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眼科龍木論》~ 附·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9)
附·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9)
1. 七十二問
第三十七問。目不能遠視者何也。答曰。此乃榮傷於五臟六腑之間。目者肝之外使。風邪客之。使精華之府衰弱。肝氣不足。則不能遠視也。宜用蟬花散(方見十二問下)、羊肝丸(方見七問下)。
第三十八問。目患每年常發者何也。答曰。此證隨天地同。少陽旺復得甲子。陽明旺復得甲子。太陽旺復得甲子。太陰旺復得甲子。六十日。三百六十日。其氣一周。今太陽受病。復得來年六十日而當發。宜令瀉之。如太陽受病。只瀉太陽經膀胱是也。
第三十九問。目中拳毛倒睫者何也。答曰。脾之損也。脾之主肌肉。肌肉消瘦。則飲食不能進。外感風邪。克於腠理。故毒生於目也。宜用局方省風湯、豬苓湯(方見九問下)。
局方省風湯方
防風(去苗),南星(各四兩生用),半夏(白好者生用浸洗之),甘草,黃芩(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二鍾。生薑十片。煎至一鍾。去渣溫服。不拘時服。
第四十問。目中漏睛膿出何也。答曰。此乃五臟冷熱相攻。腎敗也。宜服寶光散。
寶光散方
大黃,龍膽,赤芍藥,川芎,白芷,牛蒡子,防風,防己
黃芩,當歸,甘草,梔子,生地黃,細辛,羌活,荊芥(各等分)
上㕮咀。用水一鍾半。煎至一鍾。去渣食後溫服。
第四十一問。目中胬肉侵睛者何也。答曰。此脾之實也。脾者倉廩之官。肌肉之府。毒氣攻衝。風邪之氣衝肺。肺受脾邪。傳之於目。故胬肉侵睛也。宜用羊肝丸(方見七問下)、三黃丸(方見四問下)、撥雲散(方見二問下)、局方紫金膏。
局方紫金膏方
硃砂(另研),乳香(另研),硼砂(另研),赤芍藥,當歸(各二兩洗),雄黃(二錢水飛),麝香(半兩另研),黃連(五錢)
上為細末。入研藥內拌勻。再擂。煉蜜為丸皂角子大。每用一丸。安於淨盞內。沸湯泡開。於無風處洗眼。藥冷閉目少時。候三兩時再煨令熱。依前洗之。一帖可洗三五次。不可犯銅鐵器內洗。如暴赤眼及瞳者。不可洗之。
第四十二問。目數赤點者何也。答曰。風邪傷肝。主風目胡則傷目昏赤肌肉虛熱則邪氣肝之故目病積年不瘥也。用宜省風湯(方見四問下)、活血煎(方見三問下)、牡丹煎丸。
牡丹煎丸方
延胡索,砂仁(各半兩),赤芍藥,牡丹皮(各一兩),山茱萸,乾薑(各半兩炮),龍骨(細研),熟地黃(酒浸),檳榔,羌活(各三兩),五味子,人參,白芷,當歸(酒浸),乾山藥,肉桂(去皮),白茯苓,白朮,藁本,附子(炮去皮臍),木香,牛膝(酒浸),蓽茇(各一兩水泡),石斛(三兩酒浸)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醋湯空心下。日進三服。孕婦不可服。
白話文:
七十二問
-
問:眼睛看不遠是什麼原因?答:這是因為體內的精華受損,五臟六腑之間的氣血運行受阻。眼睛是肝臟的外在表現,風邪入侵,導致精華之府衰弱,肝氣不足,所以看不遠。可用蟬花散(方劑見第十二問)、羊肝丸(方劑見第七問)。
-
問:眼睛每年都發病是什麼原因?答:這種病症與天地節氣變化有關。少陽、陽明、太陽、太陰旺盛時,若逢甲子日(六十日一循環),氣候變化就會導致疾病復發。一年三百六十日,氣候循環一周,如果太陽經受病邪侵襲,到了下一年六十日後,就會再次發病。應當瀉去病邪。如果太陽經受病,就瀉太陽經(膀胱經)。
-
問:眼睛裡長倒睫毛是什麼原因?答:這是脾臟受損。脾臟主肌肉,肌肉消瘦,則飲食難以吸收。外感風邪,侵犯肌膚腠理,所以毒邪生於眼部。可用局方省風湯、豬苓湯(方劑見第九問)。
局方省風湯方:防風(去苗)、南星(各四兩,生用),半夏(白淨者,生用,浸洗),甘草、黃芩(各二兩)。 上藥研磨成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二杯,生薑十片,煎至一杯,去渣溫服,不拘時服。
- 問:眼睛流膿是什麼原因?答:這是五臟陰陽失調,寒熱交攻,腎臟受損。宜服用寶光散。
寶光散方:大黃、龍膽、赤芍藥、川芎、白芷、牛蒡子、防風、防己、黃芩、當歸、甘草、梔子、生地黃、細辛、羌活、荊芥(各等分)。上藥研磨成末,用水一杯半,煎至一杯,去渣,飯後溫服。
- 問:眼球上長胬肉是什麼原因?答:這是脾臟積實。脾臟是人體的倉庫,也是肌肉之府。毒邪衝擊,風邪之氣衝擊肺部,肺部受脾臟邪氣影響,傳至眼睛,所以形成胬肉。可用羊肝丸(方劑見第七問)、三黃丸(方劑見第四問)、撥雲散(方劑見第二問)、局方紫金膏。
局方紫金膏方:硃砂(另研)、乳香(另研)、硼砂(另研)、赤芍藥、當歸(各二兩,洗淨)、雄黃(二錢,水飛)、麝香(半兩,另研)、黃連(五錢)。上藥研磨成細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拌勻,再研磨,煉蜜做成皂角大小的丸藥。每次用一丸,放入乾淨的碗中,用沸水泡開,在無風處洗眼。藥冷後閉目片刻,過三五小時再加熱,依次洗之。一帖藥可洗三到五次。不可用銅鐵器皿盛放洗眼藥水。如患暴赤眼或瞳孔受損者,不可使用。
- 問:眼睛經常出現紅點是什麼原因?答:這是風邪傷肝導致的。風邪侵犯眼睛,導致眼白渾濁發紅,肌肉虛熱,邪氣困於肝臟,所以眼睛多年不愈。可用省風湯(方劑見第四問)、活血煎(方劑見第三問)、牡丹煎丸。
牡丹煎丸方:延胡索、砂仁(各半兩),赤芍藥、牡丹皮(各一兩),山茱萸、乾薑(各半兩,炮製),龍骨(細研),熟地黃(酒浸),檳榔、羌活(各三兩),五味子、人參、白芷、當歸(酒浸),乾山藥、肉桂(去皮),白茯苓、白朮、藁本、附子(炮製,去皮臍),木香、牛膝(酒浸),蓽茇(各一兩,水泡),石斛(三兩,酒浸)。上藥研磨成細末,煉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溫酒或醋湯送服,空腹服用,每日三次。孕婦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