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一 (11)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一 (11)

1. 足少陰腎經左右二十穴

湧泉二穴。木也。一名地衝。在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灸三壯。針五分。無令出血。淳于意云、漢北齊王阿母患足下熱、喘滿。謂曰:熱厥也。當刺足心。立愈。明云、灸不及針。若灸、廢人行動。

白話文:

湧泉穴兩個穴位。屬於木行。別名地衝穴。位於足底的凹陷處。屈足捲曲腳趾,在足底的凹陷中間。用艾灸灸三次。用針刺入五分。不要讓它出血。淳于意說:漢朝北齊王的母親患足底發熱,喘息心滿。淳于意對她說:這是熱厥病。應該刺足心。王母的病立刻痊癒。明朝的醫書《針灸大成》說,用艾灸不如用針刺。如果用艾灸,會使人行動不便。

下云、在腳心底宛中白肉際。灸三壯,素注、刺三分。千注肝臟捲雲、在腳心大指下大筋。(史記濟北王阿母足熱而懣。淳于意曰。熱厥也。刺足心各三所。案之無出血。病已。病得之飲酒大醉。)

白話文:

在腳底心白肉相交的地方,施灸三壯(用艾絨作的灸療器具),或用針刺入三分。千注肝臟捲雲穴,在腳掌心大拇指下方的大筋上。(史書上記載:濟北王王母足底發熱而悶悶不樂,淳于意說:這是熱厥症,在腳心刺三穴,檢查卻沒有出血,病人病就痊癒了。這種病是因飲酒大醉而得的。)

然谷二穴。火也。一名龍淵。在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三分。不宜見血。素注、刺三分。

刺此多見血。令人立飢飲食。千注婦人方云、在內踝前直下一寸。

太谿二穴。土也。在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灸三壯。針三分。

大鐘二穴。在足跟後沖中。灸三壯。針二分。留七呼。

水泉二穴。去太谿下一寸。在內踝下。灸五壯。針四分。

白話文:

然谷穴位於內踝前緣,大骨下陷處,灸三壯,針三分,不宜見血,素注則刺三分,但容易見血。刺此穴可讓人立即感到飢餓,想吃東西。婦人方記載,然谷穴位於內踝前緣直下一寸處。

太谿穴位於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灸三壯,針三分。

大鐘穴位於足跟後沖中,灸三壯,針二分,留針七呼。

水泉穴位於太谿穴下方一寸,內踝下方,灸五壯,針四分。

照海二穴。陰蹺脈所生。在內踝下。針三分。灸七壯。(千云:在內踝下四分。)明上云、陰蹺二穴。在內踝下陷宛中。針三分。灸三壯。下云、陰蹺二穴。在內踝下陷中。灸三壯。千云、內踝下容爪甲。

白話文:

照海穴和關沖穴位於腳踝內側下方的「陰蹺脈」上。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七壯。(《千金要方》說:「在內踝下四分。」)

明朝《上醫祕旨》說「陰蹺二穴,位於內踝下方空陷之中,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三壯。」

《下醫祕旨》說:「陰蹺二穴位於內踝下方空陷之中,灸三壯。」

《千金要方》說,照海穴位於內踝下方能容納指甲的地方。

明堂上下經有陰蹺穴。而銅人無之。惟有照海穴。亦在內踝下。與陰蹺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問氣穴論、陰陽蹺穴在內踝下。是謂照海。陰蹺所生。則與銅人照海穴合矣。則是陰蹺即照海也。故附陰蹺於照海之末。

復溜二穴。金也。一名昌陽。一名伏白。在內踝上二寸動脈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五壯。明云、七壯。

白話文:

《明堂上下經》中記載有「陰蹺穴」,但是在《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中卻沒有記載。在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中只記載了「照海穴」在內踝下,與《明堂上下經》中所記載的陰蹺穴的位置相同。但不知為何,兩種醫書對「陰蹺穴」的記載不一致。

我根據《黃帝內經》中的「氣穴論」來分析,陰陽蹺穴在內踝下,這被稱為照海穴。陰蹺穴是從照海穴中衍生出來的,因此與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中的照海穴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說陰蹺穴就是照海穴,所以我在照海穴的後面附上了陰蹺穴。

交信二穴。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廉前筋骨間腨。灸三壯。針四分。留五呼。明下云、內踝上二寸。後廉筋骨陷中。素氣穴論、踝上橫二穴。注云、內踝上者、交信穴也。

白話文:

交信穴。在內踝上二寸處,少陰穴在前、太陰穴在後,交信穴在廉穴的前方,筋骨間的空隙中。灸三壯,針刺四分,留針五呼(約2分30秒)。《明下篇》中說:「交信穴位於內踝上二寸,後廉筋骨的凹陷處。」《素氣穴論》中說:「交信穴是位於內踝上橫向排列的兩個穴位。」註解說:「內踝上二寸的穴位,就是交信穴。」

