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備要秘旨》~ 喉部 (5)
喉部 (5)
1. 鵝口症
此係胎內受毒發來之症,小兒二三五歲之內常有患者,是症發在口角口唇,舌尾舌底下,舌面上俱有白黃點,兩牙關亦有點子,高處起核。可用針刺核出血後,隨以銀花、甘草泡水洗之,或用五倍子煎洗亦可。又方以前藥加硼砂、明礬共研細末常擦之愈。此症雖一二月猶可治。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鵝口瘡」這種疾病,大意是說這種病源自於母體傳遞給胎兒的毒素,在孩童兩到五歲之間比較常見。病症會出現在孩子的嘴角、嘴脣、舌頭底部和表面,以及牙齦上,會有白色或黃色的斑點,嚴重時甚至會形成硬塊。治療方式可以先用針小心地把硬塊刺破讓血流出來,然後再用銀花和甘草泡製的水來清洗患部,或者使用五倍子煎煮的水來清潔也可以。另外一個方法是將前述的藥材加上硼砂和明礬一起研磨成細粉,經常擦拭患部,有助於病情好轉。即使病狀持續一兩個月,還是有機會可以得到治療的。
2. 胎毒症
此症三五月及月內小兒,皆有發者。其症發來滿口白膜,涎盛不收,乍寒乍熱,面色如黃紙,滿身起紅黃爛點,如肌膚脫落則不治。是乃胎毒,皆緣胎前不知謹節所致,或未滿百日而服酸鹹之味,並迭欲無狀,喜怒不常,皆能令子受患是症。壯者宜解毒瀉胃火,內以冰硼散吹之,並用五倍子煎水京青布蘸洗口內。
白話文:
這病症在三個月至五個月大的嬰兒,甚至在一個月內的小孩中都有可能出現。病發時,寶寶的口腔會佈滿白色膜狀物,口水分泌過多無法控制,身體會忽冷忽熱,臉色看起來像黃色的紙一樣蒼白,全身還會出現紅黃色的皮膚疹點,如果皮膚開始剝落,病情就會變得難以治療。這被認為是胎毒所引起的,大多因為懷孕期間母親未能適度節制導致,可能是懷孕不到百天就食用了酸鹹的食物,或是情緒起伏不定,這些都可能讓寶寶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對於體質較強的寶寶,適合進行解毒和清胃火的療程,可以使用冰硼散來清理口腔,同時用五倍子煮水,用京青布沾濕後清洗口腔內部。
3. 鎖子症
此症小兒百日內,以及二三歲皆有發者。發時滿口白膜黃膜,涎盛面黃,牙肉有白點。要針刺放出黃水,黃水出散其毒,方治以甘桔湯等藥,並用冰硼散吹之。如舌尾下對中縫有白點黃點驟起,而身壯者易治。若久發起有黑紅,並脫肌膚,潮熱不退,氣響聲啞者不治。
白話文:
這病症在嬰兒出生一百天內,甚至到兩三歲的小孩都可能會發生。發病的時候,口腔內會布滿白色或黃色的薄膜,口水增多且臉色呈現黃色,牙齦上可能出現白色的斑點。治療上需要進行針刺,將含有黃色液體的部位刺破,讓黃水排出以釋放毒素。然後使用如甘桔湯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配合使用冰硼散噴灑在患部。如果舌頭下方中間位置突然出現白色或黃色的點,且小孩身體狀況良好,這種情況比較容易治療。但若長期發病,出現黑色或紅色的斑點,且伴有皮膚脫落、持續高燒不退、呼吸聲音嘶啞的情況,這種情況則難以治療。
4. 論症治法
