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問對》~ 卷之中 (11)
卷之中 (11)
1. 十四法
蒼龜探穴,如入土之像。一退三進。鑽剔四方。又云。得氣之時。將針似龜入土之狀。緩緩進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內也。左右。捻針也。)又云。下針用三進一退。將兩指按肉。持針於地部。右盤提而剔之。如龜入土。四圍鑽之。盤而剔者。行經脈也。
赤鳳迎源,展翅之儀。入針至地部。提針至天部。候針自搖。復進其源。上下左右。四圍飛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進之。(吸而右退。呼而左進。此即上下左右也。)又云。下針之時。入天插地。復提至天。候氣入地。針必動搖。又復推至人部。持住針頭。左盤按而搗之。如鳳衝風擺翼之狀。盤而搗者。行絡脈也。鳳補龜寫也。
以上四法。通關過節者也。
龍虎交戰,下針之時。先行龍而左轉。可施九陽數足。後行虎而右轉。又施六陰數足。乃首龍尾虎以補寫。此是陰中引陽。陽中引陰。乃反復其道也。又云。先於天部施青龍擺尾。左盤右轉。按而添之。亦宜三提九按。(即九陽也)令九陽數足。後於地部行白虎搖頭。右盤左轉。提而抽之。亦宜三按六提。(即六陰也)令六陰數足。首龍尾虎而轉之。此乃陰陽升降之理。住痛移疼之法也。
龍虎升騰,先於天部持針左盤按之一回。右盤按之後一回。用中指將針腰插之。如撥弩機之狀。如此九次。像青龍純陽之體。卻推針至地部。右盤提之一回。左盤提之後一回。用中指將針腰插之。如此六次。像白虎純陰之體。按之在後。使氣在前。按之在前。使氣在後。若氣血凝滯不行。兩手各持其針行之。此飛經走氣之法也。
子午搗臼,下針之後。調氣得勻。以針上下。行九入六出之數。左右轉之。導引陰陽之氣。百病自除。諺云。針轉千遭。其病自消。此除蠱膈膨脹之疾也。
燒山火,針入先淺後深。約入五分。用九陽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針穴。方可插針。令天氣入。地氣出。寒可除矣。又云。一退三飛。飛。進也。如此三次。為三退九進。則成九矣。其法。一次疾提至天。三次慢按至地。故曰疾提慢按。隨按。令病人天氣入。地氣出。謹按生成息數。病愈而止。一說。三進三退者。三度出入。三次則成九矣。九陽者。補也。先淺後深者。淺則五分。深則一寸。
透天涼,先深後淺。約入一寸。用六陰三出三入。緊提慢按。寒至。徐徐退出五分。令地氣入。天氣出。熱可退也。又云。一飛二退。如此三次。為三進六退。即六陰數也。其法。一次疾插入地。三次慢提至天。故曰疾按慢提。隨提。令患人地氣入。天氣出。謹按臟腑生成息數。病自退矣。一說。一度三進三退。則成六矣。六陰者。補也。
白話文:
十四法
蒼龜探穴:針法如同烏龜入土,一退三進,鑽探四方。得氣時,緩慢進針,上下左右探尋(上下指針出入,左右指捻針)。另法:下針三進一退,兩指按住穴位周圍的肌肉,持針於穴位底部,向右旋轉提針並剔探,如同烏龜入土,四處鑽探。旋轉提剔,是循經脈而行。
赤鳳迎源:針法如赤鳳展翅,針刺至穴位底部,提針至穴位表層,待針自行搖動,再進針至穴位底部,上下左右四處飛旋。病在上,則吸氣退針;病在下,則呼氣進針(吸氣右退,呼氣左進,此即上下左右)。另法:下針時,先刺入深層,再提起至表層,待氣進入深層,針必搖動,再推進至穴位中間,持住針頭,向左旋轉按壓並搗動,如同鳳凰衝風擺翼,旋轉搗動是循絡脈而行。鳳凰補烏龜之法。
以上四法,皆為疏通經絡關節之法。
龍虎交戰:下針時,先以青龍之法向左旋轉,可施九陽(九次針刺);後以白虎之法向右旋轉,再施六陰(六次針刺)。此法以青龍為首,白虎為尾,以補瀉之法。此乃陰中引陽,陽中引陰,反覆其道。另法:先在穴位表層以青龍擺尾之法,左旋右轉,按壓並添補,宜三提九按(即九陽),使九陽針刺次數足夠;後在穴位底部以白虎搖頭之法,右旋左轉,提針並抽動,宜三按六提(即六陰),使六陰針刺次數足夠。青龍在前,白虎在後,旋轉針法,此乃陰陽升降之理,止痛移痛之法。
龍虎升騰:先在穴位表層,持針向左旋轉按壓一次,向右旋轉按壓一次,用中指撥動針身,如撥動弩機,如此九次,像青龍純陽之體;再將針推至穴位底部,向右旋轉提起一次,向左旋轉提起一次,用中指撥動針身,如此六次,像白虎純陰之體。按壓在後,使氣在前;按壓在前,使氣在後。若氣血凝滯不行,則兩手各持針柄行之。此為飛經走氣之法。
子午搗臼:下針後,調勻氣息,以針上下移動,行九進六出之數,左右旋轉,引導陰陽之氣,百病自除。諺云:「針轉千遭,其病自消。」此法用於治療蠱毒、膈脹等病症。
燒山火:針刺先淺後深,約入五分,用九陽(三進三退)之法,緩慢提起,用力按壓,直到產生熱感,緊閉針穴,方可插針,使天氣進入,地氣排出,寒邪可除。另法:一退三進,如此三次,為三退九進,即九陽之數。其法:一次快速提起至表層,三次緩慢按壓至深層,故曰疾提慢按,隨按,使病人天氣入,地氣出,謹慎按壓,直至病癒。一說三進三退,三次則成九,九陽者,補也。先淺後深,淺則五分,深則一寸。
透天涼:先深後淺,約入一寸,用六陰(三出三入)之法,用力提起,緩慢按壓,直到產生寒感,緩緩退出五分,使地氣進入,天氣排出,熱邪可退。另法:一進二退,如此三次,為三進六退,即六陰之數。其法:一次快速刺入深層,三次緩慢提起至表層,故曰疾按慢提,隨提,使病人地氣入,天氣出,謹慎按壓,直至病癒。一說三進三退,則成六,六陰者,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