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三 (17)
針灸資生經第三 (17)
1. 脫肛
百會、療脫肛。(明)下云、療大人小兒脫肛。銅云、治小兒脫肛久不瘥。岐伯療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較。灸龜尾一壯。脊端窮骨也。黃帝灸小兒疳痢脫肛。小兒痢下脫肛。(並見痢。)小兒脫肛。灸頂上旋毛中三壯。即入。(千)或尾翠骨三壯。或臍中隨年。寒冷脫肛。灸翠骨七壯立愈。神。又臍中隨年。(千翼)橫骨百壯。或龜尾七壯。(窮骨。)
人有小女患痢脫肛。予傳得一方。用草茶葉一握、姜七片。令煎服而愈。然不知其方所自來也。後閱坡文。始知生薑㕮咀煎茶。乃東坡治文潞公痢之方也。故附於此。
白話文:
[脫肛] 在「百會」穴位進行針灸可以治療脫肛。明朝的醫書中提到,這個方法適用於成人和兒童。另有醫家指出,這方法可用來治療兒童長期未癒的脫肛問題。岐伯則提出,兒童脫肛伴有出血的情況,可於秋季時進行治療,灸療部位為「龜尾」,也就是脊椎末端的骨頭,灸一次。
黃帝的醫書中提到,兒童患有疳痢和脫肛,也可灸療「龜尾」。兒童痢疾導致的脫肛,也可參考上述痢疾的治療方式。兒童脫肛,還可以在頭頂旋轉的頭髮中間灸三次,通常能馬上見效。或者在「尾翠骨」灸三次,或者根據兒童的年齡,在肚臘中間灸相應次數。如果是因寒冷導致的脫肛,可在「尾翠骨」灸七次,立即痊癒。另外,也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在肚臍中間灸相應次數。或者在「橫骨」灸一百次,或者在「龜尾」灸七次。
有個小女孩患有痢疾和脫肛,我傳授一個方法,使用一把草茶葉和七片薑,煎煮後服用就能痊癒。但我不清楚這個方法的來源。後來讀了蘇東坡的文章,才知道生薑切片煎茶,是蘇東坡治療文潞公痢疾的方法,所以在此附上。
2. 霍亂轉筋
(筋緩急,余見手足攣)
凡霍亂、頭痛胸滿。呼吸喘鳴。窮窘不得息。人迎主之。(千)巨闕、(明云。療霍亂不識人。)關衝、支溝、公孫、陰陵泉、主霍亂。太陰、大都、金門、僕參、主厥逆霍亂。太白、主霍亂逆氣。魚際、主胃逆霍亂。承筋、主霍亂脛不仁。承筋、僕參、(見屍厥)解谿、陰陵泉、(見疝。
)治霍亂。金門、僕參、承山、承筋、轉筋霍亂。(千)承山、治霍亂轉筋。大便難。(銅)金門、治霍亂轉筋。曲泉、(見疝。)懸鐘、(見膝攣。)陽輔、(見膝痛。)京骨、(見足麻。)胃俞、治筋攣。(見腹脹。)僕參、(見足痛。)竅陰、(見無子。)至陰、(見頭痛。
)解谿、(見風。)丘墟、(見腋腫。)治轉筋。髀關、治筋絡急。(銅見膝痛。)浮郄、治小腸熱。大腸結。股外經筋急。髀樞不仁。曲池、治筋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伸難。風臂肘細無力。中瀆、治寒氣客於分肉間。痛攻上下。筋痹不仁。承筋、治寒搏轉筋支腫。
大便難。腳腨酸重。引小腹痛。委中、(見腳弱。)跗陽、承山、(見腰腳。)療筋急。(明下)張仲文灸腳筋急。(見腰腳。)岐伯療腳轉筋發不可忍者。灸腳踝上一壯。內筋急灸內。外筋急灸外。解谿、主膝重腳轉筋濕痹。(千)竅陰、主四肢轉筋。大淵、主眼青轉筋。
乍寒乍熱。缺盆中相引痛。丘墟、主腳急腫痛。戰掉不能久立。跗筋足攣。委中、委陽、主筋急身熱。肝俞、主筋寒熱痙。筋急手相引。心俞、肝俞、主筋急手相引。轉筋入腹。痛欲死者。使四人捉手足。灸臍左邊二寸十四壯。(備急)千云、臍上一寸十四壯。轉筋、灸湧泉六七壯。