以上四十六症,須細心辨認,當清則清,當補則補,當提則提,當瀉則瀉,有風去風,有潮熱去潮熱,有涎除涎,有痰化痰,有膜去膜,關閉關開。其有白膜黃膜,紅爛點子,而氣不響,聲不啞,音不嘶,語不亂,喉不幹,肚不痛,口不噤,言不狂,眼不紅,氣不躁,目不直視,神不暗慘,大小便順利,口臭無血,胸不緊,色不熟黑,針刺有血者,人雖傾危,毒未攻臟,藥尚能解。以上壞症,如患者兼有一二樣,切勿妄治。
若主家再三哀懇,卻情不過,亦須言明此是不治之症,今順情下藥,功過皆在所弗受,方可免怨也。
白話文:
對於上述的四十六種病狀,我們必須要細緻地辨識,該清熱的就清熱,該補養的就補養,該提升的就提升,該排瀉的就排瀉,有風邪就袪風,有潮熱就退潮熱,有多餘的口水就消除口水,有痰就化解痰,有異常的膜就去除膜,該開啟的就要開啟。
若是出現白色的膜、黃色的膜,或是紅色破損的斑點,但病人呼吸聲音正常,聲音沒有嘶啞,說話沒有混亂,喉嚨沒有乾燥,腹部沒有疼痛,嘴巴沒有緊閉,言語沒有瘋狂,眼睛沒有紅腫,情緒沒有焦躁,眼睛不會直視無神,精神狀況良好,大小便通暢,口中雖有臭味但無血跡,胸部沒有壓迫感,面色並非深黑色,針刺仍有血液流出的,即使病情看似危急,毒素尚未侵入臟腑,藥物仍有可能治癒。
以上提及的嚴重病症,如果病人同時有其中一二種,千萬不可隨意治療。
即便患者家屬再三請求,若出於人情難卻,也必須清楚表明這是無法根治的病症,現在只是順應家屬的情緒開藥,無論是功勞還是過失,都無法接受。這樣才能避免將來的怨言和糾紛。
5. 辨陽喉症訣
夫陽喉者,陽氣發顯於外也。其色紅,其氣滾熱,其舌強硬,其胸緊氣急,大便堅硬,小便澀數,其面必紅,其內外紅腫之處必大熱,其口氣必滾熱而臭,其眼內必紅,其喉鏡內必起紅絲線經絡,其口唇必紅而粗厚,其陽分發熱潮熱必甚,其痰涎壅甚,其言語雄壯,其聲怒,則其症實乃陽喉也。可用清心平肝瀉脾寒涼之藥治之。
白話文:
所謂的陽喉症,就是體內的陽氣過盛,表現於身體外部的症狀。患者會出現喉部紅腫,氣息滾熱,舌頭僵硬,胸部感覺緊繃且呼吸急促,大便乾硬,小便頻繁且不暢,臉部會泛紅。此外,身體紅腫部位摸起來非常熱,口中的氣息滾熱且帶有異味,眼睛內部也會泛紅,喉嚨內部會出現紅色的絲狀血管,嘴脣呈現紅色且粗厚。患者會感到全身發熱,尤其是潮熱的現象會特別明顯,且痰多,說話聲音洪亮,情緒易怒。這些都是陽喉症的典型症狀。治療上,可以使用能清心火、平肝氣、瀉脾熱的涼性藥物來進行治療。
6. 辨陰喉症訣
夫陰喉者,陰氣伏藏於內也。其色青白黃,其氣溫涼,其舌軟必捲縮,其胸寬,其大小便自通利,其面色青黃,其內外腫處青,亦復溫涼本色,其眼黃,其喉鏡內色淡,其舌色白黃,其陰分潮熱,或微寒微熱,其痰涎少,其聲溫和,其症則虛,是乃陰喉也。不可太用寒涼之藥,宜重用元參瀉虛火為主。
白話文:
所謂的陰喉症,指的是陰性氣質在體內潛藏的情況。病患的臉色會呈現青、白、黃色調,身體散發的氣息感覺溫涼,舌頭柔軟且往往捲縮,胸部顯得較為寬闊,大小便能自然通暢,臉色泛著青黃,身體內外腫脹的地方顏色也是青色,觸感同樣是溫涼的,眼睛可能泛黃,喉嚨內部的顏色偏淡,舌頭的顏色是白黃交錯,體內的陰性成分可能引發潮濕的熱感,或是微微的冷熱交替,口中的痰液不多,說話聲音溫和,整體症狀顯示出虛弱的狀態,這些都是陰喉症的特徵。治療時不應過度使用寒涼性的藥物,而是應該重用元參來清虛火作為主要療法。
