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全書》~ 後編·樞要 (5)
後編·樞要 (5)
1. 三、〔胃〕
(大一尺五寸,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靈樞》曰: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頞,鼻莖也,亦曰山根。交頞,其脈左右互交),旁納太陽之脈(納,入也。足太陽起於目內眥睛明穴,與頞相併。陽明由此下行,故入之也),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鼻外,即承泣、四白、巨髎之分),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環,繞也。
承漿,任脈穴),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腮下為頷,頷中為頤,由地倉以下大迎也),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頰車本經穴,在耳下,上耳前,下關也。客主人,足少陽經穴,在耳前,循髮際以上頭維至額顱,會於督脈之神庭。額顱,髮際前也);其支者,循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人迎、缺盆,俱本經穴。
屬胃,謂諸經之所屬也,絡脾,胃與脾為表裡也,此支自缺盆入內下膈當上脘,中脘之分,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直者,直下而外行也,從缺盆行氣戶等穴以至乳中、乳根也),下挾臍(天樞等穴也),入氣街中(自外陵等穴,下入氣街,即氣衝,也在毛際兩旁,鼠鼷上一寸);其支者。
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胃口,胃之下口,當下脘之分,《難經》謂之幽門者是也。循腹裡,過足少陰肓俞之外,此即上文支者之脈,由胃下行,而與直者復合於氣街之中也),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膝蓋曰臏),下循脛外廉(䯒骨曰脛),下足跗(足面曰跗),入中趾內間(髀,股也,抵,至也。髀關、伏兔,皆膝上穴名。
膝脛外廉,即犢鼻、三里、巨虛等穴之次,乃循內庭,入中趾內間而出歷兌,足陽明經止於此);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廉,上廉。下廉三寸,即豐隆穴也,是為陽明別絡,故下入中趾外間。又有支者,自跗上衝陽,別行入大趾間,斜出足厥陰,循大趾出其端,而接乎足太陰經也)。
其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瘁瘖,實則狂癲;虛則足不收,脛枯,而取之所別也(足陽明之絡,名豐隆,在外踝上八寸,別走足太陰者也。此經循喉嚨入缺盆,胃為臟腑之海,而喉嗌、缺盆,為諸經之孔道,故合之也)。
其正上至髀,入於腹裡,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䪼(䪼,顴也),還系目系,合於陽明(此脾胃二經表裡相為一合也。足陽明上至髀關,其內行者,由氣街入腹裡,屬於胃,散於脾,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上頞䪼,入承泣之次,系目系,為目下網,以合於足陽明之本經也)。
其筋起於中三趾,結於跗上,斜外上加於輔骨,上結於膝外廉,直上結於髀樞,上循脅屬脊(中三趾,即足之中趾,厲兌之旁也。結於跗上,衝陽之次,乃從足面斜行,出太陰、少陽兩筋之間,上輔骨,結於膝之外廉,直上髀樞,行少陽之前,循脅後,內屬脊);其直者,上循骭,結於膝;其支者,結於外輔骨,合少陽(骭,足脛骨也。
其直者,自跗循骬,結於膝下外廉三里之次,以上膝臏中;其支者,自前跗上斜外上行,結於外輔骨陽陵泉之分,與少陽經相合也);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而布(此直者由膝臏直上,循伏兔髀關之分,結於髀中,乃上行聚於陰器,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也。
