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祿、徐師曾撰

《經絡全書》~ 後編·樞要 (3)

回本書目錄

後編·樞要 (3)

1. 經絡篇第五

《素問》曰:人有大谷十二分(肉之大會為谷。十二分者。十二經脈之部分也。),絡脈十四(十二經之絡,並任督二脈之絡,為十四也。按《難經》不言任督,而言陽蹺,陰蹺,與王注《素問》不同,又並脾之大絡,為十五。

白話文:

《素問》上說:人的身體中有十二條大經脈,十四條絡脈。十二條大經脈各自有十二個穴位,總共就是一百四十四個穴位,十四條絡脈有二十八個穴位,總共一百七十二個穴位。其中,十二條大經脈的絡脈,加上任脈和督脈的絡脈,一共十四條。任督二脈的絡脈,又稱任督二脈旁走的脈絡,與其他十二條經脈的絡脈不同,所以有十四條絡脈。又《難經》不言任督二脈,而說陽蹺脈和陰蹺脈,與王冰注釋《素問》不同。加上脾臟的大絡脈,總共有十五條絡脈。

意者經以其起自於脾,故不及之歟),孫絡三百六十五(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絡,傳注十二絡脈,非獨十四絡也),小溪三百五十四,各少十二俞也(小絡所會,謂之小溪,本亦三百六十五,除十二俞,當三百五十三,今作四者誤)。溪谷之會,以行營衛,以會大氣(下會,《甲乙經》作舍)。

白話文:

孫思邈說:“膽經脈是從脾臟開始的,所以不及小腸嗎?”孫思邈又說:“絡脈有三百六十五條,分別與經脈相連結,其中血盛應該瀉去,而且連接到絡脈的脈有三百六十五條,氣血分別輸送至十二條絡脈,並不是單單十四條的絡脈。”小溪有三百五十四條,每條減少十二處穴位。小絡相會的地方稱為“小溪”,原本也有三百六十五處,除去十二處穴位,應當是三百五十三處,現在寫的四者是錯誤的。溪谷相會,用以運行營衛,並與體內的大氣相會合。

(合《五臟生成》、《徵四失論》、《氣穴論》三篇文)

《靈樞》曰: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不能經大節之間,又因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中,故其會皆見於外。經脈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虛實以氣口知之。其常見者,唯足太陰脾經脈,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耳。(隱括《脈度》、《經脈》兩篇文。

白話文:

《靈樞》說:經脈在體內,分出支脈橫向散佈就是絡脈,絡脈再分出的就是孫脈。凡是浮出皮膚表面又能常見到的脈象,都是絡脈。絡脈不能貫穿大的關節,只能沿著關節間隙進出,再從皮膚上互相交會,所以絡脈的交會處都在體表顯現出來。經脈隱藏在肌肉之間循行,很深看不到,經脈的虛實可以從氣口來判斷。經脈中能看到的,只有足太陰脾經的脈絡,在足外踝上經過,沒有被遮掩。

)(婁全善曰:滑伯仁著《十四經絡發揮》,釋經脈為曲,絡脈為直;經為營,絡為衛。故為手太陰脈,其支從腕後出次指端,交於手陽明者,為手太陰絡。手陽明脈,其支從列缺,上挾口鼻,交於足陽明者,為手陽明絡。凡十二經之支脈,伏行分肉者,皆釋為絡脈,與經言絡脈,浮而常見,必行絕道,不經大節,及不當數者,不同一也。

白話文:

(婁全善說:滑伯仁寫了《十四經絡發揮》,闡述經脈是彎曲的,絡脈是直的;經是營脈,絡是衛脈。所以手太陰脈,它的分支從手腕後面出來到手指尖,與手陽明脈相交,這就是手太陰絡。手陽明脈,它的分支從列缺穴出來,向上經過口鼻,與足陽明脈相交,這就是手陽明絡。所有十二經的支脈,隱藏在肉中行走的,都解釋為絡脈,與經絡所說的絡脈,浮在表面常見的,一定走絕道,不經過大關節,以及不符合數目法則的,不是一回事。

