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集成》~
1. 卷一
2. 制九針法
內經日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者,為其各有所宜也。注云:熱在頭身,宜鑱針;分肉氣滿,宜圓針;脈氣虛少,宜鍉針;瀉熱出血,發泄痼病,宜鋒針;破癰腫,出膿血,宜鈹針;謂陰陽去暴痹,宜圓利針;治經絡中痛痹,宜毫針;痹深居骨解,腰脊節腠之間者,宜長針;虛風舍於骨解,皮膚之間者,宜大針。此之謂各有所宜也。針形有九,敘之於下:
一曰鑱針
長一寸六分,頭大末銳,主瀉陽氣。(靈樞)○平半寸,長一寸六分,頭大末銳,主熱在頭分。(易老)
二曰圓針
長一寸六分,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靈樞)○鋒如卵形,肉分氣病,宜用此。(易老)
三曰鍉針
長三寸半,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易老)○脈氣虛少者宜此。(易老)
四曰鋒針
長一寸六分,刃三隅,以發痼疾。(易老)○瀉熱出血,發泄痼疾。(易老)
五曰鈹針
長四寸,廣二分半,末如劍鋒,以取大膿。(易老)○一名破針,用以破癰腫,出膿血。(易老)
六曰圓利針
長一寸六分,大如犛,且圓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易老)○尖如毫,且圓利,調陰陽,去暴氣。(易老)
七曰毫針
長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以取痛痹。(易老)○尖如蚊虻喙,調經絡,去痛痹。(易老)
八曰長針
長七寸,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易老)○鋒利,故取痹深居骨解,腰脊節腠之間者。(易老)
九曰大針
長四寸,尖如挺,其鋒微圓,以瀉機關之木。(易老)○一名淬針,取風虛舍於骨解,皮膚之間者。(易老)
白話文:
【制九針法】
《內經》提到,掌握虛實的關鍵,九針是最精妙的,因為每種針都有其適用的情況。簡單來說,頭部或身體的熱症,適合使用鑱針;肌肉間氣滿的情況,適合使用圓針;脈氣虛弱的,適合使用鍉針;若需排除熱毒或出血,治療長期疾病,則選擇鋒針;破除膿腫,排出膿血,可用鈹針;調和陰陽,去除突然的痹痛,可選圓利針;針對經絡中的痛痹,應使用毫針;若痹痛深入骨縫,位於腰背脊椎間,長針是最佳選擇;若是風邪侵入骨縫與皮膚間,大針能發揮效用。
以下依序介紹九種針型:
一、鑱針
長度為一寸六分,針頭較大而針尾尖銳,主要用於排除過剩的陽氣。
二、圓針
同樣長一寸六分,針身呈卵形,適合摩擦肌膚間隙,但不能傷及肌肉,用於排除肌膚間的氣。
三、鍉針
長三寸半,針尖細如黍粟,適合輕壓脈搏,以引導氣血運行。
四、鋒針
長一寸六分,有三個邊緣,用來排除長期疾病。
五、鈹針
長四寸,寬二分半,針尖如劍,用於抽取大量膿液。
六、圓利針
長一寸六分,針身粗壯且圓且銳,中段略大,用於排除突然的氣。
七、毫針
長三寸六分,針尖細如蚊蠅口器,緩慢而平穩地插入,用於抽取痛痹。
八、長針
長七寸,針尖銳利且針身薄,用於抽取遠處的痹痛。
九、大針
長四寸,針尖堅固,針尖微圓,用於排除關節的風濕。另一種稱呼為淬針,用於排除風邪侵入骨縫與皮膚間的虛弱情況。
3. 煉針法
取久用馬銜鐵作針最妙(精要)○煮針取烏頭、巴豆肉各一兩、麻黃五錢、木鱉子肉十個、烏梅五個,上將針藥同入銀石器內水煮一日出洗之,再用止痛藥沒藥、乳香、當歸、花蕊石各半兩,又如前水煮一日取出,以皂角水洗之,再於犬肉內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淨端直,菘子油塗之,常近人氣為妙(得效)。
白話文:
[製作針具的方法]
