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眼科心法要訣》~ 卷二 (12)
卷二 (12)
1. 睥生痰核歌
睥生痰核痰火結,核形如豆堅不疼,失治成癭流膿血,防風散結芷芩風,黑桔前胡陳赤芍,浙貝蒼朮花粉同。
【注】睥生痰核之證,因痰火結聚而成,生於胞外,皮內核形如豆,堅硬不疼,宜用防風散結湯,化痰散熱。若久而不治,漸長為癭,破則成漏,為難治矣。
防風散結湯方
白芷,黃芩,防風,黑參,桔梗,前胡,陳皮,赤芍藥,浙貝母,蒼朮,天花粉(各八分)
上為粗末,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去渣溫服。
白話文:
當脾臟功能失調時,會產生由痰和火氣凝結成的結塊,這種結塊形狀像豆子,質地堅硬但不會疼痛。如果未能及時治療,這種結塊可能會逐漸增大成為頸部腫塊,甚至破潰流膿血,形成難以根治的疾病。
對於這種由脾臟問題導致的痰核,可以使用防風散結湯來治療,此湯能有效化解痰濕,清散熱氣。然而,如果病情拖延太久而不加以處理,痰核可能逐漸變大成為頸部的腫塊,一旦破裂就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狀況,治療起來將更加困難。
以下是防風散結湯的配方:
- 白芷:8分
- 黃芩:8分
- 防風:8分
- 黑參(人參的一種):8分
- 桔梗:8分
- 前胡:8分
- 陳皮:8分
- 赤芍藥:8分
- 浙貝母:8分
- 蒼朮:8分
- 天花粉:8分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粗末,然後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飯後去除殘渣,趁溫熱時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