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祿、徐師曾撰

《經絡全書》~ 後編·樞要 (2)

回本書目錄

後編·樞要 (2)

1. 陰陽篇第二

《靈樞》曰,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壽夭剛柔篇》)。《素問》曰: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此所謂更逆更從也,然此特言其大概耳。

白話文:

《靈樞》說,人體內部有陰陽,外部也有陰陽。在體內,五臟是陰,六腑是陽。在體外,筋骨是陰,皮膚是陽。《素問》說:陽氣受風氣,陰氣受濕氣,所以陰氣從腳上行到頭,然後向下沿手臂到指尖;陽氣從手上行到頭,然後向下到腳。所以說陽病從上往下,極致後再往上;陰病從下往上,極致後再往下。(這裡所謂的更逆更從,只是大略地說一下,但並非絕對。)

若足太陰脈下行,則不與諸陰同矣)。(《太陰陽明論篇》)

李東垣曰:凡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者,陽病有餘,乃氣病而血不病也。夜則增劇,晝則安靜者,陰病有餘,乃血病而氣不病也。凡熱病晝則發熱,夜則安靜者,陽氣自旺於陽分也。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者,陽氣下陷入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晝夜皆發熱煩躁者,重陽無陰也,當亟瀉其陽,峻補其陰。

白話文:

李東垣說:凡是疾病在白天加重,晚上較安靜的,是陽氣有餘,是氣病血不病。晚上加重,白天安靜的,是陰氣有餘,是血病而氣不病。凡是熱病白天發熱,晚上安靜的,是陽氣旺盛於陽分。白天安靜,晚上發熱煩躁的,是陽氣陷落到陰中的緣故,名為熱入血室。晝夜都發熱煩躁的,是陽氣過多無陰,應趕快瀉其陽、猛補其陰。

凡寒病,夜則惡寒,晝則安靜者,陰血自旺於陰分也。夜則安靜,晝則惡寒者,陰氣上溢於陽中也。晝夜皆惡寒者,重陰無陽也。當亟瀉其陰,峻補其陽。晝則惡寒,夜則煩躁,飲食不入,名曰陰陽交錯者死矣。

白話文:

凡是寒病,到了晚上就會覺得特別怕冷,而到了白天卻感覺沒事,這是因為身體的陰血在陰分之中增多。

到了晚上感覺沒事,而到了白天卻會特別怕冷,這是因為身體的陰氣上昇至陽中。

晝夜都感覺特別怕冷,這是因為身體的陰氣很重,而陽氣卻很弱。

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趕緊瀉掉身體的陰氣,然後儘快地補充陽氣。

白天感覺特別怕冷,到了晚上卻覺得煩躁不安,而且吃不下東西,那麼這種情況叫做陰陽交錯,是沒救的。

2. 臟腑篇第三

《內經》曰: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藏而不瀉,故滿而不實。六腑者,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傳而不藏,故實而不滿。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隱括《靈樞·本藏》及《素問·五臟別論》兩篇文)

白話文:

《內經》說:五臟是儲藏精神、血氣、魂魄的,它們儲藏而不瀉出,所以是充滿而不實在。六腑是消化食物和運行津液的,它們傳輸而不儲藏,所以是實在而不充滿。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食物入口,胃就充滿而腸子就空虛,食物吃了以後,腸子就充滿而胃就空虛。(總結了《靈樞·本藏》和《素問·五臟別論》兩篇的內容)

《難經》曰:臟者,陰也,陰病欲得溫,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腑者,陽也,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故以別知臟腑之病(陰病寒,故欲得熱。陰性好安靜,故閉戶獨處,惡聞人聲。陽病熱,故欲得寒。陽性好為煩擾,故欲見人)。臟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腑病者彷彿賁響,上下行流,居處無常。

白話文:

《難經》上說:臟是陰的,陰病則希望得到溫熱,同時希望閉門獨處,討厭聽到人聲。腑是陽的,陽病則希望得到寒冷,同時希望見人。所以通過這些可以判斷臟腑的疾病(陰病寒冷,所以希望得到溫暖。陰性喜愛安靜,所以閉門獨處,討厭聽到人聲。陽病熱烈,所以希望得到寒冷。陽性喜愛煩擾,所以希望見人)。臟病不移動,它的病不會離開它的位置。腑病忽隱忽現,上下行走,沒有固定位置。