7. 看喉中辨臟色訣
五臟者,心肝脾肺腎也,各載五形,各形五色。五形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色者,紅、青、黃、白、黑、也。相生者其病輕,相剋者其病重。假如其色紅,則屬心;其色青,則屬肝;其色黃,則屬脾;其色白,則屬肺;其色黑,則屬腎;此乃五臟中形見於五色也。開其口一觀喉中形色,即知其由何臟中發來,相生者易治,相剋者難醫。
此是傳授真口訣,切勿視為等閒語。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透過觀察喉嚨中的顏色來判斷內臟的健康狀況。我們人體有五臟,分別是心、肝、脾、肺、腎,它們各自對應五行,五行又分別呈現五種顏色。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而五色則是紅、青、黃、白、黑。
如果疾病在相生的五行之間,那麼病情通常較輕;若是在相剋的五行之間,病情就可能較嚴重。舉例來說,如果喉嚨呈現紅色,那麼問題可能出在心臟;如果是青色,問題可能出在肝臟;黃色可能是脾臟;白色可能是肺部;黑色可能是腎臟。這是因為五臟的問題會反映在對應的顏色上。
只要張開嘴巴看看喉嚨的顏色,就能知道問題出自哪個臟器。如果顏色反映的五行相生,病情比較容易治療;如果反映的五行相剋,病情就比較難治。
這是一套真實且重要的診斷方法,千萬不要輕視。
這段話強調了這套診斷方法的重要性,提醒人們要認真看待。
8. 辨毒攻臟訣
毒攻心必狂言亂語,毒攻肝其眼怒直視,毒攻肺其聲嘶而咳嗽氣響,毒攻腎其聲沉緩而啞,毒攻脾頸上浮腫必結核,此乃餘毒發來,外用沖和散敷之則散,不散則熟,用針刺出膿血即愈。以上系毒攻臟腑之症。諺云:毒攻臟腑為死症,古人不治,命由天。
白話文:
如果毒素影響到心臟,會使人講話胡言亂語,精神失常。若是毒素攻擊到肝臟,眼睛會呈現怒目圓睜的狀態。毒素若影響到肺部,聲音會變得沙啞,並且會有咳嗽及呼吸困難的現象。當毒素影響到腎臟時,說話聲音會變得低沉且緩慢,甚至出現聲音嘶啞的狀況。毒素影響到脾臟時,脖子上方可能會出現浮腫,甚至形成結節,這是殘留的毒素所導致的問題。
對於這樣的狀況,可以使用沖和散這種外用藥物進行敷貼,幫助毒素散去,若無法立即消散,需耐心等待其自然成熟。如果情況嚴重,可以使用針灸的方式,將膿血排出,通常就能痊癒。
以上的描述,都是毒素對內臟產生影響的症狀。有句俗諺說,毒素對臟腑的攻擊是致命的疾病,古時候的人認為這是無法治療的,生命的長短只能由上天決定。
9. 認死症歌訣
凡喉症無痰者不治。痰響如雷者危。氣聲如拖鋸者死。聲啞者不治。色如腥熟者死。面黑神慘者死。口噤者危。齒腳肉包過牙者死。怒目直視者死。肚痛者死。鼻內出血不止者死。大便泄出黑色者死。潮熱不退者危。口動言語亂者死。喉內生肉筍針刺不痛者死。膿血不腥不臭者死。
氣出無收者死。手不能提足不能步者死。滿喉盡膜者不治。氣臭者死。腣中子白膜遮盡者死。牙齒脫者不治。失舌者死。痰火升喉痛者不治。瘰癧火升喉痛者不治。以上皆死症,百中可救一二而已。
