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頭黃真人

《喉科秘訣》~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稔食風

其風口中咽內,忽有血泡,礙人不得嚥氣,如欲嘔之狀。刺穿去血少寬。結後喉中作痛,可用真喉末調老醋和童便清水含之,口內痰涎宜吐出,不可誤吞,其含出之毒血有誤吞者,必心中疼痛不止或變成血蛇,遊行臟腑,內貫入心。須用連翹飲防風消毒散治之。如不退,再用蜜糖和醋,燉熱吞之即下。

白話文:

病人風熱鬱積於咽喉之內,突然有血泡產生,阻礙氣體吞嚥,有嘔吐的症狀。刺破血泡,放出少許血水,症狀稍微緩解。血泡之後,咽喉疼痛,可用真喉末(喉嚨乾燥後的膜狀物)調配老醋和童便清水含在口中,口中的痰液宜吐出,不可誤食。如果誤吞含出之毒血,必定會引起胸痛不止,甚至形成血蛇,遊行臟腑,內貫入心。必須使用連翹飲、防風消毒散等藥物來治療。如果症狀不消退,再使用蜂蜜和醋,燉熱後喝下即可排解毒素。

又不退,用婦人頭髮一團,煅枯放地下,退火氣,黃酒沖服即愈。倘口中血泡無甚脹礙,不欲吐者,不可刺破,但戒口而已。(炳章按:此症宜涼散,忌辛溫升發。)

白話文:

如果火氣不消退,用一團婦人的頭髮,燒成灰燼後放置在地上,熄滅火勢,然後用黃酒送服即可痊癒。假如口中的血泡沒有特別脹痛,也不想吐出來,則不要刺破血泡,只要注意飲食就可以了。(炳章註解:這種病症宜採用涼散的方法治療,忌用辛溫的藥物升發火氣。)

2. 飛鵝風

飛鵝風,一名飛楊風,一名飛絲風。其症痛如被骨哽樣,後心中作痛,口乾不能吞嚥,多因飲食過度積毒而成。可服連翹飲加蘿蔔汁及金薄丸、防風消毒飲治之,吹真喉末即愈。

白話文:

飛鵝風,別名飛楊風、飛絲風。此症狀疼痛如同卡了骨頭,之後胸中發生疼痛,口乾無法吞嚥,多因飲食過度而積毒所造成。可用連翹飲加上蘿蔔汁及金薄丸、防風消毒飲治療,吹入真喉粉末即可痊癒。

3. 懸疳風

懸疳風,亦名喉疳。其症牙匡邊生細瘡,傳染滿口。若吞其瘡汁入喉,其瘡染入喉間,難治必死可速用砒棗散。信石五分,入棗肉內,煅存性,為末。搽擦患處數次,吐出毒涎立愈。內服連翹飲防風消毒散治之。(炳章按:藥劑宜入清火、化痰,如川柏、元參、川貝、煅人中白等味。)

白話文:

懸疳風,也叫喉疳。這種病症牙牀邊沿生出細小的瘡,傳染到滿口都是。如果瘡汁被吞進喉嚨裡,瘡會傳染到喉嚨,很難治,一定會很快死亡。可以用砒棗散來治療。信石五分,放入棗肉裡,燒成存性,磨成粉末。擦拭患處幾次,吐出毒液,立馬痊癒。內服連翹飲、防風消毒散治病。(炳章批註:藥劑應加入清火、化痰的藥材,如川柏、元參、川貝、煅人中白等。)

4. 楓葉風

楓葉風,一名松葉風,其症喉內腫痛,如一葉塞住,下藥不得,聲音不出,寒熱交攻,坐臥不安,行步流涎不止,症極難治。每日吹藥三次,一連三日,內服前上卷內通利散導熱下行,使咽喉如葉塞者寬開後,急用連翹飲數劑即愈。(炳章按:溫升總宜避去。)

白話文:

楓葉風,又名松葉風,病症是喉嚨內腫痛,好像被一片樹葉塞住,藥物難以下嚥,聲音也發不出來,冷熱交替侵襲,坐臥不安,走路時口水直流,這種病很難治癒。每天吹藥三次,連續三天,同時內服前上卷內通利散導熱下行,等咽喉間塞住的樹葉寬鬆之後,再急用連翹飲數劑即可痊癒。(炳章按:溫補的治療宜避免。)

5. 漏腮風

其風初起,皆由牙蜞、牙癰、腫風失於調理,以致潰而成膿。毒無所出,勢不容已,逼膿血外穿變成此症。又或服涼藥過多,冰血大過,毒血不能發散,恐損牙齒,爛見牙骨者有之,亦難治也。可用活血消風湯洗去臭惡,內眼消毒散,吹真喉末即愈。

白話文:

這種疾病剛開始發作,都是由於牙痛、牙齒發炎、臉部腫瘤沒有得到適當的調理,最後化膿而潰爛。毒素沒有出路,勢必會向外擴散,膿血因此而外漏,形成這種疾病。又或者服用過多寒涼的藥物,導致血液過於寒冷凝固,毒血無法散發,恐怕會損壞牙齒,甚至有爛到露出牙骨的,也很難治癒。可以使用活血消風湯清洗患處以去除臭味,內服消毒散,並用真喉末吹敷患處,即可治癒。

6. 大喉風

少商穴一針,男左女右,有血者生,無血者死。若針不愈,令病人眠著,捉住他頭髮,頸上一踏。再不效,用水藥方。用膽星(五分),枯礬(五分),蒲黃(五分)。若紅用明雄黃,白加硼砂,黑加血竭。(炳章按:紅用雄黃太燥,不妥。黑多不治。)

白話文:

少商穴一針,男性扎左手,女性扎右手,若是扎針之後出血代表生,沒有出血代表死亡。如果扎針沒有效果,讓病人睡著,抓起他的頭髮,朝脖子一踩。再沒效果,就用水藥方,使用膽星(五分),枯礬(五分),蒲黃(五分)。如果是紅色的,加明礬;白色的,加硼砂;黑色的,加血竭。(炳章按:紅色的加雄黃太燥,不妥。黑色的多數治不好。)

7. 帝中風

用大梅片拌醋,以筋點之。或用膽礬拌水點之。若痰涎多,用醋拌水含之,涎出自愈。

白話文:

  • 用大梅片拌入醋,用來塗抹筋脈。或者用膽礬拌入水,塗抹上去。

  • 如果痰液分泌過多,可以用醋拌入水含在口中,痰液會自動排除。

8. 爛喉風

有赤白二症,脈忌沉伏。赤喉風用輕粉,不用雄黃;白喉風用雄黃,不用輕粉。方列如後。

白話文:

赤白喉症狀不同,脈象也不同。赤喉風適用輕粉,不適用雄黃;白喉風適用雄黃,不適用輕粉。方法如下。

雄黃(二分),輕粉(五釐),青黛(一錢),乳香(七分),沒藥(七分),寒水石(一錢),黃連(一錢),硼砂(二錢),血竭(五分),大梅片(三分),薄荷葉(一錢),珍珠(三分),麝香(三分)

白話文:

  • 雄黃(0.2 兩):具有解毒、殺蟲、消炎的功效。

  • 輕粉(0.05 克):具有解毒、殺菌、止癢的功效。

  • 青黛(1 錢):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

  • 乳香(0.7 兩):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 沒藥(0.7 兩):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炎的功效。

  • 寒水石(1 錢):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的功效。

  • 黃連(1 錢):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

  • 硼砂(2 錢):具有清熱、解毒、殺菌的功效。

  • 血竭(0.5 兩):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 大梅片(0.3 兩):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 薄荷葉(1 錢):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癢的功效。

