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三 (4)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三 (4)

1. 陰腫(陰瘡)

曲泉、(見無子。)陰蹺、(見漏下。)大敦、氣衝、(見疝。)主陰腫。(千)志室、胞肓、療陰痛下腫。(明)崑崙、在外踝後跟骨上。治陰腫。(銅)明下云、內崑崙在內踝後五分筋骨間。療小兒陰腫。灸三壯。曲泉、治陰腫䯒痛。(見風勞。)氣衝、治婦人陰腫。(見月事。)又療陰腫。(明下見疝。)膀胱俞、治陰生瘡。(見便赤。)

白話文:

  • 曲泉穴: (請參閱無子)

  • 陰蹺穴: (請參閱漏下)

  • 大敦穴、氣衝穴: (請參閱疝氣)

  • 主治陰腫: 千金方志室穴、胞肓穴: 治療陰痛下腫。

  • 崑崙穴: 位於外踝後跟骨上,治療陰腫。

  • 明下雲: 內崑崙穴位於內踝後五分筋骨間,治療小兒陰腫,灸三壯。

  • 曲泉穴: 治療陰腫、疼痛。 (請參閱風勞)

  • 氣衝穴: 治療婦女陰腫。 (請參閱月事)

  • 又治療陰腫:(請參閱疝氣)

  • 膀胱俞穴: 治療陰部生瘡。 (請參閱便血)

有人陰腫。醫以赤土塗之。令服八味丸而愈。一小兒陰腫。醫亦以赤土塗之愈。(今人用寫字油柱木用。)若久病而陰腫。病已不可救。宜速灸水分穴。蓋水分能分水穀。水穀不分故陰腫。不特陰腫。它處亦腫也。尤宜急服禹餘糧丸云。(見既效方。)

白話文:

有的人陰部腫脹。醫生用赤土塗抹在腫脹處。讓病人服用八味丸而治癒。一個小孩子陰部腫脹。醫生也用赤土塗抹在腫脹處治癒。(現在的人用寫字油柱木用。)如果久病而陰部腫脹。病已經不能挽救。應該馬上灸水分穴。因為水分穴能夠分清水分。水分不分清所以陰部腫脹。不只是陰部腫脹。其他地方也會腫脹。更應該緊急服用禹餘糧丸。(見既效方。)

2. 小腹痛

陰蹺、療小腹偏痛嘔逆嗜臥。(明)中極、療小腹痛。積聚堅如石。小便不利。失精絕子。面皯。(下)腎俞、復留、中封、承筋、陰包、承山、大敦、主小腹痛。(千)石門、商丘、主小腹堅痛。下引陰中。石門、水分、主小腹拘急痛。湧泉、主風入腹中。小腹痛。臍中等、主小腹疝氣痛。

白話文:

陰蹺穴:治療小腹偏痛、嘔吐、反胃、嗜臥等症狀。(出自明代醫書)

中極穴:治療小腹疼痛、積聚堅硬如石、小便不利、失精絕子、面色憔悴等症狀。(出自下)

腎俞穴、復留穴、中封穴、承筋穴、陰包穴、承山穴、大敦穴:主治小腹疼痛。(出自千)

石門穴、商丘穴:主治小腹堅痛,並伴有下引陰中之症狀。

石門穴、水分穴:主治小腹拘急疼痛。

湧泉穴:主治風入腹中,引起小腹疼痛。

臍中等穴:主治小腹疝氣疼痛。

(見疝。)大溪、主小腹熱而偏痛。肝俞、(見咳逆。)小腸俞、(見便赤。)蠡溝、照海、(見疝。)下廉、(見飧泄。)丘墟、(見腋腫。)中都、(見腸鳴。)治小腹痛。(銅)大沖、治腰引小腹痛。帶脈、治婦人小腹堅痛。月脈不調。帶下赤白。裡急瘛瘲。五樞、主小腹痛。

白話文:

看到「疝」字,大溪穴,治療小腹發熱並疼痛的一側。肝俞穴,治療咳嗽、呃逆。小腸俞穴,治療大便帶血。蠡溝穴、照海穴,治療疝氣。下廉穴,治療腹瀉。丘墟穴,治療腋下腫脹。中都穴,治療腸鳴。治療小腹疼痛。大沖穴,治療腰部牽引小腹疼痛。帶脈穴,治療婦女小腹堅硬疼痛。月經不調。帶下赤白色。裡急後重。五樞穴,治療小腹疼痛。

(見疝。)曲泉、主女子小腹腫。(無子。)婦人陰痛。引心下。(小腹絞痛。灸膝外邊上去一寸宛宛中。千翼)

白話文:

看到疝氣病症,用曲泉穴,可以治療女性小腹腫脹,不孕,婦女陰痛,並引發心部以下疼痛,小腹絞痛的症狀。在膝蓋外側,往上約一寸的宛宛穴處灸。

3. 小腹脹滿

大巨、治小腹脹滿。煩渴。㿉疝。偏枯、四肢不舉。(銅)曲骨、治小腹脹滿。小便淋澀不通。㿉疝、小腹痛。然谷、治小腹脹。(見疝。)幽門、治小腹脹滿。嘔沫吐涎喜唾。京門、(見腸鳴。)蠡溝、(見疝。)中封、治小腹腫。(見瘧。)胞肓、治小腹堅急。(見腹痛。

白話文:

大巨:治療小腹脹滿,煩渴,疝氣,中風偏癱,四肢不能活動。(銅)

曲骨:治療小腹脹滿,小便淋澀不通,疝氣,小腹疼痛。

然谷:治療小腹脹滿。(見疝氣)

幽門:治療小腹脹滿,嘔吐泡沫和口水,喜歡吐口水。

京門:(見腸鳴)

蠡溝:(見疝氣)

中封:治療小腹腫脹。(見瘧疾)

胞肓:治療小腹堅硬緊繃。(見腹痛)

)水道、治小腹滿。引陰中痛。腰背強急。膀胱有寒。三焦結熱。小便不利。大敦、治小腹痛。中熱、喜寐。小便不利。小腹脹滿。虛乏。灸小腸俞隨年。(千)五臟虛勞。小腹弦急脹熱。灸腎俞五十壯。老小損之。若虛冷、可百壯。委中、主小腹堅腫。

白話文:

水道穴,治療小腹脹滿、引陰疼痛、腰背僵硬、膀胱有寒、三焦結熱、小便不利。

大敦穴,治療小腹疼痛、中熱、嗜睡、小便不利、小腹脹滿、虛弱。灸小腸俞穴,根據年齡灸壯。

腎俞穴,治療五臟虛勞、小腹弦急脹熱。灸腎俞穴五十壯,老年人和體質虛弱的人酌情減少。若虛寒體質,可灸百壯。

委中穴,治療小腹堅腫。

銅人云、小腸俞治小便赤澀淋瀝。小腹痛。千金亦云、治小腹脹滿。此治小腹脹痛要穴也。若灸不效。方灸其它穴云。

白話文:

銅人經說,刺激小腸俞穴可以治療小便赤澀淋漓、小腹疼痛的症狀。千金方中也有記載,可以用來治療小腹脹滿。此穴是治療小腹脹痛的重要穴位。如果艾灸沒有效果,再施灸其他穴位。

4. 㿗疝

(諸疝氣,胎疝,寒疝,卒疝)

必用方云、治水㿗偏大。上下不定。疼不可忍。俗呼為膀胱氣。用煅過牡蠣二兩、炮乾薑一兩、為末塗病處。即愈。則是水㿗即膀胱氣也。千金云、氣衝主㿗。明堂下經云、治㿉疝。則是㿗即㿉疝也。恐人惑其名而誤治之。故為之辨。

白話文:

有一個著名的方劑,可以治療水疝偏大,上下不定,疼痛難忍,俗稱膀胱氣。方劑中使用煅燒過的牡蠣,以及炮乾的薑,將它們研磨成末,塗抹在患處,即可痊癒。由此可知,水疝就是膀胱氣。

《千金翼方》中提到,氣衝主治水疝。《明堂下經》中也記載,治療疝氣。由此可知,水疝就是疝氣。恐怕人們會被不同的名稱迷惑,而誤治了疾病,因此特別說明。

曲泉、主㿉疝陰跳痛引臍中。(千)中都、合陽、中郄、關元、大巨、交信、中封、太衝、地機、主㿗疝。中封、主㿗疝癃暴痛痿厥。少府、主陰痛。實時挺長寒熱。陰暴痛遺尿。偏虛則暴癢氣逆。卒疝、小便不利。衝門、主婦人陰疝。商丘、主陰股內痛。氣癰狐疝走上下。

白話文:

曲泉穴:主治陰部疝氣疼痛,引痛至臍中。

中都穴、合陽穴、中郄穴、關元穴、大巨穴、交信穴、中封穴、太衝穴、地機穴:主治陰疝。

中封穴:主治陰疝癃痛,暴痛痿厥。

少府穴:主治陰部疼痛,實證時疼痛劇烈,寒熱交作;陰部暴痛,遺尿;偏虛則暴癢,氣逆。卒疝,小便不利。

衝門穴:主治婦女陰疝。

商丘穴:主治陰股內疼痛,氣癰狐疝走上下。

引小腹痛。不可俯仰。巨闕、主狐疝。太衝、主狐疝嘔厥。肩井旁肩解與臂相接處、主偏㿗。氣衝、主㿗陰腫痛。中管、主沖疝冒死不知人。交信、主氣癃㿗疝陰急。股樞膊內廉痛。臍中、石門、天樞、氣海、主小腹疝氣遊行。五臟疝繞臍。沖胸不得息。(並千。)臍疝繞臍痛。

白話文:

  • 引起小腹疼痛,不能彎腰或仰頭。

  • 巨闕穴和主狐穴,主治狐疝。

  • 太衝穴,主治狐疝嘔吐昏厥。

  • 肩井穴在肩膀上,肩胛骨和手臂相接的地方,主治偏疝。

  • 氣衝穴,主治疝陰腫痛。

  • 中管穴,主治沖疝,嚴重者會昏迷不省人事。

  • 交信穴,主治氣癃疝,疝陰急。

  • 股樞穴,在大腿內側,疼痛。

  • 臍中穴、石門穴、天樞穴、氣海穴,主治小腹疝氣遊行。

  • 五臟疝繞臍。

  • 沖胸穴,使人不得喘息。(並千穴)

  • 臍疝繞臍疼痛。

沖胸不得息。灸臍中。臍疝繞臍痛。石門主之。臍疝繞臍痛。時止。天樞主之。又主氣疝煩嘔。(千云主氣疝嘔。)面腫賁豚。(並甲。)氣衝、主㿗。(明下作㿉疝。)陰腫痛。陰痿莖中痛。兩丸騫痛。不可仰臥。五樞、主陰疝。兩丸上入小腹痛。明下云、主陰疝小腹痛。

白話文:

  • 臍部疼痛,呼吸困難,灸臍中。

  • 臍疝發作,繞臍疼痛,石門穴主治。

  • 臍疝發作,疼痛時有停止,天樞穴主治。又主治氣疝,煩躁嘔吐。(千金要方說主治氣疝嘔吐。)

  • 面部腫脹如豬頭。(並甲穴主治)

  • 陽氣上衝,主治㿗疝。(明下作㿉疝。)