白話文:
【對於喉部疾病的預後判斷】
凡是喉部疾病沒有痰液產生的,通常病情難以好轉。如果患者喉中痰鳴如雷,這表示病況已十分危急。若呼吸聲音像拉鋸般,這表示患者可能不久於人世。聲音嘶啞的,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如果喉部顏色呈現一種熟透的腥紅色,這表示患者可能即將死亡。面色發黑且精神狀態極度不佳的,也同樣是死亡的前兆。嘴巴無法開合的,病情非常危險。若牙齦肉包覆超過牙齒,這也是死亡的徵兆。眼睛瞪得大大的,直勾勾地看著前方的,也預示著死亡。腹部劇烈疼痛的,病情亦十分危急。如果鼻子不停流血,且無法止住,這表示患者可能即將死亡。若大便呈現黑色,且持續性拉肚子,這也是死亡的信號。持續高燒不退的,病情非常危急。如果嘴巴不停動,說話語無倫次的,這表示患者可能即將死亡。若喉部長出肉瘤,用針刺也感覺不到痛的,這表示患者可能即將死亡。若傷口流出的膿血既不腥也不臭,這也是死亡的徵兆。
如果呼吸時,氣息只出不進的,這表示患者可能即將死亡。若患者手腳乏力,無法舉起或行走,這也是死亡的信號。如果整個喉部都被粘膜覆蓋,治療效果往往不佳。若患者身上散發出惡臭,這表示患者可能即將死亡。如果睪丸被白色薄膜完全遮蓋,這也是死亡的徵兆。若患者的牙齒開始脫落,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如果患者失去舌頭的功能,這表示患者可能即將死亡。如果患者因為痰火上升導致喉部劇痛,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如果患者因為淋巴結炎導致喉部劇痛,治療效果亦不佳。以上所描述的都是死亡的病症,即便竭盡全力救治,也只有一兩成的存活機會罷了。
10. 治咽喉辨論
夫咽喉之症,皆由五臟六腑發來。臟腑生病,其形色見於咽喉,腣中以內者謂之咽,腣中以外者謂之喉,咽喉形色各有陰陽,虛實之毒,卒然發起,牙關緊急,痰涎壅盛,氣出不收,朝發夕死,是乃急症。醫者不明,往往謂此為痰熱,孰不知有陰陽虛實之分。
外症為陽,內症為陰,虛則溫之,實則瀉之,有熱去熱,有風去風,有毒解毒,有膜去膜,有痰化痰,有涎去涎,關閉用開關藥,至內面紅黃白爛點,可用藥散吹之,外面紅腫結核,則用藥散敷,結核成膿用針刺,審症用藥勿慌忙。此真口訣也。
白話文:
【治療咽喉病症討論】
咽喉的病狀,都源自於五臟六腑的問題。當臟腑生病,其病症會在咽喉部位顯現出來。在胸腔內的是咽,胸腔外的是喉,咽喉的病態各有陰陽之分,虛實之別。如果突然發病,牙關緊閉,痰液大量積聚,呼吸困難,甚至可能早上發病晚上就死亡,這就是急性的病症。醫生如果不瞭解,常會誤以為這是痰熱,卻不知道痰熱也有陰陽和虛實的不同。
從外在表現的病症屬於陽性,內在的病症則屬於陰性。虛弱的狀態要溫補,實證的狀況要瀉下。有熱症就清熱,有風邪就祛風,有毒就解毒,有膜就去除膜,有痰就化解痰,有涎就排除涎。對於關閉的狀態,要用開關的藥物。如果內側出現紅黃白的爛點,可以使用藥粉噴灑。外側若紅腫有結節,則應使用藥粉敷貼。結節轉變為膿包時,就要用針刺破。診斷病情後再用藥,千萬不要慌亂。這就是真實的治療口訣。
