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四 (3)
針灸資生經第四 (3)
1. 嘆息(太息)
少衝、主太息煩滿。少氣悲驚。(千)行間、主不得太息。(見心痛。)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及井俞。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不嗜臥。虛則鼓脹。腹中氣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商丘、(見腸鳴。
白話文:
少衝穴,主治太息煩滿、少氣悲驚。(千金方)
行間穴,主治不能太息。(見心痛篇)
凡是喜歡太息,不喜歡吃飯,寒熱汗出多,病情嚴重則喜歡嘔吐,嘔吐完則衰弱,應立刻取公孫穴及井穴治療。實證則腸中切痛、厥逆、頭面腫起、煩心狂躁、多飲不喜歡睡覺。虛證則鼓脹、腹中氣滿熱痛、不喜歡吃飯,霍亂,用公孫穴治療。商丘穴(見腸鳴篇)。
)日月、治太息善悲。(銅見悲愁。)行間、治太息。(見口喎。)丘虛、療胸脅痛。善太息。胸滿膨膨。(明下)
白話文:
)日月:治療嘆息和憂傷。(見到銅,就感到悲傷和憂愁。)行間:治療嘆息。(見到嘴歪。)丘虛:治療胸脅痛。善太息。胸部飽滿、膨脹。(明下)
2. 心煩悶
(心痹,余見心氣)
神門、治瘧。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中。咽乾不嗜食。心痛數噫。恐悸。少氣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熱。狂悲哭。嘔血遺溺。(銅)上管、治心中熱煩。陰都、(見瘧。)巨闕、治心中煩滿。玉堂、治煩心。(見胸痛。)魚際、少商、(見善噫。)公孫、(見狂言。
白話文:
神門穴:治療瘧疾,心煩得很厲害,想喝冷飲,但怕冷,又想待在溫暖的地方。咽喉乾燥,食慾不振,心痛,經常打嗝,恐懼驚悸,氣短,手臂寒冷,喘息不暢,全身發熱,狂悲痛哭,嘔吐帶血,小便失禁。「銅上管」穴:治療心中煩熱。陰都穴:可治療瘧疾。巨闕穴:治療心中煩滿。玉堂穴:治療心思煩亂。「魚際穴」、「少商穴」:可治療善噫症。公孫穴:可治療狂言症。
)解谿、(見癲。)至陰、(見頭痛。)完骨、治頭痛煩心。陽谿、治熱病煩心。百會、(見風。)強間、承光、治煩心。(見頭痛。)曲差、治心中煩滿。汗不出。完骨、主風頭耳後痛。煩心。(千)關衝、主舌卷口乾。心煩悶。幽門、治心煩悶。(見胸痛。)少衝、療煩心上氣。
白話文:
解谿:參照癲癇。至陰:參照頭痛。完骨:治療頭痛、煩心。陽谿:治療熱病、煩心。百會:參照風。強間、承光:治療煩心。(參照頭痛。)曲差:治療心中煩悶、不出汗。完骨:治療風頭、耳後痛、煩心。關衝:治療舌卷、口乾、心煩悶。幽門:治療心煩悶。(參照胸痛。)少衝:治療煩心、上氣。
(明)紫宮、療胸脅支滿。痹痛骨疼。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玉堂、療胸滿。不得喘息。膺痛骨疼。嘔逆上氣煩心。公孫、主煩心。(千見嘆息。)尺澤、少澤、主心煩。(見脅痛。)凡心虛則心煩。內關主之。(見心痛。)通里、主煩心。(千見心痛。)巨闕、心俞、療煩心。
白話文:
紫宮:治療胸脅部位脹滿,痺痛、骨頭疼痛,吃不下飯,嘔吐或反胃酸水,上氣、煩躁不安。
玉堂:治療胸部脹滿,喘不過氣來,胸部疼痛,骨頭疼痛,嘔吐或反胃酸水,上氣、煩躁不安。