按素問氣府論陰蹺穴注云、謂交信也。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間陰蹺之郄。竊意陰蹺即交信也。至氣穴論陰陽蹺穴注乃云、陰蹺穴在內踝下。是謂照海。陰蹺所生。則是陰蹺乃照海。非交信矣。故明堂下經既有交信穴在內踝上。又出陰蹺穴在內踝下。上下不同。蓋二穴也。但不知素問之注何故前後自異。學者毋信其一注。而不考其又有一注也。

白話文:

《素問·氣府論》中對「陰蹺穴」的註解是:「交信也。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間陰蹺之郄。」我認為陰蹺就是交信。但在《氣穴論》中對「陰陽蹺穴」的註解卻是:「陰蹺穴在內踝下。是謂照海。陰蹺所生。」這說明陰蹺就是照海,而不是交信。所以《明堂》的經穴記載既有交信穴在內踝上,又出現陰蹺穴在內踝下。上下位置不同,說明是兩個穴位。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素問》的註解前後自相矛盾。學習者不要只相信一個註解,而不去考證另外一個註解。

築賓二穴。在內踝上腨分中。灸五壯。針三分。明云、在內踝上。灸三壯。

陰谷二穴。水也。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手。屈膝乃取之。灸三壯。針四分。留七呼。

白話文:

築賓兩個穴位,位於內踝上方小腿肚的中央。可以用艾灸,每次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另有一說,位置在內踝上方,艾灸三次。

陰谷兩個穴位,屬於水穴,位於膝蓋內側脛骨後方,大腿肌腱下方、小腿肌腱上方,按壓時可以摸到,需彎曲膝蓋才能準確找到。艾灸三次,針刺深度為四分,留針七息。

2.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三十六穴

至陰二穴。金也。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二分。灸三壯。

通谷二穴。水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灸三壯。針二分。

束骨二穴。木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灸三壯。針三分。

京骨二穴。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得之。針三分。灸七壯。明云、五壯。素注、三壯。

白話文:

至陰穴位於腳小指外側,指甲角邊緣,像韭菜葉那樣的地方,針刺二分,灸三壯。通谷穴位於腳小指外側,第一節的前方凹陷處,灸三壯,針刺二分。束骨穴位於腳小指外側,第一節的後方凹陷處,灸三壯,針刺三分。京骨穴位於腳外側,大骨下方,紅白肉交界處的凹陷處,按壓可以找到,針刺三分,灸七壯。古代典籍中記載灸五壯或三壯。

申脈二穴。陽蹺脈所出。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際。針三分。千云、申脈在外踝下陷中。明上云、陽蹺二穴。在外踝前一寸陷宛中。針三分。素氣穴注、陽蹺穴是謂申脈。陽蹺所出。在外踝下陷中。新校正云、按刺腰痛篇注、在外踝下五分。繆刺論注、外踝下半寸容爪甲。

白話文:

申脈有兩個穴位。是陽蹺脈所出之處。位於外腳踝下,陷落中可容納指甲和白色肌肉之間。針灸深度為三分。千金要方中記載,申脈位於外腳踝下,陷落中。明上注釋說,陽蹺穴共兩個穴位。位於外腳踝前一寸,陷宛中。針灸深度為三分。素靈穴注中記載,陽蹺穴就是申脈。是陽蹺脈所出之處。位於外腳踝下,陷落中。新校正中記載,根據刺腰痛篇注,申脈位於外腳踝下五分處。繆刺論注中記載,外腳踝下半寸,可容納指甲。

明堂上經有陽蹺穴。而銅人無此穴。惟有申脈二穴。陽蹺脈所出。在外踝下陷中。與陽蹺穴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問氣穴論陰陽蹺穴注云、陽蹺穴是謂申脈。陽蹺所出。在外踝下陷中。以與銅人申脈穴合。是則陽蹺即申脈也。故附明堂陽蹺於申脈之後。

白話文:

明堂經上有所謂陽蹺穴。但是銅人像上並沒有這個穴位。銅人像上只有對應陽蹺穴的申脈兩個穴位。由此可知陽蹺穴與申脈應該是有所關聯。

陽蹺脈從外踝下方陷中這地方出來,和陽蹺穴的所在地相同,但一直都不知道為什麼。我去翻閱《素問.氣穴論》中對陰陽蹺穴的注釋,上面說:「所謂陽蹺穴就是申脈,陽蹺脈從外踝下方陷中這地方出來。」,和銅人像的申脈穴相同。