選用長期使用的馬嚼鐵來打造針是最理想的選擇。首先,取烏頭、巴豆肉各一兩,麻黃五錢,木鱉子肉十個,烏梅五個,將這些藥材與針一同放入銀石器皿中,用水煮上一天,然後取出清洗。接著,再取止痛藥如沒藥、乳香、當歸、花蕊石各半兩,同樣地,像前面一樣,將針和這些藥材一起用水煮上一天,然後取出,用皁角水清洗。
之後,將針在狗肉中煮一天,並用瓦屑將針磨光磨直,確保其形狀完美且尖端平滑。最後,將菘子油塗抹在針上,經常讓針接觸人的氣息,這樣能使針更加靈敏,效果更佳。
這就是整個針具的製作過程。
4. 四時針法
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必從其經氣闢除其邪,則亂氣不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並焉。(內經)
○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動五臟,後生大病。(內經)
○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蓋春夏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刺之。秋冬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也。(難經)
白話文:
[四時針法]
春季時,人體的氣血主要活動在經脈中;夏季時,則轉移到更細小的孫絡;長夏(季夏)時,氣血活動在肌肉層;秋季時,則活動在皮膚表層;冬季時,氣血深入到骨髓中。因此,外來的邪氣往往隨著四季的不同,侵入人體相應的部位。治病時,必須根據當時的經絡氣血狀態來排除邪氣,這樣纔不會產生亂氣。如果方法錯誤,就會導致亂氣滋生,甚至多種亂氣混雜在一起。
疾病的表現有表淺和深沉之分,針灸治療的深度也要相應地調整,務必要達到疾病所在的位置,不能超過或不及。如果針刺過深,可能會傷害到內臟;如果針刺太淺,則可能無法有效驅除病邪,甚至讓病邪趁虛而入。如果針刺的深度不恰當,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影響內臟功能,引發嚴重的後遺症。
春夏兩季,因為天地間的陽氣上升,人體的氣血也隨之上升,所以針灸治療時應該採用淺刺。秋冬兩季,天地間的陽氣下降,人體的氣血也隨之下降,所以針灸治療時應該採用深刺。
5. 針刺淺深法
足陽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陽刺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陽刺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陰刺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陰刺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陰刺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求疾,其刺深者皆無過二分,其留皆無過一呼。(靈樞)
○凡上體及當骨處,針入淺而灸宜少;凡下體及肉厚處,針可入深,灸多無害。(入門)
白話文:
[針刺深度法則]
對於足陽明經絡,針刺應深入六分,並停留直到病人完成十次呼吸;對於足太陽經絡,針刺應深入五分,並停留直到病人完成七次呼吸;對於足少陽經絡,針刺應深入四分,並停留直到病人完成五次呼吸;對於足太陰經絡,針刺應深入三分,並停留直到病人完成四次呼吸;對於足少陰經絡,針刺應深入二分,並停留直到病人完成三次呼吸;對於足厥陰經絡,針刺應深入一分,並停留直到病人完成二次呼吸。
至於手部的陰陽經絡,因為接受氣血的路徑較短,氣血循環較快,所以針刺的深度都不可超過二分,且停留的時間都不應超過一次呼吸。
(靈樞)
一般而言,對於上半身以及靠近骨頭的位置,針刺應淺,而艾灸的次數也應減少;對於下半身以及肌肉厚實的地方,針刺可以深入一些,艾灸的次數多一些也無大礙。(入門)