又謂足少陽脈,走自銳眥,作三折;從目銳眥至完骨為一折,自完骨至睛明為一折,自睛明至風府為一折,與經言起於目內眥,上抵頭角,下耳後,不言曲折者不同二也。又謂氣行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丈,適當寅時,復會於手太陰,是以積於胸中,呼吸與營周相會之宗氣牽合,誤作晝行陽,夜行陰,與營五十周方會之衛氣,與經但言營衛,不及宗氣者不同三也。乖舛經義,惑亂來學,予故表而出之)。

白話文:

另外說足少陽經,從眼角開始,曲折三次;從眼角到完骨為第一次曲折,從完骨到睛明為第二次曲折,從睛明到風府為第三次曲折,這與經書中說的從眼角開始,向上到頭頂,向下到耳後不同,這是不一樣的地方。另外說氣走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走八百一十丈,恰好是寅時,又會合於手太陰,因此積於胸中的,呼吸與營周相會的宗氣牽合,誤認為晝行陽,夜行陰,與營五十週方會的衛氣,與經書中只提到營衛,而沒有提到宗氣不同,這是第三個不一樣的地方。違背經書的義理,迷惑後學,所以我故意把它們列出來駁斥。

又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太陰從中焦至出大指,及次指之端。少陰從心中至出小指之端。厥陰從胸中至出中指之端);手之三陽,從手走頭(陽明從大指次指之端,至上挾鼻孔。太陽從小指之端,至目內眥。少陽從小指次指之端,至目銳眥)。足之三陽,從頭走足(陽明從鼻至入中趾內間。

白話文:

此外,提到:手上的三條陰經,從臟腑走到手(太陰從中焦到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少陰從心臟到小指的指尖。厥陰從胸中到中指的指尖);手上的三條陽經,從手走到頭部(陽明從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到鼻孔的上方。太陽從小指的指尖到眼睛的內眼角。少陽從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到眼睛的外眼角)。腳上的三條陽經,從頭部走到腳(陽明從鼻子到中趾的內側。

太陽從目內眥,至小趾外側端。少陽從目銳眥,至入小趾次趾間),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太陰從大指之端,至屬脾絡胃。少陰從足心至屬腎絡膀胱。厥陰從大趾聚毛至屬肝絡膽。足三陰,雖曰從足走腹,然太陰乃復上膈挾咽,散舌下,少陰復從腎上挾舌本;厥陰復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兼手太陰,從肺系橫出腋下;少陰從心系上肺,出腋下;厥陰從胸出脅,上抵腋下。

白話文:

太陽經從眼睛內角,一直到腳趾外側端。少陽經從眼睛外角,一直到腳趾第二跟腳趾之間。足部的三條陰經,從腳部一直走到腹部(太陰經從大腳趾的末端,一直到脾絡胃;少陰經從腳心一直到腎絡膀胱;厥陰經從大腳趾的毛囊一直到肝絡膽。足部的三條陰經,雖然說從腳部一直走到腹部,但是太陰經又再往上延伸到橫膈膜、壓迫咽喉,散佈到舌頭底下;少陰經又從腎臟往上延伸壓迫舌根部;厥陰經又往上延伸到達額頭,與督脈在頭頂會合。加上手部的三條陰經,太陰經從肺系橫向延伸到腋下;少陰經從心繫往上延伸到肺,再延伸到腋下;厥陰經從胸部延伸到肋骨,再往上延伸到腋下。

此又秦越人所謂諸陰脈,皆至頸胸而還者也。而厥陰則又上出於巔。蓋厥陰,陰之盡者,也上出於巔,示陰無可盡也。猶《易》云:碩果不食,示陽無可盡也。然《易》之陰陽以氣言,人身之陰陽以臟象言;氣無形為陽,臟象有質為陰。此《易》所以貴陽,而醫則陰與陽並重)。

白話文:

這是秦越人所謂的諸陰脈,皆到頸側和胸部後返回。而厥陰脈卻向上直達頭頂。厥陰脈乃陰脈的極盡,上至頭頂,表示陰並無止境。就像《易經》中所說的:「碩果不食」,表示陽亦無窮盡。但是,《易經》中的陰陽以氣的性質來說明,人體的陰陽則以臟腑的形象來說明;氣是無形的,屬於陽;臟腑是有形的,屬於陰。因此,《易經》強調陽,而醫學則陰陽並重。

