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四集·治療法 (23)
第四集·治療法 (23)
1. 小便不利
又有敗精為濁者,或由思淫不遂,或由淫而精停,治宜萆薢分清飲加鹿角屑、桑螵蛸、白芍、肉蓯蓉治之。本其前者,以為加減,頗為治濁良方。至其後者之濁,誠為少數云耳。
胃芩湯(見前泄瀉方內)
萆薢分清飲
萆薢(三錢),菖蒲(一錢),甘草梢(一錢),烏藥(一錢),益智(五分),青鹽(一錢)
白話文:
小便不利
有些小便不利是因為精液敗壞而變得混濁,這可能是因為想發生性行為卻沒有成功,或是因為縱慾導致精液停滯所致。治療可以用萆薢分清飲,再加入鹿角屑、桑螵蛸、白芍、肉蓯蓉。 這是根據前一種原因(思淫不遂)所設計的加減方,對於治療精液混濁相當有效。至於後一種原因(淫而精停)導致的混濁,其實比較少見。
(胃芩湯的配方,請參考之前的泄瀉方)
萆薢分清飲的配方:
萆薢三錢,菖蒲一錢,甘草梢一錢,烏藥一錢,益智五分,青鹽一錢
2. 夜啼
陳飛霞曰:小兒夜啼有數症,有臟寒,有心熱,有神不安,有拗哭。此中寒熱不同,切宜詳辨。臟寒者,陰盛於夜,至夜則陰極發燥,寒甚腹痛,以手按其腹則啼止,起手又啼。外症面青手冷,口不吮乳,夜啼不止,加減當歸散。心熱煩啼者,面紅舌赤,或舌苔白澀,無燈則啼稍息,見燈則啼愈甚。
宜導赤散加麥冬燈心;甚則加川連、龍膽草。神不安而啼者,睡中驚悸,抱母大哭,面色紫黑。蓋神虛驚悸,宜安神丸定其心志。有吐瀉後及大病後啼,亦由心血不足,治同上。
《集成》當歸散
當歸(一錢),吳萸(一錢),肉桂(五分),川芎(三分),黑薑炭(三分),廣木香(三分),小茴香(一錢),炙甘草(一錢)
導赤散
梔子(一錢),當歸(一錢),甘草(一錢)
《集成》十味安神丸
黨參(一錢),茯苓(一錢),寸冬(一錢),山藥(一錢),龍齒(七分),辰砂(一錢),寒水石(五分),粉草(一錢),梅花片(三分),赤金箔(五分)
上共為細末,煉蜜為丸,芡實大,每服一丸。
塗蔚生曰:夜屬陰,故寒痛至夜甚,又安能陰極發燥。然欲知小兒寒痛,哭而眉頭皺摺者是也。
白話文:
【夜啼】
陳飛霞表示:嬰兒在夜晚哭泣有多種情況,可能是內臟寒冷、心火旺盛、精神不穩或是執拗性哭泣。這些情況中的寒熱表現不同,應詳細區分。若是由於內臟寒冷導致的,夜晚陰氣盛時,陰氣過旺會引起乾燥,造成嚴重的腹痛,用手按壓腹部時,啼哭就會停止,但手一拿開,又開始啼哭。從外表看來,臉色蒼白、手腳冰冷,不願吸吮乳汁,夜晚啼哭不停,可用「加減當歸散」調理。
若是心火旺盛導致的煩躁啼哭,臉色紅潤、舌頭呈紅色,或者舌苔白且乾澀,沒有燈光時啼哭會稍微平息,看到燈光啼哭更甚。適合用「導赤散」加麥冬和燈心草;若情況嚴重,可再加入黃連、龍膽草。若是因精神不穩導致啼哭,在睡眠中會突然驚醒哭泣,緊抱著母親,臉色呈現紫黑色。這是因為精神虛弱和驚嚇所致,適合使用「安神丸」穩定心神。若是在嘔吐、腹瀉後或大病後啼哭,也是由於心血不足,治療方式與上述相同。
《集成》中的「當歸散」配方如下: 當歸(1錢)、吳茱萸(1錢)、肉桂(5分)、川芎(3分)、黑薑炭(3分)、廣木香(3分)、小茴香(1錢)、炙甘草(1錢)
《集成》中的「導赤散」配方如下: 梔子(1錢)、當歸(1錢)、甘草(1錢)
《集成》中的「十味安神丸」配方如下: 黨參(1錢)、茯苓(1錢)、寸冬(1錢)、山藥(1錢)、龍齒(7分)、辰砂(1錢)、寒水石(5分)、粉草(1錢)、梅花片(3分)、赤金箔(5分) 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一丸。
塗蔚生指出:夜晚屬於陰性,因此寒痛在夜晚會更加嚴重,然而,如何知道嬰兒是否因為寒痛而啼哭呢?觀察他們哭泣時眉頭是否皺褶就可以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