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16)
第三集·治療法 (16)
1. 癇症
周夢覺曰:諸癇病發,卒倒搐掣,叫吼吐涎。因其聲之似,而有豬癇馬癇羊癇牛癇雞癇之分。溯其源,卒倒無知者,痰迷心竅也。搐溺抽掣者,風入肝經也。名雖不一,不外心肝二經。經曰:脈滑大,久自已,脈堅小,死不治。有得之胎前者,兒在母腹,其母卒然受驚,痰氣逼入心肝,與本來氣血搏結成窠,此不可治者也。
有得之懷抱者,小兒心肝有餘,神氣不足,偶有所觸,火發於心,風動於肝,神不守舍,痰涎蔓延浸淫,乘其隙而入之,據以為主,此介於可治不可治者也。有得之成人者,外感風寒,內傷飲食,逆於臟氣,閉塞諸經,鬱而生痰,膠固心肝,此無不可治者也。夫有桀驁不馴之虜,必恃斬關奪隘之才,有頑梗難化之梟,必有執銳披聖之勇。
蓋負隅勁敵,非詩書所能啟牖,仁義所能漸摩,禮樂所能陶淑。不得不挽強弓,操毒矢,以摧其鋒,而搗其窟。痰之凝結心肝,亦猶是也。彼挾心肝以淬其鋒,溫之而余氛愈熾,據心肝以完其窟,和之而固壘難降。且協心肝以成其黨,而樹其敵,補之而邪焰鴟張。求其剽悍之性,直抵巢穴,而能殺伐者,其惟礞石與麝香乎。
其以撥亂而反正,能平肝下氣,而治驚利痰之聖藥。余於是症,胎病無論矣,小兒未曾診視,稍得成人,但脈浮大,概以礞石滾痰丸、麝香丸攻之,可服六君子湯一帖,得愈者無數。有服至一月愈者,有服至兩月愈者,以痰盡為度。經曰:有故無隕,不信然歟,《難經》訓顛為僵仆直視,與癇無異。
近閱《內經》顛狂篇,亦大同小異,以為癇即顛者,非也。《內經》明有三條之論,以為癇不同於顛者,亦非也。所言顛癇,兩相彷彿,故闕之以俟參考。
王隱君滾痰丸
青礞石(一兩),沉香(五錢),酒大黃(八兩),酒黃芩(八兩)
上將礞石打碎,同焰硝一兩,同入瓦罐內,鹽泥固濟曬乾,火煅石色,如金為度,研未,合諸藥水丸。臨臥時,每服二錢五分,生薑湯送下。
周夢覺麝香丸
法半夏(一錢),膽南星(七分),陳皮(一錢),枳實(一錢),麝香(二分),茯苓(一錢),炙甘草(一錢),生薑(汁為丸)
萬密齋曰:癇者卒然而倒,四肢強直,目閉或眼珠翻上不轉,口噤,或有咬其舌者,口中涎出,或有無涎者,面色或青或白,(此句宜仔細著眼)或作六畜聲。其狀不一,乃小兒之惡候也。昏暈一時,即醒如常矣。其發也或以旬日計,或以月計,或以歲計。古人有三癇五癇之名,症治太多,似無一定之說,故後學不知其所從也。
凡治癇之法,幼科所載,其方甚多,而無可取者。惟予家秘新方,名斷癇丸,真神方也。
萬密齋斷癇丸
川黃連(一錢),青礞石(一錢),石菖蒲(一錢),辰砂(一錢),蚌珍珠(六分),鐵華粉(一錢),膽南星(一錢),白甘遂(五分),上沉香(二分),白茯苓(一錢)
白話文:
癇症
各種癇症發作時,患者會突然倒地,抽搐痙攣,並伴隨尖叫、嘔吐涎液。根據叫聲的相似性,又分為豬癇、馬癇、羊癇、牛癇、雞癇等。追溯其根源,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是因為痰迷心竅;抽搐痙攣,則是風入肝經。雖然名稱不同,但都與心肝二經有關。經書記載:「脈搏滑大,久病自愈;脈搏堅小,則不治。」有些癇症是胎前發病,即胎兒在母體時,母親突然受驚,痰氣逼入心肝,與原有的氣血凝結成塊,這種情況是無法治愈的。