(隱括《五十一、五十二難》兩篇文)又曰。經有十二,今五臟六腑,僅得十一,其一經,則手厥陰心包也(手少陰,真心經也。心包經,而名心主,乃真心之別脈,不與真心同經,蓋真心為君火,心包為相火。三焦為氣之父,心包為血之母,相為表裡,二者俱有其名,而無其形,故五臟六腑,更加手厥陰心包一經,而為十二也)。

白話文:

經脈共有十二條,但五臟六腑只有十一條,還有一條經脈就是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是真心經。心包經,又稱心主,是真心的別脈,不與真心同經,因為真心是君火,心包是相火。三焦是氣之父,心包是血之母,相為表裡,兩者都有其名稱,但沒有具體的形體,所以五臟六腑加上手厥陰心包一經,就成為十二條經脈了)。

臟為有五,腑獨有六者,謂三焦也,其經屬手少陽,此外腑也(三焦合氣於腎,腎為原氣之正。三焦為原氣之別,主持一身之氣,有名而無形)。然臟亦有六,謂腎有兩臟也,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增損《三十八、三十九難》兩篇文)

白話文:

內臟有五個,臟腑合計有六個,但只有三焦這個臟腑的經脈屬於手少陽,除此之外都是腑。(三焦的氣與腎的氣相通,腎是元氣的正體,三焦是元氣的分支,主管全身的元氣,有其名稱但沒有具體的形狀)。然臟實際上也有六個,因為腎有左右兩個臟器,從左邊看的叫腎,從右邊看的叫命門。命門是精神安居的地方,男人用來儲藏精液,女人用來繫住子宮,命門的氣與腎的氣相通。(增補並修改了《難經·三十八、三十九難》兩篇中的文字而成)

《素問》曰:五臟所主:心主血脈(壅遏營氣,應息而動),肺主皮毛(包裹筋肉,間拒諸邪),肝主筋膜(束絡機關,隨神而運),脾主肌肉(覆藏筋骨,通行衛氣),腎主骨髓(張筋化髓,干以立身)。五臟所藏:心藏神(兩精相搏,謂之神),肺藏魄(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肝藏魂(隨神而往來者,謂之魂),脾藏意(心有所憶,謂之意),腎藏志(意之所存,謂之志。楊上善云:腎有二,左為腎藏志,右為命門藏精)。

白話文:

《素問》說:五臟所主:

  1. 心臟主血脈(心臟會堵塞營氣,應該休息但卻在運作)。

  2. 肺臟主皮毛(肺臟包裹著筋肉,對抗各種邪氣)。

  3. 肝臟主筋膜(肝臟能束縛器官系統,隨著神魂而運作)。

  4. 脾臟主肌肉(脾臟覆蓋著筋骨,流通衛氣)。

  5. 腎臟主骨髓(腎臟能拉伸筋骨轉化為骨髓,乾癟才能站立)。

五臟所藏:

  1. 心臟藏神(精與氣互相激盪,稱為神)。

  2. 肺臟藏魄(精與氣同時出入,稱為魄)。

  3. 肝臟藏魂(魂隨著神魂而來去)。

  4. 脾臟藏意(心有所記憶,稱為意)。

  5. 腎臟藏志(志是心之所記,楊上善說:腎臟有兩個,左側藏志,右側為命門藏精)。

(稍增《宣明五氣篇》文)

3. 營衛篇第四

《內經》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名曰氣海,是謂宗氣。乃傳之肺,循喉咽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兩焦謂中焦、下焦也),以溉五臟,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白話文:

《內經》中說:人的氣息是由食物獲得的。食物進入胃後,其中較為粗大的氣息積聚在胸中,叫做氣海,也叫宗氣。宗氣通過肺,沿著喉嚨和咽喉連接到心臟脈絡,並通過呼吸來運送。呼氣時氣息排出,吸氣時氣息吸入。天地之間的精氣,每三個呼氣就會有一個吸氣。其中最精微的氣息,首先從胃的兩焦(兩焦指中焦、下焦)中排出,用來滋潤五臟。五臟六腑都通過呼吸來獲得氣息。

別出兩行營衛之道,故水穀之氣,精而清者為營,泌其津液,注之經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以應刻數焉(四末,四肢也。刻數,一日百刻之數也);其悍而濁者為衛,悍疾滑利,先行於四末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而不入經脈(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謂脈外也。肓膜,謂五臟間隔中膜也。

