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全書》~ 前編·分野 (19)
前編·分野 (19)
1. 八十三、〔外踝〕
屬足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之脈,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所生病者,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又曰:足少陽之筋,上結外踝上。又曰:足少陽之下,血氣盛,則脛毛美長,外踝肥;血氣皆少,則脛無毛,外踝瘦無肉。《素問》曰:膝痛淫濼脛酸,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絡,在外踝上五寸。
注:淫濼,謂似痠痛而無力也。外踝上五寸,乃足少陽之絡,光明穴也。沈承之曰:手足六經,散而為十二則,曰:自臑下臂,外廉之中,手少陽也;外之上廉,手陽明也;外之下廉,手太陽也。自髀下脛,外廉之中,足少陽也;外之前廉,足陽明也;外之後廉,足太陽也。
自臑下臂,內廉之中,手厥陰也;內之上廉,手太陰也;內之下廉,手少陰也。自股下脛,內廉之中,足厥陰也;內之前廉,足太陰也;內之後廉,足太陰也。統而為六則,曰:外則三陽主之,中曰少陽,前曰陽明,後曰太陽;內則三陰主之,中曰厥陰,前日太陰,後曰少陰。
約而為三則,曰: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故並居於前;太陽與少陰為表裡,故並居於後;少陽與厥陰為表裡,故並居於中。在手為手經,在足為足經。雖若不齊,而實則一貫,學者知此,則易曉而不忘矣)。又屬陽蹺脈(《難經》曰:陽蹺脈,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
白話文:
外踝,屬於足少陽膽經。《靈樞》說:足少陽經的脈絡,到達腓骨末端,向下從外踝的前方出來。如果生病,會出現外踝前部以及其他關節疼痛。又說:足少陽經的筋,向上結於外踝的上方。還說:足少陽經的氣血旺盛,小腿的毛髮就會茂盛而長,外踝會豐滿;氣血不足,小腿就沒有毛髮,外踝也會瘦而無肉。《素問》說:膝蓋疼痛,導致小腿痠軟無力,無法久站,要治療足少陽經的絡脈,在位於外踝上方五寸處。
註:所謂的「淫濼」,是指像痠痛但無力的感覺。外踝上方五寸,就是足少陽經的絡脈,也就是光明穴。沈承之說:手足六經分開來看有十二經,分別是:從上臂到下臂,外側中間是手少陽經;外側上邊是手陽明經;外側下邊是手太陽經。從大腿到小腿,外側中間是足少陽經;外側前邊是足陽明經;外側後邊是足太陽經。
從上臂到下臂,內側中間是手厥陰經;內側上邊是手太陰經;內側下邊是手少陰經。從大腿到小腿,內側中間是足厥陰經;內側前邊是足太陰經;內側後邊是足太陰經。綜合起來看有六組,可以說:外側由三陽經主管,中間是少陽經,前面是陽明經,後面是太陽經;內側由三陰經主管,中間是厥陰經,前面是太陰經,後面是少陰經。
再簡單歸納成三組:陽明經和太陰經互為表裡,所以都位於前方;太陽經和少陰經互為表裡,所以都位於後方;少陽經和厥陰經互為表裡,所以都位於中間。在手上就叫做手經,在腳上就叫做足經。雖然看起來有所不同,但實際上是一脈相通的。學習醫理的人如果能理解這些,就很容易明白而且不會忘記了。另外,外踝也屬於陽蹺脈。《難經》說:陽蹺脈起於腳跟,沿著外踝向上,進入風池穴。
2. 八十四、〔跗〕
(足面也)〔中間〕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又曰:兩跗之上,脈堅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素問》曰:身重難以行者,胃脈在足故也。張三錫曰:衝陽穴,在足跗上五寸陷中,暴厥脈伏者,有此可救,所謂有胃氣者是也)。
又屬足太陰脾經(《素問》曰:下部人,足太陰也,以候脾胃之氣。注:胃脈在足跗上衝陽之分,動應於手,以候胃,兼候脾。又曰: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冷泄,腹脹;溏泄痢,水閉,病本於脾。衝陽絕,死不治也)。〔內廉〕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
又曰: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衝。太衝,足大趾上二寸陷者之中也,為輸。《素問》曰: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痛,目眯眥,瘍瘡痤癰,病本於肝。太衝絕,死不治。沈承之曰:跗上有太衝穴,一名衝陽,又名跗陽,在兩跗上大趾次趾本節後二寸許,尋摸動脈陷中。穴中有脈則生,無脈則死。