所以,這個陽蹺穴就是申脈。所以我將明堂經裡面的陽蹺穴放在申脈的後面。

金門二穴。一名關梁。在外踝下。灸三壯。炷如小麥。針一分。

僕參二穴。一名安耶。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針二分。灸七壯。明云、三壯。

白話文:

金門兩個穴位,又稱為關梁,位於外踝下方,灸治三次,艾炷大小如同小麥粒。針刺深度為一分。

僕參兩個穴位,又名安耶,位於跟骨下的凹陷處,當腳弓起時可找到,針刺深度為兩分,灸治七次,也有說法是三次。

崑崙二穴。火也。在外踝後跟骨上陷中。(素注。細脈動應手。)灸三壯。針三分。明云、上崑崙針五分。下崑崙外踝下一寸大筋下。

白話文:

崑崙穴有兩個。屬火,在足踝外側,腳跟骨上陷中。(《素問》註解:細脈動,應手即止。)灸三壯,針刺三分。明朝醫家雲,上崑崙針刺五分,下崑崙在外踝下一寸,大筋下方。

明堂有上崑崙。又有下崑崙。銅人只云崑崙而不載下崑崙。豈銅人不全耶。抑名不同。未可知也。但上經云、內崑崙在外踝下一寸。下經云、內崑崙在內踝後五分。未知其孰是。予謂既云內崑崙。則當在內踝後矣。下經之穴為通。上崑崙在外踝故也。

白話文:

明堂穴位上有一個「崑崙」,還有一個「下崑崙」,但銅人經只提到「崑崙」,而沒有提到「下崑崙」。這是銅人經並不完整嗎?還是因為名稱不同?這還不得而知。但是上經提到「內崑崙」在第二塊腳踝骨外側後方一寸處,而下經提到「內崑崙」在第二塊腳踝骨後方五寸處。我不知道哪一個說法是正確的。我認為既然稱為「內崑崙」,就應該在第二塊腳踝骨後方。而下經所指的穴位是通用的,而「上崑崙」在下踝骨外側後方一寸處。

跗陽二穴。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陽穴同。千金亦同。)陽蹺郄、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陽蹺之郄。灸三壯。針五分。留七呼。明下云:跗陽在外踝上二寸。(恐二字當作三。)後筋骨間宛宛中。灸五壯。素氣府論、陰陽蹺各一注云、陽蹺謂跗陽穴也。在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陽蹺之郄。

白話文:

跗陽穴有兩個穴位,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陽穴同樣在外踝上三寸,千金方也記載相同。)陽蹺郄穴在太陽穴前,少陽穴後,筋骨間陽蹺的郄穴,在該穴灸三壯,針刺五分,留針七次呼吸。指南針下方記載:跗陽穴在外踝上二寸。(恐怕「二字當作三。」)在後筋骨間宛宛穴中間,灸五壯。素氣府論、陰陽蹺各一注中提到,陽蹺是指跗陽穴,在外踝上三寸,太陽穴前,少陽穴後,筋骨間陽蹺的郄穴。

按素問氣府論陽蹺穴注云、謂跗陽穴也。在外踝上三寸。竊意陽蹺即跗陽也。及考氣穴論陰陽蹺四穴注云、陽蹺穴是謂申脈。陽蹺所出。則是陽蹺乃申脈。非跗陽矣。故明堂下經既有跗陽在外踝上二寸。上經又有陽蹺在外踝前一寸。一寸二寸既異。是跗陽陽蹺各是一穴也。但不知素問之注何故前後相背耶。

飛揚二穴。一名厥陽。在外踝上九寸。(明堂千金並云七寸。)針三分。灸三壯。明云、五壯。

白話文:

根據《素問·氣府論》對陽蹺穴的解釋,所謂的陽蹺穴就是跗陽穴,位於外踝上三寸。我認為陽蹺就是跗陽。在《氣穴論》中,對陰陽蹺四穴的解釋中,陽蹺穴是指申脈,陽蹺就是由申脈所出。因此,陽蹺應該是申脈,而非跗陽。

在《明堂下經》中,跗陽穴位於外踝上二寸,而《上經》中,陽蹺穴卻位於外踝前一寸。一寸和二寸的差異,說明跗陽和陽蹺是不同的穴位。

我不太明白《素問》的註釋前後為何相背。

承山二穴。一名魚腹。一名肉柱。一名傷山。在兌腨腸下分肉間陷中。灸一壯。針七分。明云、八分。得氣即瀉。速出針。灸不及針。止七七壯。下云、五壯。(一云。在腿肚下分肉間。)

白話文:

承山穴又名魚腹穴、肉柱穴、傷山穴。在小腿後側,委中穴下8寸,當小腿三頭肌肌腹與跟腱之間。針刺深度7分。灸療時艾炷大小如米粒,灸1壯。針刺得氣後立即出針,不要捻轉。灸療不可超過7壯,止於77壯(也有人認爲只要灸5壯就可以了)。(另一種說法:承山穴在小腿肚下分肉之間。)

承筋二穴。一名腨腸。一名直腸。在腨腸中央陷中。灸三壯。禁針。明云、在脛後從腳根後到上七寸踹中央陷中。針三分。千云、從腳根上七寸腨中央。不刺。

白話文:

承筋穴,又名腨腸穴、直腸穴。位於腨腸穴中央的凹陷處。灸三壯,禁止針刺。明朝劉完素說,承筋穴位於脛骨後側,從腳跟往上七寸,踹中央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清朝楊上善說,承筋穴位於腳跟往上七寸,腨腸穴中央,不可針刺。

銅人千金皆云禁針。明堂乃云針三分。亦可疑矣。不針可也。

合陽二穴。在膝約中央下二寸。(千作三寸。)針六分。灸五壯。

白話文:

銅人和千金都說禁止針灸。但明堂卻說可以針三分。這也很令人懷疑。不針灸也可以。

合陽二穴位於膝蓋下方約兩寸處。(千金上寫的是三寸。)可以針六分深,灸五壯。

委中二穴。土也。在膕中央約文中動脈。今附。委中者、血郄也。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明云、甄權云、在曲踿內兩筋兩骨中宛宛是。令人面挺腹地而取之。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甲乙云、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素注、在足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又骨空論云、在膝解後曲腳中。背面取之。

白話文:

委中穴,屬土,位於膕中央,約在動脈處。現在附帶說明,委中穴是血的郄穴。熱病汗不出、足部發熱、厥逆滿、膝部屈伸不利,取委中穴放血,立癒。明雲、甄權說,委中穴位於膝後彎曲的地方,兩筋兩骨之間,宛宛然。讓人仰臥,腹部貼地,然後取穴。針刺八分,留針三呼,出針五吸。甲乙說,針刺五分,留針七呼,灸三壯。素注說,委中穴位於足膝後屈曲處,膕中央,約在動脈處。又骨空論說,委中穴位於膝後彎曲處,正面或背面都可以取穴。

委陽二穴。三焦下輔腧也。在足太陽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屈伸取之。扶承下六寸。灸三壯。

針七分。素注、在足膕中外廉兩筋間。千云、足太陽前少陽後。

浮郄二穴。在委陽上一寸。展膝得之。灸三壯。針五分。

殷門二穴。在肉郄下六寸。針七分。

白話文:

委陽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在膝蓋後方,膕窩外側兩筋之間,屈伸腿部時可取穴,向上六寸便是扶承穴。灸三壯,針七分。素注和千云都認為委陽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位於膝蓋後方,膕窩外側兩筋之間。

浮郄穴位於委陽穴上方一寸,伸直膝蓋時可取穴,灸三壯,針五分。

殷門穴位於肉郄穴下方六寸,針七分。

扶承二穴。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陰衝上文中。針七分。明下云、灸三壯。千云、在尻臀下股陰下文中。(一云尻臀下橫文中。)

白話文:

扶承穴。又叫肉郄、陰關和皮部。它的位置在臀部下面,股陰衝穴的上面。針刺深度七分。明代《針灸大成》中記載,灸三壯。清代《銅人針灸圖說》中記載,在臀部下面,股陰穴的下面。(另一種說法是,在臀部下面,橫紋的裡面。)

以上諸穴。皆依銅人經次第而編。明堂上下經有穴而銅人不載。亦或附入。惟有其穴而無其名者。無慮數十穴不編。當各依本經所說而針灸之。不可泥此經之無穴名而不針灸也。扁鵲灸鬼邪凡十三穴。與銅人明堂同。而其名卻異。故不編入。許希針經之穴。既與諸經不同。其名又異。

如興龍穴之類是已。亦不附入者。不欲以一人之私名。亂諸經之舊穴。以滋後學者惑也。

白話文:

上述的穴道,都是依照〈銅人經〉的順序編排的,〈明堂上下經〉如果有穴道而〈銅人經〉沒有記載,也一併收入。只有穴道而沒有名稱的,大約有數十個穴道沒有編入,應當依照各本經書的說法,來針灸這些穴道,不要因為本經書中沒有穴道名稱,就認為這穴道不能針灸。扁鵲灸治鬼邪的13個穴道,和〈銅人經〉、〈明堂經〉相同,但名稱卻不同,因此沒有編入。許希的針經的穴道,既和各經書不同,名稱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