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五 (4)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五 (4)

1. 腋痛(腋腫)

足臨泣、治胸滿。缺盆中及腋下腫。(明下同。)馬刀瘍瘻。善齧唇。天牖中腫。淫濼䯒酸目眩。枕骨合顱痛。灑淅振寒。(銅)丘墟、治腋下腫。痿厥。坐不能起。髀樞中痛。目生翳膜。腿䯒酸。轉筋卒疝。小腹堅。寒熱頸腫。譩譆、治腋拘攣。暴脈急引脅痛。少府,治股腋攣急。

白話文:

  • 足臨泣:治療胸悶,腋下腫脹。

  • 缺盆:治療馬刀瘡、瘻管、脣瘡、天牖腫脹、淫濼䯒酸目眩、枕骨合顱痛、灑淅振寒等病。

  • 丘墟:治療腋下腫脹、痿厥、坐不能起、髀樞中痛、目生翳膜、腿䯒酸、轉筋卒疝、小腹堅、寒熱頸腫等病。

  • 譩譆:治療腋拘攣、暴脈急引脅痛等病。

  • 少府:治療股腋攣急等病。

(見憂悲。)少海、治肘腋腫。小腹痛。少海、治肘攣、腋脅下痛。四肢不舉。支溝、治肩臂酸重。脅腋痛。四肢不舉。天池、(見鬲痛。)膽俞、委陽、(見屍厥。)陽輔、(見膝痛。)治腋下腫。間使、治掌中熱。腋腫肘攣。(見狂。)地五會、陽輔、申脈、委陽、天池、臨泣、俠谿等、(見痿。

白話文:

  • 少海穴:治療手肘腋下的腫脹。

  • 少海穴:治療手肘攣縮、腋下及肋骨下疼痛。

  • 支溝穴:治療肩部及手臂痠痛沉重。

  • 支溝穴:治療脅下腋下疼痛。

  • 天池穴:治療膈肌疼痛。

  • 膽俞穴、委陽穴:治療屍厥。

  • 陽輔穴:治療膝蓋疼痛。

  • 陽輔穴:治療腋下腫脹。

  • 間使穴:治療掌心發熱。

  • 少海穴:治療腋下腫脹、手肘攣縮。

  • 地五會穴、陽輔穴、申脈穴、委陽穴、天池穴、臨泣穴、俠谿穴等:治療痿症。

)主腋下腫。太陵、主肘攣腋腫。臨泣、主腋下腫。胸中滿。丘墟、陽蹺、主腋下腫。寒熱頸腫。少海、療腋下瘰癧。(見瘰癧。)承筋等、主腋腫。(見痔。)

白話文:

主治腋下腫的穴位:太陵穴。主治肘部攣縮、腋下腫的穴位:臨泣穴。主治腋下腫、胸中滿的穴位:丘墟穴、陽蹺穴。主治腋下腫、寒熱頸腫的穴位:少海穴。(見瘰癧條)。主治腋腫的穴位:承筋穴等。(見痔條)。

腋下腫痛。最不可忽。予屢見患瘡癤人腋下或發瘡。有至於不可救者。可不早治之乎。

2. 腕勞

曲池、腕骨等、主腕急。(千見臂痛。)陽谿、療臂腕外側痛不舉。(明)列缺、療腕勞。(上同。)臂肘痛。銅云、手腕無力。(下)偏歷、療臂膊肘腕痠痛。難伸屈。外關、療肘腕酸重。後谿、療肘臂腕重。(並見手掣。)通里、療肘腕酸重。

白話文:

  • 曲池、腕骨等穴位,主治手腕急痛。(千金方記載:臂痛。)

  • 陽谿穴,治療臂腕外側疼痛,無法舉起手臂。(明醫雜著)

  • 列缺穴,治療腕勞。(同上。)

  • 臂肘痛。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手腕無力。(下卷)

  • 偏歷穴,治療臂膊肘腕痠痛,難以伸屈。(針灸甲乙經)

  • 外關穴,治療肘腕酸重。(同上)

  • 後谿穴,治療肘臂腕重。(並見手掣)

  • 通裏穴,治療肘腕酸重。(同上)

3. 肘痛

(肘攣,不仁)

前谷、後谿、陽谿、主肘攣。魚際、靈道、主肘攣柱滿。太陵、主肘攣腋腫。中膂俞、譩譆、主腋攣。曲池、主肘中痛。(見臂。)曲池、腕骨、臑會、支溝、肘髎、主肘節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難屈伸。中衝等、主肘痛。(見臂痛。)關衝、主肘疼。不能自帶衣。間使、主肘內廉痛。

白話文:

・前谷穴、後谿穴 、陽谿穴,治療手肘攣急。

・魚際穴、靈道穴,治療手肘攣急和關節僵硬。

・太陵穴,治療手肘攣急和腋下腫脹。

・中膂俞穴,譩譆穴,治療腋下攣急。

・曲池穴,治療手肘中間疼痛。(參閱「臂」)。

・曲池穴、腕骨穴、臑會穴、支溝穴、肘髎穴,治療手肘關節僵痹。上臂酸沉重。腋下急痛。手肘難以屈伸。中衝穴等,治療手肘疼痛。(參閱「臂痛」)。

・關衝穴,主治手肘疼痛。不能自己穿衣。

・間使穴,主治手肘內側疼痛。

曲池、三里、關衝、中渚、陽谷、尺澤、主肘痛時寒。曲池、主肘痛。(見四肢厥。)肩外俞、主肘寒。(見肩背痛。)天宗、治臂肘外後廉痛。(銅)天髎、治肩肘痛。(見肩背痛。)肘髎、治肘節風痹。臂痛不可舉。屈伸攣急。明下云、肘臂酸重。麻痹不仁。魚際、治肘攣支滿。

白話文:

曲池穴、三里穴、關衝穴、中渚穴、陽谷穴、尺澤穴,都可以治療肘部疼痛時,感到寒冷的症狀。曲池穴,可以治療肘部疼痛。(詳細說明可以參考《四肢厥》)。肩外俞穴,可以治療肘部寒冷的症狀。(詳細說明可以參考《肩背痛》)。天宗穴,可以治療手臂和肘部外後廉疼痛的症狀。(銅)天髎穴,可以治療肩部和肘部疼痛的症狀。(詳細說明可以參考《肩背痛》)。肘髎穴,可以治療肘關節風溼痹痛,疼痛以至於無法抬起手臂,伸屈活動攣急。明下的註解說:肘部和手臂痠重、麻木不仁。魚際穴,可以治療肘部攣縮、支滿的症狀。

靈道、(見心痛。)尺澤、少海、(見腋。)治肘攣。(見風痹。)支正、內關、(見中風。)陽谿、治驚掣。肘臂不舉。極泉、治臂肘厥寒。竅陰、(見喉痹。)手三里、治手臂肘攣不伸。後谿、治臂肘攣急。附分、治臂肘不仁。(見風勞。)腕骨、治偏枯。臂肘不得屈伸。

白話文:

靈道,(治療心痛。)尺澤,少海,(治療腋下部位疼痛。)治肘關節攣急。(治療風痹。)支正,內關,(治療中風。)陽谿,治療驚風抽搐。肘臂不舉。極泉,治療臂肘厥寒。竅陰,(治療喉痹。)手三里,治療手臂肘攣不伸。後谿,治療臂肘攣急。附分,治療臂肘不仁。(治療風勞。)腕骨,治療偏枯。臂肘部不得屈伸。

五里、(見風勞。)天井、(見風痹。)下廉、治臂肘痛。衝陽、(見口喎。)曲池、治肘中痛。魚際、療肘攣支滿。喉中焦乾渴。痙上氣。(明)偏歷、(見腕。)三里、療肘臂酸重。屈伸難。(下)中渚、療肘臂痠痛。(見手掣。)大淵、療肘痛。曲池、療肘痛屈伸難。

白話文:

五里穴:可以治療風勞病。

天井穴:可以治療風痹病。

下廉穴:可以治療手臂肘部的疼痛。

衝陽穴:可以治療口歪眼斜的疾病。

曲池穴:可以治療手肘中部的疼痛。

魚際穴:可以治療手肘攣縮、肢體滿脹。

喉中焦穴:可以治療咽喉乾燥、口渴。

痙上氣穴:可以治療痙攣、氣喘。

偏歷穴:可以治療手腕的疾病。

三里穴:可以治療手臂痠痛、沉重,屈伸困難。

中渚穴:可以治療手臂痠痛,以及手掣病。

大淵穴:可以治療手肘疼痛。

曲池穴:可以治療手肘疼痛和屈伸困難。

手不得舉。偏風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肘臂偏細。孔最、療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不握。支正、療肘臂攣。難屈伸。手不握。十指盡痛。肘髎、療肘臂酸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天井、療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頸項及肩背痛。臂痿不仁。掖門、療肘痛不能上下。

白話文:

  1. 手臂無法舉起。中風偏癱的一半身體無法活動。抓不住東西。拉不開弓。手肘和手臂一邊細小。

  2. 孔最穴治療手肘和手臂疼痛,彎曲和伸展困難。手摸不到頭。無法握住東西。

  3. 支正穴治療手肘和手臂攣縮。難以彎曲和伸展。手無法握住東西。十個手指全部疼痛。

  4. 肘髎穴治療手肘和手臂痠痛沉重。無法彎曲和伸展。麻木不仁。

  5. 天井穴治療手肘疼痛,一直延伸到肩膀。手肘無法彎曲和伸展。頸項和肩背疼痛。手臂麻痺無力。

  6. 掖門穴治療手肘疼痛,無法上下活動。

列缺、主肘中痛。

甲乙經云、五里在肘上三寸大脈中。玉篇說肘云、臂節也。此臂之下節也。宓子賤使書吏書、而掣其肘。蓋其臂節也。當以此求之。

白話文:

《甲乙經》上說,五里的穴位在肘部的上三寸,位於大脈之中。《玉篇》中解釋肘說,它是臂的關節。這是手臂下方的關節。宓子賤讓書吏寫字,用手抓住他的肘部。這正是他手臂的關節處。應該以此作為依據來尋找五里的穴位。

4. 手麻痹不仁(不舉)

中封、治身體不仁。(銅見痹。)少商、主手不仁。(千)肩貞、主手髍小不舉。內庭、主四厥手足悶。列缺、主四肢厥。喜笑。曲池、支溝、臑會、腕骨、肘髎、主節痹。曲池、天井、外關、主臂痿不仁。白環俞、療手足不仁。(明下見脊。)曲池、主手不舉。又主手不可舉重。

白話文:

中封:治療身體感覺遲鈍不靈活。(銅見痹:參照銅人篇的痹證。)少商:主治手部感覺遲鈍不靈敏。(千:指少商穴。)肩貞:主治手部麻木,痠痛,舉不起來。內庭:主治四肢麻木,酸脹。列缺:主治四肢麻木,酸脹。喜笑:面部痙攣。曲池、支溝、臑會、腕骨、肘髎:主治關節痹證。曲池、天井、外關:主治手臂麻痹,感覺遲鈍不靈敏。白環俞:治療手足麻木,感覺遲鈍不靈活。(明下見脊:參照明堂穴下見脊。)曲池:主治手不能舉起。又主治手不能拿重物。

腕急。肘中痛。難屈伸。間使、主手痛。陽谿、主臂腕外側痛不舉。中衝、少衝、(明同。)勞宮、太泉、經渠、列缺、主手掌熱。肘中痛。勞宮、療手掌厚瘡痹。(銅雲手痹。)手皮白屑起。(明)勞宮、治手痹。(銅)附分、治肘臂不仁。(銅見風勞。)上廉、治手足不仁。

白話文:

  • 腕部疼痛、肘部疼痛,難以彎曲伸展。通常指手腕、手臂疼痛。陽谿穴主治手臂外側疼痛、舉不起東西。

  • 中衝穴、少衝穴(名稱相同,指同一穴位)、勞宮穴、太泉穴、經渠穴、列缺穴主治手掌發熱。

  • 肘部疼痛。勞宮穴治療手掌厚瘡癤。

  • 手部皮膚上有白色鱗屑。勞宮穴治療手部癤瘕。

  • 附分穴治療肘部、手臂麻木。

  • 上廉穴治療手腳麻木。

(見偏風。)肘髎、天井、療肘臂不仁。(明下見肘痛。)

有貴人手中指攣。已而無名指小指亦攣。醫為灸肩髀曲池支溝而愈。支溝在腕後三寸。或灸風疾。多有不灸支溝。只灸合谷云。

白話文:

有位貴人得了中指攣縮的毛病。不久,無名指和小指也攣縮了。醫生為他灸了肩、股、曲池、支溝等穴位,病就好了。支溝穴在手腕後三寸處。有人用灸法治療風疾時,往往不灸支溝穴,只灸合谷穴。

5. 手指攣

(手掣痛,餘論見手麻)

養老、主手不得上下。(千)陰交、主手足拘攣。太陵、主手攣不伸。心俞、肝俞、主筋急手相引。(見轉筋。)少商、治手攣指痛。(銅)少府、治掌中熱。股腋攣急。胸中痛。手卷不伸。少衝、療手卷不得伸。(明堂上云。治手攣不伸。引眼痛。)外關、療肘腕酸重。屈伸難。

白話文:

養老穴:主治手部無法上下活動。

陰交穴:主治手足抽筋。

太陵穴:主治手部攣縮無法伸展。

心俞穴、肝俞穴:主治筋脈拘急,手部相互牽引。

少商穴:治療手部攣縮、手指疼痛。

少府穴:治療手掌心發熱。股腋攣急。胸中疼痛。手指彎曲無法伸展。

少衝穴:治療手指彎曲無法伸直。(《明堂》中記載,此穴可治療手部攣縮無法伸展,引發眼部疼痛。)

