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三 (9)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三 (9)

1. 霍亂吐瀉(余見轉筋)

凡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千)三里、主霍亂遺失失氣。期門、主霍亂泄注。尺澤、主嘔泄上下出脅下痛。太白、主腹脹食不化。喜嘔泄有膿血。關衝、治霍亂胸中氣噎。不嗜食。臂肘痛不舉。(銅)人迎、治吐逆霍亂。胸滿喘呼不得息。期門、治胸中煩熱。

白話文:

所有霍亂拉肚子,卻不自知。先取太谿穴。接著取太倉之原,也就是三里穴。三里穴,治療霍亂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昏迷脫水。期門穴,治療霍亂導致的泄瀉。尺澤穴,治療嘔吐,腹瀉,向上嘔吐,向下腹瀉,脅下疼痛。太白穴,治療腹脹,食積不化。喜歡嘔吐腹瀉,有膿血。關衝穴,治療霍亂,胸悶,氣短,不思飲食,臂肘疼痛無法舉起。人迎穴,治療口吐泄瀉的霍亂。胸悶,喘息,不能休息。期門穴,治療胸中煩熱。

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臥。脅下積氣。上脘、治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隱白、治吐泄。(見腹脹。)中脘、治霍亂出泄不自知。支溝、天樞、治嘔吐霍亂。(見臍痛。)太白、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泄膿血。(見腹脹。)陰郄、治心痛霍亂。胸滿。

白話文:

賁豚症狀:上下翻騰,眼睛青黑並嘔吐,霍亂腹瀉,腹腔堅硬,呼吸困難無法躺下,脅下積氣。

上脘穴部位:在前正中線上,胃脘部,建裏穴,屬足陽明胃經。

上脘穴主治:霍亂吐瀉。

中脘穴部位: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

中脘穴主治:霍亂吐瀉不自知。

支溝穴部位:在前正中線上,臍上2寸。

天樞穴部位:在前正中線上,臍旁2寸,

支溝穴和天樞穴主治:嘔吐霍亂。

太白穴部位:在足內側緣,距第一蹠骨間隙後方。

太白穴主治:氣逆霍亂腹痛,又吐膿血。

陰郄穴部位: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旁開1.5寸。

陰郄穴主治:心痛霍亂,胸滿。

上管、治霍亂心痛。不可臥。吐利。(明)巨闕、治胸脅滿。霍亂吐利不止。困頓不知人。(下)吐逆霍亂。吐血。灸手心主五十壯。(千)凡霍亂先心痛及先吐。灸巨闕七壯。若先腹痛。太倉二七壯。若先下利。灸大腸募。(臍旁二寸。)男左女右。若吐下不禁。兩手脈疾數。

灸蔽骨下三寸。又臍下三寸。各七十壯。若下不止。太都七壯。若泄利傷煩欲死。慈宮二七壯。

白話文:

・上管 穴位,用來治療霍亂心痛。不可臥牀。有嘔吐腹瀉的症狀。

・巨闕 穴位,用來治療胸脅滿。霍亂嘔吐腹瀉不止。精神困頓,神志不清,不認識人。

・治療嘔吐霍亂。吐血。用灸法在手心主 穴位上灸 50 壯。

・凡霍亂病,先心痛,然後嘔吐。在巨闕穴上灸 7 壯。如果是先腹痛,在太倉穴上灸 27 壯。如果是先腹瀉,灸大腸募穴。(在臍旁二寸處。)男人取左邊,女人取右邊。如果嘔吐腹瀉不止,兩手脈搏急而快。

霍亂吐瀉。尤當速治。宜服來復丹鎮靈丹等藥。以多為貴。尤宜灸上管、中脘、神闕、關元等穴。若水分穴。尤不可緩。蓋水穀不分而後泄瀉。此穴一名分水。能分水穀故也。或兼灸中管穴。須先中管而後水分可也。

白話文:

霍亂吐瀉時,應當儘快治療。宜服用來復丹、鎮靈丹等藥物,越多越好。尤其應該灸上脘、中脘、神闕、關元等穴位。如果出現水分穴,則更不能延誤。因為水穀不分,才會腹瀉。水分是穴位的名稱,因為它能分清水分和食物。還可以再灸中脘穴位。需要先灸中脘穴位,然後再灸水分穴。

