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一 (7)
針灸資生經第一 (7)
1. 腹第二行左右二十二穴
幽門二穴。俠巨闕兩旁各五分。灸五壯。針五分。明云、在巨闕旁各寸半陷中。千腎藏云、夾巨闕各一寸。
銅人云、幽門夾巨闕肓俞夾臍旁各五分。(相去一寸。)明堂乃云、幽門在巨闕旁寸半。通天夾上管
旁相去三寸。按千金四滿(第二行穴。)在丹田(今石門。)兩邊各寸半。與明堂合。始知銅人誤云。
通谷二穴。在幽門下一寸。針五分。灸五壯。明云、夾上管兩旁相去三寸。下云、灸三壯。
陰都二穴。一名食宮。在通谷下一寸。灸三壯。針三分。
石關二穴。在陰都下一寸。灸三壯。針一寸。
商曲二穴。在石關下一寸。灸五壯。針一寸。
肓俞二穴。在商曲下一寸。臍旁各五分。灸五壯。針一寸。
中注二穴。在肓腧下一寸。灸五壯。針一寸。
白話文:
幽門穴位於巨闕穴兩旁各五分處,灸五壯,針五分。有記載說,幽門穴在巨闕穴旁各寸半的凹陷處。也有記載說,幽門穴在巨闕穴兩旁各一寸處。
銅人圖上則顯示,幽門穴位於巨闕穴兩旁五分處,肓俞穴位於臍旁五分處,兩穴相距一寸。明堂圖上則顯示,幽門穴在巨闕穴旁寸半處。通天穴位於上管穴旁三寸處。
根據千金方記載,四滿穴位於丹田(今石門穴)兩邊各寸半處,與明堂圖的記載一致。由此可知,銅人圖的記載有誤。
通谷穴位於幽門穴下一寸處,針五分,灸五壯。有記載說,通谷穴位於上管穴兩旁三寸處,灸三壯。
陰都穴,又名食宮穴,位於通谷穴下一寸處,灸三壯,針三分。
石關穴位於陰都穴下一寸處,灸三壯,針一寸。
商曲穴位於石關穴下一寸處,灸五壯,針一寸。
肓俞穴位於商曲穴下一寸處,臍旁各五分,灸五壯,針一寸。
中注穴位於肓俞穴下一寸處,灸五壯,針一寸。
四滿二穴。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針三分。灸三壯。(千。丹田旁各寸半。即心下八寸。臍下橫文是。今校勘四滿二穴。千金云。在丹田旁各寸半。即心下八寸臍下橫文是。尤證得丹田在二寸。)
白話文:
四滿二穴,又名髓府,位於中注穴下一寸,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三壯。(千金翼方記載,位於丹田旁各一寸半,即心下八寸,臍下橫紋處。經校勘,四滿二穴與千金翼方記載的丹田位置相符,因此可以證明丹田位於二寸。)
氣穴二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在四滿下一寸。灸五壯。針三分。
大赫二穴。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在氣穴下一寸。灸五壯。針三分。
橫骨二穴。在大赫下一寸。灸三壯。(千云。名屈骨端。在陰上橫骨中宛曲如卻月中央是。)
以上二十二穴。去腹中行。皆當為寸半。說見幽門。
白話文:
氣穴穴位有兩個,一個叫胞門,一個叫子戶,位置在四滿穴下方一寸處,灸五壯,針三分。
大赫穴位也有兩個,一個叫陰維,一個叫陰關,位置在氣穴下方一寸處,灸五壯,針三分。
橫骨穴位則在大赫穴下方一寸處,灸三壯。橫骨穴也叫屈骨端,位置在陰部橫骨中宛如彎月狀的中央。
以上二十二個穴位都是針對腹部進行治療,每個穴位的針灸深度都應該控制在寸半,這樣就能直達幽門。
2. 腹第三行左右二十四穴
不容二穴。在幽門兩旁各寸半。灸五壯。針五分。明云、在上管兩旁各一寸。灸三壯。(素注。在第四肋端。)素問云、夾鳩尾外當乳下三寸。夾胃管各五。不容至太一也。夾臍廣三寸各三。滑肉門天樞外陵也。下臍二寸。夾之各三。大巨水道歸來也。皆腹第三行穴也。新校正云、甲乙經天樞在臍旁各二寸。
白話文:
不能用兩個穴位。位於幽門兩側,各一寸半。灸五次。針刺五分。明堂雲:「在上管兩側,各一寸。灸三次。」(素注:位於第四肋骨末端。)《素問》雲:「夾著鳩尾外,在乳下三寸。夾住胃管,各五次。不能連接到太一穴。夾住肚臍,寬三寸,各三次。滑肉門在天樞穴外陵。在肚臍下二寸。夾住它,各三次。大巨穴是水道歸來的地方。都是腹部的第三行穴位。」重新校正說:「甲乙經的天樞穴,在肚臍旁,各二寸。」
與諸書同。特此經為異。信若是、則其穴不當乳下可也。必當乳下。則廣三寸之說為當。
承滿二穴。在不容下一寸。針三分。灸五壯。明云、三壯。(千。夾巨闕兩旁各一寸半。)
梁門二穴。在承滿下一寸。灸五壯。針三分。
關門二穴。在梁門下一寸。針八分。灸五壯。
太一二穴。在關門下一寸。灸五壯。針八分。
滑肉門二穴。在太一下一寸。灸五壯。針八分(下一寸至天樞。)
白話文:
這段文字跟其他醫書記載的內容一樣,特別的是這部經書認為,如果信奉“穴位不當乳下”的說法,那麼“廣三寸”的說法就應該成立。
承滿穴,位於不容穴下一寸,針刺三分,灸五壯。有記載說灸三壯。(千金方記載:位於巨闕穴兩旁各一寸半。)
梁門穴,位於承滿穴下一寸,針刺三分,灸五壯。
關門穴,位於梁門穴下一寸,針刺八分,灸五壯。
太一穴,位於關門穴下一寸,針刺八分,灸五壯。
滑肉門穴,位於太一穴下一寸,針刺八分,灸五壯。(再下一寸就到天樞穴。)
天樞二穴。一名長溪。一名谷門。大腸之募。去肓俞寸半。夾臍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壯。針五分。留十呼。(千。魂魄之舍。不可針。合齊相去可三寸。)
白話文:
天樞穴,有兩個名稱,分別是長溪穴和谷門穴。它是大腸的募穴,距離肓俞穴一寸半的距離。在天樞穴旁,左右各二寸的凹陷處。灸五壯,針五分,留針十次呼吸的時間。(千金方:魂魄的住所,不可以針灸。左右兩側的穴位距離約三寸。)
外陵二穴。在天樞下一寸。灸五壯。針三分。
大巨二穴。在長溪下二寸。灸五壯。針五分。(長溪。天樞也。千。在臍下一寸。兩旁各二寸。)
水道二穴。在大巨下三寸。灸五壯。針三寸半。
歸來二穴。在水道下二寸。灸五壯。針八分。(外臺。水道下三寸。今校勘歸來二穴在水道下二寸為是。)
白話文:
外陵穴位於天樞穴下方一寸,灸五壯,針三分。大巨穴位於長溪穴下方二寸,灸五壯,針五分。(長溪穴即天樞穴,位於肚臍下方一寸,兩旁各二寸。)水道穴位於大巨穴下方三寸,灸五壯,針三寸半。歸來穴位於水道穴下方二寸,灸五壯,針八分。(外台記載水道穴下方三寸為歸來穴,現今校勘後確認歸來穴位於水道穴下方二寸。)
氣衝二穴。一名氣街。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宛宛中。禁針。灸七壯立愈。炷如大麥。
白話文:
氣衝穴,又名氣街穴,位於歸來穴的下麵,鼠蹊部上方一寸的地方。動脈在穴位上跳動明顯。此穴禁止針灸。用艾灸七壯即可治癒。艾柱的大小如大麥。
明下云、五壯。素注云、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鼷上。針三分。千云、歸來下一寸。
以上二十六穴。去腹中行當各三寸。
白話文:
明下的位置,在腹部肚臍下方的橫骨兩端,鼠鼷上方。針刺深度為三分。千金方說,歸來穴下方一寸處。
以上二十六個穴位,距離腹部正中線各三寸。
3. 腹第四行左右十四穴
期門二穴。肝之募。在不容旁寸半。直兩乳第二肋端。針四分。灸五壯。(千。直兩乳下第二肋端旁寸半。又云乳直下寸半。)
白話文:
期門穴,共有兩個穴位,是肝臟的募穴。位於兩乳頭正下方,第二根肋骨的盡頭,相距只有一寸半的空間。針灸時針刺四分,艾灸五壯。(有人說:在兩乳頭正下方,第二根肋骨的盡頭旁開一寸半的部位。也有人說:在乳頭直下方一寸半處。)
日月二穴。膽之募。在期門下五分陷中。灸五壯。針五分。(千名神光。一名膽募。)
腹哀二穴。在日月下寸半。針三分。
大橫二穴。在腹哀下三寸半。直臍旁。灸三壯。針七分。
白話文:
日月兩穴,是膽的募穴,位於期門穴下方五分的凹陷處,可以施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五分(又稱為千名神光,也叫膽募)。
