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全書》~ 前編·分野 (14)
前編·分野 (14)
1. 五十七、〔脅肋〕
(肋者,脅之骨,脅總而肋分也。舊云無骨曰脅者,大誤也)統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足厥陰之脈,貫膈布脅肋。又曰:廣胸及骹者肝高,合脅兔骹者肝下;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肋骨偏舉者肝偏傾也。又曰:邪在肝,則兩脅中痛。《素問》曰:其臟肝,其病內舍胠脅。
白話文:
肋骨,是屬於側腹的骨頭,側腹的總稱為「脅」,而其中的骨頭則分為「肋」。(過去有人說沒有骨頭的部位才叫做「脅」,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肋骨全部都屬於足厥陰肝經。(《靈樞》說:足厥陰的經脈,貫通橫隔膜而分佈在側腹和肋骨。另外又說:胸部寬廣而小腿細瘦的人,是肝氣上逆的表現;側腹和股骨外側疼痛的人,是肝氣下降的表現;胸腔和側腹的肌肉結實的人,是肝臟堅實的表現;肋骨脆弱的人,是肝臟脆弱的表現;胸腔和腹部肌肉協調的人,是肝臟端正的表現;肋骨偏斜的人,是肝臟偏傾的表現。又說:邪氣在肝臟,則兩側肋骨之間會疼痛,《素問》說:肝臟是藏腑,如果肝臟生病了,就會疼痛到體腔和肋骨之間。
又曰: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又曰:肝病頭目眩,嘔泄,脅支滿。又曰: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當病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朱丹溪曰:脅痛,肝火盛,木氣實。肝火盛,以薑汁下當歸龍薈丸以瀉之;木氣實,以川芎、蒼朮、青皮、當歸之類泄之。
白話文:
另外,又說:青脈到達的時候,脈搏長而且左右彈動,有積氣在心臟下面的橫膈膜,這種病症叫做「肝痹」。是由於寒濕引起的,治療方法與疝氣相同,腰痛、腳部清涼、頭痛。另外,又說:肝病會出現頭痛、頭暈、嘔吐、泄瀉、脅部脹滿。另外,又說:肝脈搏動堅硬而長,但是顏色不青,應該患上「若搏」之病。由於血液在脅部下面,令到人喘息逆亂。朱丹溪說:脅痛,是肝火旺盛,木氣充實。肝火旺盛的話,用薑汁送服「當歸龍薈丸」來瀉火;木氣充實的話,則用川芎、蒼朮、青皮、當歸等藥物來瀉洩。
又曰:去滯氣,用青皮,青皮乃肝膽二經之藥。人多怒,脅下有鬱積,固宜以此解二經之實。若二經氣不足者,當先補血,少加青皮可也。戴復庵曰:脅痛別無雜症,在左為肝經受病,宜用川芎、枳殼、甘草;在右為肝移熱於肺,宜用薑黃、枳殼、桂心、甘草)。又屬足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之脈,其支者循脅裡出氣街。
白話文:
另外還說:要消除滯氣,可以用青皮,青皮是肝膽二經的藥物。人經常生氣,脅下就會有鬱積之氣,所以用青皮來疏通肝膽二經的實證是很合適的。如果肝膽二經的氣不足,應先補血,少加青皮就可以。戴復庵說:脅痛沒有其他伴隨的症狀,在左側是肝經受病,應該用川芎、枳殼和甘草;在右側是肝經的熱邪傳到肺,應該用薑黃、枳殼、桂心和甘草。又屬於足少陽膽經(《靈樞》說:足少陽經的支脈循著脅裡出來,會在氣街出口)。
是動則病脅痛,不能轉側。《素問》曰: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能息,咳而汗出。又曰:少陽有餘,病筋痹脅滿。又曰:傷寒三日,少陽受之,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李東垣曰:兩脅痛,刺少陽丘墟。丘墟穴在兩足外踝下,微前骨縫陷中,乃足少陽經之原穴也)。
白話文:
如果活動,就會感到脅痛,無法轉身側睡。《素問》說,邪氣侵犯足少陽經的絡脈,就會讓人出現脅痛不能休息,咳嗽就會出汗的症狀。又說,少陽經有餘熱,就會出現筋脈痹阻,脅部脹滿的症狀。還說,傷寒病到第三天,就會侵犯少陽經,少陽經的脈絡循著脅部向上與耳相連接,所以胸脅疼痛而耳聾。李東垣說,兩側脅部疼痛,可以針刺少陽經的丘墟穴。丘墟穴在雙腳外踝下,微向前方的骨縫陷中,是足少陽經的原穴。
