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一 (6)
針灸資生經第一 (6)
1. 膺俞部中行七穴
天突在結喉下夫宛宛中。針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灸亦得。即不及針。其下針直橫下。不得低手。即五臟之氣。傷人短壽。忌同。明下云、在項結喉下五分中央宛宛中。灸五壯。素氣穴注云、在頸結喉下四寸中央宛宛中。刺一寸。灸三壯。甲乙云、在結喉下五寸。明下、灸小兒云、結喉下三寸兩骨間。(千名天瞿。今校勘在結喉下五寸是穴。)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灸五壯。針入三分。
華蓋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下云、三壯。一本云、五壯。
紫宮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頭取之。灸五壯。針三分。明下云、在華蓋下一寸。灸七壯。(小本亦同)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三分。
膻中(一作亶。)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橫直兩乳間陷中。仰臥取之。灸七七壯。禁針。不幸令人夭。明云、日灸七壯。止七七。禁針。不幸令人死。甲乙云、針三分。下云、灸三壯。千云、鳩尾上一寸。
靈蘭秘典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說者曰、膻中為氣之海。然心主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氣以氣布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生。分布陰陽。故官為臣使也。然則亶中者、乃十二臟之一。臣使之官。為氣之海。分布陰陽。非其他穴比者。或患氣噎鬲氣。肺氣上喘。
不得下食。胸中如塞等疾。宜灸此。(難疏。氣會三焦。外筋直兩乳間。氣病治此。)
中庭在膻中下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三分。明云、二分。下云、膻中下一寸。灸三壯。
白話文:
【膺俞部中行七穴】
-
天突穴:位於喉結下方,凹陷處正中。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至三次呼吸後,感覺到氣感就進行放血。也可以用灸法,但效果不如針刺。下針時必須直線水平插入,不能下手太低,否則可能會傷害五臟之氣,導致短壽。禁忌與前述相同。根據《明下》記載,位置在項部喉結下方五分的中央凹陷處,灸五壯。《素問·氣穴論》中記載,位於頸部喉結下方四寸的中央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一寸,灸三壯。《甲乙經》記載,位於喉結下方五寸。《明下》又記載,小兒的位置在喉結下方三寸的兩骨之間。千金方中名為「天瞿」,現校勘後確定在喉結下方五寸的位置為此穴。
-
璇璣穴:位於天突穴下方一寸的凹陷中,取穴時需仰頭。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
華蓋穴:位於璇璣穴下方一寸的凹陷中,取穴時需仰頭。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五壯。《明下》記載灸三壯,但另一版本記載灸五壯。
-
紫宮穴:位於華蓋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中,取穴時需仰頭。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明下》記載在華蓋穴下方一寸,灸七壯。
-
玉堂穴,又稱玉英:位於紫宮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中。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
膻中穴,又稱亶或元兒:位於玉堂穴下方一寸六分,位於兩乳之間的凹陷中,取穴時需仰臥。灸四十九壯,禁止針刺,否則會使人早逝。《明下》記載每日灸七壯,共四十九壯,禁止針刺,否則會致人死亡。《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下文記載灸三壯。《千金方》記載在鳩尾穴上方一寸。
《靈蘭祕典》記載,膻中穴是臣使之官,喜樂由此而生。解釋者認為,膻中穴是氣的海洋,心主為君,負責傳達命令,膻中穴主管氣的分佈,調和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生,負責分配陰陽,因此被稱為臣使之官。亶中穴是十二臟之一,臣使之官,氣的海洋,負責分配陰陽,與其他穴位不同。若患有氣噎、膈氣、肺氣上喘、無法下食、胸中如塞等疾病,應在此穴施灸。