2. 嘔吐(又見喘嗽)

胃俞、主嘔吐。筋攣。食不下。(千)商丘、主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多寒熱。喜嘔。商丘、幽門、通谷、主喜嘔。陽陵泉、主嘔宿汁。心下澹澹。天容、主咳逆嘔沫。曲澤、主逆氣嘔涎。維道、主嘔逆不止。大鐘、大溪、主煩心滿嘔。絕骨、主病熱欲嘔。俞府、(明下云不下食。

白話文:

胃俞,主治嘔吐,筋攣,食不下。

商丘,主治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多寒熱,喜嘔。

商丘、幽門、通谷,主治喜嘔。

陽陵泉,主治嘔吐宿食,心下澹澹。

天容,主治咳嗽逆嘔沫。

曲澤,主治逆氣嘔涎。

維道,主治嘔逆不止。

大鐘、大溪,主治煩心滿嘔。

絕骨,主治病熱欲嘔。

俞府,主治食不下。

)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嘔吐胸滿。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嘔吐。隱白、主鬲中嘔吐不欲食。魂門、陽關、主嘔吐不住。多涎。巨闕、胸堂、主吐食。鬲俞、主吐食。又灸章門。胃管、魚際、療膈虛食飲嘔。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白話文:

  1. 靈墟、巨闕、率谷、神藏:主治嘔吐、胸悶。胃俞、腎俞、石門、中庭等:見反胃。少商、勞宮:主治嘔吐。

  2. 隱白:主治胃中嘔吐不想吃東西。魂門、陽關:主治吐個不停、多痰。巨闕、胸堂:主治吐食物。鬲俞:主治吐食物。也可以灸章門穴。

  3. 胃管、魚際:治療胃虛、吃了東西就嘔吐。身熱汗出、唾嘔。吐血、唾血。

(明)中庭、(見反胃。)療嘔吐。(明)雲門、(見上氣。)療嘔逆。神藏、靈墟、治嘔吐胸滿。(銅見胸脅滿。)承光、(見頭痛。)大都、(見腹滿。)治嘔吐。太衝、治嘔逆發寒。(見疝)大鐘、治嘔逆多寒。(見淋。)勞宮、(見傷寒。)治氣逆嘔噦。維道、治嘔逆不止。

白話文:

(明)中庭:(見反胃。)治療嘔吐。(明)雲門:(見上氣。)治療嘔逆。神藏、靈墟:治療嘔吐胸滿。(銅見胸脅滿。)承光:(見頭痛。)大都:(見腹滿。)治療嘔吐。太衝:治療嘔逆發寒。(見疝)大鐘:治療嘔逆多寒。(見淋)勞宮:(見傷寒。)治療氣逆嘔噦。維道:治療嘔逆不止。

三焦不調。水腫。不嗜食。上髎、治嘔逆。鬲關、治嘔噦多涎唾(見背痛。)率谷、治嘔吐不止。(見痰。)肺俞、治上氣嘔吐。(見上氣。)玉堂、治嘔吐寒痰上氣。心俞、治嘔吐不下食。(見狂走。)中庭、(見胸滿。)腧府(見喘。)意舍、(見腹脹。)治嘔吐。鬲俞、治咳逆嘔逆。

白話文:

  1. 三焦功能失調。水腫。食慾不振。

  2. 上髎穴:治療嘔吐和反胃。

  3. 鬲關穴:治療嘔吐、噁心、多涎唾(參考背痛條目)。

  4. 率谷穴:治療嘔吐不止(參考痰條目)。

  5. 肺俞穴:治療上氣、嘔吐(參考上氣條目)。

  6. 玉堂穴:治療嘔吐、寒痰上氣。

  7. 心俞穴:治療嘔吐、飲食不下(參考狂走條目)。

  8. 中庭穴:(參考胸滿條目)。

  9. 腧府穴:(參考喘條目)。

  10. 意舍穴:(參考腹脹條目)。

  11. 膈俞穴:治療咳嗽、嘔吐和反胃。

鬲胃(明作上。)寒痰。食飲不下。胸滿支腫。脅痛腹脹。胃脘暴痛。膽俞、治嘔則食無所出。(見腹脹。)魄戶、治嘔吐煩滿。(見上氣。)膻中、治吐涎。太谿、治嘔吐口中如膠。善噫。顱囟、治小兒嘔吐涎沫。瘈脈、治小兒嘔吐泄利。(並見小兒瘛瘲。)築賓、(見狂。