(千)轉筋四厥。灸乳根黑白際一壯。若手足厥冷。三陰交二七壯。霍亂已死有暖氣者。承筋七壯。起死人。又鹽納臍中。灸二七壯。腰背不便。轉筋急痹筋攣。二十一椎隨年。轉筋在兩臂及胸中。灸手掌白肉際七壯。又灸膻中、中府、巨闕、胃管、尺澤。並治筋拘頭足皆愈。
腹脹轉筋。臍上一寸二七壯。人有身屈不可行。亦有膝上腫疼動不得。予為灸陽陵泉皆愈。已救百餘人矣。神效無比。(有吐瀉轉筋者。予教灸水分即止。)轉筋十指攣急。不得屈伸。灸腳外踝骨上七壯。(余見千金。)
白話文:
標題:[霍亂轉筋]
(肌肉鬆弛或緊張,我見於手腳抽搐)
凡是霍亂,頭痛胸悶,呼吸急促,氣喘吁吁,憋得無法呼吸,人迎穴是主要治療點。(千)巨闕穴、(文獻說明,治療霍亂時意識不清)關衝穴、支溝穴、公孫穴、陰陵泉穴,主治霍亂。太陰穴、大都穴、金門穴、僕參穴,主治逆厥霍亂。太白穴,主治霍亂引起的逆氣。魚際穴,主治胃逆霍亂。承筋穴,主治霍亂導致小腿麻木。承筋穴、僕參穴,(見屍厥)解溪穴、陰陵泉穴,(見疝氣)
治療霍亂,金門穴、僕參穴、承山穴、承筋穴,主治轉筋霍亂。(千)承山穴,治療霍亂轉筋,大便困難。(銅)金門穴,治療霍亂轉筋。曲泉穴,(見疝氣)懸鐘穴,(見膝蓋抽搐)陽輔穴,(見膝蓋疼痛)京骨穴,(見腳麻)胃俞穴,治療肌肉抽搐。(見腹部脹滿)僕參穴,(見腳痛)竅陰穴,(見不孕)至陰穴,(見頭痛)
解溪穴,(見風)丘墟穴,(見腋下腫塊)治療轉筋。髀關穴,治療肌肉絡脈緊張。(銅見膝蓋疼痛)浮郄穴,治療小腸熱,大腸結,大腿外側經脈緊張,髀樞麻木。曲池穴,治療肌肉鬆弛,抓握無力,拉不開弓,彎曲和伸展困難,風寒導致的手肘細無力。中瀆穴,治療寒氣侵入肌肉之間,引起疼痛,上下攻竄,肌肉麻痹。承筋穴,治療寒冷導致的轉筋和腫脹,
大便困難,小腿痠痛沉重,牽扯到小腹疼痛。委中穴,(見腳軟弱)跗陽穴、承山穴,(見腰腳)治療肌肉緊張。(明下)張仲文灸腳部肌肉緊張。(見腰腳)岐伯治療腳部轉筋發作難以忍受,灸腳踝上方一次。內側肌肉緊張灸內側,外側肌肉緊張灸外側。解溪穴,主治膝蓋沉重,腳部轉筋溼痹。(千)竅陰穴,主治四肢轉筋。大淵穴,主治眼睛發青,轉筋。
忽冷忽熱,缺盆中相互牽引疼痛。丘墟穴,主治腳部急腫疼痛,戰慄不能久站,跗部肌肉抽搐。委中穴、委陽穴,主治肌肉緊張,身體發熱。肝俞穴,主治肌肉寒熱痙攣。肌肉緊張,手相互牽引。心俞穴、肝俞穴,主治肌肉緊張,手相互牽引。轉筋進入腹部,疼痛欲死的人,讓四個人抓住手腳,灸肚臍左側二寸十四次。(備急)千雲,肚臍上方一寸十四次。轉筋,灸湧泉六七次。
(千)轉筋四肢厥冷,灸乳根黑白交界處一次。如果手腳厥冷,三陰交二七次。霍亂已經死亡但還有溫暖氣息的,承筋穴七次,可以救活人。再把鹽放入肚臍中,灸二七次。腰背不便,轉筋急痹,肌肉抽搐,在第二十一椎骨按年份灸。轉筋在雙臂和胸中,灸手掌白色肉際七次。再灸膻中、中府、巨闕、胃管、尺澤,一起治療肌肉拘束,頭部和腳部都會痊癒。
腹部脹滿轉筋,肚臍上方一寸二七次。有人身體彎曲不能行走,也有人膝蓋上腫痛動彈不得,我爲他們灸陽陵泉穴,都痊癒了。已經救治了一百多人了,神奇效果無與倫比。(有嘔吐腹瀉轉筋的,我教他們灸水分穴就停止了。)轉筋十指抽搐緊張,不能彎曲伸展,灸腳外踝骨上方七次。(我見於千金)
以上是翻譯結果,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