  • 陰囊腫痛,陰莖中痛,睾丸收縮疼痛。不能仰臥,五樞穴主治。

  • 兩側睾丸上入小腹疼痛,明下說主治陰疝小腹痛。

陰交、石門、太衝、主兩丸騫。(見陰縮。)交信、(見淋。)中都、(見腸鳴。)大巨、曲骨、(見小腹。)治㿉疝。(銅)曲泉、治丈夫㿗疝。陰股痛。小便難。腹脅支滿。癃閉。少氣泄利。四肢不舉。實即身熱目眩痛。汗不出。目䀮䀮。膝痛筋攣。不可屈伸。千金曰、㿗有四種。

白話文:

陰交、石門、太衝,主治兩丸收縮。(見陰縮。)交信,(見淋。)中都,(見腸鳴。)大巨、曲骨,(見小腹。)治療疝氣。(銅人經)曲泉,治療男人疝氣。陰股疼痛。小便困難。腹脅脹滿。小便不通。元氣虛弱,大便泄瀉。四肢痿弱不能舉。實證時身體發熱,眼睛眩暈疼痛。汗不出。眼睛昏花。膝蓋疼痛,筋攣縮。不能屈伸。千金方說,疝氣有四種。

腸㿗、卵脹難灸。氣㿗、水㿗、針灸易治。卵偏大、上入腹。灸三陰交隨年。卵偏大㿗病、灸關元百壯。或大敦隨年壯。或橫骨邊二七壯。夾莖是。(詳見千金。)築賓、治小兒胎疝。(明下同。)痛不得乳。小兒胎疝、卵偏重。灸囊後縫十字紋當上三壯。春較夏灸。秋較冬灸。

白話文:

  1. 腸疝氣、睪丸腫脹難灸。氣疝氣、水疝氣,針灸容易治好。

  2. 睪丸偏大,向上進入腹部。灸三陰交穴,依年齡決定施灸壯數。

  3. 睪丸偏大疝氣病,灸關元穴一百壯。或大敦穴依年齡施灸壯數。或橫骨邊緣灸二七壯。夾莖也是(詳見《千金方》)。

  4. 築賓穴,治療小兒胎疝氣。(以下皆為小兒胎疝氣)疼痛而不能吃奶。小兒胎疝氣、睪丸偏重。灸陰囊後面十字交叉紋路處,灸三壯。春天比夏天灸得好。秋天比冬天灸得好。

太衝、主女子疝。及小腹腫。溏泄。癃遺尿陰痛。面黑目眥痛。漏血。(千)蠡溝、主女子疝。赤白淫下。時多時少。暴腹痛。陰交、石門、主疝。(見無子。)小兒氣㿗。灸足厥陰大敦。左灸右。右灸左。各一壯。太倉公診司空命婦曰、疝氣客於膀胱。難於前後溲而溺赤。

白話文:

太衝穴,用來治療女性疝氣,以及小腹腫脹,洩瀉,小便失禁,尿痛,面色黑暗,眼角疼痛,漏血等症狀。

蠡溝穴,用來治療女性疝氣,赤白帶下,時多時少,腹部疼痛等症狀。

陰交穴、石門穴,用來治療疝氣。(見無子穴)

小兒的氣逆脹滿,可以用灸法刺激足厥陰經的大敦穴,左腳灸右腳,右腳灸左腳,各灸一壯。

太倉公診視司空命婦的病情,說她的疝氣侵犯到了膀胱,因此不管是大小便都困難且尿液呈現紅色。

灸其足厥陰脈左右各一所。即不遺溺而溲清。更為火齊湯飲之。而疝氣散。陰市、肝俞、療寒疝下至腰腳如冷水。水傷諸疝。按之在膝上伏兔下寒痛。腹脹滿厥少氣。明下云、卒疝小腹痛。力痿氣少。伏兔中寒。腰如冷水。銅云、寒疝小腹脹。腰以下伏兔上。寒如冷水。合陽、治寒疝陰偏痛。

白話文:

灸足厥陰經脈左右各一處,即可停止溺尿失禁,尿液變清。再服用火齊湯,疝氣就會散去。陰市穴、肝俞穴,治療寒疝,症狀是從下至腰腳,如冷水。水損傷諸疝。按壓在膝蓋上,伏兔穴部位下寒冷疼痛,腹部脹滿,厥證,少氣。明代的《下雲》說,卒疝,小腹疼痛,體力虛弱,氣短。伏兔穴部位受寒,腰部如冷水。《銅人》說,寒疝,小腹脹滿,腰以下伏兔穴部位以上,寒冷如冷水。合陽穴,治療寒疝,陰部偏痛。

(銅)然谷、治寒疝小腹脹。上搶胸脅。次髎、治疝氣下墜。腰脊痛不得轉搖。急引陰器痛不可忍。腰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淋。心下堅脹。大溪、行間、(見白濁。)肓俞、(見腹脹。)肝俞、治寒疝。(見咳明同。)陰交、治寒疝。引小腹痛。腰膝拘攣。五樞、治男子寒疝。

卵上入小腹痛。中封、治寒疝引腰中痛。或身微熱。大敦、主寒疝陰挺出。(見下。)

白話文:

(銅)然谷:治療寒性疝氣,小腹脹滿,疼痛上衝胸脅。

次髎:治療疝氣下墜,腰脊疼痛,無法轉動和搖擺,突然牽引陰器疼痛難忍,腰部以下到腳部麻木,背部皮膚冰冷,小便赤熱疼痛,心下堅硬脹滿。

大溪、行間:(治療白濁。)

肓俞:(治療腹脹。)

肝俞:治療寒性疝氣。(見咳明同。)

陰交:治療寒性疝氣,引發小腹疼痛,腰膝拘攣。

五樞:治療男性寒性疝氣。

舍弟少戲舉重。得偏墜之疾。有道人為當關元兩旁相去各三寸青脈上灸七壯。即愈。王彥之患小腸氣。亦如此灸之愈。(余見膀胱。)

白話文:

我弟弟年輕時喜歡舉重。得了偏墜之疾。有一個道人在他的關元穴兩旁相距各三寸的地方,用艾草灸了七次。他立刻就好了。王彥之患有小腸氣,也用這種方法灸治好了。(我見過)

金門、(見屍厥。)丘墟、(見腋腫。)治暴疝痛。大敦、治卒疝。小便數遺溺。陰頭中痛。心痛汗出。陰上入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病左取右。病右取左。蠡溝、治卒疝。小腹腫。時小腹暴痛。小便不利如癃閉。數噫恐悸。少氣不足。腹痛。悒悒不樂。咽中悶如有瘜肉。

白話文:

金門穴:(見屍厥。)

丘墟穴:(見腋腫。)治療暴發性疝痛。

大敦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小便頻繁遺尿。陰莖疼痛。心痛出汗。陰囊進入腹中。陰莖一邊大。腹臍疼痛。鬱悶不樂。左邊病痛,取右邊穴位治療。右邊病痛,取左邊穴位治療。

蠡溝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小腹腫脹。小腹時常劇烈疼痛。小便不利,如癃閉。頻繁打嗝,恐懼不安。氣短不足。腹痛。鬱悶不樂。咽喉中悶塞,好像有息肉。

背拘急不可俯仰。太衝、治小兒卒疝。嘔逆發寒。咽乾胕腫。內踝前痛淫濼。䯒酸腋下腫。明下云、療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照海、治卒疝。小腹痛。嘔吐。嗜臥。陰蹺、療卒疝。小腹痛。(上同。)左取右。右取左。立已。(明)蠡溝、療卒疝。小腹腫。小便不利。

白話文:

背部拘急不能俯仰。太衝穴,治療小兒突然發生的疝氣。嘔吐、逆冷。咽乾而舌苔乾燥腫脹。內踝前面疼痛、陰部流膿。䯒酸穴,腋下腫脹。明下穴,《明堂》書上寫道: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小腹疼痛。小便不利,好像淋病。照海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小腹疼痛。嘔吐。嗜睡。陰蹺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小腹疼痛。(同上。)取左邊的穴位來治療右邊的病症。取右邊的穴位來治療左邊的病症。立竿見影。(明)蠡溝穴,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小腹腫脹。小便不利。

