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傑(竇漢卿)

《針經指南》~ 冬至葉蟄宮說

回本書目錄

冬至葉蟄宮說

1. 冬至葉蟄宮說

冬至葉蟄宮圖按周身立法,取九宮方位。離為上部,中州為中部,坎為下部,巽坤為二肩臂,震兌為左右脅,乾艮為左右二足。太一遊至處,禁忌針灸。(若起葉蟄宮,取冬至一日為首,他皆仿此。)

經曰:身形之應九野,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脅應春分,其日乙卯;左手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右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脅應秋分,其日辛酉;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尾於竅應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藏應中州,其大概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諸戊巳。

凡此九者,善候入正,所主左右上下,身體有疾病瘡腫欲治,無以其所直之日刺之,是謂天忌日。

白話文:

在冬至這一天,根據「葉蟄宮」的理論來制定身體各部位的對應法則,並參照九宮格的位置。其中,離代表頭部,中州指胸部,坎代表腹部,巽和坤對應兩側的肩膀與手臂,震和兌則分別是左、右側的脅部,而乾和艮則是兩側的腳。當太一(太一為一種神聖的符號)移動到某一部位時,該部位在當日不宜進行針灸治療。

如果要開始計算「葉蟄宮」的循環,則以冬至當天為起始點,其他的日期也依此類推。

經典記載:人體與自然界九個方位相呼應,左腳對應立春,其日期為戊寅、己丑;左側脅部對應春分,其日期為乙卯;左手對應立夏,其日期為戊辰、己巳;喉嚨、頭部對應夏至,其日期為丙午;右手對應立秋,其日期為戊申、己未;右側脅部對應秋分,其日期為辛酉;右腳對應立冬,其日期為戊戌、己亥;腰部、臀部以及生殖器官對應冬至,其日期為壬子;膈膜以下的六腑和三臟對應中州,這些部位在太一所處的日子以及所有戊、巳日都應該避免針灸。

總結以上九點,我們應該謹慎地觀察和判斷,對於身體各部位的左右上下,如果出現疾病或創傷想要治療,千萬不要在它們各自對應的日子進行針灸,這樣的日期被稱為「天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