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問對》~ 卷之中 (6)
卷之中 (6)
1. 候氣法
以候虛實而刺之是也。故曰。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候。百病不治。此之謂也。又曰。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闢除其邪。則亂氣不生。失時反候者。如春氣在經脈。反刺絡脈。令人少氣。夏氣在孫絡。反刺經脈。令人解㑊。
秋氣在皮膚。反刺筋骨。令人寒慄。冬氣在骨髓。反刺肌肉。令人善忘。故刺不知四時之經。病之所在。反之則生亂氣。
經曰。寫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寫。必切而出。大氣乃屈。(切。急也。疾出其針也。大氣。大邪之氣。)補虛者。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
針孔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神乃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言但閉密其穴俞。勿令其氣散寫。近氣。已至之氣。遠氣。未至之氣。欲動經氣而為補。必候水刻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得時而調之追補也。
)
經曰。邪氣中人。因其陰氣。則入陰經。因其陽氣。則入陽脈。無常處也。在陽與陰。不可為度。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遇。早遏其路。(謂即寫之。徑路既絕。則邪氣無能為矣。此所謂迎而奪之也。)帝曰。候氣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絡入於經也。舍於血脈之中。如湧波之起。
時來時去。不常在於所候之處。故曰。方其來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又曰。無逢其沖而寫之。(沖。謂應水刻數之平氣也。工以為邪而寫之。則誤矣。)故曰。其來不可逢也。候邪不審。若邪已過而寫之。則真氣脫。脫則不復。邪氣復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也。
(邪已隨經脈流去。不可復追使還也。)待邪至時。髮針寫矣。若先若後。血氣已虛。其病不可取。故曰。知其可取如發機。不知其取如扣椎。(機者。動之微。應之速。椎者。動之甚。覺之遲。智者。動之微而即知。故先時而早治。愚者。動之甚尚不覺。故後時而失治。機微椎大。
因以喻之。)故曰。知機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者。扣之亦不發。(發。微物也。不可掛以發。比發更微矣。言氣微動。知機者而即知也。故曰。上工之取氣。乃救其萌芽是也。椎者。大杵也。言氣已大動。彼冥頑者。猶且不覺。正如以杵撞擊。亦不知也。故曰。下工守其已成。
因敗其時是也。)
經曰。真邪以合。波隴不起。候之奈何。曰。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察其左右上下氣候不相類及相減者。審其病藏以期之。(期。謂病在陽。則候氣在陽分而刺之。病在陰。則候氣在陰分而刺之。如水下一刻。人氣在陽分是也。)故曰。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不可以為工。
白話文:
候氣法
判斷虛實後再施針,這就是候氣法的要旨。所以說,謹慎觀察時機,疾病就能預測,錯失時機,反其道而行,百病難治,這就是原因。又說,邪氣總是隨著四季氣血的變化而侵入人體。它的變化莫測,難以預料。但是,邪氣一定循經脈運行,只要針對經脈,去除邪氣,那麼紊亂的氣就不會產生。錯失時機,反其道而行,例如:春季之氣在經脈,卻反刺絡脈,會讓人氣短;夏季之氣在孫絡,卻反刺經脈,會讓人腹瀉;秋季之氣在皮膚,卻反刺筋骨,會讓人寒慄;冬季之氣在骨髓,卻反刺肌肉,會讓人健忘。所以,如果不懂得四時之氣在經脈的運行規律,以及疾病所在的位置,反其道而行,就會產生紊亂之氣。
經書上說,瀉實者,氣盛時才下針,針隨氣而入,如同打開門戶,針隨氣而出,精氣不傷,邪氣向下排出,外門不閉塞,以排出病邪,疏通道路,如同疏通道路一般,這就是所謂的大瀉法。必須迅速出針,邪氣才能排出。(切,指迅速;疾出其針也,指迅速拔針;大氣,指大量的邪氣。) 補虛者,握住針不要移動,以穩定心神,等待呼氣時下針,氣出針入,針孔完全閉合,精氣就不會外洩。如果身體已實,則應迅速出針,讓氣隨針而出,熱邪就不會迴流,閉塞穴位,邪氣得以散去,精神得以保存。調動氣機需合乎時機,附近的氣機不應錯失,遠處的氣機才能引來。這就是所謂的“追補法”。(意思是說,只要閉合穴位,不要讓氣機散失,近氣指已到達的氣機,遠氣指尚未到達的氣機。想要調動經氣來補虛,必須等待水刻之時,氣機到達穴位時再針刺,這就是所謂的把握時機,調和氣機,追補邪氣。)
經書上說,邪氣入侵人體,如果依附陰氣,就進入陰經;如果依附陽氣,就進入陽脈。邪氣沒有固定的位置,有時在陽,有時在陰,難以預料。必須仔細觀察,根據三部九候,一旦遇到邪氣,就要及時阻止它的蔓延。(意思是說,立即瀉法,邪氣的通道一旦被切斷,邪氣就無處可去了,這就是所謂的迎敵制勝。) 皇帝問道:候氣的方法是什麼?岐伯答道:邪氣離開絡脈進入經脈,滯留在血脈之中,就像波浪一樣,時來時去,不會始終停留在某一個地方。所以說,邪氣來的時候,必須按壓制止它,制止之後再針刺。又說,不要在氣機平穩的時候針刺。(沖,指氣機平穩的時候,如果誤以為是邪氣而針刺,就會弄錯。) 所以說,邪氣的來去不可預料。如果判斷邪氣的去留不明,在邪氣已經過去之後才針刺,就會損傷真氣,真氣損傷就難以恢復,邪氣再次來襲,病情就會加重。所以說,邪氣離去之後不可追補。
(邪氣已經隨著經脈流走,不可再追回。)等到邪氣到達的時候再針刺。如果過早或過晚,血氣已經虛弱,病情就難以治療。所以說,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針刺,就像觸動機關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針刺,就像用椎子敲擊一樣。(機關,指輕微的動作,迅速的反應;椎子,指猛烈的動作,遲鈍的反應。聰明的人,動作輕微就能感知,所以能及時治療;愚笨的人,動作猛烈了還沒有感覺,所以錯失治療時機。機關細微,椎子粗大,以此來作比喻。)所以說,懂得氣機運作的人,即使是微小的變化也能察覺;不懂得氣機運作的人,即使用椎子敲擊,也察覺不到。(發,指微小的東西,比頭髮還要微小,比喻氣機的微小變化,懂得氣機運作的人能及時察覺。所以說,高手治病,是消除病邪的萌芽。椎子,指粗大的杵,比喻氣機已經劇烈變化,愚笨的人還沒有察覺,就像用杵敲擊一樣,也不知道。所以說,庸醫只能處理已經成形的疾病,錯失治療的時機。)
經書上說,真氣和邪氣相混合,波浪起伏不定,如何候氣?答道:仔細按壓察看三部九候的盛衰虛實,來調整治療。觀察左右上下氣機的盛衰虛實,以及氣機不相協調或互相抵消的地方,判斷病邪的藏伏位置,以預測病情。(期,指疾病在陽,就應該在陽分候氣而針刺;疾病在陰,就應該在陰分候氣而針刺,例如,水下一刻,人氣在陽分。)所以說,不懂得三部九候以及脈象的變化,就不能算得上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