有些是懷抱期間發病,嬰兒心肝功能過盛,但神氣不足,偶有觸動,就會心火上升,肝風內動,神志不清,痰涎蔓延浸淫,乘虛而入,據為己有,這種情況介於可治與不可治之間。有些是成人發病,由於外感風寒,內傷飲食,逆亂臟腑之氣,阻塞經絡,鬱積成痰,膠固心肝,這種情況是可以治愈的。那些桀驁不馴的人,必有勇猛的才能;那些頑固難化的人,必有堅韌不拔的勇氣。
頑固的敵人,不是詩書所能感化,仁義所能感召,禮樂所能陶冶。不得不使用強弓利箭,摧毀他們的鋒芒,搗毀他們的巢穴。痰凝結於心肝,也如同這樣。它依附心肝,以增強其力量,溫養它則邪氣更盛;它依附心肝,以鞏固其據點,調和它則更加難以攻克。而且,它聯合心肝壯大其勢力,並樹立敵人,加強它則邪氣更加猖獗。要尋找能直搗敵巢,殺伐敵人的銳利武器,唯有礞石和麝香。
它們能撥亂反正,平肝降氣,是治療驚癇、利痰的良藥。對於這種疾病,胎病不在討論範圍內,嬰兒我未曾診治過,對於稍大的兒童和成人,如果脈搏浮大,我一般都用礞石滾痰丸、麝香丸來攻治,再服用六君子湯一劑,治愈者不計其數。有的服藥一個月痊癒,有的服藥兩個月痊癒,以痰液排盡為度。經書說:「有病因,則不會無故死亡。」這話是可信的。《難經》將癲癇定義為僵仆直視,與癇症無異。
我最近閱讀《內經》的癲狂篇,也大同小異,有人認為癇症就是癲狂,這是不對的。《內經》明確提出了三條論述,認為癇症與癲狂不同,這也不對。所說的癲癇,兩者非常相似,故暫且略去,留待參考。
王隱君滾痰丸方劑:
青礞石(一兩)、沉香(五錢)、酒大黃(八兩)、酒黃芩(八兩)
將礞石打碎,與焰硝(一兩)一起放入瓦罐中,用鹽泥封固曬乾,用火煅燒至石頭顏色像黃金一樣為度,研磨成粉,與其他藥物混合製成水丸。臨睡前服用二錢五分,用生薑湯送服。
周夢覺麝香丸方劑:
法半夏(一錢)、膽南星(七分)、陳皮(一錢)、枳實(一錢)、麝香(二分)、茯苓(一錢)、炙甘草(一錢)、生薑(汁為丸)
萬密齋曰:癇症患者會突然倒地,四肢僵直,閉眼或眼珠上翻不能轉動,嘴巴緊閉,有的會咬舌,口中流涎,有的則沒有涎液,面色或青或白(此句需仔細觀察),或發出像六畜一樣的聲音。症狀不一,是小兒的惡候。昏迷一會兒,就會像平常一樣醒來。發病時間,有的以旬日計,有的以月計,有的以年計。古人有「三癇」、「五癇」之說,症狀和治療方法很多,似乎沒有確定的說法,所以後學者不知所從。
凡是治療癇症的方法,兒科書籍中記載的方劑很多,但沒有可取的。只有我家祖傳的秘方,叫做斷癇丸,真是神方。
萬密齋斷癇丸方劑:
川黃連(一錢)、青礞石(一錢)、石菖蒲(一錢)、辰砂(一錢)、蚌珍珠(六分)、鐵華粉(一錢)、膽南星(一錢)、白甘遂(五分)、上沉香(二分)、白茯苓(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