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三 (9)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三 (9)

1. 㿗疝

卵上入小腹痛。中封、治寒疝引腰中痛。或身微熱。大敦、主寒疝陰挺出。(見下。)

舍弟少戲舉重。得偏墜之疾。有道人為當關元兩旁相去各三寸青脈上灸七壯。即愈。王彥之患小腸氣。亦如此灸之愈。(余見膀胱。)

金門、(見屍厥。)丘墟、(見腋腫。)治暴疝痛。大敦、治卒疝。小便數遺溺。陰頭中痛。心痛汗出。陰上入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病左取右。病右取左。蠡溝、治卒疝。小腹腫。時小腹暴痛。小便不利如癃閉。數噫恐悸。少氣不足。腹痛。悒悒不樂。咽中悶如有瘜肉。

背拘急不可俯仰。太衝、治小兒卒疝。嘔逆發寒。咽乾胕腫。內踝前痛淫濼。䯒酸腋下腫。明下云、療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照海、治卒疝。小腹痛。嘔吐。嗜臥。陰蹺、療卒疝。小腹痛。(上同。)左取右。右取左。立已。(明)蠡溝、療卒疝。小腹腫。小便不利。

(交儀同。)臍下積氣如卵石。足寒脛酸屈伸難。(下)石門、療卒疝繞臍痛。關元、療卒(銅作暴。千同。)疝小腹痛。轉胞不得小便。陷谷、療卒疝小腹痛。交信、(見淋)療卒疝。華佗療卒陰卵偏大。取足大指去甲五分內側白肉際。灸三壯。炷如半棗核。左取右。右取左。

照海、主四肢淫濼。身悶。陰暴起疝。(千)大敦、主卒疝暴痛。陰跳上入腹。寒疝。陰挺出偏大腫。臍腹中悒悒不樂。小便難而痛。灸刺立已。左取右。右取左。(甲云。照海主之。)陰陵泉、治疝瘕。小便不利。氣淋。(銅)千云、主婦人疝瘕。按之如以湯沃股內至腰。

飧泄。陰痛。小腹痛堅急。下濕。不嗜食。大溪、主胞中有大疝瘕積聚。與陰相引。(千)太陰郄、衝門、主疝瘕陰疝。四滿、主臍下疝積。(甲云。胞中有血。)石門、主腹滿疝積。四滿、(見積聚。)中極、治疝瘕。府舍、治疝癖。(見脾疼。)瘕聚。灸氣海、天樞百壯。

(並見腹脹。)丘墟、主大疝腹堅。關元、治瘕聚(見赤白帶。)帶下。灸間使三十。又淋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結塊如覆盆。或因食得。或因產得。惡露不下。遂成疝瘕。或因月事不調。血結成塊。皆針之。(千翼)

白話文:

睾丸上移至小腹疼痛。中封穴可以治療寒疝引起的腰痛,有時伴隨身體微熱。大敦穴則主治寒疝導致陰莖腫脹突出。(詳見下文)

我的弟弟小時候玩耍時舉重,得了偏墜症(疝氣)。一位道士在他關元穴兩旁,各距三寸的青筋上灸七壯,病就好了。王彥之也患有小腸疝氣,用同樣的方法灸治痊癒了。(我見於《膀胱經》)

金門穴(詳見《屍厥》篇)、丘墟穴(詳見《腋腫》篇)可以治療暴發性的疝氣疼痛。大敦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症狀包括小便頻數失禁、陰莖疼痛、心痛冒汗、睾丸上移入腹、陰莖腫大、臍下腹痛、悶悶不樂等,左側病痛就取右側穴位,右側病痛則取左側穴位。蠡溝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症狀包括小腹腫脹、間歇性小腹劇痛、排尿困難如同尿閉、經常打嗝、心悸、氣短、腹痛、悶悶不樂、咽喉堵塞如同長了息肉等。

背部拘緊,無法彎腰挺身。太衝穴治療小兒突然發生的疝氣,症狀包括嘔吐、發冷、咽喉乾燥腫痛、內踝前疼痛、肢體酸痛、腋下腫脹。下文記載,此穴位可以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症狀包括小腹疼痛、排尿困難如同淋病。照海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症狀包括小腹疼痛、嘔吐、嗜睡。陰蹺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症狀包括小腹疼痛。(與上文相同)左側病痛取右側穴位,右側病痛取左側穴位,立即見效。(明代醫家記載)蠡溝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症狀包括小腹腫脹、排尿困難。

(與上文相同)臍下有氣體積聚如同卵石,腳冷、小腿酸痛、屈伸困難。(下文記載)石門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症狀包括繞臍疼痛。關元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古籍有誤寫為「暴」),症狀包括小腹疼痛、胎兒轉位導致排尿困難。陷谷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症狀包括小腹疼痛。交信穴(詳見《淋病》篇)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華佗治療突然發生的陰囊腫大,取足大拇指指甲外側五分處的白色肉際,灸三壯,艾炷大小如半枚棗核。左側病痛取右側穴位,右側病痛取左側穴位。

照海穴主治四肢酸痛、身體沉悶、陰莖突然腫脹突出。(古籍有異文)大敦穴主治突然發生的疝氣劇痛,症狀包括陰莖上移入腹、寒疝、陰莖腫脹突出、臍腹悶悶不樂、排尿困難且伴隨疼痛,灸刺即可見效。左側病痛取右側穴位,右側病痛取左側穴位。(甲本記載,照海穴主治此症)陰陵泉穴治療疝氣和腹部腫塊,症狀包括排尿困難、氣淋。(古籍有異文)古籍記載,此穴主治婦女疝氣和腹部腫塊,按壓時如同用熱水澆淋股內至腰部。

腹瀉、陰部疼痛、小腹疼痛堅硬、下肢濕冷、不愛吃東西。大溪穴主治胞宮內有大型疝氣和腹部腫塊積聚,並與陰部相連。(古籍有異文)太陰郄、衝門穴主治疝氣、腹部腫塊和陰部疝氣。四滿穴主治臍下疝氣積聚。(甲本記載,胞宮內有瘀血)石門穴主治腹部脹滿和疝氣積聚。四滿穴(詳見積聚篇)中極穴治療疝氣和腹部腫塊。府舍穴治療疝氣和癖症。(詳見《脾痛》篇)腹部腫塊積聚,灸氣海、天樞穴各一百壯。

(詳見《腹脹》篇)丘墟穴主治大型疝氣導致腹部堅硬。關元穴治療腹部腫塊積聚(詳見《赤白帶》篇),帶下病症,灸間使穴三十壯。又治療小便頻數灼熱、尿道疼痛、臍下有結塊如同覆盆,可能是飲食或生產所致,惡露不下導致疝氣和腹部腫塊,或因月經不調,血塊凝結成塊,皆需針灸治療。(千翼本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