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五 (17)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五 (17)

1. 腰痛

(腰強,腰屈)

陰包、治腰尻引小腹痛。(明下云。腰痛連小腹腫。小便不利。)遺溺不禁。(銅)居髎、治腰引小腹痛。(見手痛。)胞肓、治腰痛惡寒。小腹堅急。癃閉重不得小便澀痛。腰背卒痛。秩邊、治腰痛不能俯仰。小便赤澀。腰尻重不能舉。(明同。)委中、治腰重不舉體。(見腰脊。

)白環俞、治腰髖疼。腳膝不遂。肩井、治因撲傷腰髖疼。腰俞、治腰髖疼。脊強不得轉。命門、主腰腹相引痛。(見瘛瘲。)肺俞、治腰背強痛。陰陵泉、(水腫。)大腸俞、治腰痛。(明同。)下髎、治腰痛不得轉側。陽輔、治腰如坐水。(見膝痛。)明下、陰市、療腰如冷水。

(見疝。)陰市、療腰腳如冷水。(見疝。)湧泉、治腰痛大便難。京門、治腰痛不得俯仰。寒熱䐜脹。引背不得息。肝俞、療腰痛肩疼。(明)腎俞、(見勞。)氣海俞、中膂俞、(見脊。)療腰痛。關元俞、膀胱俞、療風勞腰痛。胞肓、療惡氣腰背卒痛。下云、腰痛不可忍。

俯仰難。惡寒。小便澀。崑崙、療腰尻重不欲起。俯仰難。惡聞人音。(下)風市、療腰尻重。起難。(見腰腳。)腎俞、療腰痛不可俯仰轉側難。(下)腰俞、療腰疼不能久立。腰以下至足不仁。坐起難。腰脊急強。不可俯仰。腰重如石。難舉動。張仲文灸腰痛。(見腰腳。

)四肢寒熱腰疼不得俯仰。身黃腹滿食嘔。舌根直。灸第十一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處各七壯。(千)腰俞、膀胱俞、長強、氣衝、上髎、下髎、居髎、主腰痛。三里、陰市、陽輔、蠡溝、主腰痛不可顧。申脈、太衝、陽蹺、主腰痛不能舉。委陽、殷門、太白、陰陵泉、行間、(銅同)主腰痛不可俯仰。

甲云、委陽、殷門、主腰痛得俯不得仰。束骨、飛揚、承筋、主腰痛如折。陽輔、主腰痛如錘居中腫痛不可咳。咳則筋縮急。諸節痛上下無常。寒熱。湧泉、主腰痛。大便難。(甲)京門、主腰痛不可久立。(甲)腰䐴痛。宜針決膝腰句畫中青赤路脈。出血便瘥。(千)腰痛不得俯仰者。

令患人正立。以竹拄地。度至臍斷竹。乃以度度背脊。灸竹上頭處隨年壯。灸訖藏竹。勿令人得知。腰痛灸腳跟上橫文中白肉際十壯良。又灸足巨陽七壯。巨陽在外踝下。又灸腰目髎七壯。在尻上約左右是。又灸八髎及外踝上骨約中。腰卒痛。灸窮骨上一寸七壯。左右一寸。

各灸七壯。腰脊痛。灸小腸俞五十壯。(見虛損。)腰背痛。灸三焦俞隨年。(見勞。)

有婦人久病而腰甚疼。腰眼忌灸。醫以針置火中令熱。謬刺痛處。初不深入。既而疼止。則知火不負人之說猶信云。

許知可因淮南大水。忽腹中如水吼。調治得愈。自此腰痛不可屈伸。思之、此必腎經感水氣而得。乃灸腎俞三七壯。服麋茸丸愈。(予謂腰痛不可屈伸。灸腎俞自效。不服麋茸丸亦可。)

白話文:

[腰痛]

(腰部僵硬,腰部彎曲)

「陰包」穴位能治療由腰骶部牽引至小腹的疼痛。(據記載,也能治療腰痛伴隨小腹部腫脹以及小便不暢的情況。) 尿失禁。(「銅」)「居髎」穴位能治療由腰部牽引至小腹的疼痛。(參見手痛。)「胞肓」穴位能治療腰痛畏寒、小腹堅硬緊迫、小便困難、腰背突然劇痛。「秩邊」穴位能治療腰痛無法彎腰或挺直,小便色紅且排尿困難,腰骶部沉重無法抬舉。(記載相同。)「委中」穴位能治療腰重無法抬舉,全身乏力。(參見腰脊痛。)