6. 火針法
性畏艾灸者當用火針,以針置火中令熱刺之,即火針也(資生)○凡諸穴忌灸之處,以針置火中命熱繆刺之,即效,乃知火不負人之說(資生)○內經有燔針法,即火針也(內經)
白話文:
[火針療法]
對於那些害怕或不適應艾灸的人,可以使用火針法。具體做法是:將針放入火中加熱,然後用這根熱針進行刺穴,這就是所謂的火針法。
無論在哪個穴位,若該處不適合使用灸法,也可以選擇火針法。只需將針在火中燒熱後,精準地刺入穴位,即可達到療效。由此可見,只要適當使用,火不會辜負人,能成為治病的良方。
《黃帝內經》中記載了一種叫做「燔針法」的療法,這實際上就是火針法。
7. 點穴法
凡點穴時須得身體平直,四肢無令拳縮,坐點無令俯仰,立點無令傾側,孔穴不正則徒燒其肌肉,虛忍痛楚無益於事。(千金)
○凡點穴坐點則坐灸,立點則立灸,臥點則臥灸,坐立皆宜端直,若一動則不得真穴。(入門)
○古者用繩度量,繩多出縮,取穴不準,今以薄竹片點量分寸,療病準的,亦有用蠟紙條量者,但薄篾易折,蠟紙亦黏手,惟取稻稈心量卻易,尤勝於用紙之伸縮也。(資生)
○人有老少,體有長短,膚有肥瘦,皆須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節解縫會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子細安詳用心者,乃得真穴耳。(千金)
○吳蜀多行灸法,有阿是穴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果當其處,不問孔穴,下手即得便快,即云阿是灸刺皆驗,入門雲天應穴是也。(資生)
白話文:
[點穴法]
在進行點穴時,必須保持身體平直,四肢不能蜷縮,若坐著點穴,身體不可前後搖晃;站立點穴時,身體也不能左右傾斜。如果穴位找不準,只會白白燒燙到肌肉,忍受無謂的痛苦,對病情沒有幫助。(千金)
一般來說,點穴時,坐著就坐灸,站著就立灸,躺著就臥灸,無論何種姿勢,都應該保持端正,只要一動,就找不到真正的穴位。(入門)
古代使用繩子來測量穴位位置,繩子容易拉長或縮短,導致取穴不準確。現在以薄竹片來量測穴位間的距離,治療疾病更加精確,也有使用蠟紙條的,但薄竹片容易斷裂,蠟紙條又會黏手,用稻稈心來量測,既方便又比紙張更穩定。(資生)
人有年齡大小,身體有高矮胖瘦,因此在量測穴位時,都需細心考慮,再加以調整。同時,要以手去感受肌肉紋理、關節縫隙、凹陷處,以及患者感到舒適的位置,這樣細心考量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穴位。(千金)
在吳蜀地區,多採用灸法,有一種叫「阿是穴」的方法,即讓人捏住患處,如果找到正確位置,不管是不是常規的穴位,只要一按下去,患者就會感覺舒適,這種方法,不管是灸還是針刺,都很有效,入門書籍中稱之為「天應穴」。(資生)
8. 量分寸法
取病人男左女右中指第二節內度兩橫紋相去為一寸,應取穴及作炷分寸並依此法(局方)。○取男左女右中指第二節內庭兩橫紋相去為一寸,是謂同身寸,療病多愈,今以為準的銅人曰,取中指內文為一寸,內經曰同身寸是也(資生)。○竇漢卿同身寸法,以中指大指相屈如環,取內側交兩角為一寸。
○取中指內側為同身寸者大法也,若取頭部、膺腧部、背部、腹部同身寸外,又各有活法,不可執一也(綱目)。○手足部並用同身寸取之(神應)。
頭部寸
前髮際至後髮際折作十二節為一尺二寸。○前髮際不明者,取眉心上行三寸,後髮際不明者,取大椎上行三寸,前後髮際不明者,共折作一尺八寸(神應)。○頭部橫寸以眼內眥角至外眥角為一寸,並同此法。○神庭至曲差,曲差至本神,本神至頭維各一寸半,自神庭至頭維共四寸半(神應)。
膺腧部寸
兩乳橫折作八寸,並用此法取之,自天突至膻中直折作六字八分,下行一寸六分為中庭,上取天突下至中庭共折作八寸四分(神應)。
背部寸