乃自橫骨之分,左右挾行,循天樞、關門等穴而上布於腹,此上至頸皆剛筋也),至缺盆而結,上頸,上挾口,合於頄(即䪼也),下結於鼻,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自缺盆上頸中人迎穴,乃循頤頰,上挾口吻,與陽蹺會於地倉,上合於顴髎,下結於鼻旁,復上睛明穴,合於足太陽。太陽細筋,散於目上,故為目上網。
陽明細筋,散於目下,故為目下網也);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其支者,自頤頰間上結於耳前,會於足少陽之上關、頷厭,上至頭維而終也)。是動則病洒洒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濕溫汗出,鼽衄,口喎唇疹。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䯒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2. 四、〔脾〕
(廣三寸,長五寸,掩乎太倉,附著於脊之第十一椎)《靈樞》曰: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隱白穴也),循趾內側白肉際(大都穴也),過核骨後(太白穴也,核骨在足大趾本節後約二寸,內踝骨前約三寸,如棗核,橫於足內側,赤白肉際者是也,竇太師指為孤拐骨者非),上內踝前廉(商丘穴也)。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踹,足肚也,亦名腓腸。
本經自漏谷上行,交出厥陰之前,即地機、陰陵泉也),上膝股內前廉(股,大腿也。一曰髀內為股。前廉,上側也,當血海、箕門之次),入腹,屬脾絡胃(自衝門穴入腹內行,脾與胃為表裡,故於中、下二脘之分,屬脾絡胃也),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咽以咽物,居喉之後,自胃脘上行至此,連舌本,散舌下而終。本,猶根也);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足太陰外行者,由腹之四行。
上府舍、腹結等穴,散於胸中,而止於大包。其內行而支者,自胃脘別上膈,注心中,而接乎手少陰經也)。其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足太陰之絡,名公孫,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別走足陽明者也。
厥氣者,脾氣失調而或寒或熱,皆為厥氣逆而上行,則為霍亂,本經入腹屬脾絡胃,故其病如此。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公孫也)。其正者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此足太陰之正上股,內合於足陽明,與別者俱行上咽貫舌。是為六合之三者也)。
其大絡者,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脾之大絡脈也(脾之大絡,名大包,在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出九肋間,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者也,故其為病如此。羅絡之血者,言此大絡,包羅諸絡之血,故皆取脾之大絡以去之。
大絡,即大包)。其筋起於大趾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大趾之端內側,隱白穴也,循核骨而上結於內踝,下商丘之次);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絡,當作結,此自內踝直上,結於膝內輔骨陰陵泉之次。股之內側曰陰股,結於髀,箕門之次也。
