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祿、徐師曾撰

《經絡全書》~ 前編·分野 (19)

回本書目錄

前編·分野 (19)

1. 八十三、〔外踝〕

屬足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之脈,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所生病者,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又曰:足少陽之筋,上結外踝上。又曰:足少陽之下,血氣盛,則脛毛美長,外踝肥;血氣皆少,則脛無毛,外踝瘦無肉。《素問》曰:膝痛淫濼脛酸,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絡,在外踝上五寸。

白話文:

屬於足少陽膽經。(《靈樞》說:足少陽的經脈,直到外踝骨的末端,向下出外踝的前方。所引起的疾病,外踝前面和所有的關節都會疼痛。又說:足少陽的筋,在上方與外踝連接。又說:足少陽之下,血氣旺盛,那麼小腿的毛髮美麗又長,外踝肥大;血氣都少,那麼小腿沒有毛髮,外踝瘦削沒有肉。《素問》說:膝蓋疼痛,小腿浮腫痠痛,不能久立,治療足少陽的絡脈,在外踝上五寸。

注:淫濼,謂似痠痛而無力也。外踝上五寸,乃足少陽之絡,光明穴也。沈承之曰:手足六經,散而為十二則,曰:自臑下臂,外廉之中,手少陽也;外之上廉,手陽明也;外之下廉,手太陽也。自髀下脛,外廉之中,足少陽也;外之前廉,足陽明也;外之後廉,足太陽也。

白話文:

淫濼,是指類似痠痛卻無力的症狀。外踝往上五寸的部位,是足少陽經的絡脈,也就是光明穴。沈承之說:手足六經,分佈為十二個區域,即:

  1. 從肘部到手部,外側中間,是手少陽經;

  2. 外側上方,是手陽明經;

  3. 外側下方,是手太陽經。

  4. 從大腿到小腿,外側中間,是足少陽經;

  5. 外側前面,是足陽明經;

  6. 外側後面,是足太陽經。

自臑下臂,內廉之中,手厥陰也;內之上廉,手太陰也;內之下廉,手少陰也。自股下脛,內廉之中,足厥陰也;內之前廉,足太陰也;內之後廉,足太陰也。統而為六則,曰:外則三陽主之,中曰少陽,前曰陽明,後曰太陽;內則三陰主之,中曰厥陰,前日太陰,後曰少陰。

白話文:

從小腿下方到手臂內側的肌肉,屬於手太陰經;從小腿下方到手臂內側的肌肉,靠近中線的部位,屬於手厥陰經;從小腿下方到手臂內側的肌肉,靠近手肘的部位,屬於手少陰經。從大腿下方到小腿,靠近中線的部位,屬於足厥陰經;從大腿下方到小腿,靠近前面的一側,屬於足太陰經;從大腿下方到小腿,靠近後面的一側,屬於足少陰經。

把以上六條經絡統稱為「六經」,可分為外三陽和內三陰。外三陽指手陽明、手少陽、手太陽。內三陰指手太陰、手厥陰、手少陰。

約而為三則,曰: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故並居於前;太陽與少陰為表裡,故並居於後;少陽與厥陰為表裡,故並居於中。在手為手經,在足為足經。雖若不齊,而實則一貫,學者知此,則易曉而不忘矣)。又屬陽蹺脈(《難經》曰:陽蹺脈,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白話文:

將中醫古文

  1. 大約可以分成三組,稱為: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所以並列在前;太陽與少陰為表裡,所以並列在後;少陽與厥陰為表裡,所以並列在中央。在手上的叫做手經,在腳上的叫做足經。雖然看起來不一致,但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學習的人知道這點,對經脈的認識就會比較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記。

  2. 再加上陽蹺脈(《難經》說:陽蹺脈,起源於腳後部中央,沿著外踝向上運行,進入風池)。

2. 八十四、〔跗〕

(足面也)〔中間〕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又曰:兩跗之上,脈堅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素問》曰: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故也。張三錫曰:衝陽穴,在足跗上五寸陷中,暴厥脈伏者,有此可救,所謂有胃氣者是也)。

白話文:

足部表面(中間)屬足陽明胃經。(《靈樞》說:足陽明經的脈絡,沿著小腿外側,向下經過足跗,進入內趾的內側。又說:腳背上,脈絡堅硬陷下的,是足陽明經有病,這是胃經的脈絡。《素問》說:身體沉重,難以行走,這是因為胃經在足部。張三錫說:衝陽穴,在足跗上五寸的陷窩中,暴厥脈消失的人,有了這個穴位可以救治,所謂有胃氣的人就是這個道理)。

