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機

《針灸問對》~ 卷之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11)

1. 卷之上

入腦立死。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刺郄中大脈。令人僕脫色。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僕。刺脊間。中髓為傴。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逆。刺手魚腹內陷為腫。無刺大醉。無刺大怒。無刺大勞。

無刺大渴。無刺大驚。無刺大飢人。無刺新飽人。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聾。刺膝臏出液為跛。刺臂太陰脈。出血立死。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言。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刺肘中內陷。為不屈伸。刺陰股下三寸內陷。為遺溺。刺腋下脅間內陷。

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少腹滿。刺腨腸內陷。為腫。刺眶上陷骨中脈。為盲。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又曰。無刺渾渾之脈。熇熇之熱。漉漉之汗。如大風大雨。嚴寒盛暑。卑濕煩燥。便黑吐血。暴然失聽。失明失意。失神失便溺。及七情五傷。皆不可刺。乘車馬遠來。

亦候血氣定。然後刺之。機按。今醫但問某病。便針某穴。求其如經所言。不犯針禁。不夭人壽者。幾何人哉。

問曰。針刺失宜。亦能殺人否乎。

經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迎而奪之而已矣。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藏之氣盡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矣。(氣之息道。一呼一吸為一至。

故此云五里者。五至而已。過其數。藏氣盡。更過其數。極其輸矣。五往者。五至已往。則六至七至也。)所謂奪其天氣者也。非能絕其命而傾其壽乎。又曰。窺門而刺之者。死於家中。入門而刺之。死於堂上。(機按。胃經固多氣血。若寫之太過。則夭壽矣。夫以多氣多血之經。

尚戒寫之太過。余經可輕寫乎。)

或曰。針灸宜避天忌日。何也。

經曰。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子己丑。左脅應春分。其日己卯。左手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右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脅應秋分。其日辛酉。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竅應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臟應四季中州。其日戊巳。大禁太乙所在日。

(即前所云)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處。所主左右上下。身有癰腫欲治之。無以其所值之日潰治之。是謂天忌日也。又曰。春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夏三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秋三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陰。冬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或曰。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

曰。榮為陰。行於脈中。衛為陽。行於脈外。各有淺深。故針陽必臥針之。以陽氣輕浮。過之恐傷於榮也。刺陰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氣散。乃內針。不然。則傷衛氣也。

白話文:

[卷之上]

刺入腦部立即死亡。刺舌下中脈過度,出血不止導致失聲。刺足下布絡中脈,不出血則腫脹。刺郄中大脈,使人昏倒臉色蒼白。刺氣街中脈,不出血則腫脹,像老鼠般癱瘓。刺脊椎之間,傷及髓液,導致駝背。刺乳房上方,傷及乳房,導致腫脹潰爛。刺缺盆(鎖骨上窩),傷及內部,氣泄導致喘咳氣逆。刺手魚際穴(手掌虎口處)內陷則腫脹。

不可刺醉酒之人、大怒之人、過度勞累之人、極度口渴之人、極度驚恐之人、極度飢餓之人、剛吃飽之人。刺陰股(大腿內側)中大脈,出血不止則死亡。刺刺客主人穴(耳後),傷及內陷中脈,導致耳聾。刺膝臏(膝蓋骨),滲出液體則導致跛腳。刺臂太陰脈,出血立即死亡。刺足少陰脈,過度用力出血,導致舌頭僵硬難以言語。刺膺中(胸部)陷沒處,傷及肺部,導致喘咳氣逆。刺肘部內陷處,導致關節不能屈伸。刺陰股下三寸內陷處,導致尿失禁。刺腋下脅間內陷處,導致咳嗽。刺少腹(下腹部),傷及膀胱,導致尿液排出,並使下腹部脹滿。刺腸道內陷處,導致腫脹。刺眶上(眉毛上方)陷窩中脈,導致失明。刺關節,滲出液體,導致關節不能屈伸。

此外,不可刺患有渾渾之脈(脈象渾濁)、熇熇之熱(燥熱)、漉漉之汗(汗出不止)、類似大風大雨、嚴寒酷暑、潮濕煩躁等症狀的病人;也不可刺正在便血、吐血、突發性耳聾、失明、意識喪失、大小便失禁的病人;以及因七情五傷(七種情志和五種外傷)所致的疾病,都不可針刺。乘車馬遠道而來的人,也要等到血氣平復後才能針刺。

現在的醫生只問病人某種疾病,就針刺某個穴位,能做到像經書上所說,不違反針刺禁忌,不損害病人壽命的,又有幾人呢?

有人問:針刺失宜,也能殺人嗎?

經書說:人體所接受的氣,來自於谷物;谷物所注入的地方,是胃;胃是水穀氣血之海;這個大海所運行的氣血,遍及全身;胃所輸出的氣血,流經經脈;經脈是五臟六腑的大絡;針刺就是奪取這些氣血而已。迎著氣血的方向針刺五里(指五次呼吸的距離),在中途停止,五次針刺就夠了。再繼續針刺,就傷到藏氣(指內在的元氣),超過次數,就會耗盡其氣血。所以,五五二十五,就耗盡了它的輸布。(氣息的通路,一呼一吸算一次,所以說五里,就是五次。超過這個次數,藏氣就耗盡;再超過這個次數,就會傷到氣血極限。五往,就是五次之後,甚至六次、七次。)這就是所謂奪取其元氣,難道不能危及性命,損害壽命嗎?又說,從門外窺探著針刺,則死在家中;進入室內針刺,則死在堂上。(胃經氣血最為充盈,如果針刺過度,就會損害壽命。即使是氣血充盈的經脈,尚且要戒慎針刺過度,其他經脈又豈能輕易針刺呢?)

有人問:針灸應該避開天忌日,為什麼?

經書說:左腳對應立春,這天是戊子或己丑日;左脅對應春分,這天是己卯日;左手對應立夏,這天是戊辰或己巳日;胸膺喉嚨頭部對應夏至,這天是丙午日;右手對應立秋,這天是戊申或己未日;右脅對應秋分,這天是辛酉日;右腳對應立冬,這天是戊戌或己亥日;腰尻下竅對應冬至,這天是壬子日;六腑膈下三臟對應四季中州(指一年四季的中間),這天是戊巳日;並且要禁忌太乙所在的日子。(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這九個日子,要仔細觀察八正(八個方位)所在的位置,以及所主宰的左右上下部位。如果身上有癰腫想要治療,不能在這些日子裡針刺治療,這就是所謂的天忌日。又說:春三月,人體陽氣在左,不要針刺左腳的陽經;夏三月,人體陽氣在右,不要針刺右腳的陽經;秋三月,人體陽氣在右,不要針刺右腳的陰經;冬三月,人體陽氣在左,不要針刺左腳的陰經。

有人問:針刺榮經不會傷到衛經,針刺衛經不會傷到榮經,這是什麼意思?

回答說:榮經屬陰,運行於脈內;衛經屬陽,運行於脈外;各有淺深,所以針刺陽經,必須採用平刺的方法,因為陽氣輕浮,刺的太深,恐怕會傷到榮經;針刺陰經,則要先用左手按住針刺的穴位很久,讓氣散開,然後再針刺,否則就會傷到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