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六 (12)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六 (12)

1. 鼻涕出

(鼻乾,鼻嚏)

小兒多涕。是腦門被冷風拍著及肺寒也。灸囟會三壯。(明)明堂、療頭風多鼻涕。鼻塞。禾髎、療鼻窒口僻。鼻多清涕出。不可止。鼽衄有瘡。(下同。)崑崙、療鼻衄多涕。風門、療鼻衄不止。鼻垂清涕。(下)禾髎、治鼻洞涕生瘡。(銅)風門、治鼻鼽出清涕。(見傷寒雜病。

)通天、承光、治口喎。鼻多清涕。(並見口喎。)前頂、治小兒鼻多清涕。(見癇。)神庭、治頭風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淚出。神庭、攢竹、迎香、風門、合谷、至陰、通谷、主鼻鼽清涕出。(千)曲差等、主鼻喎僻多涕。(見鼻塞。)復留、主涎出鼻痛。水溝、天牖、主鼻不收涕。

不知香臭。厲兌、京骨、前谷、主涕黃。(千見鼻塞。)素髎、治多涕。(千見鼻塞。)鼻中干、鼻衄等。凡二十二病。皆灸絕骨五十壯。(見上氣。)

執中母氏久病鼻乾。有冷氣。問諸醫者。醫者亦不曉。但云病去自愈。即而病去。亦不愈也。後因灸絕骨而漸愈。執中亦嘗患此。偶絕骨微痛而著艾。鼻乾亦失去。初不知是灸絕骨之力。後閱千金方有此證。始知鼻乾之去。因絕骨也。若鼻涕多。宜灸囟會前頂。大人小兒之病。初無以異焉耳。

風門、五處、主時時嚏不已。(千)頷厭、療好嚏。(明)風門、治多涕。(銅見傷寒。)本事方、許知可自停飲。食已必嚏。服棗膏丸愈。(時暫嚏添衣項上愈。)

白話文:

[鼻涕分泌]

小孩子常流鼻涕,通常是因為腦門受到冷風的刺激以及肺部受寒。治療方法是對囟會進行三次的灸法。(明)明堂穴可用於治療頭風引起的過多鼻涕和鼻塞。禾髎穴可用來治療鼻塞和麪部歪斜,以及鼻腔分泌大量清涕且無法停止,或鼻出血伴有潰瘍的情況。(下同)崑崙穴用於治療鼻出血和過多鼻涕。風門穴用於治療不停鼻出血和鼻垂清涕。(下)禾髎穴用於治療鼻腔內生瘡的鼻涕分泌。(銅)風門穴用於治療鼻鼽引起的清涕分泌。(見傷寒雜病)通天、承光穴可用於治療面部歪斜和鼻腔分泌大量清涕。(並見口喎)前頂穴用於治療小兒鼻腔分泌大量清涕。(見癇)神庭穴用於治療頭風眼眩,鼻涕分泌無法停止,以及淚水不斷流出。神庭、攢竹、迎香、風門、合谷、至陰、通谷穴主要用於治療鼻鼽引起的清涕分泌。(千)曲差穴等主要用於治療鼻塞和過多鼻涕分泌。(見鼻塞)復留穴主要用於治療口水分泌、鼻痛。水溝、天牖穴主要用於治療鼻涕分泌不能控制。

嗅覺失靈。厲兌、京骨、前谷穴主要用於治療黃色鼻涕分泌。(千見鼻塞)素髎穴用於治療過多鼻涕分泌。(千見鼻塞)鼻腔乾燥、鼻出血等22種疾病,都可用灸法在絕骨穴施灸50次。(見上氣)

執中母親長期患有鼻腔乾燥,且有冷氣感。向醫生詢問,醫生們也不清楚原因,只說病好了自然就會恢復。然而,即使病情有所緩解,症狀依然沒有改善。後來,通過在絕骨穴進行灸法,病情逐漸好轉。執中也曾經患有這種症狀,偶然在絕骨穴感到微痛,便在該處施灸,結果鼻腔乾燥的症狀消失了。最初不知道這是灸絕骨的效果,後來在千金方中看到相關的證據,才知道鼻腔乾燥的消失是因為灸了絕骨穴。如果鼻涕分泌過多,應在囟會和前頂穴進行灸法。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這種疾病的治療原則是一樣的。