益由此穴乃足厥陰脈之所注,肝之輸也,足陽明脈之所過,胃之原也。肝為生髮之源,胃為五臟之本,以其能沖貫百骸,營養諸經,故謂之沖也。二經相須,未有肝死而胃獨生,胃絕而肝猶在者。故異經而同穴,不必分其孰為肝、孰為胃也。然須診太谿穴,以參決之。顧英白曰:太衝為足厥陰之輸穴,衝陽為足陽明之原穴,二穴雖相近,而實則各異。
至於膽經之跗陽,又在外踝之上,承之乃合而為一,此愚之不能解者也。衝陽本屬胃,而兼以候脾之絕者,脾與胃相表裡,後人何得師心而自用耶)。〔外廉〕屬足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之脈,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又曰: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上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
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又屬衝脈(《靈樞》曰:衝脈之別者,斜入踝,出屬跗上,入大趾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
白話文:
腳背這個部位,中間部分屬於足陽明胃經。(《靈樞》提到,足陽明胃經的脈絡,沿著小腿外側向下,經過腳背,進入第二腳趾內側。又說,腳背上,脈搏堅實且凹陷的,是足陽明經的問題,這是胃脈的表現。《素問》說,身體沉重難以行走,是因為胃脈在腳部。)張三錫說,衝陽穴在腳背上方五寸凹陷處,如果突然昏倒脈搏微弱,按壓此處有脈搏可以救治,這就是所謂的有胃氣。
腳背的內側邊緣,屬於足太陰脾經。《素問》說,下肢的情況,是足太陰脾經所主的,可以藉此觀察脾胃的氣。註解說,胃脈在腳背衝陽穴的位置,脈動與手上的脈相應,可以觀察胃的情況,同時也能觀察脾的情況。《素問》又說,飲食無法下嚥,舌根僵硬;吃東西就嘔吐,腹瀉且大便稀溏,腹脹;或腹瀉不止,小便不通,這些都是脾的疾病。衝陽穴的脈搏消失,就無法醫治。
腳背的內側邊緣,也屬於足厥陰肝經。(《靈樞》說,足厥陰肝經的脈絡,從大腳趾的毛髮叢生處開始,向上沿著腳背內側邊緣行走。又說,陰經中的少陽,指的是肝,它的源頭出於太衝穴。太衝穴,位於大腳趾上方兩寸的凹陷處,是肝經的輸穴。《素問》說,男性疝氣,女性小腹疼痛,眼角發紅,皮膚潰瘍或膿瘡,這些都是肝的疾病。太衝穴的脈搏消失,就無法醫治。沈承之說,腳背上有太衝穴,又名衝陽穴或跗陽穴,在兩腳背上,大腳趾第二個腳趾本節後方約兩寸處,尋找有動脈搏動的凹陷處。穴位處有脈搏就表示有生機,無脈搏就表示死亡。
由此可見,這個穴位是足厥陰肝經氣血灌注的地方,是肝的輸穴,也是足陽明胃經脈絡經過的地方,是胃的原穴。肝是生命力的來源,胃是五臟的根本,它們的氣血能夠流通全身,滋養各經脈,所以稱之為“衝”。肝經和胃經互相依存,沒有肝死亡而胃獨自存活,也沒有胃氣絕而肝仍然存在的道理。因此,雖然兩經不同,卻共用一個穴位,不必區分是肝還是胃的穴位。但是必須診察太谿穴,以作為判斷的參考。顧英白說,太衝是足厥陰肝經的輸穴,衝陽是足陽明胃經的原穴,兩個穴位雖然位置相近,但實際上各有不同。
至於膽經的跗陽穴,又在外踝的上方,後人將它們合為一個,這是我不理解的地方。衝陽穴本來屬於胃,但卻可以藉此觀察脾的狀況,因為脾和胃互為表裡,後人怎麼能固執己見呢?腳背的外側邊緣,屬於足少陽膽經。(《靈樞》說,足少陽膽經的脈絡,沿著腳背向上,進入小腳趾和第四腳趾之間;它的一個分支,從腳背分出,進入大腳趾之間。又說,足少陽經的別絡,叫做光明,在踝上五寸處,分出走向足厥陰經,向下聯絡腳背。如果經絡功能正常,就實證,如果經絡功能虛弱,就出現痿症,無法站立,應該取用別絡的穴位治療。)另外,腳背也屬於衝脈(《靈樞》說,衝脈的分支,斜著進入腳踝,出於腳背,進入大腳趾之間,灌注到各個絡脈,用來溫養腳和腿,這是衝脈的正常運行方式。)
3. 八十五、〔太谿〕
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谿。太谿,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者中也。為輸。《素問》曰:下部地,足少陰也,以候腎。注:腎脈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太谿之分,動應於手。又曰:陰氣不用,飢不欲食,咳唾則有血數點,病本於腎。