外關穴:治療手肘、手腕痠痛沉重。彎曲伸展困難。

十指痛不得握。(明下)銅人云、治肘臂不得屈伸。五指痛。不能握物。後谿、療肘臂腕重。難屈伸。五指盡痛。不可掣。中渚、療肘臂痠痛。手五指不握。盡痛。銅人云、治咽腫肘臂痛。五指不得屈伸。腕骨、中渚、主五指掣。不可屈伸。太陵、主手掣小偏。尺澤、主掣痛。

白話文:

十個手指疼痛抓不住東西。(明朝下的銅人經雲)用肘和臂治療無法屈伸。手指疼痛,抓不住東西。用後谿穴治療肘臂腕沉重,屈伸困難,十指疼痛,掣痛難以忍受。中渚穴治療肘臂痠痛,手五指無法握合,疼痛不止。(明朝下的銅人經雲)治療咽喉腫痛和肘臂疼痛,十指不能屈伸。腕骨上的中渚穴主治五指掣痛,而且無法屈伸。太陵穴主治手掣小偏。尺澤穴主治掣痛。

手不可伸。治手足指掣痛不可忍。灸指端七壯。立瘥。腕骨、治瘛瘲。五指掣。(銅)扁骨、療指臂痛。(明下見臂痛。)

白話文:

手不可伸展。當治療手和腳的指端抽痛到無法忍受時。在手指尖灸艾七壯。就能立即痊癒。手腕骨,來治療瘛瘲症。五指抽搐。扁骨,能治療手指和手臂的疼痛。(使用的處方在手臂痛處可見。)

6. 手熱

(手寒,手清,手心熱)

小兒食時頭痛。及五心熱。灸譩譆各一壯。(明下)內關、主手中風熱。(千)中衝、少衝、太泉、(明下同。)勞宮、經渠、列缺、主手掌熱。肘痛。大溪、主手足寒至節。曲澤、主手清逆氣。巨闕、主手清。經渠、列缺、(見偏風。)少衝、(見傷寒。)中衝、(見心痛。

白話文:

小兒在吃飯時會頭痛,同時五心發熱,可用艾灸治療譩譆穴,每穴灸一壯。(艾灸時)向下進針。內關穴,主治手部中風、發熱。(出自)《千金要方》。中衝穴、少衝穴、太泉穴,(艾灸時)向下進針。勞宮穴、經渠穴、列缺穴,主治手掌發熱。肘關節疼痛,可艾灸大溪穴,主治手足寒冷至節間。曲澤穴,主治手部清熱、順氣。巨闕穴,主治手部清熱。經渠穴、列缺穴,(詳見偏風條目)。少衝穴,(詳見傷寒條目)。中衝穴,(詳見心痛條目)。

)間使、(見狂。)太淵、治掌中熱。間使、治掌中熱。(見狂。)中衝、治掌熱。(見傷寒無汗。)陽陵泉、治腳冷。(見膝。)大都、治手足逆冷。(見腹滿。)少商、治掌熱。(見指攣。)豐隆、治厥逆。(見屍厥。)內庭、章門、治厥逆。行間、治四肢冷。曲池等、肩外俞、主肘寒。

白話文:

)間使、(見狂。)太淵、治療掌心的熱症。間使、治療掌心的熱症。(見狂。)中衝、治療掌心的熱症。(見傷寒不發汗。)陽陵泉、治療腳部發冷。(見膝蓋。)大都、治療手腳逆冷。(見腹脹。)少商、治療掌心的熱症。(見手指抽筋。)豐隆、治療厥逆。(見屍厥。)內庭、章門、治療厥逆。行間、治療四肢發冷。曲池等、肩外俞、主治肘部寒冷。

(千見肘。)大溪、治手足冷。(見腹脅痛。)

五心之熱。小兒傷食證也。大人亦然。若手足寒清過節。證惡可知。當早隨證針灸之。毋使至於此極方可。清、猶寒也。禮記言、冬溫而夏清。是已。針灸法見四肢厥。

白話文:

五心煩熱,是小兒因飲食積滯而出現的證候,成年人也會有這種情況。如果手腳冰冷,超過節氣的變化,那麼病情惡化的跡象就可以知道了。應該及早根據證候進行針灸治療。不要等到病情發展到這種嚴重的程度,才開始治療。清,是指寒涼。禮記中說:「冬天溫暖,夏天涼爽。」就是這個道理。針灸的方法可以參考四肢厥冷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