公孫:治療煩躁不安。
尺澤、少澤:治療心煩意亂,伴有脅痛。
凡心虛則心煩:凡是心虛就會心煩。
內關:治療心痛。
通裏:治療煩躁不安,伴有心痛。
巨闕、心俞:治療煩躁不安。
(明見心痛。)太一、治心煩。(銅見癲狂。)上管、療心風驚悸。(銅同。)不能食。心中悶發噦。百會、療心熱悶。心煩。(見風癇。)巨闕、療心中煩悶。(見風癇。)中脘、療心悶。(見賁豚。)紫宮等、主心煩。(見上氣。)曲澤、療心痛出血。則心下澹澹喜驚。
白話文:
心痛 明見穴,用於治療心煩。 癲狂 銅氏穴,用於治療心風驚悸。 心中悶發噦 百會穴,用於治療心熱悶,心煩,當風發作癲癇。 心中煩悶 巨闕穴,用於治療心煩。 中脘穴,用於治療心悶。 心煩 紫宮穴等,主治心煩。心煩,見於上氣。 心痛出血 曲澤穴,用於治療心痛出血。 澹澹喜驚 愉悅的心情會讓人喜悅和興奮。
身熱煩心。口乾。逆氣唾血。肘瘛瘲。喜搖頭。清汗出不過肩。(明)曲差、療心煩。(明見頸項。)心悶痛、灸巨闕二七壯。(千見心痛。)百會、治心熱悶。(見風癇。)絕骨、治風心煩。(並見中風。)魚際、療心痹。(銅見上氣。)臨泣、(月事。)鬲俞、治心痛周痹。
(銅見痃癖。)
白話文:
-
身體發熱,心煩意亂。口乾。氣逆而吐血。肘關節疼痛。喜歡搖頭。清汗出不超過肩部。(明)曲差穴,治療心煩。(明見頸項。)
-
心悶痛,灸巨闕穴二七壯。(千見心痛。)
-
百會穴,治療心熱悶。(見風癇。)
-
絕骨穴,治療風心煩。(並見中風。)
-
魚際穴,治療心痹。(銅見上氣。)
-
臨泣穴,(月經病。)
-
鬲俞穴,治療心痛周痹。
3. 膽虛(膽熱)
中府、治膽熱嘔逆上氣。(銅見肺氣。)膽虛、灸三陰交各二十壯。
4. 嗜臥
囟會、(見頭痛。銅同。)百會、(見癇。)療多唾。(明)陰蹺、(見小腹痛。)鬲俞、(見食不下。)療嗜臥。腎俞、療好獨臥。(見勞。)二間、(下同。)三間、療多臥喜睡。厲兌、療多睡善驚。(千同。)脾俞、療四肢煩熱。嗜臥怠惰。四肢不欲動。(下)三陽絡、療嗜臥。
白話文:
囟會:主治頭痛。
百會:主治癇。
療多唾:主治多唾。
陰蹺:主治小腹痛。
鬲俞:主治食不下。
療嗜臥:主治嗜臥。
腎俞:主治習慣獨臥。
二間:主治多睡喜睡。
三間:主治多睡喜睡。
厲兌:主治多睡善驚。
脾俞:主治四肢煩熱、嗜臥怠惰、四肢不欲動。
三陽絡:主治嗜臥。
身不欲動。五里、(見風勞。)大溪、(見傷寒無汗。)大鐘、照海、(並見淋。)二間、治嗜臥。(銅)鬲俞、主傷寒嗜臥。(千)三陽絡、治嗜臥。身體不欲動。厲兌、大敦、治喜寐。(見小腹痛。)天井、主嗜臥。(千見四肢厥。)
白話文:
-
身體不想動。
-
五里穴:(主治)風勞。
-
大溪穴:(主治)傷寒無汗。
-
大鐘穴、照海穴:(並主治)淋病。
-
二間穴:主治嗜臥。
-
鬲俞穴:主治傷寒嗜臥。
-
三陽絡穴:主治嗜臥。
-
身體不想動。
-
厲兌穴、大敦穴:主治喜歡睡覺。(見小腹痛。)
-
天井穴:主治嗜臥。(見四肢厥冷。)
千金云、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後取季脅。又云、凡身重不得食無味喜臥。皆針胃管太倉服建中湯平胃丸。今人嗜臥與夫食罷則脾困欲臥。縱不能針。豈可不灸。予與人灸中管膏肓。遂皆不困。故既言之。
白話文:
《千金方》裡說,吃很多,身體卻很瘦,這個叫做食晦。首先取脾俞穴,然後取季脅穴。又說,凡是身體沉重,吃東西沒有味道,喜歡睡覺。都要針灸胃管和太倉穴,並且服用建中湯和平胃丸。現在的人嗜睡,吃飽了飯之後,脾臟虛弱,想睡覺。即使不能針灸,難道不可以艾灸嗎?我與人灸了中管、膏肓穴,之後都不覺得睏倦。所以我將這個方法介紹出來。