兼屬足太陰脾經、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太陰之筋,循腹裡,結於肋,散於胸中,其病兩脅痛引膺中。沈承之曰:脅前屬足少陽膽經,脅後屬足太陽膀胱經)。
白話文:
這個部位同時屬於足太陰脾經和太陽膀胱經。《靈樞》中提到,足太陰脾經的筋絡沿著腹腔內側,連接到肋骨,然後散佈到胸腔。如果這個部位生病,會出現兩側肋骨疼痛,痛感傳到胸腔的症狀。沈承之解釋說,肋骨前側屬於足少陽膽經,肋骨後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
2. 五十八、〔季脅〕
(脅下也)屬足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之脈,循胸過季脅下。又曰:足少陽之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又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素問》曰: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又曰: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
白話文:
脅下也屬於足少陽膽經。(《靈樞》說:足少陽的經脈,沿著胸部經過肋骨之間。又說:足少陽的別脈,進入肋骨之間,沿著胸部的內側,屬於膽經。)又屬於足厥陰肝經。(《靈樞》說:如果有人大怒,氣上而不下,積聚在脅下,就會損傷肝臟。《素問》說:肝臟有病的人,兩脅之下疼痛,引至少腹,使人容易發怒。又說:肝咳的症狀,咳嗽時兩脅之下疼痛,嚴重時不能轉動,轉動時兩脅之下脹滿。)
《中藏》曰:肝虛冷,則脅下堅痛,目盲臂痛,發寒如瘧狀,不欲食,婦人月水不來,氣急,其脈左關上沉而弱者是也)。兼屬手太陰肺經(《靈樞》曰:手太陰之筋,合賁下,抵季脅,其病息賁脅急,吐血,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朱丹溪曰:左脅多因留血作痛,右脅悉是痰積作痛。
白話文:
《中藏》上說:由於肝臟虛冷,因此導致了肋部下面堅硬疼痛、眼睛發黑、胳膊疼痛,感覺發冷類似於瘧疾的症狀而且不想吃東西。婦女月經不來、氣短,脈搏沉弱的。如果左邊的關脈和上沉脈同時脈弱,那麼可能是肝臟虛冷。肝臟虛冷也兼屬於手太陰肺經。《靈樞》上說:手太陰經的筋脈與賁脈在下部相交,抵達季脅,因此發病時出現了賁脈急促、胸肋急痛、吐血。治療方法就是採用燔針劫刺,用來判斷針刺的位置和數量。朱丹溪認為:左邊的脅痛多是因為血瘀引起的,右邊的脅痛都是由痰液積聚引起的。
痰氣亦有流注於左者,然必與血相搏而痛,不似右脅之痛無關於血也)。又屬五臟之會(《難經》曰:臟會於季脅。注:臟,五臟也。季脅,章門穴也,一名脅髎。在臍旁左右各九寸,直季脅,乃足厥陰之穴。帶脈發於此,脾之募也。脾受穀氣,播敷各臟,故臟會於季脅,不能食而熱,可灸章門。
張潔古曰:脅痛者肝也,身熱而煩者心也,體重而滿者脾也。寒熱者肺也,足脛寒而逆者腎也)。
白話文:
痰氣也有停留於左脅的情況,但一定會與血液相搏而疼痛,不像右脅的疼痛與血液無關。又屬於五臟的會合處。《難經》說:「臟腑會合於季脅。」註解:臟,五臟也。季脅,章門穴也,別名脅髎。在肚臍旁左右各九寸,直對季脅,是足厥陰經的穴位。帶脈發源於此,是脾的募穴。脾接收穀物的精氣,傳播敷佈到各臟腑,所以五臟會合於季脅,不能進食而發熱,可以灸章門穴。
3. 五十九、〔䏚〕
(季脅之下,挾脊兩旁空軟處也)屬足少陰腎經、帶脈之會(《靈樞》曰:足少陰之正,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王太僕曰:腎之外當䏚)。又屬足少陽膽經、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少陽之筋,其直者上乘䏚季脅,其病䏚季脅痛。《素問》曰:䏚絡季脅,引少腹而痛脹,刺譩譆。