白話文:

  1. 鬲胃:胃脘部疼痛,因寒痰引起的吞嚥困難。

  2. 胸滿支腫:胸部脹滿,呼吸困難。

  3. 脅痛腹脹:脅肋疼痛,腹脹。

  4. 胃脘暴痛:胃脘部劇烈疼痛。

  5. 膽俞:膽經的背部俞穴,治療嘔吐,但無法停止進食。

  6. 魄戶:任脈的胸部俞穴,治療嘔吐、煩躁、胸悶。

  7. 膻中:任脈的胸部俞穴,治療嘔吐涎液。

  8. 太谿:腎經的足部俞穴,治療嘔吐,口中黏液如膠。

  9. 顱囟:督脈的頭頂俞穴,治療小兒嘔吐涎沫。

  10. 瘈脈:脾經的足部俞穴,治療小兒嘔吐和腹瀉。

  11. 築賓:督脈的足部俞穴,治療狂躁。

)少海、治嘔吐涎沫。廉泉、療喘息嘔沫。(明見少氣。)築賓、療嘔吐不止。幽門、療善吐。食飲不下。兼唾多吐涎。乾噦嘔沫。(下)上管、療嘔吐食不下。腹脹氣滿。心忪驚悸。時吐嘔血。腹㽲痛。痰多吐涎。小兒吐奶。灸中庭一壯。粥食湯藥皆吐不停。灸間使(千見乾嘔。

白話文:

  1. 少海:治療嘔吐涎沫。

廉泉:治療喘息嘔沫。(另外可見少氣。)

築賓:治療嘔吐不止。

幽門:治療善吐。咽不下食物和飲品。吐口水和吐痰增多。嘔吐涎沫。(灸下)

上管:治療嘔吐食不下。腹脹氣滿。心慌驚悸。時吐嘔血。腹㽲痛。痰多吐涎。小兒吐奶。灸中庭一壯。

  1. 粥食湯藥皆吐不停。灸間使(另外可見乾嘔。)

)吐逆嘔不得食。灸心俞百壯。或胸堂百壯。或巨闕五十。嘔吐宿汁。吞酸。灸日月百壯。三報。或鹽半斤炒。故帛裹就熱熨痛處。主嘔吐。若心腹痛而嘔。此寒熱客於腸胃云云。灸中脘。(指)三焦俞、主飲食吐逆。(千見勞。)隱白、療嘔吐。(明)太白、治嘔吐。三焦俞、治吐逆。

(並見腹脹。)

白話文:

  1. 吐逆腹脹,不能吃東西。灸心俞100壯。或灸胸堂100壯。或灸巨闕50壯,吐出胃裡的宿食。吞嚥酸水。灸日月100壯。三報。或炒鹽半斤,用布包著熨燙疼痛處。主治嘔吐。

  2. 如果心腹疼痛而嘔吐。這是寒熱之氣侵犯腸胃所致。灸中脘。(指)三焦俞,主治飲食吐逆。(千見勞。)隱白,治療嘔吐。(明)太白,治療嘔吐。三焦俞,治療吐逆。

3. 乾嘔

極泉、俠白、治心痛。乾嘔煩滿。(銅)通谷、療乾嘔無所出。又治勞食飲隔結。(明)膽俞、療胸脅支滿。嘔無所出。口苦幹。飲食不下。幽門、療乾噦。(下見吐。)乾嘔不止。粥食湯藥皆吐不停。灸手間使三十壯。若四厥脈沉絕不至。灸便通。此起死法。(千)乾嘔、灸心主。尺澤亦佳。又灸乳下一寸三十壯。霍亂乾嘔。間使七壯。不瘥、更灸。

白話文:

  • 極泉、俠白:治療心痛,乾嘔煩滿。

  • 通谷:治療乾嘔不止,沒有東西吐出來。還治療勞食飲隔結。

  • 膽俞:治療胸脅支滿,乾嘔不止,口苦乾澀,飲食不下。

  • 幽門:治療乾噦(乾嘔),乾嘔不止,粥食湯藥都吐不停。灸手間使穴三十壯。如果四厥脈沉絕,不到達,灸便通。這是起死回生的方法。

  • 乾嘔:灸心主穴,尺澤穴也很好。又灸乳下一寸三十壯。霍亂乾嘔,灸間使穴七壯。不痊癒,再灸。

千金言生薑乃嘔家聖藥。有此疾者。早上宜多用生薑泡湯服。或煨、或生嚼。或取自然汁入酒服。皆效。

白話文:

千金要方中說生薑是治療嘔吐的家傳良藥。患有嘔吐症的人,早晨宜多用生薑泡湯服用。也可以將生薑煨熟或生嚼。或者取生薑的自然汁液加入酒中服用。這些方法都有效。

隱白、主腹滿喜嘔。(千)乾嘔、灸心主。尺澤佳。又乳下一寸三十壯。凡噦、令人惋恨。(承漿七壯如麥大。又臍下四指七壯。卒噦膻中中府胃管各數十壯。尺澤巨闕七壯。)

白話文:

隱白穴:主治腹滿、喜歡嘔吐。(千金方):若乾嘔,灸心俞穴效果好。尺澤穴的治療效果也很好。此外,在乳下一寸處灸三十壯。凡是嘔吐,都會令人感到遺憾、惋惜。在承漿穴灸七壯,壯如麥粒大小。臍下四指處灸七壯。突然嘔吐時,在膻中穴、中府穴、胃管穴各灸數十壯。在尺澤穴、巨闕穴各灸七壯。

4.

蠡溝、主數噫。恐悸。氣不足。(千)陷谷、主腹大滿。喜噫。鳩尾、主噫喘胸滿咳嘔。少海、主氣逆呼吸噫噦嘔。勞宮、主氣逆噫不止。咳唾噫善咳。氣無所出。先取三里。後取太白、章門。大敦、主噦噫。又灸石關。太谿、(見吐。)治善噫。(銅)蠡溝、治數噫。(見疝。

白話文:

蠡溝穴:主治多次打嗝。心悸膽怯。元氣不足。

陷谷穴:主治腹部脹滿。喜歡打嗝。

鳩尾穴:主治打嗝、胸悶、咳嗽、嘔吐。

少海穴:主治氣息上逆、呼吸不暢、打嗝、嘔吐。

勞宮穴:主治氣息上逆、打嗝不止。治療咳嗽、吐痰、打嗝,以及咳嗽不止。

三里穴:主治元氣不足。

太白穴、章門穴:主治元氣不足。

大敦穴:主治嘔吐、打嗝。還可以灸石關穴、太谿穴。

蠡溝穴:主治多次打嗝。

)神門、治數噫恐悸。(見心煩。)陷谷、(見水腫。)期門、治產後善噫。(見心痛。)大淵、治噫氣噦逆。少商、治煩心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咳逆。大淵、治善噦嘔。(見胸痹。)溫溜、治傷寒噦逆噫噦。鬲中氣閉寒。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壯。千、噫噦嘔逆。

灸石關百壯。

白話文:

  1. 神門穴:治療經常嘆氣、恐懼、驚悸。(見心煩條目)

  2. 陷谷穴:治療水腫。(見水腫條目)

  3. 期門穴:治療產後經常嘆氣。(見心痛條目)

  4. 大淵穴:治療打嗝、嘔吐逆流。

  5. 少商穴:治療煩躁、容易打嗝、心下滿悶、出汗卻感到寒冷、咳嗽逆氣。

  6. 大淵穴:治療經常打嗝嘔吐。(見胸痹條目)

  7. 溫溜穴:治療傷寒引起的打嗝、嘔吐、逆流、胸悶、寒氣閉結在膈肌中。可用灸法治療,在腋下聚毛下緣,靠近肋骨的凹陷處,灸五十壯。

  8. 千金穴:治療打嗝、嘔吐、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