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頭黃真人

《喉科秘訣》~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稔食風

其風口中咽內,忽有血泡,礙人不得嚥氣,如欲嘔之狀。刺穿去血少寬。結後喉中作痛,可用真喉末調老醋和童便清水含之,口內痰涎宜吐出,不可誤吞,其含出之毒血有誤吞者,必心中疼痛不止或變成血蛇,遊行臟腑,內貫入心。須用連翹飲、防風消毒散治之。如不退,再用蜜糖和醋,燉熱吞之即下。

又不退,用婦人頭髮一團,煅枯放地下,退火氣,黃酒沖服即愈。倘口中血泡無甚脹礙,不欲吐者,不可刺破,但戒口而已。(炳章按:此症宜涼散,忌辛溫升發。)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食物風]的症狀與治療方式,大意如下:

症狀來襲時,會在口腔及咽喉部位突然出現血泡,使人感到呼吸困難,就像要嘔吐一樣。若刺破血泡並排出一些血液,會稍微舒緩。然而,之後咽喉部可能會感到疼痛。此時,可使用真喉末(一種草藥)加入老醋和童子尿調和後的清液,含在口中,口中的痰涎應盡量吐出,千萬不要誤吞下去,因為誤吞含出的毒血,可能會引起心臟劇烈疼痛,甚至轉變為血蛇,遊走於臟腑之間,最終進入心臟。

治療上,需使用連翹飲以及防風消毒散。如果症狀未見好轉,可以試著用蜜糖和醋混合加熱後吞服,通常能有所改善。

如果上述方法仍無法解決問題,可以取一團婦女的頭髮,燒至焦黑後放置地上,待其冷卻後,用黃酒沖服,通常就能痊癒。然而,如果口腔中的血泡並未造成太大的阻礙,且沒有嘔吐慾望,則不應該隨意刺破血泡,只需控制飲食即可。

(附註:此病適合用涼性藥物散寒,忌用辛辣或溫熱藥物提升體溫。)

2. 飛鵝風

飛鵝風,一名飛楊風,一名飛絲風。其症痛如被骨哽樣,後心中作痛,口乾不能吞嚥,多因飲食過度積毒而成。可服連翹飲加蘿蔔汁及金薄丸、防風消毒飲治之,吹真喉末即愈。

白話文:

【病症名稱】飛鵝風,又稱為飛楊風,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飛絲風。

【病症描述】患者會感到如同被魚刺卡住般的劇烈疼痛,隨後心臟後方會有疼痛感,口渴且無法正常吞嚥,大多是由於飲食過量導致體內毒素累積所引發。

【治療方式】可以服用連翹飲加上蘿蔔汁和金薄丸,以及防風消毒飲來治療,使用吹真喉末的療法,病情就能得到緩解。

3. 懸疳風

懸疳風,亦名喉疳。其症牙匡邊生細瘡,傳染滿口。若吞其瘡汁入喉,其瘡染入喉間,難治必死可速用砒棗散。信石五分,入棗肉內,煅存性,為末。搽擦患處數次,吐出毒涎立愈。內服連翹飲、防風消毒散治之。(炳章按:藥劑宜入清火、化痰,如川柏、元參、川貝、煅人中白等味。)

白話文:

【病症名稱】:懸疳風,又稱作喉疳。

【病症描述】:這種病會在牙齦周邊長出細小的潰瘍,然後蔓延至整個口腔。如果吞下這些潰瘍的滲出液到喉嚨,潰瘍就會感染到喉嚨,治療困難且可能致命。應立即使用砒棗散來治療。

【治療方法】:取信石五分,放入棗肉中,經過煅燒後保留其藥效,研磨成粉末。在患處反覆塗抹幾次,使毒素排出,病情就能迅速好轉。

【內服藥物】:同時,可以服用連翹飲和防風消毒散來輔助治療。

(補充說明:藥物組成應包含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成分,例如黃柏、玄參、川貝、煅人中白等。)

4. 楓葉風

楓葉風,一名松葉風,其症喉內腫痛,如一葉塞住,下藥不得,聲音不出,寒熱交攻,坐臥不安,行步流涎不止,症極難治。每日吹藥三次,一連三日,內服前上卷內通利散導熱下行,使咽喉如葉塞者寬開後,急用連翹飲數劑即愈。(炳章按:溫升總宜避去。)

