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全書》~ 後編·樞要 (6)
後編·樞要 (6)
1. 五、〔心〕
(形如未敷蓮花,居肺下膈上,附著於脊中第五椎)《靈樞》曰: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心為手少陰經,故脈發於心中),出屬心系(心當五椎之下,其繫有五:上系連肺,肺下繫心,心下三系連脾、肝、腎。
白話文:
形狀像未展開的蓮花,位於肺臟下方、橫膈膜上方,附著在脊柱第五節椎骨上。《靈樞經》說:手少陰經的脈絡,起源於心臟(因為心臟是手少陰經的起始部位,所以脈絡從心臟開始),然後連結到心臟的繫帶(心臟在第五節椎骨下方,有五條繫帶:最上繫帶連接肺臟,肺臟下方繫帶連接心臟,心臟下方三條繫帶分別連接脾臟、肝臟、腎臟)。
故心通五臟之氣,而為之主也),下膈,絡小腸(心與小腸為表裡,故下膈,當臍上三寸下脘之分,絡小腸也);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支者,從心系出任脈之外,上行挾咽,系目系,以合於目內眥);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直者,經之正脈也,此自前心系復上肺,由足少陽淵腋之次出腋下,上行極泉穴,手少陰經行於外始此),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臑內後廉,青靈穴也。
白話文:
因此,心能溝通五臟之氣,而成為五臟之主。向下經過橫隔膜,聯絡小腸(心和小腸表裡相通,所以向下經過橫隔膜,恰好在臍上三寸的下脘部分,聯絡小腸)。它的支脈,從心繫出來,向上經過咽喉,連繫目系(支脈指從心繫出來的任脈之外的經脈,向上行經咽喉,連繫目系,最後會合於眼睛的內眼角)。它的正脈,又從心繫出來,返回向上經過肺,向下經過腋下(正脈是經脈的正脈,這裡從前面胸部的橫膈膜正中復上經過肺,由足少陽經的淵腋穴之次出腋下,向上行至極泉穴,手少陰經從這裡開始沿外側行走)。向下沿著臑內後緣,經過太陰、心主之後面(臑內後緣是指青靈穴)。
手之三陰,少陰居太陰、厥陰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少海、靈道等穴)、抵掌後銳骨之端(手腕下踝為銳骨,神門穴也),入掌內後廉(少府穴也),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少衝穴也,少陰經止於此,乃交小指外側,而接乎手太陽經也)。其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
白話文:
手的三條陰經:少陰經在太陰經、厥陰經的後面,從肘關節內側向下經過手臂內後緣(經過少海、靈道等穴位),到達手腕後銳骨的頂端(手腕下方的突起是銳骨,也就是神門穴),然後進入手掌內後緣(經過少府穴),循著小指內側到小指的頂端(少衝穴,少陰經止於此,然後交叉到小指的外側,與手太陽經相接)。它的分支,叫做通裏穴,距離手腕一寸半,分支向上走行,循著經脈進入胸中,聯繫舌根,屬於眼睛係。
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手少陰之絡,名通里,在腕後一寸陷中,別走手太陽者也。此經入心下膈,故邪實則支膈,謂膈間若有所支而不暢也。其支者上系舌本,故虛則不能言,當取通里,或補或泄,以治之也)。
白話文:
其實氣血充實則橫膈強盛,虛弱則不能言語,此時取穴於手掌後一寸處,另取手太陽經絡(手少陰經絡的分支,穴名通裏,位於手腕後一寸的凹陷處,另取手太陽經絡),此經進入心臟以下的橫膈,所以邪實則橫膈強盛,指橫膈處似乎有東西支撐而阻礙不暢。它的支撐上連舌根,所以虛則不能言語,應當取通裏穴,或補或洩,用來治療。
