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光道人

《秘傳眼科龍木論》~ 卷之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

1. 卷之十

2. 三·木部

凡二十九種

,味甘辛。大熱,有小毒。主利肝肺氣。頭痛。日華子治一切風。明目。

松脂,味苦甘溫無毒。除胃中伏熱。

枸杞,味苦寒。根名地骨皮。大寒。子微寒無毒。春夏採葉。秋採莖實。冬採根。藥性論。葉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風明目。若渴可煮作飲。代茶飲之。主患眼風障。赤膜。昏痛。取葉搗汁。注眼中妙。千金方。治肝虛。或當風眼淚。枸杞最肥者二升。搗破。納絹袋中。置罐中。以酒一斗浸干。密封勿泄氣。三七日。每旦飲之。任性勿醉。肘後方。療目熱。生膚。赤白眼。搗枸杞汁點眼立效。外臺秘要。療眼暴赤。天行腫癢痛。地骨皮三斤。水三斗。煮取三升。絞去渣。更內鹽一兩。炒取二升。敷目。或加乾薑二兩。

柏實,味甘平無毒。主益氣除風。久服耳目聰明。

茯苓,味甘平無毒。主開胸腑。調臟氣。雷公云。凡採得搗令細。於水盆中絞令濁。浮者去之。是茯苓。而若誤服之。令人眼中瞕子。並黑睛點小兼目盲。記之。

琥珀,味甘平無毒。日華子明目。摩翳。

黃柏,味苦寒無毒。療目熱赤腫。日華子洗肝。明目止淚。

楮實,味甘寒無毒。主明目。葉亦入方用。外臺秘要。點眼翳。取楮白皮暴乾。合作一繩子如釵股。火燒作灰。待冷細研如面。每點於翳上。日三五度漸消。

蔓荊,味苦辛。微寒。平溫無毒。主明目。頭風痛。目淚出。日華子治赤眼。

蕤核,味甘。溫。微寒無毒。主明目。赤腫痛淚出。目腫眥爛。圖經劉禹錫傳信方。所注法最奇。云眼風淚癢。或生翳。或赤眥。一切皆主之。宣州黃連搗篩末。蕤仁去皮研為膏。緣此性稍濕。末不得故耳。與黃連等分合和。取無蟲干棗二枚。割頭少許留之。去卻核。以二物滿填於中。卻取所割下棗頭。依前合定。以小綿裹之。惟薄綿為佳。以大茶碗量水半碗。於銀器中。文武火煎取一雞子。以來。以綿濾。待冷點眼。萬萬不失。前後試驗數十人皆應。今醫家亦多用得效。故附之。

藿香,微溫療風。

乳香,微溫。日華子味辛熱。微毒。去惡風。

桑葉,主除寒熱。日華子暖無毒。除風痛。春葉未開時。可作煎服。治一切風。經驗方。治青盲。此一法當依而用之。視物如膺鶻者有此效。正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四。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七。十月二十二。月晦。每遇上件神日。用桑柴灰合以煎湯。沃之於瓷器中。澄令極清。以藥稍熱洗之。如覺冷。即重湯煮令得所。不住手洗。遇上件日不得不洗。緣此神日本法也。

梔子,味苦。寒。大寒無毒。療目熱赤痛。胃中熱氣。

白話文:

三·木部

共計二十九種藥材:

桂:味甘辛,大熱,有小毒。能疏通肝肺之氣,治療頭痛。日華子本草記載,可治一切風症,明目。

松脂:味苦甘,溫,無毒。能去除胃中伏熱。

枸杞:味苦,寒。根名地骨皮,大寒;果實微寒,無毒。春季和夏季採葉,秋季採莖和果實,冬季採根(《藥性論》)。葉子與羊肉一起做成羹,對人體大有益處,能除風明目,口渴時可煮水代茶飲用。主治眼風障、赤膜、眼睛昏痛。取葉搗汁滴入眼中效果很好(《千金方》)。能治療肝虛或因受風導致眼淚流不止。取枸杞最肥大的果實二升,搗碎,放入絹袋中,再放入罐子裡,用一斗酒浸泡至乾,密封避免泄氣,三七日後,每天早晨服用適量,盡情飲用但不要醉酒(《肘後方》)。治療眼睛發熱、皮膚病、赤眼病,將枸杞搗汁點眼,療效迅速(《外臺秘要》)。治療眼睛突然發紅、流行性腫痛瘙癢,用地骨皮三斤,水三斗,煮至三升,濾去渣滓,再加入鹽一兩,炒至二升,敷於眼睛,也可加入乾薑二兩。

柏實:味甘,平,無毒。能益氣除風,長期服用能使耳目聰明。

茯苓:味甘,平,無毒。能開通胸腑,調和臟腑之氣。雷公(古代醫家)說:凡採得茯苓後,要搗碎研細,放入水盆中絞出濁汁,浮在上面的要除去,才是真正的茯苓。如果誤服了不好的茯苓,會導致眼中有翳障,黑眼球上出現小點,甚至失明,記住這一點。

琥珀:味甘,平,無毒。日華子本草記載,能明目,治療目翳。

黃柏:味苦,寒,無毒。治療眼睛發熱紅腫。日華子本草記載,能清肝明目,止淚。

楮實:味甘,寒,無毒。能明目。葉子也可用於藥方(《外臺秘要》)。治療眼翳,取楮樹白皮曬乾,搓成像髮簪一樣粗細的繩子,燒成灰,待冷卻後研磨成粉末,每天滴在翳障上三到五次,逐漸就會消退。

蔓荊:味苦辛,微寒,平溫,無毒。能明目,治療頭痛、流淚。日華子本草記載,能治療赤眼。

蕤核:味甘,溫,微寒,無毒。能明目,治療眼睛紅腫疼痛流淚,眼睛腫脹,眼角潰爛。《圖經》中劉禹錫傳信方記載的用法很奇特,說凡是眼風、眼癢、生翳、眼紅、眼角潰爛等症狀,都可以用它治療。將宣州產的黃連搗碎篩成粉末,蕤仁去皮研磨成膏(因為蕤仁性偏濕潤,所以不能研磨成粉末),與黃連粉等量混合,取無蟲的乾棗二枚,割開一小部分棗頭,取出棗核,用黃連與蕤仁膏填滿棗子,再蓋上割下的棗頭,用薄棉花包裹,用大茶碗量半碗水,在銀器中用文火武火煎煮成一個雞蛋大小的量,過濾後待冷卻,滴入眼中,效果極佳,屢試不爽,許多醫生也用此法見效,故在此記載。

藿香:微溫,治療風症。

乳香:微溫。日華子本草記載,味辛熱,微毒,能去除惡風。

桑葉:能去除寒熱。日華子本草記載,性溫,無毒,能除風痛。春季葉子未展開時,可以煎服,治療一切風症。經驗方:治療青盲症,此法應當遵循使用,對於視物模糊如同隔著薄紗的人有療效。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六、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七、十月二十二、每月最後一天,每逢這些日子,用桑柴灰煎湯,澄清後,用溫熱的藥湯洗眼,如果感覺冷,就再加熱,要持續不斷地洗,必須在這些日子裡洗,因為這是神日,這是神日用法。

梔子:味苦,寒,大寒,無毒。治療眼睛發熱紅痛,胃中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