譩譆穴在肩膊內廉,挾第六椎下,以手厭之,令病人呼譩譆之聲,則指下動矣,此足太陽脈氣所發也)。
白話文:
季脅在腰部,夾著脊柱兩側,是空而柔軟的地方,屬於足少陰腎經,帶脈的交會處。(《靈樞》上說:足少陰的正經到了腎,在第十四椎處,屬於帶脈。王太僕說:腎的外側應當是季脅)。同時,又屬於足少陽膽經,太陽膀胱經。(《靈樞》上說:足少陽的筋,直的往上連著季脅,那裡有了病就會季脅疼痛。《素問》上說:季脅部的脈絡,引到少腹就會疼痛脹滿,可以用針刺治療,順著經絡脈絡刺入少腹)。
4. 六十、〔腰〕
(尻上橫骨也)統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少陰之別,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逆則煩心,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又曰: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善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際色夭,死於季夏也。《素問》曰: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
白話文:
尻部上方的橫骨,屬於足少陰腎經的範圍。(《靈樞》中說:足少陰腎經的分支,從足部沿著經脈向上運行,到達心包的下方,並貫穿腰部和脊柱。如果發生疾病,逆行狀態則會出現煩心,實熱狀態則會閉塞大小便,虛損狀態則會腰痛。另外,如果腎臟過度憤怒而不能停止,就會傷害意志,意志受傷就會善忘自己說過的話,腰部和脊柱不能俯仰彎曲,毛髮邊緣的顏色枯萎,並在夏天結束時死亡。《素問》中說:北風始於冬季,疾病出現在腎臟,背部與大腿間是治療的俞穴。
又曰:腎病內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注:踹,腓腸也,又曰: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又曰:腎熱病者,先腰痛脛酸,苦渴數飲,身熱,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又曰:腎咳之狀,咳則腰脊相引而痛。又曰:腰者腎之腑,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
白話文:
腎臟的疾病在體內會表現為腰脊骨和骨髓的疼痛,同時也會在體表的溪谷和踹膝部位表現出來。注:踹,腓腸也。
如果是腎臟脈搏跳動堅硬而有力,且顏色呈現黃色或紅色的話,就會有折腰的疾病。
得了腎熱症狀的人,一開始腰部疼痛,小腿痠軟,口渴想喝水,身體發熱,腰部和脊骨無法伸直,骨頭枯萎,骨髓減少,最後患上骨癆。
如果是腎臟引起的咳嗽,那麼咳嗽時會伴隨著腰脊的疼痛。
腰是腎臟的腑臟,如果腰部無法轉動或者搖擺,那麼腎臟就會虛弱,如果身體強壯的人能撐過去,而身體虛弱的人就會死亡。
又曰: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注:高骨,腰高之骨也。朱丹溪曰:諸經皆貫於腎,而絡於腰脊。腎氣一虛,則凡衝風受濕,傷冷蓄熱,血澀氣滯,水積墮傷,與夫失志作勞,種種腰疼,疊見而層出矣。《三因方》云:腎著為病,其體重,飲食如故,小便自利,腰以下冷痛,如帶五千錢,治宜流濕,兼用溫散,腎著湯主之)。又屬足太陽膀胱經(《靈樞》曰:足太陽之脈,挾脊抵腰中。
白話文:
又說:腰部用力過大,則腎氣受傷,腰部的骨骼就會發生病變。注:腰部的骨骼是指腰部突起的骨頭。朱丹溪說:全身的經絡都與腎相貫通,並且全都連接到腰脊。腎氣一旦虛弱,就很容易受到風寒濕邪的侵襲,出現腰部疼痛的症狀。這些疼痛可以是劇烈的,也可以是隱隱作痛的,可以是持續性的,也可以是間歇性的。腰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由於過度勞累引起的,有的是由於外傷引起的,還有的是由於腰部著涼引起的。《三因方》中說:腎著為病,患者身體沉重,飲食如常,小便通暢,腰部以下疼痛,就像腰上綁了五千個銅錢一樣。治療這種疾病,應該採用祛風散寒、溫腎活血的方法,腎著湯就是治療這種疾病的常用方劑。又屬於足太陽膀胱經。《靈樞》中說:足太陽經的脈絡,沿著脊柱兩側,到達腰部。