太谿絕,死不治。吳鶴皋曰:太谿者,腎脈也,真元之氣聚於斯。若此脈不衰,則元氣猶存,病雖危,尚可治也。沈承之曰:內踝骨下,略近後跟緣上,動脈陷者中,名太谿穴。此穴有脈則生,無脈則死。蓋腎者生氣之源,十二經之本,太谿則其輸穴也。其脈動而不息者,真氣充達於一身也。
若真氣憊,腎氣絕,則其脈不動而死矣。縱衝陽有脈,尤能進食,亦主死也)。
白話文:
太谿穴,屬於足少陰腎經。如同《靈樞》所說:「陰氣中最重要的就是腎,它的源頭出自於太谿穴。」太谿穴位於內腳踝後方,腳跟骨上方的凹陷處,是腎經的輸穴。《素問》說:「下半身屬於地,對應足少陰腎經,用來觀察腎臟的情況。」註解說:腎脈在腳內踝後方,腳跟骨上方的凹陷處,也就是太谿穴的位置,脈搏跳動能與手部的脈搏相應。又說:如果陰氣不足,會感到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咳嗽吐痰時會有幾滴血,這病根源在於腎。
如果太谿穴的脈搏消失,就表示病入膏肓,難以治癒。吳鶴皋說:太谿穴是腎脈的所在,真元之氣聚集於此。如果這個穴位的脈搏沒有衰弱,就表示元氣還存在,即使病情危重,還是有治癒的希望。沈承之說:內腳踝骨下方,稍微靠近後腳跟邊緣上方,動脈跳動的凹陷處,就是太谿穴。這個穴位有脈搏跳動就代表生命還在,沒有脈搏跳動就代表死亡。因為腎是生命之源,十二經脈的根本,而太谿穴是腎經的輸穴。如果太谿穴的脈搏跳動不停,代表真氣充滿全身。
如果真氣衰竭,腎氣耗盡,太谿穴的脈搏就會停止跳動,這時就會死亡。即使衝陽穴還有脈搏跳動,病人還能進食,也仍然代表死亡。
4. 八十六、〔足心〕
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走足心。所生病者,足下熱而痛。又曰: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為井木。又曰:足少陰之筋,其病足下轉筋。《素問》曰:陰脈者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陽氣勝,則足下熱也。沈承之曰:足三陰之脈,集於足下,足少陰之經,聚於足心,陽勝則陰虛,故足下熱。
丹溪曰:熱從足下起入腹者,虛之極也,正所謂陰虛也)。
白話文:
足心,屬於足少陰腎經的循行部位。《靈樞經》說:足少陰腎經的脈絡,起始於腳小趾的下方,然後斜向行走於腳心。這條經脈如果發生疾病,會導致腳底發熱而且疼痛。《靈樞經》又說:腎氣發源於湧泉穴,而湧泉穴就在腳心,這個穴位是五輸穴中的井穴,五行屬木。《靈樞經》還說:足少陰經的筋脈如果發生病變,會導致腳底抽筋。《素問》說:陰經的脈氣匯集於腳底,然後聚集在腳心,所以當陽氣過盛時,腳底就會發熱。沈承之說:足部三條陰經的脈氣都匯集在腳底,其中足少陰腎經的脈氣更是聚集在腳心。陽氣過盛,就會導致陰氣虛弱,因此腳底會發熱。
朱丹溪說:如果熱從腳底開始往上進入腹部,表示身體非常虛弱,正是所謂的陰虛。
5. 八十七、〔踵〕
(足跟也)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少陰之筋,斜走內踝之下,結於踵,與太陽之筋合。又曰: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素問》曰: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注:腎者,胃之關也。關不利,則胃氣不轉,故善脹。尻以代踵,謂足攣急也;脊以代頭,謂身踡曲也。
腎氣不足而受邪,故不能伸展也。)又屬足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太陽之筋,循足外側結於踵,又曰:足太陽之下,血氣盛,則跟肉滿,踵堅,氣少血多,則瘦,跟空,血氣皆少,則善轉筋,踵下痛)。
白話文:
腳跟,屬於足少陰腎經的循行部位。《靈樞》這本書說:足少陰經的筋脈,從腳踝內側下方斜向腳跟,與足太陽經的筋脈會合。又說:足少陰經的絡脈,叫做大鐘穴,位於腳踝後方,環繞腳跟,再分出走入足太陽經。《素問》這本書說:腎的病變會使人容易脹滿,臀部會像腳跟一樣高,脊椎會像頭部一樣彎曲。這裡解釋說:腎是胃氣運轉的樞紐,樞紐不利,胃氣就無法正常運行,所以容易脹滿。臀部像腳跟一樣高,指的是腳部抽筋、蜷縮;脊椎像頭部一樣彎曲,指的是身體彎曲。這是因為腎氣不足而受到邪氣侵擾,所以無法伸展開來。
腳跟也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部位。《靈樞》這本書說:足太陽經的筋脈,沿著腳的外側連到腳跟。又說:足太陽經脈循行的下方,如果氣血充足,腳跟的肌肉就會飽滿,腳跟就會堅實;如果氣少血多,腳跟就會消瘦、空虛;如果氣血都少,就容易抽筋,腳跟下方也會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