風門、五處穴用於治療持續打噴嚏的症狀。(千)頷厭穴用於治療頻繁打噴嚏。(明)風門穴用於治療過多鼻涕分泌。(銅見傷寒)本事方中,許知可自停飲食後必然打噴嚏,服用棗膏丸可以痊癒。(暫時性的打噴嚏,只要多穿衣服,尤其是在脖子上保暖即可痊癒。)

2. 鼻痛(余見鼻瘡)

腦空、竅陰、主鼻管疽發為厲鼻。(千)復留、主涎出。鼻中痛。巨髎、治面風寒。鼻䪼上腫。壅痛。(銅)肝俞、主鼻中酸。(千)齦交、主額頞中痛。(見瘜肉。)巨髎、療鼻準上腫癰痛。(見口喎。)鬼擊鼻出血,灸人中並水分。陰交。(見鬼擊。)

白話文:

標題:[鼻痛(參見鼻瘡)]

內容:當腦部空間、竅孔及鼻腔受到感染形成嚴重的鼻病時,會有持續的分泌物以及鼻內疼痛的情況。巨髎穴可以治療因風寒引發的面部問題,包括鼻樑上方的腫脹和阻塞的疼痛感。肝俞穴主要用於緩解鼻腔內的痠痛感。齦交穴能舒緩眉心和額頭的疼痛(如果出現瘜肉的情況)。巨髎穴對治療鼻頭腫脹及疼痛有效(若出現口角歪斜的症狀)。若遇到突然的大量鼻出血,應在人中及水分穴進行灸療,同時也應灸陰交穴(若遇到類似鬼擊的突發情況)。

3. 鼻衄

神庭等、主鼻鼽。(千見鼻涕。)曲差等、主鼽衄有瘡。(見鼻塞。)承靈、(銅同。)風池、風門、譩譆、後谿、主鼻衄窒喘息不通。中管、三間、偏歷、厲兌、承筋、(銅同。)京骨、崑崙、承山、飛揚、隱白、主頭熱鼽衄。京骨、(銅同。)申脈、主衄不止。淫濼。郄門、主衄血嘔血。

隱白、委中、主衄血劇不止。湧泉、主衄不止。水溝、天牖、主鼻鼽不得息。及衄不止。(甲乙)天府、治衄血不止。針四分。(銅)上髎、後谿、風府、治鼻衄。啞門、治諸陽熱氣盛。衄血不止。通天、治衄血頭重。禾髎、兌端、勞宮、治衄血不止。曲泉、隱白、譩譆、(見肩背痛。

)陰郄、迎香、治衄血。(見瘜肉。)偏歷、合谷、上間、(明下同。)崑崙、通谷、(見目眩。)治鼽衄。曲泉、治衄血喘呼。小腹痛攻咽喉。大溪、(見唾血。)隱白、(見腹脹。)風門、(見涕出。)兌端、腦空、療衄血不止。禾髎、(見鼻涕。)療鼽衄有瘡。(明)攢竹、療鼽衄。

(下見頭風。)巨髎、療鼻準上腫癰痛。(見口喎。)治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衄。灸上星五十壯。(集效)徐德佔教衄者急灸項後髮際兩筋間宛宛中三壯。立定。蓋血自此入腦注鼻中。常人以綿勒頸後。尚可止衄。此灸決效無疑。(良)腦衄。灸上星五十壯。(千見唾血。)

執中母氏忽患鼻衄。急取藥服。凡平昔與人服有效者皆不效。因閱集效方。(本出千金。)云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衄。灸上星五十壯。尚疑頭上不宜多灸。只灸七壯而止。次日復作。再灸十四壯而愈。有人鼻常出膿血。予教灸囟會亦愈。則知囟會上星皆治鼻衄云。

鼻衄等、灸絕骨。(千見上氣。)前谷、治衄血。(銅見咳。)譩譆、治溫瘧。肩背痛。目眩鼻衄。喘逆腹脹。肩膊內廉痛。不得俯仰。風門、治鼻鼽(見傷寒。)衄時癢癢。便灸足大指節橫理三毛中十壯。劇者百壯。衄不止灸之。並治陰卵腫。(千)又灸風府一穴四壯。不止、又灸。或灸湧泉各百壯。

