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 (2)
(2)
1. 色黃者病
色黃者,病在脾與胃。假令身色黃,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黃青者,半死半生也。
2. 色白者病
色白者,病在肺與大腸。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黃赤者,半死半生也。
3. 色黑者病
色黑者,病在腎與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黃者,死;黃赤者,半死半生也。
4. 闕庭脈色青而沉細
闕庭脈色青而沉細,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隨轉者,病在膽。
5. 闕庭脈色赤而沉細
闕庭脈色赤而沉細,推之參差不齊者,病在心;赤而橫戈,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腸。
6. 闕庭脈色黃
闕庭脈色黃,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7. 闕庭脈色青白
闕庭脈色青白,推之久不還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腸。
8. 闕庭脈色青黑
闕庭脈色青黑,直下晴明,推之不變者,病在腎;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9. 明堂闕庭色不見
明堂闕庭色不見,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積;推之明於水者,病在上焦有飲;推之黑赤參差者,病在下焦有寒熱。
10. 色有內外
問曰:色有內外,何以別之?師曰:一望而知之者,謂之外;在明堂闕庭,推而見之者,謂之內。
11. 病暴至者,先形於色
病暴至者,先形於色,不見於脈;病久發者,先見於脈,不形於色;病入於臟,無餘證者,見於脈,不形於色;病痼疾者,見於脈,不形於色也。
12. 色有生死
問曰:色有生死,何謂也?師曰:假令色黃如蟹腹者,生;如枳實者,死。有氣則生,無氣則死,餘色仿此。
13. 五臟發五聲
師曰:人秉五常,有五臟,五臟發五聲,宮商角徵羽是也;五聲在人,各具一體。假令人本聲角,變商聲者,為金克木,至秋當死;變宮徵羽,皆病,以本聲不可變故也。
14. 人本聲宮變角
人本聲宮變角者,為木克土,至春當死;變商徵羽皆病。
15. 人本聲商變徵
人本聲商變徵聲者,為火克金,至夏當死;變宮角羽皆病。
16. 人本聲徵變羽
人本聲徵變羽聲者,為水克火,至冬當死;變角宮商皆病。
17. 人本聲羽變宮
人本聲羽變宮聲者,為土克水,至長夏當死,變角商徵皆病。
18. 初變可治,變成難瘳
以上所言,皆人不病而聲先變者,初變可治,變成難瘳,詞聲之妙,差在毫釐,本不易曉,若病至發聲則易知也。
19. 持脈診病
師曰: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裏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裏實護腹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20. 聞問診病
病人長歎聲,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處。聲唧唧而歎者,身體疼痛。問之不欲語,語先?下者,必有憂鬱。問之不語,淚下不止者,必有隱衷。問之不語,數問之而微笑者,必有隱疾。
21. 實則讝語,虛則鄭聲
實則?語,虛則鄭聲,假令言出聲卑者,為氣虛;言出聲高者,為氣實;欲言手按胸中者,胸中滿痛;欲言手按腹者,腹中滿痛;欲言聲不出者,咽中腫痛。
22. 行尸 內虛
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無王氣,卒眩仆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少穀神,雖困無苦。
23. 肥人責浮,瘦人責沉
師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之。
24. 呼吸者,脈之頭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25. 高章綱 惵卑損 緩遲損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惵,榮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榮氣和,名曰遲;緩遲相搏,名曰沉。
26. 緩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27. 二月得毛浮脈
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屬木,脈應濡弱,反得毛浮脈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