- 中庭穴:位於膻中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中。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明下》記載灸二分。下文記載在膻中穴下方一寸,灸三壯。
2. 膺俞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腧府(素作俞。)二穴。在巨骨下璇璣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明云。仰臥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下云、輸府灸三壯。
彧中二穴。在腧府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明云。仰臥取之。)針四分。灸五壯。明下云、輸府下一寸。灸三壯。
神藏二穴。在彧中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
靈墟二穴。在神藏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
神封二穴。在靈墟下寸六分。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
步郎二穴。在神封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膺俞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腧府:共有兩個穴位,位於巨骨下方,璇璣兩側各二寸的凹陷中。需仰躺來找到這些穴位。(明朝的資料指出,應仰臥來找尋。)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則需五壯。明朝資料下寫著,輸府穴艾灸需三壯。
彧中:有兩個穴位,位於腧府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中。需仰躺來找到這些穴位。(明朝的資料指出,應仰臥來找尋。)針刺深度為四分,艾灸則需五壯。明朝資料下寫著,輸府穴下方一寸,艾灸需三壯。
神藏:有兩個穴位,位於彧中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中。需仰躺來找到這些穴位。艾灸需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靈墟:有兩個穴位,位於神藏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中。需仰躺來找到這些穴位。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則需五壯。
神封:有兩個穴位,位於靈墟穴下方一寸六分。需仰躺來找到這些穴位。艾灸需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步郎:有兩個穴位,位於神封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中。需仰躺來找到這些穴位。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則需五壯。
3.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氣戶二穴。在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
庫房二穴。在氣戶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
屋翳二穴。在庫房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
膺窗二穴。在屋翳下寸六分。灸五壯。針四分。
乳中二穴。當乳是。足陽明脈氣所發。禁灸。灸不幸生蝕瘡。瘡中有清汁膿血、可治。瘡中有瘜肉、若蝕瘡者死。微刺三分。(亦相去寸六分。)
乳根二穴。在乳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
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四寸。遞相去寸六分。
白話文: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氣戶二穴」:位於巨骨下方,俞府兩側各二寸的凹陷處。需躺平身體來定位。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則應灸五壯。
「庫房二穴」:在氣戶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需躺平身體來定位。艾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屋翳二穴」:在庫房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需躺平身體來定位。艾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膺窗二穴」:位於屋翳下方一寸六分處。艾灸五壯,針刺深度為四分。