白話文:

[鼻出血]

處理鼻塞和流鼻涕問題,可以考慮使用神庭等方法。(對於頻繁的鼻涕問題。)曲差等方法,可用於解決鼻塞、鼻出血和鼻內生瘡的情況。(適用於鼻塞問題。)承靈、風池、風門、譩譆、後谿等穴位,對鼻出血、呼吸困難有幫助。中管、三間、偏歷、厲兌、承筋、京骨、崑崙、承山、飛揚、隱白等穴位,可用於治療頭部發熱、鼻塞和鼻出血。京骨、申脈等穴位,能應對持續不止的鼻出血。郄門穴位,對鼻出血和嘔血有療效。

隱白、委中穴位,能有效控制嚴重的鼻出血。湧泉穴位,可用來應對無法停止的鼻出血。水溝、天牖穴位,能改善鼻塞和呼吸困難,以及持續不止的鼻出血。(參照《甲乙經》)天府穴位,能治療持續不止的鼻出血,針刺深度為四分。(參照《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上髎、後谿、風府穴位,能治療鼻出血。啞門穴位,用於調節過盛的陽熱氣血,以應對無法停止的鼻出血。通天穴位,能治療鼻出血和頭部沉重感。禾髎、兌端、勞宮穴位,能應對無法停止的鼻出血。曲泉、隱白、譩譆穴位,能治療鼻出血和喘息困難。陰郄、迎香穴位,能應對鼻出血。(參照瘜肉相關治療)偏歷、合谷、上間穴位,崑崙、通谷穴位,能應對鼻塞和鼻出血。曲泉穴位,能治療鼻出血、呼吸困難和咽喉疼痛。大溪穴位,能應對唾血問題。隱白穴位,能應對腹部脹痛。風門穴位,能應對流鼻涕。兌端、腦空穴位,能治療無法停止的鼻出血。禾髎穴位,能應對鼻涕問題。攢竹穴位,能治療鼻塞和鼻出血。

(以下部分參照頭風相關治療)巨髎穴位,能應對鼻子上方的腫塊和疼痛。(參照口歪相關治療)用於治療口鼻出血不止,這種情況被稱為腦衄。灸上星穴位五十次。(參照《集效方》)徐德佔教授提出,對於鼻出血不止的患者,應立即在頸後頭髮邊緣的兩條肌肉之間進行三次灸療,這個位置位於一個凹陷處。這有助於阻止血液流入腦部,從而減緩鼻出血。普通人即使只是簡單地在頸後纏上棉繩,也能阻止鼻出血。此灸療法肯定有效。(參照《良方》)腦衄,灸上星穴位五十次。(參照《千金要方》)

有一次,我的母親突然出現鼻出血,我們急忙尋找藥物服用。但以往對他人有效的藥物,在這次卻都無效。後來,我翻閱了《集效方》(原本出自《千金要方》),書中提到口鼻出血不止,稱為腦衄,灸上星穴位五十次。雖然我有些懷疑頭部不適合大量灸療,但最終還是進行了七次灸療。第二天,鼻出血再次發生,我們再次進行了十四次灸療,最終治癒。有人經常鼻腔流出膿血,我建議他灸囟會穴位,最終也治癒了。由此可知,囟會和上星穴位都能用於治療鼻出血。

對於鼻出血,可以灸絕骨穴位。(參照《千金要方》)前谷穴位,能應對鼻出血。(參照咳嗽相關治療)譩譆穴位,能治療溫病、肩背痛、目眩、鼻出血、喘息困難、腹部脹痛、肩臂內側疼痛、俯仰不便。風門穴位,能治療鼻塞。(參照感冒相關治療)如果在鼻出血時感到癢,可以在腳大拇指關節的橫紋中心,即三毛部位進行十次灸療,對於嚴重的情況,可以增加到一百次。對於鼻出血不止,可以進行灸療,同時也能應對陰囊腫脹。(參照《千金要方》)還可以灸風府穴位四次,如果鼻出血仍未停止,可以繼續灸療。或者,灸湧泉穴位各一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