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祿、徐師曾撰

《經絡全書》~ 前編·分野 (13)

回本書目錄

前編·分野 (13)

1. 五十三、〔乳〕

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從缺盆下乳內廉。王啟玄曰:乳之上下,皆足陽明之脈也。《針灸經》云:乳中二穴當乳,足陽明脈氣所發。朱丹溪曰:胃經見證,胸旁過乳痛。《婦人良方》曰:乳癰者,由乳潼結聚,皮薄以澤而成。蓋陽明之脈主血,其血又歸厥陰之氣,血澀不通,氣結不散,故積聚成癰也)。

白話文:

乳房的穴位歸屬於足陽明胃經。(《靈樞》說:足陽明胃經的脈絡,從缺盆下來,經過乳房內側。王啟玄說:乳房上下,都是足陽明胃經的脈絡。《針灸經》說:乳中二穴在乳房上,是足陽明脈氣發出的地方。朱丹溪說:胃經的證狀,包括胸旁經過乳房的疼痛。《婦人良方》說:乳癰是由乳腺結聚,皮膚薄而且光澤而形成的。因為足陽明胃經主血,其血又歸屬於厥陰之氣,血澀不通,氣結不散,所以積聚成瘡。)

又屬足厥陰肝經(《乳癰論》曰:乳房陽明所經,乳頭厥陰所屬。凡乳母不知調養,忿怒所逆,鬱閉所遏,厚味所釀,以致厥陰之氣不行,故竅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陽明之血沸騰,故熱甚而化膿。治法以青皮疏厥陰之滯,以石膏清陽明之熱,以生甘草節行汙濁之血,以栝蔞子或加沒藥、青橘葉、皂角刺、當歸金銀花消腫導毒,隨症消息。然須以少酒佐之,加以艾火兩三壯於腫處,其效尤捷)。

白話文:

這也屬於足厥陰肝經管轄範圍。(《乳癰論》裡說:乳房陽明經所經過,乳頭屬於厥陰管轄。凡是乳母不知道調養,受了生氣而逆氣上沖,鬱結閉塞氣機,嗜吃厚味釀生的,致使厥陰的氣不通達,所以竅不通;乳汁無法排出,陽明經的血氣沸騰,所以熱氣很嚴重而化膿。治療方法是:用青皮疏通厥陰的滯塞,用石膏清除陽明的熱,用生甘草調和排淤濁之血,用栝蔞子或加上沒藥、青橘葉、皁角刺、當歸、金銀花來消腫排毒,根據症狀予以調整。但是需要以少量的酒輔助,並在腫處灸兩三壯,效果特別好。

兼屬足少陽膽經、太陰脾經、陰維脈之會。(《靈樞》曰,足少陽之筋,走腋前廉,繫於膺乳,結於缺盆,其病季脅痛,上引缺盆膺乳。又曰:足太陰之筋,循腹裡,結於肋,散於胸中。沈承之曰:直乳下三寸五分,名期門穴,屬足厥陰肝經、太陰脾經、陰維之會;下四寸,名日月穴,屬足少陽膽經、太陰脾經、陰維脈之會)。

白話文:

同時屬於足少陽膽經、太陰脾經、陰維脈的交會處。(《靈樞》說,足少陽之筋,經過腋下前緣,連繫於胸乳,在缺盆處結合,其病症是脅肋疼痛,向上牽引缺盆、胸乳。又說:足太陰之筋,循著腹裡,在肋骨處結合,散佈於胸中。沈承之說:乳頭直下三寸五分,叫做期門穴,屬於足厥陰肝經、太陰脾經、陰維之會;再向下四寸,叫做日月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太陰脾經、陰維脈之會)。

2. 五十四、〔虛里〕

(乳根穴分也,俗謂之氣眼)屬足陽明胃經,(《甲乙經》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手,脈之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素問》曰: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顧英白曰:乳根二穴,左右皆有動氣,經何獨言左乳下?蓋舉其動之甚者耳,非左動而右不動也。其動應手,脈宗氣也。

白話文:

乳根穴分開,俗稱氣眼,屬於足陽明胃經。(《甲乙經》說:胃經的大絡,名叫虛裏,貫穿膈肌連接著肺,從左乳下方透出,它動起來的時候能用手摸到,是脈氣中宗氣的所在。呼吸急促短促、氣數頻絕,那麼病在中焦;硬結並橫著有積聚的物質;絕然沒有脈搏,這就表示死亡。《素問》裡說:乳頭下方,脈搏動起來能感覺得到衣服隨之動,這表示宗氣洩去了。顧英白說:乳根穴左右都有動氣,經文為什麼只說左乳下呢?可能只是舉了一個動得很厲害的例子,不是說左側動而右側不動。脈搏動起來能感覺得到,這是脈氣中的宗氣。

《素問》本無二義,馬玄臺因仿刻之誤,而謂應衣。應衣者,言病人肌肉瘦弱,其脈動甚,而應衣也,亦通。始讀《素問》,則心竅疑之,至讀《甲乙經》而疑遂釋然)。兼屬手少陰心經(《靈樞》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

白話文:

《素問》原本就沒有「應衣」兩個字,馬玄臺因為仿刻的錯誤,而說應該有「應衣」兩個字。應衣的意思是,病人肌肉瘦弱,脈搏跳動得很厲害,所以要穿「應衣」,這也是合理的解釋。我剛開始讀《素問》的時候,對「應衣」兩個字感到疑惑,直到我讀了《甲乙經》,疑慮才豁然開朗。心竅兼屬於手少陰心經。《靈樞》說:五穀進入胃中,其中的糟粕、津液、宗氣分成三條通路,所以宗氣聚集在胸腔中,從喉嚨出來,貫穿心脈,並且進行呼吸。

張介賓曰:虛里跳動,最為虛損病本,故凡患陰虛勞怯,則心下多有跳動,及為驚悸者,人但知其心跳,而不知為虛里之動也。其動微者病尚淺,動甚者病則甚。凡患此者,常以純甘壯水之劑,填補真陰,活者多矣)。

白話文:

張介賓說:胃內跳動感,是身體虛弱損耗的症狀。所以凡是患有陰虛體虛心悸的人,其心臟多有跳動感,以及被驚悸嚇到的人,人們只知道他們心跳,但不知道這是由於身體虛弱損耗引起的跳動感。跳動感輕微的,病情還淺,跳動感嚴重的,病情就嚴重。凡是患有此病的人,經常服用性質溫和甘甜的藥劑來滋養水液,填補真正陰氣從而恢復健康的人就很多了。

3. 五十五、〔腋〕

(臂下脅上際也)屬手厥陰心包經(《靈樞》曰:手厥陰之脈,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是動則病腋腫。又曰:手心主之正別,下淵腋三寸,入胸中。又曰:手心主之筋,結腋下。又曰: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其名天池)。又屬手太陰肺經、少陰心經(《靈樞》曰:手太陰之脈,從肺系橫出腋下。

白話文:

腋窩位於上臂和胸部的交界處,屬於手厥陰心包經(《靈樞》說:手厥陰經的支脈,沿著胸部到脅部(腋窩),下到腋下一寸的位置,往上到腋下三寸的範圍。如果這個部位活動過度,就會導致腋下腫脹。又說:手心主經的正別,下到腋窩三寸,進入胸中。又說:手心主經的筋,匯集在腋窩。又說:腋窩三寸的地方,屬於手心主經,它的別名是天池)。腋窩還屬於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的循行部位(《靈樞》說:手太陰肺經的經脈,從肺系橫著穿出腋窩。

又曰: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又曰: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又曰:手少陰之脈,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又曰: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又屬足厥陰肝經、太陰脾之大絡。(《靈樞》曰: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

白話文:

原文:又曰: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又曰: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又曰:手少陰之脈,從心繫卻上肺,下出腋下。又曰: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又屬足厥陰肝經、太陰脾之大絡。(《靈樞》曰: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

翻譯:另外又說:手太陰經的正脈,另有分支進入腋窩,位於少陰經之前。又說:腋下的動脈是手臂太陰經,名字叫做天府穴。突發的疾病向內侵襲,肝肺互相搏擊,導致血從鼻子和嘴巴溢出,此時應取天府穴。另外又說:手少陰經的經脈,從心繫反向上行到肺,向下出於腋窩。又說:手少陰經的正脈,另有分支進入腋窩兩條筋脈之間,屬於心。又屬於足厥陰肝經、太陰脾經的大絡脈。(《靈樞》說:肝有邪氣,它的氣就會停留在兩腋下。