(《逆順肥瘦篇》)王太僕曰:太陰為正陰,次少者為少陰,又次為厥陰。厥,猶盡也。太陽為正陽,次少者為少陽,又次為陽明,謂合明也。

白話文:

王太僕說:太陰是正陰,再年輕一點的是少陰,再年輕的是厥陰。「厥」是窮盡的意思。太陽是正陽,再年輕的是少陽,再年輕的是陽明,陽明是指陽氣旺盛。

《素問》又曰:三陰三陽,各有離合(離,別離,謂各正位於陰陽也。合,配合,謂表裡而為臟腑也)。內者為陰,外者為陽,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廣,大也。心臟在南,故曰廣明),後曰太衝(衝脈在北,謂之太者,督脈與衝脈合而盛大也)。太衝之地,名曰少陰(此明太衝脈與足少陰督脈相合而為表裡也)。

白話文:

《素問》還說:三陰三陽各有離合(離,分離,指各正位於陰陽一側。合,配合,指成為臟腑)。體內的為陰,體外的為陽,聖人朝南站立,前面叫廣明(廣,大。心臟在南方,所以叫廣明),後面叫太衝(衝脈在北方,叫太,因為督脈和衝脈合在一起,很粗壯)。太衝的位置,叫少陰(這是說明太衝脈和足少陰督脈合在一起,成為表裏關係)。

少陰之上,名曰太陽(足少陰脈,腎臟也,起於小趾之下,斜趨足心。足太陽脈,膀胱腑也,循京骨至小趾外側,故太陽在少陰之上。太陽者,陰中之陽也,其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中身而上屬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廣明,心臟。其下則足太陰脾臟)。太陰之前。

白話文:

足少陰脈的名稱是太陽經。它起源於小腳趾下方,斜向經過腳掌中心。足太陽脈的名稱為膀胱經,它經過小腿骨到達小趾外側,因此太陽經位於少陰經上方。太陽經是陰經中的陽經,它的根源起始於至陰,終結於命門。

身體中間以上的部分屬於廣明。廣明之下,名稱為太陰經。太陰經之前。

名曰陽明(足太陰脾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胻骨之後。足陽明胃脈,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趾外間。足陽明在太陰之前也。陽明者,陰中之陽也,其根起於厲兌)。厥陰之表,名曰少陽(足厥陰肝脈,起於足大趾聚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

白話文:

稱之為陽明經(足太陰脾脈,起源於大腳趾端,沿著腳趾內側白肉邊,經過鷹嘴骨之後,向上至內踝前緣,向上至小腿內側,沿著腓骨之後。足陽明胃脈在膝蓋下方三寸處分開,然後向下進入中趾的外側。足陽明在太陰經之前。陽明經是陰中的陽,其根源起於厲兌)。厥陰經的表層,稱之為少陽經(足厥陰肝脈,起源於腳大趾腳毛密集的地方,向上沿著腳背的上緣)。

足少陽膽脈,循足跗上,出小趾次趾之端。足少陽在厥陰之表也。少陽者,陰中之少陽也,其根起於竅陰)。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開,司動;闔,司靜;樞,司動靜。言氣之不等也)。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言三陽如一也)。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的經脈,沿著腳背向上運行,出現在小趾次趾的端頭。足少陽經在厥陰經的外面。少陽指陰中之少陽,它的根源起於竅陰。所以三陽經之離合,太陽經主開,陽明經主合,少陽經主樞(開,主司動;合,主司靜;樞,主司動靜。意思是氣的不平衡)。三條經脈不能互相失去聯繫。搏動而不浮動,稱之為一陽(意思是三陽如同一個陽)。

中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衝脈在脾之下,與足少陰之絡,皆起於腎下。上者過於胞中,是足太陰脾脈,在衝上也。太陰者,是陰中之陰也,其根起於隱白)。太陰之後,名曰少陰(足太陰脾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及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胻骨後。足少陰腎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趨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以上腨內。

白話文:

中指陰脈,其衝脈在脾臟之下,叫做太陰。(衝脈在脾之下,與足少陰腎經的絡脈,都起於腎臟下方。向上經過胞宮的是足太陰脾經的脈,在衝脈上面。太陰是陰中之陰,根源起於隱白穴)。太陰的後面,叫做少陰。(足太陰脾經的脈,起於大腳趾的端部,沿著腳趾內側,到達內踝前緣,向上沿著小腿內側,再沿著小腿骨後緣。足少陰腎經的脈,起於小腳趾下方,斜向足心,從然骨下方而出,沿著內踝後緣,向上沿著小腿內側。)

是少陰在太陰之下也。少陰者,陰中之少陰也,其根起於湧泉)。少陰之前,名曰厥陰(足少陰腎脈,循內踝之後,上腨內廉。足厥陰肝脈,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是厥陰在少陰之上也。厥陰者,陰之絕陰,言陰氣至此而盡也,其根起於大敦。

白話文:

少陰位於太陰之下。少陰,是陰中之少陰,其根源起於湧泉穴。少陰的前方,叫做厥陰。足少陰腎經的脈絡,沿著內踝的後面,向上行走到小腿內側的邊緣。足厥陰肝經的脈絡,沿著足背的上邊緣,離開內踝一寸,向上到腳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向上行走到大腿內側。這是厥陰位於少陰之上。厥陰,是陰之絕陰,是指陰氣到此而盡,其根源起於大敦穴。

陰之絕陽,兩陰相合,故曰陰之絕陽)。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陰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隱括《陰陽離合論》篇文)

白話文:

隱藏在陰的盡頭是陽,陰陽交合,所以稱之為陰的盡頭是陽。因此三陰的離合離而不散,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陰不能相失,相互作用而不要沉溺其中,叫做陰中藏陽。

《內經》曰:兩陽合明於辰巳,陽合則明,故曰陽明。辰為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為四月,主右足之陽明。兩陰交盡於戌亥,陰交則幽,故曰厥陰。戌為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為十月,主左足之厥陰。(隱括《素問·至真要大論》、《靈樞、陰陽系日月》兩篇文)

白話文:

《內經》說:辰巳兩個月是兩陽相合而光明於地面,陽氣相合就光明,所以稱作陽明。辰是三月,主掌左側腿的陽明經;巳是四月,主掌右側腿的陽明經。戌亥兩個月是兩陰相交而幽暗在地下,陰氣相交就幽暗,所以稱作厥陰。戌是九月,主掌右側腿的厥陰經;亥是十月,主掌左側腿的厥陰經。(綜合《素問·至真要大論》、《靈樞、陰陽系日月》兩篇文章)。

《靈樞》又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皆主之(《終始篇》)。《素問》又曰:欲之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循經脈行止,則皮部可知,十二經脈皆矣),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上,謂手;下,謂足。後並同)。

白話文:

《靈樞》又說:從腰部以上的部分,由手太陰(肺經)、陽明(大腸經)主治;從腰部以下的部分,由足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主治(《終始篇》)。《素問》又說:想要了解皮膚表面的情況,應以經脈為依據,所有的經脈皆是如此(依照經脈的走行分佈,即可瞭解皮部的狀況,十二經脈皆是如此),上下遵循相同的規律,觀察皮部是否有浮現的筋脈,這些都是陽明經的絡脈(上,是指手;下,是指足。後文皆同)。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此通言之,余經皆然)。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少陽之陽,名曰樞持(為樞要,以主持之也),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此申上文陽主外,陰主內之意,亦通言之也,上「內」字,讀曰「納」,對出而言也。陽絡主外納,故主外。

白話文:

如果青色的絡脈較多,則會疼痛;如果黑色的絡脈較多,則會麻痹;如果黃色的絡脈較多,則會發熱;如果白色的絡脈較多,則會寒冷;如果五種顏色都出現,則會寒熱交加。(這裡通論絡脈的情況,其他經脈也是如此)。絡脈盛大,就會深入經脈而病變。陽氣主導體外,陰氣主導體內。少陽的陽氣,叫做「樞持」(樞要、主持的意思),上下同法,如果在該部位發現有浮絡,都是少陽的絡脈,絡脈盛大,就會深入經脈而病變。所以陽經主導進入體內,陰經主導排出體外,所以水穀之氣能在體內運行,諸經皆是如此。(這句話是為瞭解釋上文所說的陽主外、陰主內的意思,也是通論絡脈的情況,上文的「內」字,讀音是「納」,與「出」字相對。陽絡主導進入體內,所以主導體外。)

