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問對》~ 卷之下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11)

1. 禁針穴歌

禁針穴道要先明。 腦戶、囟會及神庭。 絡卻、玉枕、角孫穴。 顱息、承泣隨承靈。 神道、靈臺、膻中忌。 水分、神闕並會陰。 橫骨、氣衝、手五里。 箕門、承筋並青靈。 更加臂上三陽絡。 二十二穴,不可針。

孕婦不宜針合谷,三陰交內亦同倫。

石門針灸應須忌,女子終身無妊娠。

外有雲門並鳩尾;缺盆、客主人莫深。

肩井針時令悶倒;三里急補,命還平。

白話文:

在針灸前必須清楚瞭解那些穴位是禁止針刺的。像是腦戶、囟會、神庭、絡卻、玉枕、角孫、顱息、承泣、承靈、神道、靈臺、膻中等穴道都是禁忌的。水分、神闕、會陰、橫骨、氣衝、手五里、箕門、承筋、青靈這些穴位也同樣不能針刺。此外,手臂上的三陽絡,總共二十二個穴道,也是禁止針灸的。

對於孕婦來說,合谷穴和三陰交穴都不適合針灸。石門穴若被針灸,可能會導致女子終生無法懷孕。另外,雲門、鳩尾、缺盆、客主這些穴位,針灸時不可過深。而在肩井穴針灸時,可能會讓人感到悶倒,但只要在三里穴緊急補針,就能使生命恢復平穩。

以上就是針灸時需注意的禁忌穴位。

2. 禁灸穴歌

禁灸之穴四十五。 承光、啞門並風府。 天柱、素髎、臨泣上。 晴明、攢竹、迎香數。 禾髎、顴髎、絲竹空。 頭維、下關與脊中。 肩貞、心俞、白環俞。 天牖、人迎共乳中。 周榮、淵液並鳩尾。 腹哀、少商、魚際同。 經渠、天府、中衝位。 陽關、陽池、地五會。 隱白、漏谷、陰陵泉。 條口、犢鼻並陰市。 伏兔、髀關及委中。 殷門、申脈、承扶忌。

白話文:

有四十五個穴位是禁止進行艾灸的。這些穴位包括:承光、啞門、風府、天柱、素髎、臨泣上、晴明、攢竹、迎香、禾髎、顴髎、絲竹空、頭維、下關、脊中、肩貞、心俞、白環俞、天牖、人迎、乳中、周榮、淵液、鳩尾、腹哀、少商、魚際、經渠、天府、中衝、陽關、陽池、地五會、隱白、漏谷、陰陵泉、條口、犢鼻、陰市、伏免、髀關、委中、殷門、申脈、承扶。

以上就是古代禁灸穴歌中所列舉的四十五個禁止艾灸的穴位。

3. 重解虛則補之四句

[機按:難經所解,義猶未悉。且舉心言之。經文「虛實」字,指虛邪實邪言,非心之虛實也。假如從心之後來者為虛邪,虛邪傷心當補。然心之後為肝,肝為心之母也。從心之前來者為實邪,實邪傷心當寫。然心之前為脾,脾為心之子也。舉此以例。從心所勝來者為微邪。微邪者,金也。微邪傷心亦當補。從心所不勝來者為賊邪。賊邪者,水也。賊邪傷心亦當寫。可見肝肺同一虛邪而當補;脾腎同一實邪而當寫。

至於心之正邪,火也;心病於火,乃本經自病。既非他經之虛邪來傷,亦非他經之實邪來襲。是以不須補寫他經,只就本經之虛實以補寫也。故曰:「不虛不實」。以經取之,「不虛不實」,亦指虛邪實邪言。如此分解,其義方盡。可將此連前後數篇觀之,則可見矣。]

白話文:

在《難經》中的解釋,仍有些許含糊不明。以心臟為例來說,「虛實」二字在經典裡指的是「虛邪」與「實邪」,而非心臟本身的虛弱或強壯。假設從心臟後方來的邪氣被視為「虛邪」,虛邪傷害心臟時應當採用補法。然而,心臟後方是肝臟,肝臟是心臟的「母親」器官。如果邪氣從心臟前方來,那便是「實邪」,實邪傷害心臟時應當採用泄法。然而,心臟前方是脾臟,脾臟是心臟的「兒子」器官。

以此類推,來自心臟剋制的邪氣被視為「微邪」,微邪屬金。微邪傷害心臟也應當採用補法。而來自心臟不能剋制的邪氣則被視為「賊邪」,賊邪屬水。賊邪傷害心臟也應當採用泄法。由此可見,肝臟和肺臟同樣受到虛邪影響時都應當採用補法;脾臟和腎臟同樣受到實邪影響時都應當採用泄法。

至於心臟自身的邪氣,屬火。當心臟受火邪影響時,這是心臟自身出現問題,既不是其他經絡的虛邪來傷害,也不是其他經絡的實邪來侵襲。因此,無需對其他經絡進行補或泄,只需針對心臟本身的虛實情況進行調理即可。因此,《難經》說:「不虛不實,以經取之」。這句話中的「不虛不實」也是指虛邪和實邪而言。這樣解釋才能完全理解其意涵。若將這段話結合前後幾篇一起閱讀,便能更清楚地瞭解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