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光道人

《秘傳眼科龍木論》~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二十七·胬肉侵睛外障

此眼初患之時。或癢或痛。赤爛多年。肺臟風壅。發無定準。漸生肉翳侵睛。遮滿瞳人。此狀宜令鉤割熨烙。後宜服除風湯、七寶膏立效。

詩曰:

胬肉根基有兩般,便須分別見根源,或因赤爛多年後,肺臟風沖亦使然

或癢或痛無定準,一條根肺漸侵滿,初生浮小鉤除易,覆著瞳人即稍難

去熱去風先服藥,終須割烙即長安,殘餘服藥徒能效,七寶銷磨當自痊

除風湯

防風,黃耆,茺蔚子(各二兩),桔梗,五味子,細辛,大黃(各一兩)

上為末。以水一盞。散五錢。煎五分。食後去渣溫服之。

七寶膏

珍珠末,龍腦,熊膽(各一分),石決明,琥珀(各三分),水晶,龍齒(各五錢)

上搗碎為末。研令極勻。水五升。石器內煎至一升。去渣煎至一盞。入蜜半兩和為膏。每至夜臥後點之。早晨不可點。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眼睛疾病初期可能出現的癢或痛感,並長期呈現紅腫狀況,由於肺部風氣壅塞,導致病發沒有固定時間。隨著時間推移,眼睛會逐漸生成肉質障礙物,遮蔽瞳孔,影響視力。對於這種情況,治療方式應先進行手術割除,再配合熱烙治療,之後則應服用除風湯及七寶膏,可有效改善病情。

詩中提到,胬肉的形成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長期眼睛紅腫,另一種則是肺部風氣壅塞所致。病發時,眼睛可能感到癢或痛,且沒有固定時間,肉質障礙物會從肺部開始逐漸擴散至整個眼睛。在剛開始生成時,肉質障礙物較小,較易處理;但若已覆蓋瞳孔,則治療難度相對提高。首先需透過藥物去熱、去風,但最終仍需進行割烙手術才能根治。若只單純服藥,效果有限。使用七寶膏,可讓疾病自然痊癒。

除風湯的成分包含:防風、黃耆、茺蔚子各二兩,桔梗、五味子、細辛、大黃各一兩。製作方法是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再用一盞水,取五錢粉末煮沸至剩五分之一,飯後去渣溫服。

七寶膏的成分則有:珍珠末、龍腦、熊膽各一分,石決明、琥珀各三分,水晶、龍齒各五錢。製作方法是將所有材料搗碎成粉,研磨至極細,加入五升水,用石器煎至剩一升,再去除渣滓,繼續煎至剩一盞,最後加入半兩蜂蜜攪拌成膏。使用時,應在晚上睡前塗抹,早上則不宜使用。

2. 二十八·兩瞼黏睛外障

此眼初患之時。或癢或痛。年多風赤。瞼中有瘡。因熱在肺膈。脾胃風壅。致令兩瞼相黏。即宜鉤割熨烙。服排風散、烏犀丸立效。

詩曰:

兩瞼黏睛何所論,多年風赤是其因,睛疼瞼澀皮肉爛,瘡可相黏似有筋

割烙只須多出血,銅篦燒赤烙玄門,治風丸散須頻服,年歲中間只去根

排風散

天麻,桔梗,防風(各三兩),烏蛇,五味子,細辛,芍藥,乾蠍(各二兩)

上為末。空心食後米飲湯調下一錢。

烏犀丸

烏犀,茯苓,芍藥,細辛,黑參,人參(各一兩),乾山藥,羌活(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白話文:

這類眼疾剛開始發病時,可能感到眼睛癢或痛。長期下來,眼睛會泛紅,眼皮上長瘡。這是因為肺部和膈肌有熱氣,脾胃受到風邪阻塞,導致兩片眼皮黏在一起。應當進行割烙治療,並服用排風散、烏犀丸,馬上見效。

詩說: 眼皮黏著眼睛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長期眼睛泛紅所導致。眼睛疼痛,眼皮乾澀且皮肉腐爛,眼皮上的瘡會像有筋一樣黏在一起。割烙療法需要讓傷口多流血,用燒紅的銅篦烙在玄門穴。治風的丸散必須頻繁服用,在一段時間內可以根除病因。

