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一 (11)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一 (11)

1. 足少陰腎經左右二十穴

湧泉二穴。木也。一名地衝。在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灸三壯。針五分。無令出血。淳于意云、漢北齊王阿母患足下熱、喘滿。謂曰:熱厥也。當刺足心。立愈。明云、灸不及針。若灸、廢人行動。

下云、在腳心底宛中白肉際。灸三壯,素注、刺三分。千注肝臟捲雲、在腳心大指下大筋。(史記濟北王阿母足熱而懣。淳于意曰。熱厥也。刺足心各三所。案之無出血。病已。病得之飲酒大醉。)

然谷二穴。火也。一名龍淵。在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三分。不宜見血。素注、刺三分。

刺此多見血。令人立飢飲食。千注婦人方云、在內踝前直下一寸。

太谿二穴。土也。在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灸三壯。針三分。

大鐘二穴。在足跟後沖中。灸三壯。針二分。留七呼。

水泉二穴。去太谿下一寸。在內踝下。灸五壯。針四分。

照海二穴。陰蹺脈所生。在內踝下。針三分。灸七壯。(千云:在內踝下四分。)明上云、陰蹺二穴。在內踝下陷宛中。針三分。灸三壯。下云、陰蹺二穴。在內踝下陷中。灸三壯。千云、內踝下容爪甲。

明堂上下經有陰蹺穴。而銅人無之。惟有照海穴。亦在內踝下。與陰蹺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問氣穴論、陰陽蹺穴在內踝下。是謂照海。陰蹺所生。則與銅人照海穴合矣。則是陰蹺即照海也。故附陰蹺於照海之末。

復溜二穴。金也。一名昌陽。一名伏白。在內踝上二寸動脈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五壯。明云、七壯。

交信二穴。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廉前筋骨間腨。灸三壯。針四分。留五呼。明下云、內踝上二寸。後廉筋骨陷中。素氣穴論、踝上橫二穴。注云、內踝上者、交信穴也。

按素問氣府論陰蹺穴注云、謂交信也。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間陰蹺之郄。竊意陰蹺即交信也。至氣穴論陰陽蹺穴注乃云、陰蹺穴在內踝下。是謂照海。陰蹺所生。則是陰蹺乃照海。非交信矣。故明堂下經既有交信穴在內踝上。又出陰蹺穴在內踝下。上下不同。蓋二穴也。但不知素問之注何故前後自異。學者毋信其一注。而不考其又有一注也。

築賓二穴。在內踝上腨分中。灸五壯。針三分。明云、在內踝上。灸三壯。

陰谷二穴。水也。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手。屈膝乃取之。灸三壯。針四分。留七呼。

白話文:

【湧泉穴,左右兩穴。屬木性。又稱為地衝。位於腳掌心凹陷處,當你彎曲腳趾時,它就在那凹窪之處。通常建議用灸法,每次三壯。若使用針灸,深度約五分,但不要讓它出血。淳于意曾說,漢北齊王的母親腳底發熱且呼吸困難,他判斷這是熱厥,應在腳心刺針,馬上就可痊癒。但明確指出,灸法不如針法有效,若採灸法,可能影響人的活動能力。

湧泉穴實際位置在腳掌心凹陷處,靠近白色肉邊。灸法建議每次三壯,針灸深度三分。《史記》記載,濟北王的母親腳底發熱且呼吸困難,淳于意診斷為熱厥,並在腳心各處刺針三次,但不應出血,病狀隨即改善。病因可能是過度飲酒致醉。

【然谷穴,左右兩穴。屬火性。又稱為龍淵。位於內踝前方,大骨下方的凹陷處。灸法每次三壯,針灸深度三分,不應見到出血。針灸此處常見出血,會讓人立即感到飢餓想吃東西。婦科方書記載,它在內踝前下方一寸處。

【太谿穴,左右兩穴。屬土性。位於內踝後方,跟骨上方的動脈凹陷處。灸法每次三壯,針灸深度三分。

【大鐘穴,左右兩穴。位於腳跟後方的衝動處。灸法每次三壯,針灸深度二分,需停留七次呼吸時間。

【水泉穴,左右兩穴。位於太谿穴下方一寸處,內踝下方。灸法每次五壯,針灸深度四分。

【照海穴,左右兩穴。由陰蹺脈產生。位於內踝下方。針灸深度三分,灸法七壯。】

【復溜穴,左右兩穴。屬金性。又稱為昌陽或伏白。位於內踝上方二寸,動脈凹陷處。針灸深度三分,需停留三次呼吸時間,灸法五壯。

【交信穴,左右兩穴。位於內踝上方二寸,少陰脈之前,太陰脈之後,在筋骨之間。灸法每次三壯,針灸深度四分,需停留五次呼吸時間。

【築賓穴,左右兩穴。位於內踝上方小腿肚中間。灸法每次五壯,針灸深度三分。

【陰谷穴,左右兩穴。屬水性。位於膝蓋內側輔骨後方,大筋下小筋上的位置,按壓時能感到它的存在,需在彎曲膝蓋時才能找到。灸法每次三壯,針灸深度四分,需停留七次呼吸時間。】