乃上橫骨兩端,與足厥陰會於衝門,橫繞曲骨,並足少陰、陽明之筋,而聚於陰器,皆剛筋也),上腹,結於臍,循腹裡,結於肋,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其前行者,自陰器上腹,會手少陰之筋,結於臍,循腹裡,由大橫、腹哀之次,結於肋,乃散為柔細之筋,上行布於胸鄉、大包之次。其內行者,由陰器宗筋之間,並陽明、少陰之筋,而上著於脊之命門)。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如衰,脾氣通也),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強,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脾臟寬約三寸,長約五寸,覆蓋在胃的上方,附著於脊椎的第十一節。
《靈樞經》說:足太陰脾經的脈絡,起於腳大拇趾的末端(隱白穴),沿著腳趾內側的白肉邊緣(大都穴),經過腳踝骨的後方(太白穴,腳踝骨在腳大拇趾根部關節後方約兩寸,內腳踝骨前方約三寸,形狀像棗核,橫在腳內側的紅肉和白肉交界處,有些醫師認為是孤拐骨,其實不是),向上到內腳踝的前緣(商丘穴)。再沿著小腿內側,循著脛骨的後方,與足厥陰肝經交叉(小腿肚又稱腓腸)。
本經脈從漏谷穴向上走,與足厥陰肝經交叉,經過地機穴、陰陵泉穴,向上到大腿內側的前緣(大腿又稱髀。前緣,即上方),經過血海穴、箕門穴,進入腹部,歸屬於脾,並絡於胃(從衝門穴進入腹腔,脾與胃互為表裡,所以在上腹部和下腹部的交界處,歸屬於脾,並絡於胃)。然後向上通過橫膈膜,夾著食道,連接到舌根,並散佈於舌頭下方(食道用來吞嚥食物,位於喉嚨後方,從胃向上延伸到這裡,連接舌根,散佈於舌頭下方。舌根指的是舌頭的根部)。
其中一個分支,從胃分出後向上通過橫膈膜,注入心臟(足太陰脾經外行的部分,在腹部有四條路徑。向上經過府舍穴、腹結穴等穴位,分散在胸部,終止於大包穴。內行的分支,從胃部向上分出,通過橫膈膜,注入心臟,與手少陰心經相連接)。
另有一個分支,稱為公孫穴,在腳大拇趾根部關節後方一寸,另行走向足陽明胃經;這個分支,進入並絡於腸胃。當脾氣運行失常,導致氣機上逆時,會發生霍亂;脾氣實證時,會導致腸道劇烈疼痛;脾氣虛證時,會導致腹部脹滿。這些病症,都要取公孫穴治療(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名為公孫,位於腳大拇趾根部關節後方一寸,另行走向足陽明胃經。脾氣失調,導致氣機或寒或熱,都屬於氣機上逆,會導致霍亂。本經進入腹部歸屬於脾,並絡於胃,所以會出現這些病症。治療這些病症,應當取其別絡的公孫穴)。
正經脈則向上走到大腿,與足陽明胃經會合,一起向上行走,到達咽喉,貫穿舌頭的中間,這稱作三合(這是足太陰脾經的正經脈向上走到大腿,在內側與足陽明胃經會合,與分支一起向上到達咽喉,貫穿舌頭。這是六合中的三個會合)。
脾的大絡脈,名為大包,在腋下三寸,分佈於胸部和脅肋。當脾絡脈氣實的時候,會導致全身疼痛;當脾絡脈氣虛的時候,會導致全身關節鬆弛無力。這個絡脈就像是包絡血液一樣,都要取脾的大絡脈來治療(脾的大絡,名為大包,位於腋下三寸,分佈在胸部和脅肋,出於第九肋間,總管陰陽各絡脈,由脾來灌溉五臟,所以會出現這些病症。包絡的血液,是說這個大絡,包羅了各個絡脈的血液,所以都要取脾的大絡脈來治療。大絡,就是大包穴)。
脾經的筋,起於腳大拇趾內側的末端,向上與內腳踝會合(腳大拇趾內側末端,是隱白穴,沿著腳踝骨向上與內腳踝會合,在商丘穴的下方);其中一條直行的筋,連接到膝蓋內側輔助骨,向上沿著大腿內側,會合於大腿根部,聚集於陰部(連接,應當寫作會合,從內腳踝直上,會合於膝蓋內側輔助骨,即陰陵泉穴的下方。大腿內側稱作陰股,會合於大腿根部,即箕門穴的下方。然後向上到橫骨的兩端,與足厥陰肝經會合於衝門穴,橫繞曲骨穴,與足少陰腎經和足陽明胃經的筋會合,聚集於陰部,這些都是堅硬的筋)。再向上到腹部,會合於肚臍,沿著腹內,會合於肋骨,散佈於胸部;其內行的筋,附著於脊椎(其前行的筋,從陰部向上到腹部,與手少陰心經的筋會合,在肚臍處會合,沿著腹內,經過大橫穴、腹哀穴,會合於肋骨,然後散佈為柔細的筋,向上分佈在胸部,即大包穴的下方。其內行的筋,從陰部的宗筋之間,與足陽明胃經和足少陰腎經的筋會合,向上附著於脊椎的命門穴)。
當脾經發生病變時,會出現舌根強硬,吃東西會嘔吐,胃脘疼痛,腹部脹滿,容易打嗝,排便或排氣後會感到舒服(舒服,是脾氣通暢的表現),身體感覺沉重。脾經主管的病症,還包括:舌根強硬,身體不能動搖,吃不下東西,心煩,心下急痛,大便稀溏,腹內腫塊,泄瀉,小便不利,黃疸,不能平躺,只能強迫站立,大腿膝蓋內側腫脹,手足冰冷,腳大拇趾不能活動。當脾經氣盛時,寸口的脈搏會比人迎脈大三倍;當脾經氣虛時,寸口的脈搏反而比人迎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