其正別入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手少陰之正,自腋下二寸,足少陽淵腋之次,行兩筋之間,內屬於心,與手太陽之腋走心者合,乃上行挾於咽,出於面,合於目內眥,是當與足太陽睛明相會矣,此六合之四)。其筋起於小指之內側(少衝之次),結於銳骨(神門次也),上結肘內廉(少海穴也),上入腋(極泉之穴),交太陰,挾乳里(交手太陰之筋,斜絡挾乳內行。
白話文:
它的正經別絡進入腋下兩筋之間,屬於心經,向上經過喉嚨,出於面部,合於眼睛內眥,這是四種合稱。(手少陰正經,從腋下二寸處開始,足少陽經在淵腋穴的次一穴位,行於兩筋之間,內屬於心經,與手太陽經從腋下行於心的經脈相合,然後向上挾於咽喉,出於面部,與眼睛內眥相合,應該和足太陽經的睛明穴相會合。這是六合中的四種合稱。)
它的筋脈起於小指的內側(少衝穴的次一穴位),連結於銳骨(神門穴的次一穴位),向上結於肘內廉(少海穴),向上進入腋部(極泉穴),交會於太陰經,挾於乳房內側(這是交會於手太陰經的筋脈,斜向絡於乳房內側而行)。
此經自指至腋,皆剛筋也),結於胸中,循臂(當作賁),下繫於臍(自乳里內行,結於胸中,與三陰之筋合。蓋心主、少陰之筋,皆與太陰合於賁而下行也)。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這條經絡從手指到腋下,都是堅硬的筋,它連接在胸中,沿著手臂(當作賁穴),向下連接到肚臍(經絡從乳頭內側經過,連接到胸中,與三條陰經的筋合在一起。這條經絡屬於心經,少陰經的筋,都與太陰經合於賁穴,再向下運行)。如果這條經絡運行失常,就會患上喉嚨乾燥、心絞痛、口渴想喝水的疾病,這叫「臂厥」。這條經絡主管心臟所引起的疾病,會有眼睛發黃、肋骨疼痛、大腿和小腿內側後面疼痛麻痺,手掌發熱的症狀。病勢盛時,寸口脈搏大而有力,比人迎脈搏要大一倍;病勢虛弱時,寸口脈搏反而比人迎脈搏要弱小。
2. 六、〔小腸〕
(長三丈二尺,左回疊積十六曲。胃之下口,小腸上口也,在臍上二寸,水穀於是入焉。再下一寸水分穴,則小腸下口也,至是泌別清濁,水液入膀胱,滓穢入大腸)《靈樞》曰:手太陽之脈,走於小指之端(少澤穴也),循手外側(小指本節前谷穴也,本節後陷中後谿穴也),上腕(臂下、掌上節處曰腕。
白話文:
小腸長三丈二尺,向左旋轉,彎曲了十六次。胃下面的出口,是與小腸的入口相連接的,它在肚臍上二寸處,食物和水由此進來。再往下走一寸是「水分穴」,那裡是小腸的出口。到這裡,水分被吸收,清的東西進入膀胱,而糟粕和渣滓則進入大腸。《靈樞》說:手太陽經脈,從小指的末端開始(就是「少澤穴」),沿著手的外部(小指的第一個關節前面是「谷穴」,第一個關節後面是「後谿穴」),向上走過手腕(手腕位於上臂和手掌關節以下,手背和掌心相接處)。
腕前起骨下陷中腕骨穴也,當腕中陷處,陽谷穴之次),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循臂骨下廉陽谷等穴,出肘內側兩骨尖陷中小海穴。此處捺之,應於小指之上),上循臑外後廉(行手陽明、少陽之外),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肩後骨縫曰肩解,即肩貞穴。肩胛,即臑俞、天宗等處也。
白話文:
腕前骨頭下陷的部位是中腕骨穴,位於腕部中間凹陷處,在陽谷穴的旁邊。從腳踝外側中部開始,一直向上沿著手臂骨的下緣,到達肘部內側兩條筋之間(經過手臂骨下緣的陽谷等穴位,到達肘部內側兩塊骨頭尖端之間的少海穴。按壓此處,應對應於小指的上方)。然後沿著上臂外側後緣向上,到達肩解穴,繞過肩胛骨,交會於肩上(肩後骨縫處稱為肩解穴,即肩貞穴。肩胛骨即臑俞、天宗等穴位所在的位置)。
肩上,秉風、曲垣等穴也。左右交於兩肩之上,會於督脈之大椎。滑氏曰:脊兩旁曰膂,膂上兩角曰肩解,肩解下成片骨曰肩胛,即肩膊也),入缺盆,絡心(自缺盆由胸下行,入膻中,絡心,心與小腸為表裡也),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自缺盆之下,循咽下膈,抵胃,下行當臍上二寸之分,屬小腸,此行於內者);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行於外者,出缺盆,循頸中之天窗,上頰後之天容,由顴窌以入耳中聽宮穴也,手太陽經止於此);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目下為䪼。目內角為內眥。