又屬足太陰脾經(《素問》曰:下部人,足太陰也,以候脾胃之氣。注:胃脈在足跗上衝陽之分,動應於手,以候胃,兼候脾。又曰: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冷泄,腹脹;溏泄痢,水閉,病本於脾。衝陽絕,死不治也)。〔內廉〕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

白話文:

下腹部屬足太陰脾經(《素問》說:下部的人,屬足太陰脾經,以候察脾胃之氣。《靈樞》注:胃脈在足跗上衝陽之分,動應於手,以候胃,兼候脾。又說:飲食不進,舌本強;食後嘔吐,冷泄,腹脹;腹瀉痢疾,水閉,病本於脾。衝陽脈絕,死無可治也)。腹股溝內側屬足厥陰肝經(《靈樞》說:足厥陰肝經的脈絡,起於大腳趾叢毛之際,向上循行於足跗上廉。

又曰: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衝。太衝,足大趾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輸。《素問》曰: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痛,目眯眥,瘍瘡痤癰,病本於肝。太衝絕,死不治。沈承之曰:跗上有太衝穴,一名衝陽,又名跗陽,在兩跗上大趾次趾本節後二寸許,尋摸動脈陷中。穴中有脈則生,無脈則死。

白話文:

另外又說:陰中之少陽,是肝,其經絡的源頭出自太衝穴。太衝穴,位於足大拇趾上二寸的凹陷處,是肝經的輸穴。《素問》中說:男性患疝氣,女性少腹疼痛,眼睛半閉,患有瘡癤癰腫,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肝。太衝穴不通暢,就會死亡,無法治癒。沈承之說:跗骨上有太衝穴,別名衝陽,又名跗陽,位於兩跗骨上大拇趾和第二趾的本節後二寸左右,按壓時能感受到動脈的搏動。穴位中有脈搏,人就能活;沒有脈搏,人就會死亡。

益由此穴乃足厥陰脈之所注,肝之輸也,足陽明脈之所過,胃之原也。肝為生髮之源,胃為五臟之本,以其能沖貫百骸,營養諸經,故謂之沖也。二經相須,未有肝死而胃獨生,胃絕而肝猶在者。故異經而同穴,不必分其孰為肝、孰為胃也。然須診太谿穴,以參決之。顧英白曰:太衝為足厥陰之輸穴,衝陽為足陽明之原穴,二穴雖相近,而實則各異。

白話文:

這個穴位是足厥陰脈所注的地方,是肝臟的輸穴,也是足陽明脈經過的地方,是胃臟的原穴。肝臟是生髮的源頭,胃臟是五臟的根本,因為它能流通貫通百骸,營養諸經,所以稱之為沖。這兩個經脈彼此依存,沒有肝臟死亡而胃臟獨自存活,也沒有胃臟死亡而肝臟還存在的。所以它們雖然是不同的經脈,卻有相同的穴位,不必分清哪個是肝臟,哪個是胃臟。但是需要診斷太谿穴,以協助判斷。顧英白說:太衝是足厥陰的輸穴,衝陽是足陽明原穴,這兩個穴位雖然相近,但實際上是不同的。

至於膽經之跗陽,又在外踝之上,承之乃合而為一,此愚之不能解者也。衝陽本屬胃,而兼以候脾之絕者,脾與胃相表裡,後人何得師心而自用耶)。〔外廉〕屬足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之脈,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又曰: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上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

白話文:

至於膽經的跗陽穴,它位於外踝的上方,承筋穴和它相連接,成為一體。這是我無法理解的。衝陽穴,本應屬於胃經,卻兼而具有察看脾臟虛實的作用,脾臟和胃臟是相互表裡關係,後人為什麼能夠憑藉自己的主觀想法而任意行事呢?〔外廉〕穴,屬於足少陽膽經。《靈樞》說:足少陽膽經的經脈,沿著足背向上運行,進入小趾和相鄰的腳趾之間;它的支脈,分出後沿著足背向上運行,進入大趾之間。又說:足少陽膽經的別脈,名稱是光明穴,它在距踝部五寸的上面,分出後沿著足太陽膀胱經的經脈向下運行,絡屬於足跗部。

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又屬衝脈(《靈樞》曰:衝脈之別者,斜入踝,出屬跗上,入大趾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

白話文:

實則會發生抽筋,虛則會萎縮而癱瘓,坐都坐不起來,這是因為脈搏跳動的地方不同。另外,衝脈的別支(《靈樞》說:衝脈的別支,斜著進入腳踝,出來連結到腳背上面,進入大拇趾之間,灌注入各個絡脈,以溫暖足脛,這是脈搏通常流動的地方)。