陰絡雖主出,然滲於內,故主內)。太陽之陽,名曰關樞(謂關之樞也),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少陰之陰,名曰樞儒(儒,順也,守要而順,陰陽開闔之用也。

白話文:

陰絡雖然以輸出為主,但也能滲漏到體內,所以主治內部。太陽的陽絡,稱為關樞(就像關門的樞軸),上下都遵循同樣的規律。觀察太陽經的部位,如有出現浮絡的現象,皆屬於太陽經的絡脈。絡脈旺盛,就會侵犯到經脈。少陰的陰洛,稱為樞儒(儒,順也,守住要害而順應陰陽開闔的道理)。

儒,《甲乙經》作「擩」),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此陰陽絡所同);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此陰絡所獨著。此句以明上文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之意。後並同)。心主之陰,名曰害肩(心包之脈,入腋下,氣不和,則妨害肩腋之運動),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太陰之陰,名曰關蟄(謂關之潛藏者。

白話文:

根據《甲乙經》的說法,「擩」是一種推拿手法,可以上下同法使用。如果在某個部位發現有浮絡,那就是少陰的絡脈。如果絡脈盛行,就會侵入經脈。其侵入經脈的方式是,從陽部注入經脈(這是陰陽絡脈共同的特點);其外出經脈的方式是,從陰部注入骨骼(這是陰絡所獨有的特徵。這句話說明上文中「在陰者主出」的含義,以及滲入內部的意思。後面的內容也是如此)。心主之陰,古時稱之爲「害肩」(心包的脈絡,進入腋下,氣息不和順,就會妨礙肩腋的活動),上下同法,如果在某個部位發現有浮絡,那就是心主之絡脈,絡脈盛行,就會侵入經脈。太陰之陰,古時稱之爲「關蟄」(意爲關閉的潛藏)。

蟄,《甲乙經》作執),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廩,積聚也)。邪之始入於皮也,溯然起毫毛,開腠理(溯,當作淅,寒貌。

白話文:

蟄,在《甲乙經》中作「執」,上、下同法。觀察其皮部中有浮現的脈絡,這些都是太陰經的絡脈。絡脈旺盛就會侵入於經脈。凡十二經絡脈,都屬於皮部。因此,各種疾病的開始發生,一定先在皮毛,病邪侵襲後,腠理就會開,腠理一開,病邪就會侵入絡脈,停留而不離開,傳導到經脈,停留而不離開,再傳導到腑臟,積聚在腸胃之中(積聚,指累積之意)。病邪一開始侵入皮部時,寒毛會突然豎起,腠理會張開。(「溯」字應作「淅」,形容寒氣的樣子。)

起,豎也)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經之常色,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變則生痛痹寒熱等病,詳見前陽明條);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䐃破,毛直而敗(䐃,肘膝後肉如塊者)。

白話文:

骨氣上行,豎立。骨氣進入絡脈,則絡脈狀況良好,顏色鮮明。(經絡的正常顏色是:心紅色、肺白色、肝青色、脾黃色、腎黑色,陰絡的顏色應該與相應的經絡顏色相同,陽絡的顏色變化不固定。顏色變化就會產生疼痛、麻痺、寒熱等疾病,詳見前面的陽明條目);骨氣如果進入經絡,則會感受到虛弱而陷落;骨氣如果停留在筋骨之間,寒氣多就會筋攣骨痛,熱氣多則筋弛骨消,肌肉溶解、腐化,毛髮直立而枯敗。(䐃,肘膝後肉如塊狀)

夫皮者,脈之部也(脈氣隨經行止,而皮則部主之),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臟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不與,當依《甲乙經》作「不愈」。《皮部論》篇。按此篇本論客感,今以其詳於經絡,故附於此)。

白話文:

皮部是脈氣分佈的地方(脈氣隨著經絡的運行而停止,皮部則主管這些運行),如果邪氣侵犯了皮部,那麼腠理就會打開,一打開,邪氣就會侵入絡脈,絡脈滿了就會注入經脈,經脈滿了就會入舍於腑臟。所以皮部有分部,如果不注意保養,就會產生大病(不注意保養,應該根據《甲乙經》改為「不癒」。《皮部論》篇。按這篇原文是討論客感的,現在因為它詳細論述了經絡,所以附錄在此)。