白話文:

營衛之道與其他經脈不同,所以水穀所化的精氣,清者為營,它泌出津液,注於經脈,化為血液,以榮養四肢,並適應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四肢,是指上下肢,手腳;晝夜十二時辰,是指一天中的二十四個時辰);而濁者為衛,它是悍疾滑利,先運行於四肢皮膚之間,肌肉之間燻於肓膜,散於胸腹,但不入經脈(皮膚之間,肌肉之間,是指脈外;肓膜,是指五臟間隔中膜)。

以其氣浮盛,故能布散於胸腹之中,空虛之處,熏其肓膜,令氣先通也);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臟腑。故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周行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隱括《靈樞·營衛生會》、《五味》、《邪客》、《衛氣》及《素問·痹論》五篇文)

白話文:

因為營氣浮動盛大,所以能夠佈散在胸腹之中,空虛的地方,燻蒸它的肓膜,讓氣先通暢。白天在陽經運行,晚上在陰經運行,經常從足少陰的經脈分出來,在臟腑之間穿行。所以,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周而復始,永不停息,五十年後又重新匯聚在一起,陰陽相互貫通,就好像圓環一樣沒有始端。

《靈樞》曰:營行脈中,上應二十八宿,三十六分。人身行氣一周,十分身之八,二十八宿,凡千八分。氣行五十周而脈終,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記。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從髀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趾次趾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至大趾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

白話文:

《靈樞》中說:營氣在脈中運行,上面與二十八宿、三十六分相應。一個人體行氣一週,相當於全身的八分之十,二十八宿,總共有十八分。氣行五十週後脈就結束了,結束後又重新開始,這就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所以,氣從太陰穴出來,流入手陽明經,向上流入足陽明經;向下流到跗部,向上流入大拇指之間,與太陰穴相合;向上流到胯部,從胯部流入心臟,沿著手少陰經流出腋部,流向手臂,流入小指,與手太陽穴相合;向上流向腋下流出缺盆穴,流入眼內眼角,向上流到頭頂,向下流到頸部,與足太陽穴相合;沿著脊柱流到臀部,向下流入小趾末端,沿著足心,流入足少陰經;向上流入腎臟,從腎臟流入心臟,向外散發到胸部;沿著心主脈,流出腋下流向手臂,流出兩筋之間,流入掌中,流出中指末端,還流入小趾次趾末端,與手少陽穴相合,向上流入膻中穴,散發到三焦;從三焦流入膽囊,從脅部流入足少陽經,向下流到跗部的上方,又從跗部流到大拇指之間,與足厥陰穴相合,向上流到肝臟;從肝臟向上流到肺臟,向上沿著喉嚨,流入額頭的孔竅,終於畜門穴。

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營氣篇》)。衛行脈外,亦應二十八宿。房至畢為陽,陽主晝;昂至尾為陰,陰主夜。故衛氣之行,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一日一夜,亦五十周於身有奇。

白話文:

督脈是其分支,從上額沿著頭頂,再到頸部,然後沿著脊椎進入骶骨,絡陰器,從下面經過臀部的毛中,進入臍中,向上沿著腹部裡面,進入缺盆,向下注入肺中,再從太陽穴出來。這些都是營氣所行的地方(出自《營氣篇》)。衛氣運行在脈絡之外,也應和二十八星宿相應。從房宿到畢宿是陽氣,陽氣主導白天;從昂宿到尾宿是陰氣,陰氣主導黑夜。所以,衛氣的運行,白天在陽氣的部位運行二十五週,夜間在陰氣的部位運行二十五週,一天一夜,在體內運行五十週多。

故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趾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之間外側;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趾次趾之間;其散者,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之間;別者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間;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入掌中;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上行陰分,復合於目,故為一周。凡二十五周十分身之四,陽盡於陰,陰受氣矣。

白話文:

因此,早晨天亮時,陰氣消盡,陽氣從眼睛散發出來。眼睛睜開,陽氣向上運行到頭部,沿著項部向下到足太陽經,再沿著背部向下到小腳趾的末端。散逸出來的陽氣,從眼睛的銳利部位分出,沿著手太陽經,向下到手掌小指側。散逸出來的陽氣,從眼睛的銳利部位分出,沿著足少陽經,彙集到小腳趾與相鄰腳趾之間。散逸出來的陽氣,沿著手少陽經的分支,向下到小指之間。分出的陽氣到達耳朵前面,彙集到頷脈,彙集到足陽明經,向下行走到跗骨上面,再進入五個腳趾之間。散逸出來的陽氣,從耳朵下面,沿著手陽明經,進入拇指之間,再進入手掌中。至於散佈到足部,進入足底,從內踝出來,沿著陰脈向上運行,再次彙集到眼睛,這樣行走一週。一共二十五次循環運行,陽氣完全散發到陰處,陰氣接受陽氣的滋養。