白話文:

這是一種被稱為「楓葉風」的疾病,又名「松葉風」。病徵表現為喉嚨內部腫脹疼痛,感覺就像一片葉子卡在喉嚨,使得吞嚥困難,甚至無法說話。同時伴有冷熱交替的發燒現象,患者會感到極度不適,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甚至走路時也會有口水不斷流出,這種病非常難以治療。

每天需要吹入藥粉三次,連續三天。並內服一種名為「通利散」的藥物,這種藥可以引導體內的熱氣向下排解,讓像被葉子堵住的咽喉得以舒緩。咽喉一旦開闊,應立即服用「連翹飲」數劑,病情就能得到緩解。

(附註:溫升的狀況應盡量避免。)

5. 漏腮風

其風初起,皆由牙蜞、牙癰、腫風失於調理,以致潰而成膿。毒無所出,勢不容已,逼膿血外穿變成此症。又或服涼藥過多,冰血大過,毒血不能發散,恐損牙齒,爛見牙骨者有之,亦難治也。可用活血消風湯洗去臭惡,內眼消毒散,吹真喉末即愈。

白話文:

這個病症剛開始,都是由於牙齦炎、牙周病或是面部腫脹的風濕病沒有得到適當的照料,導致病情惡化形成膿包。毒素無法正常排出,病情持續加重,最終迫使膿血從外部穿破皮膚,進而形成這種疾病。另外,如果服用寒涼藥物過量,導致血液過度冷凝,毒素和血液無法正常發散,有可能損害牙齒,甚至嚴重到可以看到牙骨腐爛的情況,這種情況也是相當難以治療的。可以使用活血消風湯來清洗,消除臭味和不良症狀,再搭配內服消毒散,以及吹入真喉末,這樣就能治癒了。

6. 大喉風

少商穴一針,男左女右,有血者生,無血者死。若針不愈,令病人眠著,捉住他頭髮,頸上一踏。再不效,用水藥方。用膽星(五分),枯礬(五分),蒲黃(五分)。若紅用明雄黃,白加硼砂,黑加血竭。(炳章按:紅用雄黃太燥,不妥。黑多不治。)

白話文:

【大喉風】

對於大喉風這種病情,可以先試著使用針灸治療,具體方法是針刺少商穴,男性針左側,女性針右側。如果針刺後有血流出,這代表治療有望;反之,若無血流則預後不佳。

倘若單純針灸治療未見成效,可嘗試讓患者躺下休息,然後輕輕抓住其頭髮,並在頸部施以適度壓力。然而,如果此法仍無效,則需轉而使用藥物治療。

藥方如下:使用膽星、枯礬以及蒲黃各五分。若病徵呈現紅色,應使用明雄黃;若為白色,則添加硼砂;若是黑色,則加入血竭。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雄黃來對付紅色病徵可能過於燥烈,未必合適;而黑色病徵往往難以治癒。

以上就是對「大喉風」病症的處理方式及藥方。

7. 帝中風

用大梅片拌醋,以筋點之。或用膽礬拌水點之。若痰涎多,用醋拌水含之,涎出自愈。

白話文:

如果皇帝中風,可以使用大梅片混和醋,然後用棉棒沾取點在相關穴位上。或者,也可以選擇用膽礬混水後同樣進行點穴。倘若是痰多的情況,則可用醋和水混合後含在口中,等到口水自然流出,病情就會有所好轉。

8. 爛喉風

有赤白二症,脈忌沉伏。赤喉風用輕粉,不用雄黃;白喉風用雄黃,不用輕粉。方列如後。

雄黃(二分),輕粉(五釐),青黛(一錢),乳香(七分),沒藥(七分),寒水石(一錢),黃連(一錢),硼砂(二錢),血竭(五分),大梅片(三分),薄荷葉(一錢),珍珠(三分),麝香(三分)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治療「爛喉風」的兩種不同症狀,一種是紅色的症狀,另一種是白色的症狀。在診斷時,需注意避免出現脈象沉伏的情況。

對於紅色的爛喉風,應該使用輕粉來治療,但不要用雄黃;而對於白色的爛喉風,則應使用雄黃來治療,但不該使用輕粉。

以下是具體的藥方:

雄黃兩分,輕粉五釐,青黛一錢,乳香七分,沒藥七分,寒水石一錢,黃連一錢,硼砂二錢,血竭五分,大梅片三分,薄荷葉一錢,珍珠三分,麝香三分。

以上各種藥材按照比例混合後使用。

9. 大水風

大水風,又名崩砂風,牙縫疼痛,臭爛出血,用後藥點之。

巴豆(一兩),白礬(四錢),膽礬(三錢),蓖麻子肉(一兩)

四味製法,用瓷器缽一個,先下白礬於缽內,置爐火上溶化成泡。次下膽礬,待溶解,再下巴豆仁,蓖麻肉。待油出,有煙起,用紙三五張,水濕蓋之,五七次。待四圍紙干,覆於地上,露天三五夜,除去火毒,收貯聽用。治法用鹽梅肉為丸,如梧子大。用棉絲裹竹,挾丸蘸醋及藥末少許,點患處。

口涎流出即愈。製藥忌銅鐵器。(炳章按:此藥力霸,點多起炎腫發疱。虛火症切不可用,實火症亦須慎用,或藥用少。否則反有害。)

前列諸症,或明其部位形狀,或載其針治方法。外此尚有未曾詳解者,舉一以例其餘也。學者臨證審察之。

光按:龍嘴風,即魚口風之變症。生在上唇,驢嘴風生在下唇。牙𤷍風,即搜牙風,在牙床上高處。牙癰風,生在牙床下低處。大水風,由陽明胃經瘀、濕、風、火致成齒䘌、齒齲等症,甚則變成骨槽風、爛喉風,即咽瘡風,有紅白二症。鎖喉風即乂喉風。漏腮風即穿頷風。

裹牙風即角架風。單口風即單燕口。楓葉風即魚鱗風。稔食風即奪食風。外鎖風即掩頸風。雷頭風即瘰癧風。耳癰風即肥株子風。暗中風即落架風。或證同名異,或名異音同。參考《重樓玉鑰》,玩索而有得焉。

白話文:

這是一種被稱為大水風的病症,也被叫做崩砂風。主要特徵是牙縫疼痛,甚至會有臭味,出血等症狀。治療這種病的藥方如下:

所需材料包括:巴豆(一兩)、白礬(四錢)、膽礬(三錢)、蓖麻子肉(一兩)。

製作方法:首先,選取一個瓷器缽,將白礬放入缽中,放在爐火上加熱直至熔化形成泡沫。接著加入膽礬,待它溶解後,再依次加入巴豆和蓖麻肉。待油脂釋出並有煙霧升起時,用三到五張紙,用水弄濕蓋在缽上,反覆做五至七次。待周圍的紙完全乾燥後,將缽倒扣在地面上,讓它露天放置三到五個夜晚,以去除火毒,然後就可以儲存起來備用。

使用時,將鹽梅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用棉線包裹的竹棒夾住藥丸,蘸取少量醋和藥末,點在患處。若口中有口水流出來,就表示病情已經得到緩解。

需要注意的是,製藥過程中不能使用銅鐵器皿,且此藥力道強烈,使用過量可能會導致炎症和水泡,對虛火症患者尤其不宜使用,即使是實火症患者也要謹慎使用,避免使用過量,否則反而會造成傷害。

上述各種病症,有的詳細描述了其位置和形態,有的記載了針灸的治療方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尚未詳細解釋的病症,這裡僅舉一例,其他可以類推。學習的人應當在臨牀診斷時細心觀察。

根據註解,龍嘴風即是魚口風的變異型,通常生長在上脣;而驢嘴風則生長在下脣。牙𤷍風,即是搜牙風,通常出現在牙牀的高處;牙癰風,則生長在牙牀的低處。大水風是由陽明胃經的瘀血、濕氣、風邪、火氣所引起的齒齦、齒齲等疾病,嚴重時會轉變為骨槽風、爛喉風,也就是咽瘡風,分紅白兩種症狀。鎖喉風即是乂喉風;漏腮風即是穿頷風;裹牙風即是角架風;單口風即是單燕口;楓葉風即是魚鱗風;稔食風即是奪食風;外鎖風即是掩頸風;雷頭風即是瘰癧風;耳癰風即是肥株子風;暗中風即是落架風。有些病症名稱不同但症狀相同,有些名稱不同但發音相似。可參照《重樓玉鑰》一書,深入研究,便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