張世賢曰:腹屬陰,五臟之募,皆在腹。肺之募曰中府(中府二穴,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中),心之募曰巨闕(巨闕一穴,在鳩尾下一寸),脾之募曰章門,(章門二穴,在大橫外直臍季脅端),肝之募曰期門(期門二穴,在不容旁一寸五分,直兩乳第二肋端),腎之募曰京門(京門二穴,在監骨腰中,季脅挾脊)。背屬陽,五臟之俞皆在背(肺俞二穴,在三椎下兩旁。

白話文:

張世賢說:腹部屬於陰,五臟的募穴都在腹部。肺的募穴叫做中府,位於外乳頭下,與肚臍同高。心的募穴叫做巨闕,位於鳩尾下。脾的募穴叫做章門,位於大橫穴外,乳頭垂直線與肚臍中央連線的交叉處。肝的募穴叫做期門,位於左乳頭下兩橫指,與肚臍同高。腎的募穴叫做京門,位於脊椎骨中間,兩乳頭垂直線與同高。背部屬於陽,五臟的俞穴都在背部。

心俞二穴,在五椎下兩旁。肝俞二穴,在九椎下兩旁。脾俞二穴,在十一椎下兩旁。腎俞二穴,在十四椎下兩旁。俱挾脊各去一寸五分)。風寒之邪外入在人之背,故陰病行陽。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傳於五臟,故陽病行陰。陰病行陽,當從陽引陰,其治在俞;陽病行陰,當從陰引陽,其治在募。

白話文:

心俞穴和心俞穴,位於第五椎骨下兩側,相距一寸五分。肝俞穴和肝俞穴,位於第九椎骨下兩側,相距一寸五分。脾俞穴和脾俞穴,位於第十一椎骨下兩側,相距一寸五分。腎俞穴和腎俞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下兩側,相距一寸五分。風寒之邪由體外侵入時,會在人背部發病,因此,陰病順著陽經傳播。飲食寒熱時,體內陰陽失衡,就會傷及人體六腑,並傳至五臟,因此,陽病順著陰經傳播。陰病順著陽經傳播時,應從陽經引出陰經,治療應在俞穴。陽病順著陰經傳播時,應從陰經引出陽經,治療應在募穴。

《難經》曰:五臟六腑,各有井、滎、輸、經、合,在穴所出為井(井者,若水之源也),所流為滎(水始出時,其流尚微,故謂之滎),所注為輸(水由上而注下,下復承而流之,故謂之輸),所行為經(水之所行經歷過處,故謂之經),所入為合(經過於此,乃入於臟腑,與眾經相會,故為之合同)。

白話文:

《難經》說:五臟六腑,各有井、榮、輸、經、合,穴位所在的地方叫做井(井,就像水的源頭一樣),源頭流出來的地方叫做榮(水剛開始流出來的時候,水流還很小,所以叫做榮),流注的地方叫做輸(水從上面流到下面,下面再承接著流下去,所以叫做輸),流經的地方叫做經(水流經過的地方,所以叫做經),流入的地方叫做合(經過這裡,就流入臟腑,與其他的經絡相會合,所以叫做合同)。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蜚,生化之物,陽極則損生化六腑獨各增置一穴為六者,謂原穴也)。蓋臍下腎間動氣,乃人之生命,十二經之根本,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所止輒為原,然三焦行於諸陽,腑為陽,故五臟即以輸穴為原,而腑獨增置原穴也(櫽括《六十六難》、《六十八難》兩篇文)。

白話文:

陽明之陽,被稱為「害蜚」(蜚,指生化萬物,陽氣極盛時,就會損害六腑的生化功能,因此六腑各自增加一個穴位,稱為原穴)。因為臍下腎間的動氣,是人的生命根本,是十二經的根源,所以稱為原。三焦是原氣的助手,負責運行三氣,經過五臟六腑,所停之處稱為原,但是三焦運行為諸陽,腑為陽,所以五臟把輸穴稱為原,而腑則另外增加原穴(綜合了《六十六難》、《六十八難》這兩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