「白環俞」穴位能治療腰臀部疼痛,腳膝部活動不便。「肩井」穴位能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腰臀部疼痛。「腰俞」穴位能治療腰臀部疼痛,脊椎僵硬無法轉動。「命門」穴位主要治療腰腹部相互牽引的疼痛。(參見抽搐。)「肺俞」穴位能治療腰背部僵硬疼痛。「陰陵泉」穴位能治療水腫。「大腸俞」穴位能治療腰痛。(記載相同。)「下髎」穴位能治療腰痛無法轉側。「陽輔」穴位能治療腰部像坐在水中一樣的感覺。(參見膝痛。)「明下」、「陰市」穴位能治療腰部像冷水一樣的感覺。(參見疝氣。)「湧泉」穴位能治療腰痛及大便困難。「京門」穴位能治療腰痛無法彎腰或挺直,寒熱交錯,脹氣,背部疼痛,呼吸困難。「肝俞」穴位能治療腰痛和肩膀疼痛。(記載相同。)「腎俞」穴位(參見勞損。)「氣海俞」、「中膂俞」穴位(參見脊椎病。)能治療腰痛。「關元俞」、「膀胱俞」穴位能治療風濕勞損引起的腰痛。「胞肓」穴位能治療惡氣引起的腰背突然劇痛。記載,腰痛無法忍受,彎腰挺直困難,畏寒,小便困難。「崑崙」穴位能治療腰骶部沉重不想起身,彎腰挺直困難,厭惡聽人說話。(下)「風市」穴位能治療腰骶部沉重,起身困難。(參見腰腳痛。)「腎俞」穴位能治療腰痛無法彎腰或挺直,轉側困難。(下)「腰俞」穴位能治療腰痛無法久站,腰以下至腳部失去知覺,坐起困難,腰脊部僵硬,無法彎腰或挺直,腰部沉重像石頭,行動困難。張仲文灸療腰痛。(參見腰腳痛。)四肢寒熱交錯,腰痛無法彎腰或挺直,身體黃疸,腹部飽滿,食後嘔吐,舌根僵硬。灸療第十一椎上以及左右各1.5寸,每處各灸7壯。(千)「腰俞」、「膀胱俞」、「長強」、「氣衝」、「上髎」、「下髎」、「居髎」穴位主要治療腰痛。「三里」、「陰市」、「陽輔」、「蠡溝」穴位主要治療腰痛無法轉側。「申脈」、「太衝」、「陽蹺」穴位主要治療腰痛無法抬舉。「委陽」、「殷門」、「太白」、「陰陵泉」、「行間」穴位(記載相同)主要治療腰痛無法彎腰或挺直。

甲說:「委陽」、「殷門」穴位主要治療腰痛可以彎腰但不能挺直。「束骨」、「飛揚」、「承筋」穴位主要治療腰痛像折斷一樣。「陽輔」穴位主要治療腰痛像被捶打在中央腫痛,咳嗽時筋肉緊縮急迫,全身關節疼痛無常,寒熱交錯。「湧泉」穴位主要治療腰痛,大便困難。(甲)「京門」穴位主要治療腰痛無法久站。(甲)腰脴痛,應該針灸膝蓋腰部交接處的青色和紅色血管,出血後就會好。(千)腰痛無法彎腰或挺直,讓患者站立,用竹子撐地,量到肚臍的高度,截斷竹子,再用這個高度量背脊,灸療竹子頂端的位置,按照年齡灸療壯數,灸完後收藏竹子,不要讓人知道。腰痛,灸療腳跟上方橫紋中的白肉邊緣,灸10壯效果良好。另外灸療足巨陽穴7壯,巨陽穴在腳踝下方。再灸療腰目髎穴7壯,在臀部上方約略左右位置。腰突然劇痛,灸療窮骨上方1寸7壯,左右各1寸,各灸7壯。腰脊痛,灸療小腸俞穴50壯。(參見虛弱損傷。)腰背痛,灸療三焦俞穴,按照年齡灸療壯數。(參見勞損。)

有一個婦女長期生病,腰非常疼痛,腰眼部位不宜灸療,醫生將針放入火中加熱,誤打誤撞地針刺疼痛處,開始並未深入,後來疼痛停止,由此可知火不會辜負人的說法還是可信的。

許知可因為淮南地區發生大水災,突然覺得肚子裡像有水聲轟鳴,經過調理治療後痊癒,自此腰痛無法彎腰或挺直。他認為這一定是腎經受到水氣影響所導致,於是灸療腎俞穴21壯,服用糜茸丸後痊癒。(我認為腰痛無法彎腰或挺直,灸療腎俞穴就能有效,不必服用糜茸丸也能康復。)

我的弟弟腰痛,行走非常困難,我使用火針輕輕頻繁地針刺腎俞穴,他行走如常,從未進行灸療。多次有人腰背彎曲前來尋求灸療,我認為這可能是筋病所致,為他們針灸陽陵泉穴,讓他們回家後進行灸療,很快就能痊癒。陽陵泉穴是筋的會聚點,由此可見,腰痛不能只固執地灸療腎俞穴,而不灸療其他穴位。

「風池」穴位能治療腰彎曲前傾,牽引頸部肌肉無力,收縮不良。(「銅」)「肺俞」穴位能治療腰部僵硬。(參見胸滿。)「束骨」穴位能治療腰像折斷一樣,小腿像結塊一樣,耳聾怕風寒,眼睛眩暈,無法轉頭,眼睛內角紅爛。「白環俞」穴位能治療腰脊部拘攣疼痛。(參見腰脊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