《素問》曰: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李東垣曰:太陽氣虛,則邪客之。邪者,風、熱、寒、濕皆然。寒濕多而風熱少,又有房勞傷腎而腰痛者,此由陽虛不能運動也,宜補陽。若膏粱之人,久服湯藥,醉以入房,損其真陰,腎氣熱,腰脊痛而不能舉,久則髓減骨枯,此由陰虛生內熱也,宜補陰。又曰:防風辛溫,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
白話文:
《素問》說:太陽經的瘧疾,會讓人腰痛、頭重,寒氣從背部開始。李東垣說:太陽氣虛,邪氣就會入侵。邪氣包括風、熱、寒、濕。如果是寒濕多而風熱少,還有房勞過度傷腎而導致腰痛的,這是因為陽虛不能運作,應該補陽。如果是膏粱之家的人,長期服用湯藥,醉酒後行房,損傷了真陰,腎氣過熱,導致腰脊疼痛而不能舉,久了髓少骨枯,這是因為陰虛生內熱,應該補陰。另外,防風藥味辛溫,氣味都很薄,可以浮於體表而升陽氣。
若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者,乃手足太陽症,正宜用之)。又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足厥陰之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素問》曰: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朱丹溪曰:腰軟者皆腎肝伏熱,治宜黃柏、防己)。
白話文:
如果脊椎疼痛並感到脖子僵硬,不能回頭看,腰部長時間感覺骨折了,脖子像被拔出來了一樣,那麼這是手足太陽經的症狀,可以服用適當的藥物。同時與足厥陰肝經有關。《靈樞》說:足厥陰的脈動如果出現問題,就會得腰痛病,不能彎腰或低頭,男人會得疝氣,女人會小腹腫脹。《素問》說:厥陰經的脈絡會導致腰痛,腰部感覺就像被弓弩的弦拉伸一樣。朱丹溪說:腰軟的人,都是腎和肝的熱邪潛藏在體內,治療應該用黃柏和防己。
兼屬足陽明胃經、少陽膽經(《靈樞》曰: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陽。《素問》曰: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又曰:肉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刺肉裡之脈,為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後。又曰:同陰之脈,令人腰痛,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
白話文:
-
腰痛分為寒痛和熱痛。寒痛治療時取足太陽、足陽明之經穴;熱痛治療時取足厥陰之經穴。
-
少陽經出問題會導致腰痛,症狀是像針刺一樣的疼痛,患者無法彎腰或回頭。
-
足陽明經出問題會導致腰痛,症狀是無法回頭,回頭時好像看到什麼東西,而且容易悲傷。
-
肉裡之脈出問題會導致腰痛,症狀是患者不能咳嗽,一咳嗽就會引起肌肉痙攣和疼痛。
-
同陰之脈出問題會導致腰痛,症狀是疼痛像一個小錘子打在腰裡,而且腫脹。
注:同陰,足少陽之別絡也)。又屬足太陰脾經(《素問》曰: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甚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注:散脈,足太陰之別脈也)。
白話文:
注:同陰,是足少陽膽經的別絡)。又屬於足太陰脾經。(《素問》說:散脈讓人腰疼而發熱,熱的厲害就非常的煩躁,腰部以下好像有橫木壓著一樣,嚴重的甚至小便失禁。注:散脈,是足太陰脾經的別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