  • 珍珠(0.3 兩):具有清熱、解毒、明目的功效。

  • 麝香(0.3 兩):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9. 大水風

大水風,又名崩砂風,牙縫疼痛,臭爛出血,用後藥點之。

巴豆(一兩),白礬(四錢),膽礬(三錢),蓖麻子肉(一兩)

白話文:

  • 巴豆(50克)

  • 白礬(20克)

  • 膽礬(15克)

  • 蓖麻子肉(50克)

四味製法,用瓷器缽一個,先下白礬於缽內,置爐火上溶化成泡。次下膽礬,待溶解,再下巴豆仁,蓖麻肉。待油出,有煙起,用紙三五張,水濕蓋之,五七次。待四圍紙干,覆於地上,露天三五夜,除去火毒,收貯聽用。治法用鹽梅肉為丸,如梧子大。用棉絲裹竹,挾丸蘸醋及藥末少許,點患處。

白話文:

製作四味藥的步驟:

  1. 使用一個瓷缽,將白礬放入缽中,並放置在火爐上加熱,直到白礬融化成泡沫狀。

  2. 接著加入膽礬,使其溶解。

  3. 再加入巴豆仁和蓖麻肉。

  4. 等到油出來,並且有煙冒出時,使用三到五張紙張,沾濕後蓋在缽上,重複五到七次。

  5. 等到紙張四周乾燥後,將缽放在地上,放置在露天三到五晚,以去除火毒,然後將藥物收起來備用。

6.使用鹽梅肉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

7.將藥丸用棉線纏繞在竹籤上,沾一點醋和少許藥粉,點在患處。

口涎流出即愈。製藥忌銅鐵器。(炳章按:此藥力霸,點多起炎腫發疱。虛火症切不可用,實火症亦須慎用,或藥用少。否則反有害。)

白話文:

流口水即痊癒。製作藥物時忌諱使用銅鐵器皿。(炳章按:此藥效力霸道,點多會引起發炎、腫脹或起水泡。虛火症狀的人絕對不可用,實火症狀的人也必須謹慎使用,或減少藥量。否則反而有害。)

前列諸症,或明其部位形狀,或載其針治方法。外此尚有未曾詳解者,舉一以例其餘也。學者臨證審察之。

光按:龍嘴風,即魚口風之變症。生在上唇,驢嘴風生在下唇。牙𤷍風,即搜牙風,在牙床上高處。牙癰風,生在牙床下低處。大水風,由陽明胃經瘀、濕、風、火致成齒䘌、齒齲等症,甚則變成骨槽風、爛喉風,即咽瘡風,有紅白二症。鎖喉風即乂喉風。漏腮風即穿頷風。

白話文:

解釋:龍嘴風,是魚口風的變化病症。生長在上嘴脣,驢嘴風則生長在下嘴脣。牙𤷍風,即是搜牙風,長在牙牀較高的部分。牙癰風,生長在牙牀較低的部分。大水風,是陽明胃經瘀塞、濕、風、火造成的牙齒鬆動、蛀牙等症狀,嚴重時會變成骨槽風、爛喉風,也就是咽喉風,有紅色和白色兩種症狀。鎖喉風也就是又叫喉風。漏腮風也就是穿頷風。

裹牙風即角架風。單口風即單燕口。楓葉風即魚鱗風。稔食風即奪食風。外鎖風即掩頸風。雷頭風即瘰癧風。耳癰風即肥株子風。暗中風即落架風。或證同名異,或名異音同。參考《重樓玉鑰》,玩索而有得焉。

白話文:

包裹牙齒的風叫做角架風。只有單邊就有病的風叫做單燕口。像楓葉一樣的風叫做魚鱗風。吃的香的風叫做奪食風。外鎖的風叫做遮蓋脖子風。像雷打過的樹頭一樣的風叫做瘰癧風。在耳朵裡面長膿瘡的風叫做肥株子風。暗中的風叫做斷裂的風架子。有可能病症一樣但名稱不同,也可能名稱一樣但讀音不同。參考《重樓玉鑰》,仔細探究就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