11. 論喉症治法
—火症喉痹,悉宜以抽薪飲主之。
—火不勝者,宜徙薪飲主之。
—凡膽肝之火盛者,宜以芍藥、梔子、草龍膽為主。
—陽明胃火盛者,宜以生石膏為主。大便閉結不通,宜加大黃、芒硝之屬通其便,而火自降。
—凡火浮於上,而熱結於頭面咽喉者,最宜清降,切不可誤用升陽散風等劑,蓋此火由中發來,得升愈熾。經曰:高者抑之,正此之謂也,非火鬱宜發及升陽散火之義,學者於此最要體察,勿謂誤認其面目為囑。
—凡外治火症腫痛之法,宜以木鱉子磨醋,用鵝毛蘸擦喉中,引去其痰。或另少和清水,免致太酸,時時呷嗽喉中,不可嚥下,引吐其痰為更喜。嗽後以代匙散吹之,仍內服湯藥,自無不愈。
—凡火壅於上,而食物之治,最宜梨漿、綠豆湯之屬為妙。若南方少梨之處,或以好蘿蔔搗汁,和以泉水,少加元明粉攪勻,徐徐飲之,既可消痰,亦可清火。
—凡單雙乳鵝,若毒未甚,膿未成者,治之自可消散。若勢甚而危,必須砭出其血,庶可速退,此因其急,亦不得已而用之也。又古法治喉痹,用三針刺少商穴,血出即愈。
—陰虛喉痹。其症亦內熱口渴喉干,或唇紅頰赤,痰涎壅盛,然必六脈無神,或六脈雖數,浮軟無力,但察其過於酒色,或素稟陰氣不足,多倦少力者,是皆腎陰虧損,水不制火而然。火甚者滋陰八味煎,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火微而不喜冷物及大便不硬,小便不熱者,宜六味地黃湯、一陰煎之類主之。若思慮焦勞兼動心火者,宜用二陰煎主之。
—格陽喉痹。由火不歸元,則無根之火寓於咽喉而然,其症在上熱下寒,全非火症。凡辨此者,但診其六脈微弱,全無滑大之意,則下體全無火症,而腹不喜冷,即是症也。蓋此症必因色欲傷精所致。或泄瀉傷腎,或本無實火,而過服寒涼以傷陽氣者,皆能患此症。速宜用鎮陰煎治之為上,八味地黃湯次之,或用蜜附子含咽亦可。若再用寒涼之劑,多致不救。
—陽虛喉痹。非喉痹因於陽虛也,乃陽虛因於喉痹也。蓋有因喉痹過於用攻擊之劑,致傷胃氣者。有飲食難下,倉庫空虛而傷胃氣者。又有氣體素弱,不耐勞倦,而傷胃氣者。大凡中氣內虛,疼痛外逼,多致元陽飛越。脈浮而散,或弱而澀,以致聲如鼾睡,痰如拽鋸者,此胃肺垂絕之候,速宜挽回元氣,以人參一味濃煎,放心徐徐嚥下。如痰多者,或加竹瀝、薑汁亦可。
如遲多致不救,若作實火治之,則禍不旋踵矣。
—格陽喉痹。但見其頭面浮火,喉頭粗極,氣急聲啞,咽腫口瘡,痛楚之甚。察其脈,細甚而數。問其言,則聲微似不能振者。詢其所服之藥,無非黃連、梔、柏之屬。此蓋以傷陽而起,復為寒涼所逼,以致寒盛於下,而格陽於上,即茶水之類,亦俱難入口,而尤畏煩熱。余曰:危哉!再遲日子,必不能救矣。
遂以鎮陰煎泡好,以冷水座冷,徐徐使咽之,甫服一劑,須早而頭頂腫痛盡消,遂繼用五福飲之類,數劑而愈。疑者始皆駭服矣。
—喉痹痛。大概痰火所致。急者宜吐痰後復下之,上下分消而愈。又甚者,以針刺去血,然後用藥吐之,此為治之上策。若人畏懼,而委曲旁求,瞬息喪命。蓋治喉痹之法與救火同,不容少待。《內經》曰:發之,發之者,發散也。吐中有發散之義。出血者,亦發散之端也。
治斯痰者,毋執緩方小方而治之。如曰吾藥乃王道不動臟腑,若遇疾之輕者可獲愈,疾之重者,因循死矣。豈非誤殺耶!