又曰: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腹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沈承之曰:腋間屬手足厥陰心包、肝經,腋前屬手太陰肺經,腋後屬手少陰之經,腋下屬足厥陰肝經,下六寸,屬足太陰脾之大絡)。兼屬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陽膽經(《靈樞》曰:手太陽之筋,結於腋下,其病腋下痛。

白話文:

此外,脾臟的大絡,名為「大包」,它起始於腋窩下方三寸處,分佈在胸部和脅部,實証時小腹會疼痛,虛証時全身的關節都會鬆弛。這個脈絡就像一張大網,輸送血液到全身。沈承之說:腋窩中間屬於手足厥陰心包和肝經,腋窩前面屬於手太陰肺經,腋窩後面屬於手少陰經,腋窩下面六寸,屬於足厥陰肝經。它還兼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少陽膽經。《靈樞》說:手太陽經的筋,交會在腋窩,如果這個經絡有病,就會出現腋窩疼痛的症狀。

又曰:足少陽之脈,從缺盆下腋,所生病者腋中腫。又曰:足少陽之筋,從季脅上走腋前廉。朱丹溪曰:手足厥陰合生見證,曰腋腫,手厥陰、足少陽也)。

白話文:

另外說:足少陽經的經脈,從缺盆穴下經過腋窩,病變在這裡就會出現腋窩腫脹。又說:足少陽經的筋,從季肋上走過腋窩前緣。朱丹溪說:手足厥陰經會合而生的病證,會出現腋腫,手厥陰經、足少陽經。

4. 五十六、〔腹〕

(俗謂之肚,中脘穴分,即中焦也)統屬足太陰脾經(《靈樞》曰:足太陰之脈,循膝股內前廉入腹。是動則病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又曰: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又曰: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

白話文:

肚臍,即中脘穴的範圍,屬於足太陰脾經。(《靈樞》記載:足太陰脾經的脈絡,沿著膝蓋和大腿的內側前面,進入腹部。活動時會感到腹脹善於打嗝,得到氣之後,會感到輕鬆舒暢如同衰退。又說:太陰脾經終於這裡,會感到腹脹,閉塞,不能呼吸,善於打嗝善於嘔吐;嘔吐則會逆流,逆流則面赤,不逆流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焦黑而死亡。又說:足太陰脾經的別絡,叫做公孫穴,離開本節後一寸,分走於陽明經,其別絡進入絡於腸胃。

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又曰:腹脹滿,食不化,腹響響然不能大使,取足太陰。《素問》曰:陰中之至陰,脾也。腹者,至陰之所居。又曰:脾病內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又曰: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厥氣在腹中。厥氣,名曰疝厥,女子同法。

白話文:

如果邪氣上升到胸腔,就會引起霍亂;腸道內有實證,就會感到腸痛;腸道內有虛證,就會鼓脹。通過這些症狀可以區別虛實。另外,如果腹部脹滿,食物不能消化,腹中雷鳴作響,但大便不能排出,則治療時應取足太陰經的穴位。《素問》中說:陰中之至陰,是脾臟。腹部是至陰所在。此外,脾臟的病症內在於心腹,外在於肌肉筋骨。此外,黃脈的最後出現,脈搏很大而虛弱,腹中有厥氣。厥氣,又稱疝厥,女性的治療方法相同。

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又曰:中氣不足,謂之脾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又曰:傷寒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又曰:太陰之厥,則腹滿䐜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又曰:脾瘧者,令人寒則腹中痛,熱則腸中鳴,已汗出。李東垣曰:中脘痛者,太陰也,理中湯建中湯,及草豆蔻丸之類主之)。

白話文:

如果四肢發汗,容易受風寒而得病。又說:元氣不足,叫做脾虛,那麼腹部就會飽脹,腸鳴作響,大便稀,飲食消化不良,無法吸收。又說:傷寒十天,太陰病的病勢衰退,腹部仍舊飽脹,那麼就會想要進食。又說:太陰經的虛衰,腹部就會飽脹、膨脹,大便不通暢,沒有食慾,吃了就會嘔吐,無法入睡。又說:脾瘧的人,會在寒冷時感到腹部疼痛,炎熱時感到腸鳴,而且會出汗。李東垣說:中脘疼痛,是太陰經出了問題,可以用理中湯或建中湯,以及草豆蔻丸之類的藥物來治療。

又屬足陽明胃經(《靈樞》曰:足陽明之脈,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所生病者,大腹水腫。《素問》曰:腹中鳴者,病本於胃也。薄脾,則煩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膈也。又曰:胃瘧者,令人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楊上善曰:足陽明脈,從鼻起,下咽,分為四道,並正別脈六道,上下行腹,綱維於身)。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靈樞》中說:足陽明胃經的支脈,起於胃口,下行於腹中。因它引起的疾病是:大腹水腫。《素問》中說:腹中鳴叫的,是因為胃部有疾病。脾臟薄弱,就會煩躁不能吃東西,吃東西也不消化的人,是胃脘膈。又說:胃瘧的人,會經常感到飢餓,但不能吃東西,吃了東西,腹部就脹滿。楊上善說:足陽明脈從鼻樑處開始,向下到咽喉,分為四條支脈,包括正別脈在內,一共六條支脈,上下行於腹中,遍佈於全身)。

兼屬手太陽小腸經、少陽三焦經之會。(《素問》曰:腹暴滿,按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注:胃募,中脘穴也,居蔽骨與臍之中,手太陽小腸、足陽明脈所生也)。又屬足少陰腎經、厥陰肝經(《靈樞》曰: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渴渴然,取足少陰。又曰: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白話文:

此穴會屬手太陽小腸經和少陽三焦經。(《素問》裡提到:若腹部突然脹滿,按壓無法消散則取手太陽經過的地方,因為此處為胃的募穴。註解:胃募穴就是中脘穴,位於橫隔膜和肚臍中間,是小腸和胃經的發生地。)另外也屬足少陰腎經和厥陰肝經。(《靈樞》記載:若腹部脹滿,大便排解不順,腹部異常腫大,並且往上升到胸腔、喉嚨處,使人喘息且異常口渴,取足少陰穴位。另又提到:足部的三陰經,從腳一直運行到腹部。

《素問》曰:腎病者,腹大脛腫,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又曰: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又屬衝脈、任脈之會(《靈樞》曰:衝脈、任脈之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又曰:任脈之別,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瘙癢,取之所別也。《素問》曰:衝脈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白話文:

《素問》說:腎病的人,肚子很大,小腿浮腫,虛症則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素問》還說:肝熱病的人,小便首先發黃,腹痛愛臥牀,身體發熱。又屬於衝脈、任脈的交會處。《靈樞》說:衝脈、任脈表淺而向外的部分,沿著腹部右側向上運行,交會於咽喉。又說:任脈的分支,散佈在腹部。實證則腹部皮膚疼痛,虛證則瘙癢,取穴要取任脈的分支。《素問》說:衝脈挾著肚臍向上運行,到胸中散開。

故衝脈為病,則逆氣裡急也。沈承之曰:腹分四行,中行臍上五寸,名上脘穴,屬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任脈之會。臍上四寸,名中脘穴,又謂之上紀,屬手太陽小腸經、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之會。臍上二寸,名下脘穴,屬足太陰脾經、任脈之會。第二行去中行左右各開五分,屬足少陰腎經、衝脈之會。

白話文:

衝脈發病時,就會出現逆氣裡急的症狀。

沈承之說:腹部的四行,其中央那一行,臍上五寸的地方,叫做上脘穴,屬於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任脈的交會處。臍上四寸的地方,叫做中脘穴,又稱做上紀,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任脈的交會處。臍上二寸的地方,叫做下脘穴,屬於足太陰脾經、任脈的交會處。第二行距離中央那一行左右各開五分的地方,屬於足少陰腎經、衝脈的交會處。

第三行去中行左右各開二寸,屬足陽明胃經。第四行去中行左右各開三寸五分,屬足太陰脾經、陰維脈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