「乳中二穴」:就在乳頭位置,這是足陽明脈氣的發源地。嚴禁艾灸,因為艾灸可能導致蝕瘡的生成。如果瘡中只有清汁和膿血,可以治療;但如果瘡中出現了瘜肉或蝕瘡,可能會致命。針刺深度為三分。(乳中穴和乳根穴相距一寸六分。)
「乳根二穴」:在乳頭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需躺平身體來定位。艾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以上十二穴,離胸骨中線各四寸,且彼此間隔一寸六分。
4. 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雲門二穴。在巨骨下俠氣戶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壯。針三分。刺深使人氣逆。不宜深刺。明云、雲門在巨骨下。氣戶兩旁各二寸陷中。動脈應手。舉臂取之。山眺經云、在人迎下第二骨間。相去二寸三分。通灸禁針。甲乙云、灸五壯。針七分。若深、令人氣逆。
中府二穴。一名膺中俞。肺之募。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針三分。留五呼。灸五壯。素注、在膺中行兩旁相去六寸。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中。仰而取之。
周榮二穴。在中府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明下云、灸五壯。
胸鄉二穴。在周榮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
天溪二穴。在胸鄉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四分。灸五壯。
食竇二穴。在天溪下寸六分陷中。舉臂取之。針四分。灸五壯。
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六寸六分。
白話文:
[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雲門二穴:位於巨骨下方,氣戶兩側各二寸的凹陷處。可進行艾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如果刺得太深會導致氣逆,因此不適合進行深度針刺。根據明文記載,雲門穴在巨骨下方,氣戶兩邊各二寸的凹陷處,能摸到動脈跳動,舉臂取穴。另一說法是,位於人迎穴下第二骨間,兩者相距二寸三分,只可艾灸不可針刺。另一種說法是,可艾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七分,如果太深,會導致氣逆。
中府二穴:又名膺中俞,是肺的募穴,位於雲門穴下一寸,乳房上方三根肋骨之間。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五次呼吸時間,可艾灸五壯。根據素注記載,位於胸正中線兩側各六寸,雲門穴下一寸,乳房上方三根肋骨之間的凹陷處,能摸到動脈跳動,平躺取穴。
周榮二穴:位於中府穴下1.6寸的凹陷處,平躺取穴,針刺深度為四分,可艾灸五壯。
胸鄉二穴:位於周榮穴下1.6寸的凹陷處,平躺取穴,針刺深度為四分,可艾灸五壯。
天溪二穴:位於胸鄉穴下1.6寸的凹陷處,平躺取穴,針刺深度為四分,可艾灸五壯。
食竇二穴:位於天溪穴下1.6寸的凹陷處,舉臂取穴,針刺深度為四分,可艾灸五壯。
以上十二穴,都距離胸正中線各六寸六分。
5. 側腋左右八穴
淵腋二穴。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得之。禁灸。灸之、不幸令人生腫蝕馬瘍。內潰者死。寒熱生馬瘍可消。針三分。
輒筋二穴。在腋下三寸復前一寸著脅。灸三壯。針六分。
天池二穴。一名天會。在乳後一寸腋下三寸。著脅直腋橛肋間。灸三壯。針三分。
大包二穴。在淵腋下三寸。脾之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灸三壯。針三分。
白話文:
【側腋左右八穴】
-
淵腋穴有兩個。位於腋下三寸處的凹陷中,舉臂即可找到。禁止使用灸法。如果使用灸法,可能會不幸地導致生腫或類似馬瘡的潰瘍,若瘡內潰爛則會致命。然而,對於有寒熱症狀且生有類似馬瘡的疾病,針刺此穴三分深度可以緩解症狀。
-
輒筋穴有兩個。位於腋下三寸再向前一寸貼近脅部。灸療可灸三壯,針刺則需深入六分。
-
天池穴有兩個,又名天會。位於乳後一寸腋下三寸,貼着脅部,正好在腋下與肋骨間的交界。灸療可灸三壯,針刺需深入三分。
-
大包穴有兩個。位於淵腋穴下三寸,是脾臟的大絡脈,分佈於胸脅之中,從第九根肋骨間穿出。灸療可灸三壯,針刺需深入三分。
6. 腹部中行十五穴
鳩尾一名尾翳。一名𩩲骭。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不可灸。令人畢世少心力。此穴大難針。大好手方可下針。不然、取氣多令人夭。針三分。留三呼。瀉五吸。肥人倍之。忌同。明下云、灸三壯。素注、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不可灸刺。人無蔽骨者。從岐骨際下行一寸。
