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光道人

《秘傳眼科龍木論》~ 卷之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5)

1. 二·草部

烏頭,味辛甘。溫。大熱有大毒。主中風。目中痛。不可久觀。孕婦不可服之。

半夏,味辛平。微寒有毒。主頭眩。悅澤面目。消胸膈痰熱。墮胎。

大黃,味苦。寒。大寒無毒。主推陳致新。和五臟。除痰實。腸間結熱。

葶藶,味辛苦。寒,大寒無毒。治面目浮腫。中風。

桔梗,味辛苦。微溫有小毒。補血氣。除寒熱風痹。日華子云。補虛養血。

旋覆花,味鹹甘。溫。微冷利有小毒。主目中眵䁾。

牛膝,聖惠方。治眼卒生珠管。牛膝並葉搗絞取汁。日三四度點之。

白蒿,深師方。取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但是面目有瘡。皆可飲之。斗門方治火眼。用艾燒令煙起。以碗蓋之。候煙上碗成煤取下。用溫水調化。洗火眼即瘥。更入黃連甚妙。

菥蓂子,崔元亮療眼熱痛淚不止。以菥蓂子一物。搗篩為末。欲臥時。以銅箸點眼中。當有熱淚及有惡物出。並去胬肉。可三四十夜點之甚妙。

仙靈脾,經驗方。治瘡毒入眼。以靈脾、威靈仙。等分為末。食後米湯下二錢匕。小兒半錢。

夏枯草,簡要濟眾方。治脾虛。目睛疼。冷淚出不止。筋脈痛。及眼羞明怕日。補肝散。夏枯草半兩。香附子一兩。共為末。每服一錢。臘茶調下。無時候服。

白話文:

[二·草部]

烏頭:味道辛辣帶甜,性溫,極熱且有劇毒。主治中風、眼睛疼痛。不可長時間觀看。孕婦禁用。

半夏:味道辛辣,性平,微寒且有毒。主治頭暈目眩,使面容光澤,消除胸膈痰熱。有墮胎之效。

大黃:味道苦,性寒,極寒但無毒。主治促進新陳代謝,調和五臟,去除痰濕和腸道積熱。

葶藶:味道辛辣苦澀,性寒,極寒但無毒。治療面部浮腫、中風。

桔梗:味道辛辣苦澀,性微溫且有小毒。能補益血氣,去除寒熱風濕痹痛。日華子曰:能補虛養血。

旋覆花:味道鹹甜,性溫,微寒且略帶滑利,有小毒。主治眼睛分泌物過多。

牛膝:聖惠方記載,治療眼睛突然長出肉芽。方法是用牛膝連葉搗碎絞汁,每日三四次點入眼中。

白蒿:深師方記載,取白艾蒿十束,約一升重,煮取汁液,加入麥芽和米,如同釀酒方法,待熟後少量飲用。凡是面部有瘡瘍者皆可飲用。斗門方記載治療火眼:用艾草燃燒使其冒煙,用碗蓋住,待煙在碗上凝結成煤灰後取下,用溫水調和,洗眼即可痊癒。再加入黃連效果更佳。

菥蓂子:崔元亮治療眼睛發熱疼痛、流淚不止的方法:取菥蓂子研磨成粉末。睡前用銅箸點入眼中,會有熱淚及異物排出,並能去除胬肉。可連續三四十夜使用,效果很好。

仙靈脾:經驗方記載,治療瘡毒入眼。用仙靈脾、威靈仙等量研磨成粉末,飯後用米湯送服二錢(約一克),小兒服用半錢(約0.5克)。

夏枯草:簡要濟眾方記載,治療脾虛、眼睛疼痛、流出冷淚不止、筋脈疼痛及眼睛畏光怕日。補肝散:夏枯草半兩,香附子一兩,共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0.5克),用熱茶送服,無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