—喉癬症。凡陰虛勞損之人,多有此病。其症滿喉生瘡,紅腫疼痛,久不能愈,此實水虧虛火症也,宜用前陰虛喉痹之法治之。若多咳嗽肺熱,宜以四陰煎之類治之。若滿喉生瘡破爛而痛者,宜用牛黃益金散吹敷之,仍內服滋補真陰之劑,自可痊愈。
—瘟毒喉痹。乃天行瘟疫之氣。其症則咽喉項腫,甚有頭面頸項俱腫者,北方尤多此病,俗呼為蟆瘟,又名鸕鷀瘟,亦名大頭瘟。此濕熱壅盛最凶之候,宜清諸經之火,或瀉陽明之熱,當察緩急而治之。東垣有普濟消毒飲,專治瘟毒喉痹,百發百中。
—伏氣之症。古方謂之腎傷寒。謂非時有暴寒中人,毒氣伏於少陰腎經,始初不病,旬月乃發,脈微弱,法當以傷寒治之。非喉痹之病也,次非下利不可,按此症亦所常有,是必以少陰少陽之火,令太陽之寒,令太陰之濕,復兼令風寒之邪者,皆有此症。故治此者,不必治喉痹,但治外邪,其喉自愈。即如新方之柴胡飲及散陣諸方,皆可隨宜酌用。
—楊梅結毒。有喉間潰爛作痛久不愈者,此非喉痹之屬,乃楊梅瘡毒也。宜用仙遺糧湯,甚者宜以土茯苓煎湯,吞五寶丹治之。
—虛損喉痹。未易辨也。若一人因患虛損,更兼喉癬腫痛,多醫罔效。余診其脈,則數而無力,察其症則大便溏泄,問其治則皆退熱清火之劑,然愈清火而咽愈痛。余察之,既確知其本非實火,而且日前多用寒涼,以致肚痛不實,總亦格陽之類也。遂專用理陰煎及大補元氣煎治之而愈。
—鎖喉風症。時人以咽喉腫痛,飲食難入,或痰氣壅塞不通,甚奇甚急者,皆稱為鎖喉風。而不知有真正鎖喉風,其甚奇甚急之處,而實人所未知也。余在襄陽嘗見一女子,年已及笄,忽一日在於仲秋時,無病而喉竅澀愈甚。及延余診視,按其脈,無火也。問其喉,無腫無痛也。
觀其貌,則面青目瞠不能語也。聽其聲,則喉竅若細如針,抽息之窘如線,伸頭掙命求救之狀,甚可憐也。予見而疑之,不得其解。然意謂風邪閉窒喉竅,非用辛溫不能解散,遂用二陳湯加生薑煎而與之服,毫忽無效。意復用獨參湯以救其肺,然見勢危若此。恐滋怨謗,終亦未敢下手。
他醫見之,亦但束手而已。如此者一日夜而歿。後又一人,亦患此症而歿。若此二人者,余及今莫識其所以病,此畢生之疑竇,殊自愧也。然意必肺氣竭絕之故,倘值此者,恐非獨參湯決不能救。故特書此,以俟後之君子詳酌焉。
—諸物鯁於喉中,或刺或骨,必有鋒芒之逆,所以刺礙而不下。凡下而逆者,後而上之則順矣。故治此者,當借飲食之勢,湧而吐之,使之上出,則如拔刺之捷也。若芒刺既深,必難推下,非惟理勢不順,必致遲延,或飲食既消,無可推還,以致漸腫,則為害非細矣。凡諸骨鯁或以飴糖一大塊,滿口吞而咽之,或用韭菜炙熟,不可切斷,作一小束吞之,芒刺即裹而下,亦妙。
—小兒口中誤吞鐵釘痛甚,余以磁石(七錢)、朴硝(二錢)、熟豬油(二兩),加蜜糖調和藥末與之食,次日其鐵隨糞出,是誠可謂良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