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喉科枕秘》~ 卷二 (6)
卷二 (6)
1. 焦氏喉科煎藥方
乳香,沒藥,穿山甲,白芍,防風,當歸,川芎,赤芍,木通,陳皮,花粉,甘草,銀花,貝母,皂角刺
水煎。去渣服。
又方
當歸,甘草,黃連,茯苓,白朮,陳皮,元參,赤芍,黃芩,蒼朮,黃耆,防風,黃柏,栝蔞,銀花
水煎。去渣服。
治口疳瘡方
白醜,五加皮,白蘚皮,桔梗,甘草,連翹,花粉,銀花,薄荷,山梔
治口疳毒瘡方
皂角子,山豆根,土茯苓
引加燈心。水煎服。或研末和服。俱妙。
又方
栝蔞仁,花粉,桔梗,銀花,連翹,赤芍,川芎,白茯苓,當歸,薄荷,陳皮,黃芩,青皮,黃連,款冬花,黃柏,防風,元參
水煎。去渣服之。
桔梗湯(治肺癰咳嗽吐膿血)
桔梗,栝蔞仁,百合,防風,當歸,枳殼,黃耆,貝母,元參,白蘚皮,薏苡仁(各八分),杏仁,甘草(各五分),黃芩(八分)
水煎服。
洗藥方
藿香,山柰,苦參,荊芥,甘草,防風,白芷,細辛,黃柏,銀花,地骨皮(各等分)
煎湯。用青綢蘸藥水。溫洗患處。
牙疼加減方
荊芥,防風,甘草,石膏,青皮,生地,丹皮,升麻
上正四牙。加黃連,麥冬
下正四牙。加黃柏,知母
上左二牙。加川芎,白芷
下左二牙。加白朮,白芍
上左盡牙。加膽草,羌活
下左盡牙。加柴胡,山梔
上右二牙。加當歸,茯苓
下右二牙。加木通,車前
上右盡牙。加大黃,枳殼
下右盡牙。加黃芩,桑皮
蘇子降氣湯
蘇子(三錢),厚朴(一錢),陳皮(一錢),前胡(一錢半),肉桂(四分),半夏(一錢半),甘草(五分)
引加生薑三片。同煎八分。食遠服。
黏子解毒湯
牛蒡,甘草,升麻,生地,花粉,連翹,白朮,黃芩,黃連,山梔,桔梗,防風,青皮,元參,乾葛
水煎服。
八正順氣散
陳皮,砂仁,枳殼,桔梗,白芍,甘草,當歸,川芎,人參,牛蒡
水煎服。
蠲毒流氣飲
白芷,防風,陳皮,連翹,人參,香附,川芎,當歸,元參,花粉,枳殼,甘草,牛蒡,桔梗,柴胡,山梔
水二鍾。煎服。
苦酒方
黃耆(三兩),白芍(二兩),桂枝(一兩六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苦酒三合。煎至七分。不以時頻服。
半夏桂枝湯
半夏,桂枝,甘草
引加生薑三片。水二鍾。煎八分服。
蜜附子
大附子
去皮臍。切大片。蜜塗。瓦上炙黃。每一片。含在口中。津甘嚥下。味盡再換。
山豆根湯
山豆根(去白),陳皮,元參,桔梗,連翹(各一錢),麝香(五分),麥冬(一錢二分去心),甘草,薄荷(各七分)
引加燈心同煎服。
益氣疏風湯
升麻,甘草,當歸,川芎,生地,白芍,桔梗,黃芩,麥冬,前胡,青皮,乾葛,紫蘇,連翹,防風,白蒺藜
水二鍾。煎服。
四七氣湯
茯苓,山梔,甘草,紫蘇,生地,桔梗,枳殼,元參,花粉,牛蒡,連翹,陳皮
白話文:
焦氏喉科煎藥方
第一方: 乳香、沒藥、穿山甲、白芍、防風、當歸、川芎、赤芍、木通、陳皮、花粉、甘草、金銀花、貝母、皂角刺,水煎服,去渣。
第二方: 當歸、甘草、黃連、茯苓、白朮、陳皮、元參、赤芍、黃芩、蒼朮、黃耆、防風、黃柏、栝樓、金銀花,水煎服,去渣。
治口疳瘡方: 白芷、五加皮、白蘚皮、桔梗、甘草、連翹、花粉、金銀花、薄荷、山梔子。
治口疳毒瘡方: 皂角刺、山豆根、土茯苓,加燈芯草同煎服,或研磨成粉末服用。
第三方: 栝樓仁、花粉、桔梗、金銀花、連翹、赤芍、川芎、白茯苓、當歸、薄荷、陳皮、黃芩、青皮、黃連、款冬花、黃柏、防風、元參,水煎服,去渣。
桔梗湯(治肺癰咳嗽吐膿血): 桔梗、栝樓仁、百合、防風、當歸、枳殼、黃耆、貝母、元參、白蘚皮、薏苡仁(各八分)、杏仁、甘草(各五分)、黃芩(八分),水煎服。
洗藥方: 藿香、山奈、苦參、荊芥、甘草、防風、白芷、細辛、黃柏、金銀花、地骨皮(各等分),煎湯後,用青綢布蘸藥水溫敷患處。
牙疼加減方: 荊芥、防風、甘草、石膏、青皮、生地黃、丹皮、升麻,基本方。 根據患牙位置加減:
- 上正四牙:加黃連、麥冬
- 下正四牙:加黃柏、知母
- 上左二牙:加川芎、白芷
- 下左二牙:加白朮、白芍
- 上左盡牙:加膽草、羌活
- 下左盡牙:加柴胡、山梔子
- 上右二牙:加當歸、茯苓
- 下右二牙:加木通、車前子
- 上右盡牙:加大黃、枳殼
- 下右盡牙:加黃芩、桑白皮
蘇子降氣湯: 蘇子(三錢)、厚朴(一錢)、陳皮(一錢)、前胡(一錢半)、肉桂(四分)、半夏(一錢半)、甘草(五分),加生薑三片同煎,飯後服用。
黏子解毒湯: 牛蒡子、甘草、升麻、生地黃、花粉、連翹、白朮、黃芩、黃連、山梔子、桔梗、防風、青皮、元參、葛根,水煎服。
八正順氣散: 陳皮、砂仁、枳殼、桔梗、白芍、甘草、當歸、川芎、人參、牛蒡子,水煎服。
蠲毒流氣飲: 白芷、防風、陳皮、連翹、人參、香附、川芎、當歸、元參、花粉、枳殼、甘草、牛蒡子、桔梗、柴胡、山梔子,水煎服。
苦酒方: 黃耆(三兩)、白芍(二兩)、桂枝(一兩六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苦酒三合煎至七分服。
半夏桂枝湯: 半夏、桂枝、甘草,加生薑三片同煎,水煎服。
蜜附子: 大附子,去皮、臍,切成大片,塗蜂蜜,瓦上炙黃,每次一片含口中,津液咽下,味盡再換。
山豆根湯: 山豆根(去白)、陳皮、元參、桔梗、連翹(各一錢)、麝香(五分)、麥冬(一錢二分去心)、甘草、薄荷(各七分),加燈芯草同煎服。
益氣疏風湯: 升麻、甘草、當歸、川芎、生地黃、白芍、桔梗、黃芩、麥冬、前胡、青皮、葛根、紫蘇、連翹、防風、白蒺藜,水煎服。
四七氣湯: 茯苓、山梔子、甘草、紫蘇、生地黃、桔梗、枳殼、元參、花粉、牛蒡子、連翹、陳皮,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