5. 不臥
神庭、治驚悸不得安寢。(銅)氣衝、(見上氣。)章門、治不得臥。(見腸鳴。)期門、治大喘不得臥。(見霍亂。)太淵、治咳嗽煩怒。不得臥。(見胸痹。)白環俞、治腰脊冷疼。不得久臥。(明云不識眠睡。)隱白、(見腹脹。)天府、(見中惡。)陰陵泉、(見水腫。
白話文:
-
神庭穴:治療驚悸難以入睡。
-
氣衝穴:治療氣衝胸臆,見於上氣。
-
章門穴:治療不得臥寐,見於腸鳴。
-
期門穴:治療大喘不得臥,見於霍亂。
-
太淵穴:治療咳嗽煩怒,不得臥寐,見於胸痹。
-
白環俞穴:治療腰脊冷痛,不得久臥,明雲不識眠睡。
-
隱白穴:治療腹脹,見於腹脹。
-
天府穴:治療中惡,見於中惡。
-
陰陵泉穴:治療水腫,見於水腫。
)治不得臥。神庭、療風癇驚悸。不得安寢。(明見癲癇。)太淵、肺俞、(見肺。)上管、(見霍亂。)條口、(見足麻。)隱白、(見腹脹。)療不可臥。譩譆、(見勞。)環跳、岐伯云、療臥伸縮回轉不得。大椎、療臥不安。(下見瘛瘲。)氣海、陰交、大巨、主驚不得臥。
白話文:
針灸療法:
)用於治療無法入睡的疾病。
神庭穴和療風穴,用於治療風癇、驚悸,無法安穩入睡。(詳見癲癇。)
太淵穴和肺俞穴,用於治療肺部疾病。(詳見肺病。)
上管穴,用於治療霍亂。(詳見霍亂。)
條口穴,用於治療足麻木。(詳見足麻木。)
隱白穴,用於治療腹脹。(詳見腹脹。)
這些穴位可以治療無法入睡的疾病。
譩譆穴,用於治療勞累。(詳見勞累。)
環跳穴,岐伯說,用於治療身體無法伸縮回轉的疾病。
大椎穴,用於治療無法安穩入睡的疾病。(詳見瘛瘲。)
氣海穴、陰交穴和大巨穴,用於治療驚悸而無法入睡的疾病。
(千)公孫、主不嗜臥。(見嘆息。)攢竹等、主不得臥。(見癲狂。)人不得臥。亦有因心氣使然。宜服俞山人鎮心丹。此丹以酸棗仁微炒過。則令人得睡故也。(指迷云。若頭痛筋攣。驚不嗜臥。謂之腎厥頭痛。宜灸關元百壯。服玉真丸。)
白話文:
(千金方)公孫、主不愛睡覺。(見嘆息。)攢竹等、主沒有辦法睡覺。(見癲狂。)人不能睡覺。也有之所以心氣導致的。宜服用俞山人鎮心丹。這個丹以酸棗仁微炒過。做人的緣故就睡得著。(指迷說。如果頭痛筋攣。驚慌不愛睡覺。謂之腎厥頭痛。宜灸關元百壯。服用玉真丸。)
6. 夢魘(雜夢)
商丘、治魘夢。(銅)千云、主喜魘夢。天牖、療夜夢顛倒。面青黃無顏色。(明)右手關後尺中陰絕者。無腎脈也。若足逆冷。上搶胸痛。夢入水見鬼。善魘寐黑色物來掩人上。刺足太陽治陽。(千)
白話文:
商丘穴:治療魘夢症。(銅人經)千雲穴:主要治療喜魘夢症。天牖穴:治療夜夢顛倒症。面色青黃沒有血色。(明堂)右手關後尺中陰絕的,是沒有腎脈的。如果足部逆冷,往上會引起胸痛,做夢進入水中看見鬼。經常魘寐,有黑色的東西來掩蓋人的上半身,刺足太陽穴來治療陽症。(千金方)
凡魘死、不得著燈火照。亦不得近前急喚。多殺人。但痛咬其足跟及足拇指。邊並多唾其面即活。又灸足大指聚毛中三七壯。(集效)魘不覺。兩足大指聚毛中三十壯。(千翼)
白話文:
有位婦人晚上常常做噩夢,這主要是由於她年輕時侍奉生病的父母,用心過度所致。後來她服用定志丸,就不再經常做噩夢了。艾灸固然不能廢棄,藥也不能不服。
有婦人夜多魘。蓋因少年侍親疾用心所致也。後服定志丸。遂不常魘。灸固不可廢。藥亦不可不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