白話文:
肩上,有秉風、曲垣等穴位。左右交於兩肩之上,會於督脈的大椎穴。滑元泰說:脊骨兩旁叫做膂,膂上兩角叫做肩解,肩解下成片骨頭叫做肩胛,也就是肩膊,進入缺盆穴,絡於心臟(自缺盆由胸下行,入膻中,絡於心臟,心與小腸為表裡),循著咽喉,向下經過橫膈膜,抵達胃部,屬於小腸(自缺盆之下,循著咽喉向下經過橫膈膜,抵達胃部,向下行當臍上二寸之分,屬於小腸,這是運行於內部的);它的支脈,從缺盆穴循著頸部向上經過頰,到達眼角的銳眥,再進入耳中(它的支脈運行於外,自缺盆而出,循著頸的頭維穴,向上經過頰的天容穴,由顴窌穴以入耳中通於聽宮穴,手太陽經止於此);它的支脈,別出於頰部,向上經過䪼穴,抵達鼻部,到達眼角的內眥,斜絡於顴骨(眼下方為䪼穴。眼睛內角為內眥穴。)。
顴,即顴骨下顴窌穴,手太陽自此交目內眥,而接乎足太陽經)。其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其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其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於肘內銳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於腋下(手小指上外側,少澤穴也,上行結於手腕外側腕骨、陽谷之次,上循臂內側,結於肘下銳骨之後小海之次,但於肘尖下兩骨罅中,以指捺其筋,則痠麻應於小指之上是驗,又由肘上臑外廉,入結於後腋之下,皆剛筋也);其支者,復走腋後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走太陽之前,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自腋下與足太陽之筋合,走腋後廉,上繞肩胛,行肩外俞、肩中俞,循頸中天窗之分,出走太陽經筋,自缺盆出者之前,同上結於耳後完骨之次);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眥(此支者,自頸上曲牙,入耳中聽宮之分;其直者,上行至耳上,會於手少陽角孫之分;其前而下者,循頤,結於頷,與手陽明經筋合;其前而上者,屬目外眥,瞳子窌之次,與手足少陽之筋合也)。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回顧,肩似拔,臑似折。
白話文:
顴,就是顴骨下方的顴髎穴,手太陽經從這裡交會到眼睛的內眼角,而與足太陽經相連。它的別絡,名叫支正,在上臂內側,五寸處,內入少陰經;它的別絡,向上走至手肘,聯絡肩髃穴。它的正經指向地面,別絡從肩解穴,進入腋下,走至心臟,繫聯小腸。它的筋,起始於小指上,結聚在腕部,向上沿著上臂內側,結聚在手肘內側銳骨之後,彈按這裡,會引起小指上疼痛,進入腋下結聚(小指上外側,少澤穴,向上結聚在手腕外側腕骨,陽谷穴的旁邊,向上沿著上臂內側,結聚在手肘下銳骨之後小海穴的旁邊,但是在手肘尖下兩骨的縫隙中,用手指壓著它的筋,那麼麻痛的感覺就會出現在小指上,驗證了這個穴位,又從肘上臑外廉,進入腋下之後結聚,這些都是剛筋);它的支絡,再走腋後廉,向上環繞肩胛部,沿著脖子向前走,在太陽經之前,結聚在耳後完骨穴(它的支絡,從腋下與足太陽經的筋相合,走腋後廉,向上環繞肩胛部,經過肩外俞、肩中俞穴,沿著脖子上天窗穴的分支,向前走,在太陽經筋之前,從缺盆穴出者之前,向上結聚在耳後完骨穴的旁邊);它的支絡,進入耳中;直行的經筋,從耳上出來,向下結聚在下巴,向上屬於眼睛的外眼角(這個支絡,從頸上的曲牙穴,進入耳中的聽宮穴的分支;它的直行經筋,向上行走至耳上,會合於手少陽經的角孫穴的分支;它向前、向下行的經筋,沿著下巴,結聚在頷穴,與手陽明經的筋相合;它向前、向上的經筋,屬於眼睛的外眼角,瞳子髎穴的旁邊,與手足少陽經的筋相合)。