腹哀兩穴,位於日月穴下方一寸半,針刺深度為三分。
大橫兩穴,位於腹哀穴下方三寸半,正對著肚臍旁邊,可以施灸三壯,針刺深度為七分。
肓俞去臍旁當一寸半。天樞去臍當三寸。大橫去臍當四寸半。其去章門合為六寸。難經疏乃云、章門在臍上二寸兩旁九寸。為可疑焉耳。
腹結二穴。一名腸窟。在大橫下三分。針七分。灸五壯。
白話文:
肓俞穴在肚臍旁一寸半的位置。天樞穴在肚臍正下方三寸的位置。大橫穴在肚臍正下方四寸半的位置。從大橫穴到章門穴之間的距離是六寸。《難經疏》卻說,章門穴在肚臍上方二寸,兩旁九寸的位置。這令人懷疑。
府舍二穴。在腹結下三寸。足太陰厥陰陰維之交會。此三脈上下三入腹。絡肝脾。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之別。針七分。灸五壯。
白話文:
府舍二穴。位於肚臍下三寸,為足太陰、足厥陰和陰維三條經絡的交會穴。這三條經絡在腹部的上下三條經絡中,聯繫著肝、脾,交結於心、肺,從脅部上升至肩部。府舍穴是足太陰經的郄穴,也是三陰經和陽明經的分叉點。針灸府舍穴時,針刺深度七分,灸法灸五壯。
衝門二穴。一名慈宮。上去大橫五寸。府舍下橫骨兩端約中動脈。針七分。灸五壯。
以上十四穴。去腹中行各當為四寸半。
白話文:
衝門兩個穴位,又稱為慈宮。位置在大橫穴上方五寸處,府捨下方橫骨兩端的中央,可以摸到動脈。針刺深度為七分,灸法則為五壯。
上述十四個穴位,距離腹部中線兩側各為四寸半。
4. 側脅左右十二穴
章門二穴。一名長平。一名脅髎。脾之募。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
白話文:
章門穴,又稱為長平穴,也叫脇髎穴,是脾臟的募穴,位置在大橫穴外側,對準臍部和季肋的末端。採用側躺姿勢,上面的腿彎曲,下面的腿伸直,抬高手臂即可找到此穴。
針六分,灸百壯。明云、日七壯。止五百。忌同。(難疏。藏會季脅。章門也。臟病治此。是脅骨下短脅在臍上二寸兩旁九寸。)
京門二穴。一名氣腧。一名氣府。腎之募。在監骨腰中季脅本俠脊。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
白話文:
針灸治療,針刺六分,灸則按百壯為度。明確告知患者,每天灸七壯,總共不超過五百壯。忌諱兩者同時進行。(難經疏解:藏會季脅,即是章門穴,主治臟腑疾病。位於脅骨下,短脅在臍上二寸,兩旁九寸。)
帶脈二穴。在季脅下寸八分陷中。針六分。灸五壯。明下云、七壯。(如帶繞身。管束諸經脈。千云。在季脅端。)
白話文:
帶脈穴:位於季肋下八寸部位的凹陷中。針灸六分,灸五壯,明下說七壯。(帶脈就像腰帶一樣纏繞身體,管束著全身的經脈。千金方中說,帶脈穴位於季肋端。)
五樞二穴。在帶脈下三寸。一云、在水道旁寸半陷中。針一寸。灸五壯。明下云、三壯。
維道二穴。在章門下五寸三分。針八分。灸三壯。
居髎二穴。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中。灸三壯。針八分。
脅堂二穴。在腋下二骨間陷中。舉腋取之。灸五壯。
明堂下經有脅堂穴。主胸脅氣滿。噫噦喘逆。目黃遠視䀮䀮。而銅人無之。故附入於此。
白話文:
五樞、二穴位於帶脈下方三寸處,也有人說在水道旁寸半的凹陷中。針刺深度一寸,艾灸五壯,也有說三壯即可。
維道、二穴位於章門下方五寸三分處,針刺深度八分,艾灸三壯。
居髎、二穴位於章門下方八寸三分處,監骨上方凹陷中,針刺深度八分,艾灸三壯。
脅堂、二穴位於腋窩下方兩根骨頭之間的凹陷處,舉起手臂取穴,艾灸五壯。
明堂經中有脅堂穴,主治胸脅脹滿、噯氣、呃逆、喘逆、目黃、視力模糊等症狀。但銅人圖中沒有此穴,所以附於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