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全書》~ 前編·分野 (20)
前編·分野 (20)
1. 四十一、〔手掌〕
(手表附)屬手厥陰心包經(《靈樞》曰:手厥陰之脈,循臂兩筋之間,入掌中。是動則病手心熱。又曰: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又屬手太陰肺經、少陰心經(《靈樞》曰:手太陰所生病者,掌中熱痛。又曰:手太陰之別,於腕上分肉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又曰:手少陰之脈,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所生病者,掌內熱痛)。
〔手表中間〕屬手少陽三焦經(《靈樞》曰:手少陽之脈,循手腕表,出臂外兩骨之間)。
白話文:
手掌這個部位,主要是歸屬於手厥陰心包經。(《靈樞》這本書說:手厥陰經脈,是沿著手臂兩條筋的中間,進入到手掌的。這個經脈如果出現問題,會導致手心發熱。還說:手掌心發熱,代表腹部有熱;手掌心發冷,代表腹部有寒。)手掌也歸屬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靈樞》說:手太陰經脈發生疾病,會導致手掌心發熱疼痛。還說:手太陰經脈的分支,在手腕上的肌肉之間分開,和太陰經脈並行,直接進入到手掌中;又說:手少陰經脈,到達手掌後面的銳骨末端,進入到手掌內側的後方邊緣。這個經脈發生疾病,會導致手掌內側發熱疼痛。)
手掌的中心部位,歸屬於手少陽三焦經。(《靈樞》說:手少陽經脈,沿著手腕的表面,從手臂外側兩塊骨頭之間出來。)
2. 四十二、〔虎口〕
(大指、次指岐骨間,合谷穴之分也)屬手陽明大腸經(《靈樞》曰:手陽明之脈,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素問》曰:中部地,手陽明也,以候胸中之氣。注:大腸脈,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合谷穴,動應於手)。又屬手太陰肺經(《靈樞》曰:手太陰之脈,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白話文:
虎口,指的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間,兩骨交會處,也就是合谷穴所在的位置。這個部位屬於手陽明大腸經。(《靈樞》說:手陽明大腸經的脈絡,沿著手指上側邊緣行走,從合谷兩塊骨頭之間出來,再向上進入兩條筋的中間。《素問》說:手陽明大腸經的部位在中部,可以藉由觀察此處來了解胸腔內的氣的狀況。註解:大腸經的脈,在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兩骨交會的地方,也就是合谷穴,其脈動與手部相應。)這裡也屬於手太陰肺經。(《靈樞》說:手太陰肺經的脈絡,沿著手掌大魚際行走,到達大拇指的末端;它的一條分支,從手腕後方直接出來,走到食指內側邊緣,最後到達食指末端。)
3. 四十三、〔魚〕
(手大指本節後,肥肉隆起處,魚際穴之分也)屬手太陰肺經(《靈樞》曰: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魚。又曰:手太陰之別,散入於魚際。又曰:手太陰之筋,循指上行,絡於魚後。《素問》曰:刺手魚腹,內陷為腫。注:手魚腹內,肺脈所留,故刺之內陷則為腫也)。又屬手陽明大腸經(《靈樞》曰,魚絡血者,手陽明病。
又曰:手陽明之下,血氣盛,則手魚肉以溫;血氣皆少,則手瘦以寒)。兼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
一曰: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宜理中湯之類也)。
白話文:
(手的大拇指第一節後方,肌肉隆起的地方,就是魚際穴所在的位置。)這個部位屬於手太陰肺經。(《靈樞經》說:手太陰肺經的脈氣,會進入寸口,並向上延伸到魚際。又說:手太陰肺經的分支,會散布到魚際。又說:手太陰肺經的經筋,會沿著手指向上走,然後連到魚際的後面。《素問經》說:如果針刺手魚腹(魚際穴)的地方,造成裡面凹陷下去,就會腫起來。這是因為手魚腹內是肺經脈氣停留的地方,所以針刺造成凹陷就會腫脹。)
這個部位也屬於手陽明大腸經。(《靈樞經》說:魚際的經絡有血瘀滯,是手陽明大腸經生病的徵兆。又說:手陽明大腸經的氣血旺盛,魚際的肌肉就會溫暖;如果氣血都虛少,魚際就會瘦弱而且冰冷。)
這個部位也跟足陽明胃經有關。(《靈樞經》說:診察經絡的脈色,如果脈色呈現青色,就表示有寒氣且會疼痛。如果呈現紅色,就表示有熱。胃裡有寒氣,手魚際的經絡就會呈現很多青色;胃裡有熱氣,魚際的經絡就會呈現紅色;如果脈色呈現黑色且持續很久,就表示有長久的麻痹。如果脈色有紅、黑、青色,就表示有寒熱之氣。如果青色經絡很短,就表示氣虛。另一種說法是:魚際上方的白色肌肉,如果有青色的血脈,就表示胃裡有寒氣,應該使用理中湯之類的藥方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