3. 八十五、〔太谿〕

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谿。太谿,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者中也。為輸。《素問》曰:下部地,足少陰也,以候腎。注:腎脈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動應於手。又曰:陰氣不用,飢不欲食,咳唾則有血數點,病本於腎。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靈樞》中說:陰中之太陰是腎,它的原穴出於太谿。太谿穴位於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中。《素問》中說:下部的地勢是足少陰,可以觀察腎臟的狀況。注:腎經的脈絡在足內踝後方,跟骨上,陷中太谿的分支。足少陰腎經的動作與手有關。又有說:陰氣不通行,就會飢餓不想吃東西,咳嗽吐出的痰中帶有幾點血,這種病的根源在於腎。

太谿絕,死不治。吳鶴皋曰:太谿者,腎脈也,真元之氣聚於斯。若此脈不衰,則元氣猶存,病雖危,尚可治也。沈承之曰:內踝骨下,略近後跟緣上,動脈陷者中,名太谿穴。此穴有脈則生,無脈則死。蓋腎者生氣之源,十二經之本,太谿則其輸穴也。其脈動而不息者,真氣充達於一身也。

白話文:

太谿脈斷絕了,這種情況下就沒有辦法治癒了。吳鶴皋說:太谿脈是腎脈,人的真元之氣聚集在這裡。如果這個脈搏不衰竭,那麼人的元氣就還存在著,病情即使危重,仍然還有治癒的可能。沈承之說:太谿穴位於內踝骨下,稍微靠近後跟的邊緣上面,動脈陷下去的地方,就是太谿穴。這個穴位有脈搏跳動就代表人還活著,沒有脈搏跳動就代表人已經死了。腎是人體生命力的源泉,是十二經脈的根本,太谿穴是腎的輸穴。太谿穴的脈搏跳動不停,說明人體的真氣充足,遍佈全身。

若真氣憊,腎氣絕,則其脈不動而死矣。縱衝陽有脈,尤能進食,亦主死也)。

4. 八十六、〔足心〕

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走足心。所生病者,足下熱而痛。又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又曰:足少陰之筋,其病足下轉筋。《素問》曰:陰脈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沈承之曰:足三陰之脈,集於足下,足少陰之經,聚於足心,陽勝則陰虛,故足下熱。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靈樞》中說:足少陰腎經的脈絡,起於小腳趾的下面,斜著走過腳心。患有這個經絡疾病的人,腳底會發熱疼痛。又說:腎的經脈出於湧泉穴,湧泉穴就是腳心,是井木。又說:足少陰腎經的筋,患有這個經絡疾病的人,腳底會抽筋。《素問》中說:陰脈匯聚在腳底,聚集在腳心,所以陽氣旺盛,足底就會發熱。沈承之說:足三陰經的脈絡,匯聚在腳底,足少陰腎經的經脈,聚集在腳心,陽氣旺盛,陰氣虛弱,所以腳底會發熱。

丹溪曰:熱從足下起入腹者,虛之極也,正所謂陰虛也)。

5. 八十七、〔踵〕

(足跟也)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少陰之筋,斜走內踝之下,結於踵,與太陽之筋合。又曰: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素問》曰: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注:腎者,胃之關也。關不利,則胃氣不轉,故善脹。尻以代踵,謂足攣急也;脊以代頭,謂身踡曲也。

白話文:

足跟也屬於足少陰腎經。《靈樞》說:足少陰的筋,斜著走向內踝下方,連結於足跟,與足太陽的筋相合。又說:足少陰的分支,名叫「大鐘」,就在腳踝後圍繞著足跟,再分出足太陽。

《素問》說:腎痹的人容易脹氣,用屁股代替腳跟走路,用脊背代替頭。

注釋:腎是胃的關隘。關隘不通暢,則胃氣不流通,所以容易脹氣。用屁股代替腳跟走路,是指足部攣急;用脊背代替頭,是指身體彎曲。

腎氣不足而受邪,故不能伸展也。)又屬足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太陽之筋,循足外側結於踵,又曰:足太陽之下,血氣盛,則跟肉滿,踵堅,氣少血多,則瘦,跟空,血氣皆少,則善轉筋,踵下痛)。

白話文:

腎氣不足而被邪氣侵襲,所以筋骨就會失去彈性、變硬。また膀胱經也屬於足太陽經,足太陽經的肌肉沿著足部外側,在腳跟處連結。依據「靈樞」一書中的記載:足太陽經的氣血旺盛,則腳跟肌肉飽滿,腳跟結實;氣血不足血多,則肌肉瘦弱、腳跟空洞;氣血都少的腳,則容易抽筋,腳跟會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