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心法要訣》~ 卷一 (7)
卷一 (7)
1. 澀翳歌
澀翳微赤凝脂色,瞳仁端正漸失明,時時隱澀疼無淚,或聚或開無定形。還睛散內車防桔,元味知芩茶葉茺,亦用七寶丸珠珀,決腦茺參熊膽同。
【注】澀翳證,瞳神內微赤如凝脂之色,瞳神端正,漸漸昏朦,時復澀痛而無淚出,其翳無定,或聚或開。宜先用還睛散,後用七寶丸內消其翳也。
澀翳還睛散方
車前子(一錢半),防風(一錢),桔梗(一錢),元參(一錢),五味子(五分),知母(二錢),黃芩(一錢),細茶(二錢半),茺蔚子(一錢)
上為粗末,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去渣溫服。
澀翳七寶丸方
珍珠(五錢),琥珀(二兩),石決明(二兩),龍腦(一分),茺蔚子(一兩),人參(一兩),熊膽(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清送下一錢。
白話文:
澀翳呈現微微紅色,像凝固的油脂般,瞳孔原本端正,但視力逐漸模糊,偶爾會有隱約的疼痛感,但不會流淚,這種病狀沒有固定的形態,可能時聚時散。治療上,首先應使用還睛散,之後再服用七寶丸,以消除眼中的翳障。
以下是還睛散的藥方: 車前子1.5錢、防風1錢、桔梗1錢、元參1錢、五味子0.5錢、知母2錢、黃芩1錢、細茶2.5錢、茺蔚子1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加入兩杯水煎煮至剩一杯,飯後去渣溫服。
以下是澀翳七寶丸的藥方: 珍珠5錢、琥珀2兩、石決明2兩、龍腦0.1兩、茺蔚子1兩、人參1兩、熊膽1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同桐子,飯前用淡茶水吞服1錢。
2. 浮翳歌
浮翳色白瞳內映,明看細小暗看寬,不癢不疼無血色,腦風衝入腦脂愆。決明石決人參茯,車細防軍茺桔添,墜翳石決知辛味,生地參防及兔肝。
【注】浮翳內障之證,初患之時,不癢不疼,從瞳神內映出白色。暗處看則其翳寬大,明處看其翳略小,全無血色相混。緣腦風衝入於眼,腦脂流下,致成內障。宜服決明散墜翳丸。
石決明散方
石決胡(一錢),人參(一錢),茯苓(一錢),車前子(一錢),細辛(五分),防風(二錢),大黃(一錢),茺蔚子(二錢),桔梗(一錢半)
上為細末,令勻,食後米飲湯調下二錢。
浮翳墜翳丸方
石決明(一兩),知母(一兩),細辛(五錢),五味子(半兩),生地黃(二兩),人參(二兩半),防風(一兩),兔肝(一具)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錢。
白話文:
【浮翳歌現代譯文】
當眼睛裡出現白色的飄浮物,它在光線明亮的地方看來顯得較小,在昏暗環境下卻顯得更寬廣。這種情況不會引起疼痛或瘙癢,也沒有任何紅色血絲。這是由於頭部的風邪入侵眼睛,導致腦脂滲漏,形成了眼睛內部的障礙。應服用「石決明散」和「墜翳丸」來治療。
【石決明散方現代譯文】
所需藥材有:石決明、人參、茯苓、車前子各一錢,細辛五分,防風二錢,大黃一錢,茺蔚子二錢,桔梗一錢半。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兩錢,飯後用米湯送服。
【浮翳墜翳丸方現代譯文】
所需藥材有:石決明、知母各一兩,細辛五錢,五味子半兩,生地黃二兩,人參二兩半,防風一兩,兔肝一個。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服用三錢,以淡茶水送服。
這段古文描述的是中醫對於眼睛出現飄浮物症狀的理解與治療方法,並提供了兩個藥方:「石決明散」和「浮翳墜翳丸」,供患者根據自身情況使用。
3. 沉翳歌
沉翳白隱黑睛內,肝勞腦熱下攻瞳,向日細看方見翳,日輕夜重黑睛疼。羚羊角飲車前子,羚角軍防芩黑茺,皂莢丸用蛇蟬術,龍膽元精歸菊芎,參苓木賊連翹芍,豬爪蝟皮甲穀精。
【注】沉翳內障,白藏在黑睛之內,向日細看,方見其白,疼痛則晝輕夜重。緣肝經勞熱,腦中熱氣流下。宜服羚羊角飲子及皂莢丸以治之。
沉翳羚羊飲
車前子(一錢),羚羊角(二錢),大黃(一錢),防風(二錢),黃芩(一錢),黑參(一錢),茺蔚子(二錢)
上為粗末,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去渣溫服。
皂莢丸方
蛇蛻(七條),蟬蛻,白朮,龍膽草,元精石,當歸,白菊花(各兩半),川芎(半兩),人參(一兩),茯苓(一兩半),木賊(一兩半),連翹(一兩半),赤芍藥(一兩半),豬爪(二十枚),刺蝟皮,穿山甲,穀精草(各一兩半)
共為細末,一半入牙皂十二梃,燒存性,和勻,煉白蜜丸桐子大,每服一錢五分,空心杏仁湯下;一半入仙靈脾一兩,每服三錢,用豬肝三片,批開夾藥煮熟,臨臥細嚼,用原汁送下。
白話文:
【沉翳歌現代譯文】
病症「沉翳」,其特徵是白色混濁物隱藏在黑眼球內部,只有在日光下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這層翳障,且病人會感到白天症狀較輕,夜晚則加重,同時伴隨黑眼球疼痛。此病是由於肝臟過度勞累、熱氣上升,以及腦部熱氣向下攻擊瞳孔所導致。應服用「羚羊角飲」和「皁莢丸」來治療。
【沉翳羚羊飲處方】
車前子(3公克),羚羊角(6公克),大黃(3公克),防風(6公克),黃芩(3公克),黑參(3公克),茺蔚子(6公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加入兩杯水煎煮至剩一杯,飯後去渣溫服。
【皁莢丸配方】
蛇蛻(7條),蟬蛻,白朮,龍膽草,元精石,當歸,白菊花(各15公克),川芎(7.5公克),人參(30公克),茯苓(45公克),木賊(45公克),連翹(45公克),赤芍藥(45公克),豬爪(20個),刺蝟皮,穿山甲,穀精草(各45公克)
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其中一半加入12條牙皁,燒製後保持藥效,混合均勻,再用煉白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約7.5公克,空腹時用杏仁湯吞服;另一半則加入仙靈脾30公克,每次服用9公克,取豬肝三片切開夾藥煮熟,睡前細嚼,用原汁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