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周。亦如行陽之二十五周有奇,而復合於目也。(婁全善曰:陽氣出目,而下行於手足三陽,皆一時分道並注,非有先後次第也。《衛行篇》稍加裁節,及依婁本改定。)婁全善曰:營氣之行,自手太陰始,至足厥陰終,一周於身也。

白話文:

能量一開始進入陰經脈,從足少陰經輸入腎臟,腎臟輸送給心臟,心臟輸送給肺臟,肺臟輸送給肝臟,肝臟輸送給脾臟,脾臟再輸送給腎臟,這樣就循環一週。就像陽氣運行二十五週有餘,最後回到眼睛一樣。(婁全善說:陽氣從眼睛出來,往下運行於手足三陽經,都是同時分道並行的,沒有先後次第。〈衛行篇〉稍加刪節,並根據婁全善的版本修改。)婁全善說:營氣的運行,從手太陰經開始,到足厥陰經結束,在身體內循環一週。

詳其一周於身,外至身體四肢,內至五臟六腑,無不周遍。故其五十周,無晝夜陰陽之殊。衛氣之行則不然,晝但周行於身體四肢之外,不入臟腑之內,夜但周行於臟腑之內,不出身體四肢之外,故必五十周,至平旦方與營大會於肺手太陰也。

白話文:

衛氣會促一圈在人身上,外到肢體的四肢,內到五臟六腑,無不遍佈。所以,衛氣五十圈歷經一晝夜,沒有晝夜陰陽的分別。但衛氣的運行卻不是這樣,白天只運行於身體四肢的外面,不進入臟腑之內,晚上只運行於臟腑之內,不出身體四肢之外,所以一定要運行五十圈,到天亮才能與營氣在大會於肺手太陰。

《靈樞》又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營衛生會篇》)。又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者,異名而同類焉(同上)。《素問》曰,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也(《血氣形志篇》)。

白話文:

《靈樞》中說:營血生於中焦,衛氣生於下焦(《營衛生會篇》)。《靈樞》中又說:營衛是精氣。血是神氣。所以血和氣是不同的名稱,但卻是同類的(同上)。《素問》中說,太陽經常血多氣少,少陽經常血少氣多,陽明經常氣血都多,少陰經常血少氣多,厥陰經常血多氣少,太陰經常氣多血少,這是自然界的規律(《血氣形志篇》)。

《難經》曰:經言脈有是動,有所生病。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氣主呴之,血主濡之也(呴,熏蒸也。濡,濕潤也。人身經絡,氣主呴之而不閉,血主濡之而不枯,始得周流而不息,不呴不濡則病矣)。氣留而不行者,氣先病也;血滯而不濡者,血後病也。

白話文:

《難經》上說:經脈有氣血的運動,就會產生病症。氣血的運動是氣的功用,而病症是血造成的。邪氣在氣裡面,氣就會有病變;邪氣在血裡面,血就會有病變。氣的作用是蒸燻濡養全身,血的作用是滋潤濡養全身(蒸燻是指溫熱燻蒸,濡潤是指濕潤滋潤。人體的經絡,氣的作用是溫熱燻蒸使經絡通暢,血的作用是滋潤使經絡不幹枯,這樣才能周流不息,否則就會生病)。氣停而不運行,是氣先有病;血凝滯不滋潤,是血後有病。

故先為是動,後所生也(邪由外入,先氣而後血,血依氣而升降,故氣受邪,必傳之於血。氣留則寒,其脈浮澀;血滯則熱,其脈沉澀)。(《二十二難》篇文)

白話文:

因此,邪氣先侵犯於動氣,然後才侵犯於血。邪氣由外進入人體後,先侵犯氣,然後再侵犯血,血依賴氣來升降,所以氣受邪氣侵犯,必定傳染給血。氣停滯則寒,其脈象浮而澀;血瘀滯則熱,其脈象沉而澀。(《二十二難》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