巨闕心之募。在鳩尾下一寸。鳩尾拒者。少令強一寸中。人有鳩尾拒之。針六分。留七呼。得氣即瀉。可灸七壯。止七七。忌同。
上脘(一作管。)在巨闕下一寸。當寸五分。去蔽骨三寸。(明云。去巨骨三寸。)針八分。先補後瀉。神驗。如風癇熱病。宜先瀉後補。立愈。日灸二七壯至百壯。未愈、倍之。忌同。明下云、三壯。(千。一名胃管。)
中脘一名太倉。胃之募。在上脘下一寸。上紀者、中脘也。針八分。留七呼。瀉五吸。疾出針。灸二七壯。止百壯。忌同。明云、日灸二七壯。止四百。(千。一名胃募。在心下四寸。胃管下一寸。)
按氣穴論注云、中脘居心蔽骨與臍之中。(上下各四寸。)刺入寸二分。與銅人稍異。宜從銅人為穩。其曰胃之募。蓋飲食蓄積於此也。予嘗苦脾疼。嘗灸此穴。覺冷氣從兩脅下而止。至灸處即散。此灸之功也。自後頻灸之。亦每教人灸此。凡脾疼不可忍。飲食全不進者。皆宜灸。(難疏。府會太倉。府病治此。在心下四寸。)
建里在中脘下一寸。針五分。留十呼。灸五壯。明云、針寸二分。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止二百。
水分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若水病灸大良。可灸七壯。止百壯。禁針。針水盡即斃。明云、分水穴若水病灸大良。日灸七壯。止四百。針五分。留三呼。(明云。水氣惟得針水溝。針余穴水盡即死。何於此卻云可針。今校勘不針為是。)
明堂云、若是水病。灸之大良。針入五分。而銅人云、若是水病。灸之大良。禁不可針。針水盡即斃。是又不可針矣。恐人但知明堂之可針。不知銅人不可針也。於是書之。以示世醫云。(水分穴校之不針為是。)
神闕一名氣合。當臍中。灸百壯。禁針。忌同。素注、禁刺。刺之、使人臍中惡瘍潰。矢出者死不可治。灸三壯。
臍中、千金等經不言灸。只云禁針。銅人云、宜灸百壯。近世名醫遇人中風不省。急灸臍中皆效。徐伻卒中不省。得桃源簿為灸臍中百壯始蘇。更數月、乃不起。鄭糾云、有一親卒中風。醫者為灸五百壯而蘇。後年餘八十。向使徐伻灸至三五百壯。安知其不永年耶。(論神闕穴多灸。極是。)
陰交一名橫戶。素問云、在臍下一寸。針八分。得氣即瀉。灸百壯止。明云、灸不及針。日三七壯。止百壯。
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寸半宛宛中。針八分。得氣即瀉。瀉後宜補之。灸百壯。今附。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治臟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皆灸之。忌同。明下云、灸七壯。
此經以氣海為生氣之海。難經疏以為元氣之海。則氣海者、蓋人之元氣所生也。故柳公度曰、吾養生無它術。但不使元氣佐喜怒使氣海常溫爾。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氣佐喜怒矣。若能時灸氣海使溫。亦其次也。予舊多病。常苦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須一二次灸之。則以氣怯故也。
石門一名利機。一名精露。在臍下二寸。灸亦良。可灸二七壯。止百壯。婦人不可針。針之終身絕子。明云、甲乙經云、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門。針八分。留三呼。得氣即瀉。下云、灸七壯。千云、灸絕孕。針五分。
臍下二寸名石門。明堂載甲乙經云、一名丹田。千金素問注亦謂丹田在臍下二寸。世醫因是遂以石門為丹田誤矣。丹田乃在臍下三寸。難經疏論之詳而有據。當以難經疏為正。(詳見關元。)銅人云、針之絕子。千金云、灸之絕孕。要之、婦人不必針灸此。(論丹田穴。當以臍下二寸為是。)
關元在臍下三寸。小腸之募。足太陰少陰厥陰三陰任脈之會。下紀者、關元也。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百壯。止三百壯。忌同。明云、若懷胎、必不針。若針而落胎。胎多不出。而針外崑崙立出。灸不及針。日三十壯。下云、五壯。岐伯云、但是積冷虛乏皆宜灸。
關元、乃丹田也。諸經不言。惟難經疏云、丹田在臍下三寸。方員四寸。著脊梁兩腎間中央赤是也。左青右白。上黃下黑。三寸法三光。四寸法四時。五色法五行。兩腎間名大海。而貯其血氣。亦名大中極。言取人身之上下四向最為中也。老醫與人灸。皆從此說。多者千餘壯。少亦三二百。不知全活者幾何人。然亦宜頻灸。故曰、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曾乾。
中極一名玉泉。一名氣原。在關元下一寸。針八分。留十呼。得氣即瀉。灸百壯。止三百。明云、主婦人斷緒。四度針。(銅人作以度針。)針即有子。故卻時任針也。灸不及針。日三七壯。下云、五壯。
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灸七壯。至七七。針二寸。明下云、橫骨上中及下一寸毛際陷中。千云、臍下五寸。
會陰一名屏翳。在兩陰間。任脈別絡。俠督脈衝脈之會。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