「排風散」的配方如下: 天麻、桔梗、防風(各三兩),烏蛇、五味子、細辛、芍藥、乾蠍(各二兩) 將以上材料磨成粉。在飯前或飯後,用米湯調服一錢。

「烏犀丸」的配方如下: 烏犀、茯苓、芍藥、細辛、黑參、人參(各一兩),乾山藥、羌活(各二兩) 將以上材料磨成粉,用煉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在飯前用茶水送服十丸。

3. 二十九·膜入水輪外障

此眼初患之時。肝臟積熱。虛勞年多。發歇有時。睛上有瘡。疴後更生障翳。漸入水輪。因大腸壅滯致使熱也。宜服退熱飲子。鉤割熨烙鐮洗。宜服補虛鎮心丸即瘥。

詩曰:

黑上生瘡疴後痕,積生胬肉漸相侵,時多常覆過痕了,因此名侵入水輪

雖即三光微可睹,烏珠沉下必氤氳,庸醫猛浪強鉤割,遂使雙眸轉更昏

退熱飲子

防風,黃芩,茺蔚子,桔梗(各二兩),大黃,黑參,五味子,細辛(各一兩)

上為末。以水一盞。散一錢。煎至五分。食後去渣服之。

補虛鎮心丸

石決明,人參,茯苓,大黃(各一兩),遠志,細辛,乾山藥,防風(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眼睛疾病初期,因肝臟熱氣聚集,長期虛弱疲勞,病情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眼球表面有傷口,病癒後再次形成障礙和混濁,且這種情況逐漸影響到角膜(水輪)。這是因為大腸阻塞導致熱氣所致。應服用退熱飲來降溫,並配合手術治療,還應服用補虛鎮心丸,病情就能得到改善。

詩句中描述:在黑色眼球上生成傷口,病癒後留下疤痕,久而久之,疤痕逐漸擴大,因此稱之為侵入水輪。即使三光仍可微微看見,但黑色眼球部分會顯得模糊下沉。若庸醫草率地進行手術,反而會使雙眼更加模糊。

「退熱飲子」的配方為:防風、黃芩、茺蔚子、桔梗(各二兩),大黃、黑參、五味子、細辛(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取一錢放入一盞水中,煎煮至剩下一半水量。飯後去除藥渣服用。

「補虛鎮心丸」的配方為:石決明、人參、茯苓、大黃(各一兩),遠志、細辛、乾山藥、防風(各二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用煉蜜製成像桐子一樣大小的丸狀。空腹時,用茶送服十丸。

4. 三十·釘翳根深外障

此眼初患之時。眼中疼痛。作時赤澀。淚出怕日,治療失時,致令睛上有翳如釘頭子相似。不宜鉤割熨烙。難得全效。宜令服藥,此是熱毒在於肝心。宜服除熱飲子、鎮心丸即瘥。

詩曰:

滯留邪熱在肝心,疼痛生瘡那可任,毒藥既深開得後,眼前翳入黑暗深

萬藥雖然磨不盡,能除發歇解愁襟,若乖忌省無堅固,恐怕瘢痕轉更深

除熱飲子

黃芩,黑參,桔梗,知母,芒硝(各二兩),防風,大黃,茺蔚子(各一兩)

上為末。以水一盞,散一錢。煎至五分。每日空心食後去渣溫服。

鎮心丸

遠志,人參,茯苓,柏子仁,細辛(各二兩),乾山藥,茺蔚子,車前子(各一兩)

上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白話文:

這篇文字描述的是眼睛疾病初期會有疼痛感,偶爾紅腫且畏光流淚。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眼球上形成類似釘頭狀的翳膜。這種情況不適合用鉤割或熨烙的方式治療,效果可能不佳。應該服用藥物來治療,因為這是肝心熱毒所致。應服用除熱飲子和鎮心丸。

詩句中提到:熱毒滯留在肝心,導致眼睛疼痛長瘡,非常痛苦。如果熱毒深入,即使手術移除翳膜,視力也可能陷入黑暗。即使使用各種藥物,也可能無法完全去除。但服用藥物可以緩解症狀,解除煩惱。如果不遵守禁忌,不堅定地治療,可能會使疤痕更加嚴重。

除熱飲子的成分包括:黃芩、黑參、桔梗、知母、芒硝(各二兩),防風、大黃、茺蔚子(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取一錢與一碗水一同煎煮至剩下五分之一,每日空腹或飯後服用,去渣溫服。

鎮心丸的成分包括:遠志、人參、茯苓、柏子仁、細辛(各二兩),乾山藥、茺蔚子、車前子(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加入煉蜜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日空腹以茶吞服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