這裡活動就會引起咽喉疼痛、下巴腫脹,不能回頭看,肩膀好像被拔掉,大腿好像被折斷。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主要由體內液體引起的疾病,包括:耳聾、眼睛發黃、臉頰腫脹、頸部、下巴、肩膀、大腿、手肘、手臂外側和後側疼痛。症狀嚴重者,人迎脈搏大,是寸口脈搏的兩倍;症狀輕微者,人迎脈搏反而比寸口脈搏小。
3. 七、〔膀胱〕
(重九兩二銖,縱橫九寸,居腎下之前,大腸之側,當臍上一寸水分穴之處、小腸下口,乃膀胱上際也,水液由是滲入焉)。《靈樞》曰: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脈起於睛明穴,由攢竹上額歷曲差、五處等穴,自絡卻穴左右斜行,而交於頂巔之百會),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支者,由百會旁行,至耳上角,過足少陽之曲鬢、率谷、天衝、浮白、竅陰、完骨,此皆為足太陽、少陽之會);其直者,從巔入絡腦(自百會行通天、絡卻、玉枕,入絡於腦中也),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自腦後復出,別下項,由天柱而下會於督脈之大椎、陶道,卻循肩膊內,分作四行而下,此節言內兩行者,挾脊兩旁,各相去一寸半,自大杼行風門,及臟腑諸俞,而抵腰中等穴。中行椎骨曰脊。
白話文:
兩顆重九銖的腎臟位於腎臟下方,在大腸一側,在臍上水分穴一寸處,小腸的出口,也是膀胱的上緣,體內的水液由這裡滲出。靈樞中記載,足太陽經的脈絡起始於眼睛內側的眼角,向上經過額頭交匯於頭頂(這條脈絡起始於睛明穴,經過攢竹穴、額頭上的曲差穴、五處穴,從絡卻穴左右斜行,交匯於百會穴),它的分支從頭頂一直到耳角(分支從百會穴旁行至耳上,經過足少陽經的曲鬢穴、率谷穴、天衝穴、浮白穴、竅陰穴、完骨穴,這些都是足太陽、少陽經的交匯處);它筆直的部分,從頭頂進入大腦(從百會穴行經通天穴、絡卻穴、玉枕穴,進入大腦),穿過後出來,分散開來流往下面的頸部,沿著肩膀和胳膊內側流動,夾住脊柱抵達腰部(從腦後再次流出,分散開來流向頸部下面,從天柱穴向下會聚於督脈的大椎穴、陶道穴,轉而流向肩膀和胳膊內側,分作四條支流流向下面,這一節中敘述了內部的兩條支流,夾住脊柱兩側,每條相互距離一寸半,從大杼穴流向風門穴,以及臟腑的俞穴,到達腰等穴。中間的脈絡流經椎骨,稱為脊。
臀骨曰腰),入循膂,絡腎,屬膀胱(自腰中入膂絡腎,前屬膀胱,為表裡也。挾脊兩旁之肉曰膂);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從腰中循髖骨下挾脊,歷四窌穴,貫臀之會陽,下行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入膕之委中也。尻旁大骨曰臀。
白話文:
臀骨被稱為腰部骨骼),進入脊柱的下方,連接腎臟,屬膀胱經(臀骨從腰部進入脊柱下方的部位,與腎臟相連,前部屬膀胱經,是膀胱經的表裡經)。脊椎兩旁的肌肉被稱為脊柱;臀部上方,連接脊椎骨,貫穿臀部,進入膕部(臀骨從腰部沿著髖骨向下,夾著脊椎骨,經過四個窌穴,貫穿臀部的會陽穴,向下經過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委陽穴,進入膕部的委中穴)。臀部旁邊的大骨骼被稱為臀骨。