2.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三十六穴

至陰二穴。金也。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二分。灸三壯。

通谷二穴。水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灸三壯。針二分。

束骨二穴。木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灸三壯。針三分。

京骨二穴。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得之。針三分。灸七壯。明云、五壯。素注、三壯。

申脈二穴。陽蹺脈所出。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際。針三分。千云、申脈在外踝下陷中。明上云、陽蹺二穴。在外踝前一寸陷宛中。針三分。素氣穴注、陽蹺穴是謂申脈。陽蹺所出。在外踝下陷中。新校正云、按刺腰痛篇注、在外踝下五分。繆刺論注、外踝下半寸容爪甲。

明堂上經有陽蹺穴。而銅人無此穴。惟有申脈二穴。陽蹺脈所出。在外踝下陷中。與陽蹺穴同。而未知其故。予按素問氣穴論陰陽蹺穴注云、陽蹺穴是謂申脈。陽蹺所出。在外踝下陷中。以與銅人申脈穴合。是則陽蹺即申脈也。故附明堂陽蹺於申脈之後。

金門二穴。一名關梁。在外踝下。灸三壯。炷如小麥。針一分。

僕參二穴。一名安耶。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針二分。灸七壯。明云、三壯。

崑崙二穴。火也。在外踝後跟骨上陷中。(素注。細脈動應手。)灸三壯。針三分。明云、上崑崙針五分。下崑崙外踝下一寸大筋下。

明堂有上崑崙。又有下崑崙。銅人只云崑崙而不載下崑崙。豈銅人不全耶。抑名不同。未可知也。但上經云、內崑崙在外踝下一寸。下經云、內崑崙在內踝後五分。未知其孰是。予謂既云內崑崙。則當在內踝後矣。下經之穴為通。上崑崙在外踝故也。

跗陽二穴。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陽穴同。千金亦同。)陽蹺郄、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陽蹺之郄。灸三壯。針五分。留七呼。明下云:跗陽在外踝上二寸。(恐二字當作三。)後筋骨間宛宛中。灸五壯。素氣府論、陰陽蹺各一注云、陽蹺謂跗陽穴也。在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陽蹺之郄。

按素問氣府論陽蹺穴注云、謂跗陽穴也。在外踝上三寸。竊意陽蹺即跗陽也。及考氣穴論陰陽蹺四穴注云、陽蹺穴是謂申脈。陽蹺所出。則是陽蹺乃申脈。非跗陽矣。故明堂下經既有跗陽在外踝上二寸。上經又有陽蹺在外踝前一寸。一寸二寸既異。是跗陽陽蹺各是一穴也。但不知素問之注何故前後相背耶。

飛揚二穴。一名厥陽。在外踝上九寸。(明堂千金並云七寸。)針三分。灸三壯。明云、五壯。

承山二穴。一名魚腹。一名肉柱。一名傷山。在兌腨腸下分肉間陷中。灸一壯。針七分。明云、八分。得氣即瀉。速出針。灸不及針。止七七壯。下云、五壯。(一云。在腿肚下分肉間。)

承筋二穴。一名腨腸。一名直腸。在腨腸中央陷中。灸三壯。禁針。明云、在脛後從腳根後到上七寸踹中央陷中。針三分。千云、從腳根上七寸腨中央。不刺。

銅人千金皆云禁針。明堂乃云針三分。亦可疑矣。不針可也。

合陽二穴。在膝約中央下二寸。(千作三寸。)針六分。灸五壯。

委中二穴。土也。在膕中央約文中動脈。今附。委中者、血郄也。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滿。膝不得屈伸。取其經血。立愈。明云、甄權云、在曲踿內兩筋兩骨中宛宛是。令人面挺腹地而取之。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甲乙云、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素注、在足膝後屈處。膕中央約文中。又骨空論云、在膝解後曲腳中。背面取之。

委陽二穴。三焦下輔腧也。在足太陽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屈伸取之。扶承下六寸。灸三壯。

針七分。素注、在足膕中外廉兩筋間。千云、足太陽前少陽後。

浮郄二穴。在委陽上一寸。展膝得之。灸三壯。針五分。

殷門二穴。在肉郄下六寸。針七分。

扶承二穴。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陰衝上文中。針七分。明下云、灸三壯。千云、在尻臀下股陰下文中。(一云尻臀下橫文中。)

以上諸穴。皆依銅人經次第而編。明堂上下經有穴而銅人不載。亦或附入。惟有其穴而無其名者。無慮數十穴不編。當各依本經所說而針灸之。不可泥此經之無穴名而不針灸也。扁鵲灸鬼邪凡十三穴。與銅人明堂同。而其名卻異。故不編入。許希針經之穴。既與諸經不同。其名又異。

如興龍穴之類是已。亦不附入者。不欲以一人之私名。亂諸經之舊穴。以滋後學者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