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二 (4)
針灸資生經第二 (4)
1. 點艾火
下經云、古來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棗桑竹八木。切宜避之。有火珠曜日。以艾承之得火。次有火鏡耀日。亦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諸蕃部落用鑌鐵擊䃈石得火出。以艾引之。凡人卒難備。即不如無木火。清麻油點燈。燈上燒艾莖點灸是也。兼滋潤灸瘡。至愈不疼痛。用蠟燭更佳。
良方云、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今舟行人以鐵鈍刀擊石穴。以紙灰為火丸。在下承之。亦得火。)或水精鏡於日得太陽火為妙。天陰則以槐木取火。
白話文:
在古代的醫學典籍中提到,自古以來在進行灸療時,應該要避免使用松、柏、枳、橘、榆、棗、桑、竹這八種木材來點火,一定要遠離這些材質。最好的情況是,當太陽如寶珠般閃耀時,我們可以利用艾草接住太陽的光芒點燃艾火;其次,如果使用反射太陽光的鏡子也能引燃艾草,這種火源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有些異族部落會用鐵塊擊打石頭產生火花,再用艾草接住引燃。但這種方式對於一般人來說,實在不容易準備,因此,若無法做到上述方式,那麼使用無煙的火源,像是清潔的麻油點燈,然後在燈火上燃燒艾草莖進行灸療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這樣的方式還能滋潤灸療後的傷口,直至痊癒都不會感到疼痛,如果使用蠟燭的話效果會更好。
好的醫方提到,無論何時,都應選擇敲擊石頭來取得火源。例如,現在行船的人會用鈍鐵刀敲擊石頭上的凹洞,並在下方鋪上紙灰,這樣也可以得到火源。或者,如果天氣晴朗,可以使用水晶鏡片反射太陽光獲得火源,效果最佳。然而,如果天氣陰暗,那麼就改用槐木來取得火源。
2. 治灸瘡
下經云、凡著艾得瘡發。所患即瘥。不得瘡發。其疾不愈。甲乙經云、灸瘡不發者。用故履底灸令熱。熨之。三日即發。今用赤皮蔥三五莖去青。於煻火中煨熟。拍破。熱熨瘡十餘遍。其瘡三日自發。予見人灸不發者。頻用生麻油漬之而發。亦有用皂角煎湯。候冷、頻點之而發。
亦有恐氣血衰不發。於灸前後煎四物湯服。以此湯滋養氣血故也。蓋不可一概論也。予嘗灸三里各七壯。數日過不發。再各灸兩壯。右足發。左足不發。更灸左足一壯。遂發兩月。亦在人以知取之。若任其自然。則終不發矣。此人事所以當盡也。
凡著灸住火。便用赤皮蔥薄荷煎湯。溫洗瘡周迴約一二尺。令驅逐風氣於瘡口出。兼令經脈往來不滯。自然瘡壞疾愈。(今人亦有恐水殺人。不用湯淋。)若灸瘡退火痂後。用東南桃枝青嫩柳皮煎湯溫洗。能護瘡中諸風。若瘡內黑爛。加胡荽煎。若瘡疼不可忍。多時不較。加黃連煎神效。
凡貼灸瘡。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棉。冬用兔腹上白細毛。貓兒腹毛更佳。今人多以膏藥貼之。日三兩易。全不疼。但以膏藥貼。則易干爾。若要膿出多而疾除。不貼膏藥尤佳。
白話文:
[治療灸瘡的方法]
古籍記載,一旦艾灸造成傷口,如果傷口能夠順利癒合,那麼原本的病痛就會康復。然而,如果傷口無法癒合,疾病就可能持續存在。《甲乙經》提到,對於灸瘡無法癒合的情況,可以使用舊鞋底燒熱後熨燙,通常三天後就會開始癒合。現在的做法是使用三到五根紅色表皮的大蔥,去掉綠色的部分,在炭火中烤熟,然後打碎,趁熱敷在傷口十幾次,通常三天後就會開始癒合。我曾經看到有人的灸瘡無法癒合,頻繁地使用生麻油浸泡,最終傷口開始癒合。也有人使用皁角煮湯,待涼後頻繁地點在傷口,同樣促進了傷口癒合。
還有人擔心因氣血衰弱導致傷口無法癒合,在進行灸療前後會服用四物湯,因為這種湯可以滋養氣血。然而,這不能一概而論。我曾經在三里的位置進行了七次灸療,數天過去後傷口仍未癒合,再次進行了兩次灸療,右腳的傷口開始癒合,但左腳未見好轉,於是再次對左腳進行了一次灸療,結果兩個月後傷口終於開始癒合。這說明,治療效果有時需要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一旦艾灸結束,應立即使用紅皮蔥和薄荷煮湯,溫和地清洗傷口周圍約一到兩尺範圍,這樣可以幫助排出風氣,並保持經絡的暢通,自然傷口就會癒合,疾病也會隨之康復。(現在有些人擔心用水會導致感染,因此不使用湯液沖洗。)如果灸瘡在脫落焦痂後,可以使用東南方的桃樹枝和青嫩的柳樹皮煮湯溫和地清洗,可以保護傷口免受風邪侵襲。如果傷口內部出現黑色腐爛,可以加入香菜一起煮。如果傷口疼痛難忍,且長時間未見好轉,可以加入黃連煮湯,具有神奇的療效。
對於灸瘡的覆蓋物,春天使用柳絮,夏天使用竹膜,秋天使用新棉花,冬天使用兔子腹部的白色細毛,貓腹部的毛更好。現在大多數人使用藥膏貼在傷口上,每天更換兩到三次,這樣不會感到疼痛。但是,如果使用藥膏,傷口容易乾燥。如果希望傷口排出更多膿液以加速痊癒,不使用藥膏效果更佳。
3. 忌食物
既灸。忌豬魚熱面生酒動風冷物。雞肉最毒。而房勞尤當忌也。
下經云、灸時不得傷飽大飢飲酒。食生硬物。兼忌思慮憂愁恚怒呼罵呼嗟嘆息等。(今下里人灸後。亦忌飲水。將水濯手足。)
白話文:
[避免食用的食物]
一旦進行了針灸治療後,應避免食用豬肉、魚類、辛辣的麵食、新釀的酒以及所有性質寒涼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可能會影響療效。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雞肉在這段時間內是最應避免的,因為它的性質可能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在進行房事或過度勞累後,更應嚴格遵守這些飲食禁忌。
古籍中記載,在接受針灸治療時,不能在非常飽或非常餓的情況下進行,也不能在飲酒或食用堅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後進行。同時,還需避免在情緒波動大,如深思、憂鬱、憤怒、大聲喊叫、嘆氣等情況下接受針灸。另外,現代一些鄉村地區的人們在針灸後,也會避免喝水和用冷水洗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