大椎穴下至尾骶骨共二十一椎,通折作三尺。○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釐,共九寸八分七釐。○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釐,十四椎前與臍平,共二尺一寸一分四釐。○下七椎每一寸二分六釐。○背第二行挾脊各一寸半,除脊一寸,共折作四寸分兩旁。○背第三行挾脊各三寸,除脊一寸,共折作七寸分兩旁(神應)。
腹部寸
自中行心蔽骨下至臍共折作八寸,人若無心蔽骨者,取岐骨下至臍心,共折作九寸。○臍中至毛際橫骨折作五寸取之。○膺部、腹部橫寸並用乳間八寸法取之(神應)。
人身尺寸
人有長七尺五寸者,發以下至頤一尺。○結喉至𩩲骭(鳩尾骨也)一尺三寸。○𩩲骭至天樞八寸。○天樞(穴名)至橫骨六寸半。○橫骨至內輔上廉一尺八寸。○內輔上廉至下廉三寸半。○內輔下廉至內踝一尺三寸。○內踝至地三寸。○又膝膕至跗屬一尺六寸。○跗屬至地三寸。
○又肩至肘一尺七寸。○肘至腕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四寸。○本節至末四寸半(靈樞)。
一夫法
凡量一夫之法,覆手並舒四指對度,四指上下節橫過為一夫也(資生)。
白話文:
[量分寸法]
在量度人體穴位時,需依據患者性別選取左手或右手的中指第二節內側,測量從兩橫紋之間的距離爲一寸,這個標準適用於確定穴位位置和艾炷大小(局方)。具體來說,就是將男性左手中指或女性右手中指第二節內側的兩個橫紋之間的距離定爲一寸,這被稱爲“同身寸”,在治療疾病時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現今以此作爲銅人模型的標準,並與《內經》中的同身寸概念一致(資生)。
竇漢卿提出的同身寸法,是以中指和大指相交彎曲成環狀,測量內側兩角之間的距離爲一寸。
以中指內側作爲同身寸的標準是一個普遍原則,但針對頭部、胸腹部、背部等不同部位的同身寸,還應有靈活變通的方法,不能一味固守一個標準(綱目)。四肢部位則統一使用同身寸進行量測(神應)。
頭部寸
從前額髮際到後腦髮際,可以劃分爲十二段,總長爲一尺二寸。如果前額髮際不明顯,則從前額中心向上量三寸;如果後腦髮際不明顯,則從大椎穴向上量三寸;如果前後髮際均不明顯,則總長可視爲一尺八寸(神應)。頭部橫向的尺寸,以兩眼內眼角至外眼角的距離爲一寸,都遵循這個方法。從神庭穴到曲差穴,曲差穴到本神穴,以及本神穴到頭維穴,各爲一寸半,從神庭穴到頭維穴總共爲四寸半(神應)。
胸腹部寸
兩乳之間的水平線可劃分爲八寸。從天突穴到膻中穴垂直方向劃分爲六寸八分,再向下量一寸六分即爲中庭穴,從天突穴到中庭穴總共爲八寸四分(神應)。
背部寸
從大椎穴到尾骶骨共有二十一椎,全部劃分爲三尺。上七椎每椎爲一寸四分一釐,合計爲九寸八分七釐。中間七椎每椎爲一寸六分一釐,第十四椎前方與肚臍平齊,合計爲二尺一寸一分四釐。下七椎每椎爲一寸二分六釐。背部第二排的穴位離脊椎各一寸半,除了脊椎一寸之外,兩側共可劃分爲四寸。背部第三排的穴位離脊椎各三寸,除了脊椎一寸之外,兩側共可劃分爲七寸(神應)。
腹部寸
從胸骨下緣至肚臍的垂直方向劃分爲八寸,如果某人沒有明顯的胸骨,則從劍突下緣至肚臍劃分爲九寸。肚臍到恥骨聯合的水平線劃分爲五寸。胸部和腹部的橫向尺寸,都按照兩乳間八寸的方法來量取(神應)。
人身尺寸
人的身高約七尺五寸,從頭頂到下巴爲一尺。從喉結到劍突(鳩尾骨)爲一尺三寸。從劍突到天樞穴爲八寸。從天樞穴到恥骨聯合爲六寸半。從恥骨聯合到大腿內側上緣爲一尺八寸。從大腿內側上緣到下緣爲三寸半。從大腿內側下緣到內踝骨爲一尺三寸。從內踝骨到地面爲三寸。此外,從膝蓋後窩到腳跟爲一尺六寸。從腳跟到地面爲三寸。
另外,肩膀到肘部爲一尺七寸。肘部到手腕爲一尺二寸半。手腕到中指根部爲四寸。從中指根部到指尖爲四寸半(靈樞)。
一夫法
測量一夫的標準方法,是將手掌攤開並伸展四指,以四指上下關節的橫寬爲一夫(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