陰穴之後,而東垣也說,督脈出於會陰,根於長強,所以這兩個穴位很明顯。張氏的說法是不對的)。長強穴的別絡扶著脊柱向上行至項部,散佈於頭部,向下經過肩胛左右兩側,再分出太陽別絡,貫通於脊柱。

實則脊強,虛則頭重,有過者,取之所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