膝後曲處曰膕);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此支言肩膊內大杼下,外兩行也,左右貫胛,去脊各三寸別行,歷附分、魄戶、膏肓等穴,挾脊下行,由秩邊而過髀樞也),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過髀樞,會於足少陽之環跳,循髀外後廉,去承扶一寸五分之間,下行復與前之入膕中者相合),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端(貫踹內者,由合陽以下承筋、承山等穴也。出外踝之後,乃崑崙、僕參等穴也。
白話文:
膝蓋後面彎曲的地方叫做膕。它的分支從脖子後面左右兩側,分開經過肩胛骨,夾著脊骨的內側(這裡的分支是指肩胛骨內、大杼穴以下,外側兩行。左右貫穿肩胛骨,離開脊骨各三寸分開行走,經過分散、魄戶、膏肓等穴位,夾著脊骨向下行走,從秩邊經過髀樞)。經過髀樞,沿著大腿外側,從後方直線下來合於膕中間(經過髀樞,會合於足少陽的環跳穴,沿著大腿外側後方直線,距離承扶穴一寸五分之間,向下行走再次與前面進入膕中間的分支合而為一),向下貫穿小腿內側,從外踝後面出來,沿著脛骨,到達小腳趾外側的末端(貫穿小腿內側的是從合陽以下的承筋、承山等穴。從外踝後面出來的是崑崙、僕參等穴)。
小趾本節後大骨曰京骨,而小趾外側之端曰至陰,足太陽經穴止此,乃交於小趾之下,而接於足少陰經也)。其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足太陽之絡,名飛揚,在足外踝上七寸,別走足少陰者也。此經起於目內眥,絡腦,行頭背,故其為病如此。
白話文:
小腳趾第一節之後的大骨叫「京骨」,而小腳趾最外側的末端叫做「至陰」,足太陽經絡的穴位止於此處,然後交於小腳趾的下方,連接於足少陰經。其別,叫做「飛揚」,距離腳踝七寸,分別循行於少陰經。如果實證,就會導致瘦弱、窒息,頭部、背部疼痛;如果虛證,就會導致瘦弱、鼻衄,從這個地方取穴治療。
治此者,當取所別之飛揚)。其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此膀胱與腎為表裡,故其經脈相為一合也。
白話文:
治療這些病症時,應取腳跟外側小指趾下的飛揚穴。正經深入小腿肚子中,一部分向下延伸五寸進入肛門,連接膀胱,分支到腎臟,沿著脊背向上進入心臟並散開;直行的經脈從脊背向上進入項部,再連接太陽穴,這就是一條經脈(膀胱經與腎經是表裡關係,因此它們的經脈相合為一條)。
足太陽之正,入膕中,與少陰合而上行,其別一道下尻五寸,當承扶之次,上入肛門,內行腹中,屬於膀胱,散於腎,循膂當心入散,上出於項,而復屬於本經太陽,此內外同為一經也)。其筋起於足小趾,上結於踝,斜上結於膝(足太陽之筋,即其經脈所止之處,至陰穴次也。
白話文:
足太陽經正道,進入股窩中央,和少陰經會合然後向上運行。它的分支一條向下運行,到臀部五寸處承扶穴附近,向上進入肛門,在腹中內行,屬腎臟和膀胱。循著脊柱靠近心臟的地方走散,向上出於後頸,再會合於足太陽經本經。這樣內外就合為一經了。它的筋起於足小趾,向上連接於腳踝,再斜向上連接於膝蓋(說足太陽經的筋,就是其經脈所止的地方,是至陰穴的部位)。
循足跗外側,上結於外踝崑崙之分,乃斜上附陽而結膝膕之分。結,聚也),其下循足外踝,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膕(其下,足跗之下也。踵,即足跟之突出者。跟,即踵上之硬筋處,乃僕參、申脈之分,結於膕之委中穴也);其別者,結於踹外,上膕中內廉,與膕中並(此即大筋之旁出者,別為柔軟短筋,亦猶木之有枝也。凡言別者、支者皆仿此。
白話文:
從腳背外側沿著腳踝外側崑崙穴的位置,向上斜交地經過外側陽面而連接到膝蓋後面膕骨的分界處("結",指會合)。從腳踝外側順著往腳跟走,再從腳跟部位往上走,一直到膝蓋後側膕骨的分界處("其下",指腳背下方。"踵",就是腳後跟突出的部分。"跟",是被後跟往上硬筋的地方,就是僕參穴、申脈穴的分界處,再連接到膝蓋彎曲的委中穴)。它分支出來的筋,連接到小腿的外側,最後連接到膝蓋後側中內側的凹陷處,與膕中互相並列(這條支出的筋,就是從大筋旁邊分叉出來的,另外形成柔軟而短的筋,就像樹木有樹枝一樣。凡是提到"別"或"支"字的地方,都仿照這個解釋)。