(交儀同。)臍下積氣如卵石。足寒脛酸屈伸難。(下)石門、療卒疝繞臍痛。關元、療卒(銅作暴。千同。)疝小腹痛。轉胞不得小便。陷谷、療卒疝小腹痛。交信、(見淋)療卒疝。華佗療卒陰卵偏大。取足大指去甲五分內側白肉際。灸三壯。炷如半棗核。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臍下積有的氣體像雞蛋那麼大,並且腳寒冷、小腿肌肉痠痛,很難彎曲伸展開來。(藥方)治療突然發病的疝氣繞臍疼痛。治療突然發病的疝氣小腹疼痛,以及轉胞病,導致無法小便。治療突然發病的疝氣小腹疼痛。治療突然發病的疝氣。華佗治療突然發病的陰囊一個大一個小。取左腳或右腳大拇指甲五分處內側白肉的地方,灸三壯,每個灸炷像半個棗核大小。取左腳就取右腳,反之。

照海、主四肢淫濼。身悶。陰暴起疝。(千)大敦、主卒疝暴痛。陰跳上入腹。寒疝。陰挺出偏大腫。臍腹中悒悒不樂。小便難而痛。灸刺立已。左取右。右取左。(甲云。照海主之。)陰陵泉、治疝瘕。小便不利。氣淋。(銅)千云、主婦人疝瘕。按之如以湯沃股內至腰。

白話文:

照海穴:主治四肢痠痛麻木,身體悶痛,陰囊突然發生疝氣。

大敦穴:主治突然發生的疝氣疼痛,陰囊跳動向上進入腹部,寒性疝氣,陰囊腫大疼痛,臍腹部悶悶不樂,小便困難疼痛。灸刺此穴可立即見效。左腿取穴時取右腿的照海穴,右腿取穴時取左腿的照海穴。(甲經說:照海穴主治此病。)

陰陵泉穴:治療疝氣,小便不利,氣淋。

《千金方》中說:主治婦女疝氣,按壓時感覺如同熱水澆灌股部內側直到腰部。

飧泄。陰痛。小腹痛堅急。下濕。不嗜食。大溪、主胞中有大疝瘕積聚。與陰相引。(千)太陰郄、衝門、主疝瘕陰疝。四滿、主臍下疝積。(甲云。胞中有血。)石門、主腹滿疝積。四滿、(見積聚。)中極、治疝瘕。府舍、治疝癖。(見脾疼。)瘕聚。灸氣海、天樞百壯。

白話文:

腹瀉。小腹疼痛並脹硬、下濕、不喜歡進食。大溪穴,主治胞中有大疝氣、瘕積和腹股溝疝氣與陰經相互影響。(千金方)太陰郄穴、衝門穴,主治疝氣、陰疝。四滿穴,主治臍下疝積。(甲乙經說:胞中有血。)石門穴,主治腹脹、疝積、四滿穴。(甲乙經說:主治積聚。)中極穴,治療疝氣、瘕積。府舍穴,治療疝氣、偏癖。(參看脾疼條。)瘕積。灸氣海穴、天樞穴各100壯。

(並見腹脹。)丘墟、主大疝腹堅。關元、治瘕聚(見赤白帶。)帶下。灸間使三十。又淋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結塊如覆盆。或因食得。或因產得。惡露不下。遂成疝瘕。或因月事不調。血結成塊。皆針之。(千翼)

白話文:

(還有腹脹。)丘墟穴,主治大疝氣,腹部腫堅。關元穴,治療積塊聚集(見赤白帶。)帶下。灸間使穴三十壯。又治療淋病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結塊如扣著的飯碗。有的是由於飲食而得。有的是由於產後而得。惡露不下。於是形成疝氣和積塊。有的是由於月經不調。血結成塊。都用針灸治療。(千翼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