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問對》~ 卷之中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7)

1. 候氣法

經曰:三部九候者,頭為上部,手為中部,足為下部;部各有三候,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上部天,兩額動脈候頭角之氣;上部地,兩頰動脈候口齒之氣;上部人,耳前動脈候耳目之氣。中部天,手太陰經渠動脈以候肺;中部地,手陽明合谷動脈以候胸中;中部人,手少陰神門動脈以候心。下部天,足厥陰五里動脈以候肝;下部地,足少陰太谿動脈以候腎;下部人,足太陰箕門動脈以候脾胃。

經曰:「人身三陰三陽,其氣以何月各旺幾日?」難經云: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此三陰三陽之王時日也。少陽之至,陽氣尚微,故其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陽明之至,猶有陰也,故其脈大而短。太陽之至,陽盛極也,故其脈洪大而長。陽極盛,則變而之陰,故夏至後為三陰用事之始。太陰之至,陰氣尚微,故其脈緊大而長。少陰之至,陰漸盛也,故其脈緊細而微。厥陰之至,陰極盛也,故其脈沉短以敦。陰盛極,則變而之陽,仍復三陽用事之始也。此則三陰三陽之王脈。

春溫夏暑秋涼冬寒,故人六經之脈,亦隨四時陰陽消長送運而至也。故曰:「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不可以為工。」(逆從,謂病有可治不可治也。)

經云: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亦隨天地之氣卷舒也。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類,則五運六氣四時,亦皆應之而見於脈耳。難經所論,以陰陽始生之淺深而言之也。

經曰:客氣謂六氣更臨之氣;主氣謂應四時正王,春夏秋冬也。○五臟各以時受病;非其時,傳以與之。(時,謂王月;如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邪之類;非王月受邪,故各傳以與之。)○邪氣客於身,取之以時。故曰:「春取絡脈,夏取分腠,秋取氣口,冬取經輸。」凡此四時,各以其時為齊: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治骨髓。(邪者,不正之名;風寒暑濕飢飽勞逸,皆是邪;候可取之時而取之,如春氣在經脈之類。)○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五行者,更貴更賤;(當時貴,失時賤。)以知死生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

機按:賦言針下沉緊為邪氣盛,針下微松為正氣至;此但可以候氣於針下也。必須參究素難諸說,始知四時八節,何者為邪,何者為正;犯之而有其時,中之而有其處;或以波隴之起而察其外,或以三部九候而診其內。知脈之異於常者為邪,審脈之應於時者為正。如此,則取之以時,治之有準,庶幾萬舉而萬全也。苟不知此,徒以賦言針下沉緊為邪,微松為正,或逢其沖而誤作邪者有也,或追其往而謬為正者有也。寧免偏之為害哉?故比次素難諸說於此,實所以發賦之所未發歟。

白話文:

候氣法

經書記載,三部九候法是指:頭部為上部,雙手為中部,雙腳為下部。每個部位各有天、地、人三候,三乘三等於九,故稱九候。上部天候,觀察額頭動脈,診斷頭角之氣;上部地候,觀察面頰動脈,診斷口齒之氣;上部人候,觀察耳前動脈,診斷耳目之氣。中部天候,觀察手太陰經渠動脈,診斷肺部;中部地候,觀察手陽明合谷動脈,診斷胸中;中部人候,觀察手少陰神門動脈,診斷心臟。

下部天候,觀察足厥陰五里動脈,診斷肝臟;下部地候,觀察足少陰太谿動脈,診斷腎臟;下部人候,觀察足太陰箕門動脈,診斷脾胃。經書又說,人體有三陰三陽,它們的旺盛時期各有幾天。難經記載,冬至後,每隔一個甲子(六十天),少陽、陽明、太陽、太陰、少陰、厥陰各旺盛六十天,這就是三陰三陽的旺盛時期。少陽旺盛時,陽氣尚弱,故脈象忽大忽小,忽長忽短;陽明旺盛時,尚有陰氣,故脈象大而短;太陽旺盛時,陽氣極盛,故脈象洪大而長。陽氣極盛則轉而為陰,所以夏至後是三陰開始活躍的時期。太陰旺盛時,陰氣尚弱,故脈象緊大而長;少陰旺盛時,陰氣漸盛,故脈象緊細而微;厥陰旺盛時,陰氣極盛,故脈象沉短而實。陰氣極盛則轉而為陽,於是又回到三陽開始活躍的時期。這就是三陰三陽的脈象變化。

春溫夏暑秋涼冬寒,人體六經脈象也隨四季陰陽消長而變化。所以說,治療如果不根據四時、日月,不了解邪氣的進退,就不能稱作精通醫術。(逆從指疾病的可治與不可治。)

經書記載,厥陰旺盛時,脈象弦;少陰旺盛時,脈象鉤;太陰旺盛時,脈象沉;少陽旺盛時,脈象大而浮;陽明旺盛時,脈象短而澀;太陽旺盛時,脈象大而長。這些都隨著天地之氣的舒張收斂而變化,如同春天弦、夏天洪、秋天毛、冬天石之類的變化,五運六氣與四時也都會反映在脈象上。難經的論述,是以陰陽的盛衰程度來闡述的。

經書記載,客氣是指六氣(風、寒、暑、濕、燥、火)交替影響人體的氣,主氣是指應合四時正氣的氣,即春夏秋冬之氣。五臟各有受病的季節,如果不是在那個季節受病,則會傳遞到其他臟腑。(時指旺盛的月份,例如秋天肺氣旺盛,則先受邪氣侵犯;春天肝氣旺盛,則先受邪氣侵犯。如果不是在旺盛的月份受邪,則會傳遞到其他臟腑。)邪氣侵犯人體,要根據季節治療,所以說:春天診斷絡脈,夏天診斷分腠,秋天診斷氣口,冬天診斷經輸。

凡此四時,都要根據季節診斷。絡脈治療皮膚,分腠治療肌肉,氣口治療筋脈,經輸治療骨髓。(邪氣指不正之氣,風寒暑濕飢飽勞逸都是邪氣。診斷要選擇合適的時間,例如春天邪氣在經脈等。)要根據四時五行合乎人形而治療。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它們各有貴賤,得時則貴,失時則賤。要根據此來判斷生死,確定五臟之氣。在病情嚴重的時候,

機要提示:古籍記載,針下感覺沉緊,說明邪氣盛;針下感覺微松,說明正氣至。這只是針刺過程中候氣的方法。必須仔細研讀素問、難經等醫籍,才能知道四時八節中哪些是邪氣,哪些是正氣。邪氣侵犯人體,會有特定的時間和部位。可以觀察身體外部的徵象,也可以用三部九候的方法診斷內部。脈象異常者為邪,脈象合乎季節者為正。這樣,就能根據季節治療,治療就會有準則,就能做到萬全之策。如果不懂這些,僅僅依靠針下沉緊為邪,微松為正的說法,可能會因為時機的錯亂而把邪氣誤認為正氣,或者把正氣誤認為邪氣,這樣很容易造成錯誤,所以把素問、難經的相關論述放在這裡,正是為了補充古籍中未曾闡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