此支自外踝別行,由足踹肚之下尖處,行少陽之後,結於踹之外側絡穴飛揚之分,乃上膕內廉,合大筋於委中而一之也),上結於臀(尾骶之旁,會陽之分也),上挾脊上項(挾脊背分,左右上項,會於督脈之陶道、大椎,此皆附脊之剛筋也);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其支者,自項別入內行,與手少陽之筋結於舌本,散舌下。
白話文:
這分支自外踝分出,沿著足背部下方尖銳處走,行經少陽經之後,連結到足背外側絡穴飛揚之分,然後向上經過大腿內側,與委中的大筋相合,成為一條。往上連結到臀部(尾骨骶骨的旁邊,是陽經交會的地方),再向上經過脊背、項部(沿著脊背分出,左右兩側上行至項部,會合於督脈的陶道、大椎穴,這些都是附著在脊背上的剛筋);這條支線,則分別進入舌根(這條支線,從頸部分出,向內行走,與手少陽經的筋連結於舌根,分散到舌根部)。
自此以上,皆柔軟之筋,而散於頭面);其直者,結於枕骨,上頭下顏,結於鼻(其直,自項而上,與足少陰之筋合於腦後枕骨間,由是而上過於頭,前下於顏,以結於鼻下之兩旁。額上曰顏也);其支者,為目上網,下結於頄(網,綱維也,所以約束目捷,司開闔者也。目下曰頄,頄即顴也。
白話文:
這些都屬於柔軟的筋絡,散佈在頭面部位。其中,直的筋絡連接於枕骨,從頭頂到臉部,再連接於鼻子。這些筋絡從脖子向上延伸,與足少陰經的筋絡在腦後的枕骨部位交會,然後繼續向上經過頭部,再向下到臉部,最後連接於鼻子的兩側。額頭以上的部位稱為「顏」。此外,還有一些較小的筋絡分支,形成眼皮的上網膜,並向下連接於顴骨。網膜就像繩索一樣,約束著眼睛,控制著眼睛的開闔。
此支自通頂入腦者下屬目本,散於目上,為目上網,下行者結於頄,與足少陽之筋合),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又其支者,從挾脊循腋後外廉,行足少陽之後,上至肩,會手陽明之筋,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此支後行者,從腋後走腋下,向前斜出陽明之缺盆,乃從耳後直上,會手太陽、足少陽之筋,結於完骨。
白話文:
這條經脈從頭頂進入腦部,與目本相連,並分佈於眼睛上方,形成眼上網膜。向下的經脈則連接到頄部,與足少陽經的筋相合。這條經脈的支脈,從腋後外緣經過,結於肩髃。另一條支脈,則從挾脊沿著腋後外緣向下,位於足少陽經之後,向上到達肩膀,與手陽明經的筋相合,結於肩髃。還有一條支脈,則進入腋下,向上經過缺盆,並結於完骨。
完骨,耳後高骨也);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出於頄(此支前行者,同前缺盆之筋岐出,別上頤頷,斜行出於頄,與前之下結於頄者相合也)。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囟頂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腨腳皆痛,小指不用。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完骨指的是耳後突出的骨頭。其支脈從缺盆開始,斜向上延伸到頄(這一支脈向前延伸與前述缺盆之筋分支相會,分別向上行經下巴和頥骨,斜行延伸到頄,與從下面往上抵達頄的筋脈相會)。它一旦發病,症狀包括:衝擊性的頭痛,眼睛彷彿脫落,脖子彷彿被拔起,脊椎疼痛,腰彷彿被折斷,大腿不能彎曲,膝蓋後方彷彿打結,小腿彷彿裂開,這就是「踝厥」的症狀。這種病主要是由筋脈發病所致,症狀包括:痔瘡、瘧疾、癲狂、癲癇、頭囟頂疼痛,眼睛發黃、流眼淚、鼻衂出血,頸部、背部、腰部、屁股、膝蓋後方、小腿、腳掌都疼痛,小指無法活動。此病發展旺盛時,人迎穴的脈搏比寸口穴的脈搏大兩倍,此病虛弱時,人迎穴的脈搏反而比寸口穴的脈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