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撰、劉瑾補輯

《神應經》~ 補瀉手法

回本書目錄

補瀉手法

1. 補瀉手法

臣瑾曰:夫針灸有劫病之功者,在於手法而已。倘穴不得其真,功罔奏矣;穴得真矣,補瀉不得其道,亦徒然矣。

白話文:

我謹慎的說:針灸有治療疾病的功效,關鍵在於手法。如果穴位沒有找到正確的位置,治療就沒有效果;穴位找到正確的位置了,但是補和瀉的方法不正確,也是徒勞無功。

宏綱先生有曰:世俗所謂補瀉之法,補者,以大指向外;瀉者,以大指向內,此謬之甚矣。世醫之所謂瀉,針法之所謂補也;其補者,針法之所謂瀉也。孰不知補瀉之法,體之左,有左補瀉之法;右,有右補瀉之法,隨氣血所行而治之。不合其理,孰為其治?又曰:《素問》內言針而不灸,灸而不針。

白話文:

宏綱先生說:「世俗所謂補瀉的方法,補的方法是使大指向外;瀉的方法是使大指向內,這真是非常錯誤的。世俗醫家所說的瀉法,其實是針法中的補法;他們所說的補法,其實是針法中的瀉法。不知道補瀉的方法,身體的左邊,有左側的補瀉方法;右邊,有右側的補瀉方法,要根據氣血的運行來治療。如果不符合這個道理,誰能治好病呢?」又說:「《素問》內經上說,針灸只用針不灸,或者只灸不用針。

庸醫針而復灸,灸而復針。後之醫者不明軒歧之道,針而復灸,灸而復針者有之。孰不知書中所言某穴在某處,或針幾分,灸幾壯。此言若用針,當用幾分;若用灸,當灸幾壯。謂其穴灸者不可復針,針者不可復灸。今之醫者,凡灸必先灸三壯,乃用針,復灸數壯謂之透,火艾之說是,不識書中之意,不明軒歧之旨,深可慨也。傳曰:愚而好自用,良有以也。

白話文:

從前宏綱先生也常常說,只有腹部可針灸,並隨即灸幾壯,以此鞏固穴位也可以,其他部位應避免,不可以一律使用。這是醫家權變的說法,不可不知。

昔宏綱先生亦常言,惟腹上用針,隨灸數壯,以固其穴亦可,他處忌之,不可以一例用之。此醫家權變之說也,不可不知。

2. 瀉訣直說

臣瑾曰:宏綱先生授曰:取穴即正,左手大指掐其穴,右手置針於穴上,令患人咳嗽一聲,隨咳納針至分寸。候數穴針畢,停少時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動搖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謂之「催氣」。約行五、六次,覺針下氣緊。卻用瀉法,如針左邊,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針,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後,以針頭輕提往左轉。

白話文:

臣瑾指出:宏綱先生教導說:取穴必須準確,用左手大拇指掐住穴位,右手將針放在穴位上,讓病人咳嗽一聲,隨著咳嗽的聲音將針刺進去到分寸。等多個穴位的針都刺完後,停一下,再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著針,輕輕地左右搖動、搓捻,就像手在顫抖的樣子,這叫做「催氣」。大約做了五、六次,就會感覺針下的氣緊了。接著使用瀉法,如果是在左邊扎針,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持針,大拇指朝著前面,食指朝著後面,用針頭輕輕往左旋轉。

如有數針,候依此法俱轉畢。仍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針,卻用食指連搓三下,謂之「飛」。仍輕提往左轉,略退針半分許,謂之「三飛一退」。依此法行至五、六次,覺針下沉緊是氣至極矣,再輕提往左轉一、二次。如針右邊,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針,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後,依前法連搓三下,輕提針頭往右轉,是針右邊瀉法。欲出針時,令病人咳一聲,隨咳出針,此謂之瀉法也。

白話文:

如果有多針,要依據此方法全部轉針完畢。仍然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持針,但改用食指連續搓動三下,稱為「飛針」。仍然輕輕提針,往左轉動,輕輕收回針半分左右,稱為「三飛一退」。依據此方法連續做五、六次,覺得針下沉得緊繃,是氣運行到達極限了,再輕輕提針,往左轉動一、兩次。如果針在右側,就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持針,拇指朝前,食指朝後,依據之前的方法連續搓動三下,再輕輕提針頭,往右側轉動,這是針在右側的瀉針方法。要取下針頭時,讓病人咳一聲,跟著咳嗽的力道取下針頭,這就是瀉針的方法。

3. 補訣直說

臣瑾曰:昔宏綱先生授曰:凡人有疾,皆邪氣所湊,雖病人瘦弱,不可專行補法。《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如患赤目等疾,明見其為邪熱所致,可專行瀉法。其餘諸疾,只宜平補平瀉。須先瀉後補,謂之先瀉其邪,後補真氣。此乃先生不傳之秘訣也。如人有疾,依前法針,用手法催氣、取氣,瀉之既畢,卻行補法。

白話文:

我謹慎地說:從前宏綱先生教導我,他說:凡人有疾病,都是因為邪氣聚集造成的,即使病人瘦弱,也不能只用補法。《黃帝內經》上說:「邪氣聚集的地方,那裡的正氣一定虛弱。」比如患了紅眼病等疾病,明顯是邪熱造成的,可以專用瀉法。其他的疾病,只宜用平補平瀉的方法。必須先瀉後補,這就是先瀉掉邪氣,後補益正氣。這是先生不傳的祕訣。如果有人生病,按照前面的方法針灸,用手法催氣、取氣,瀉法結束後,再進行補法。

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轉針,如針左邊,捻針頭轉向右邊,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針,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後,仍捻針深入一、二分,使真氣深入肌肉之分。如針右邊,捻針頭轉向左邊,以我之左手大指食指持針,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後,仍捻針深入一、二分。如有數穴,依此法行之即畢,停少時,卻用手指於針頭上輕彈三下,如此三次。

白話文:

讓患者深吸一口氣,隨著吸氣同時轉動針。如果針在左側,則將針頭轉向右側,用我的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著針,食指在前,大拇指在後,仍將針深入一分或二分,使真氣深入肌肉。如果針在右側,則將針頭轉向左側,用我的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拿著針,食指在前,大拇指在後,仍將針深入一分或二分。如果有幾個穴位,就按照這個方法依次做完,稍作停頓,然後用手指在針頭上輕彈三次,如此重複三次。

仍用我之左手大指食指持針,以大指連搓三下(謂之「飛」),將針深進一、二分,以針頭轉向左邊,謂之「一進三飛」。依此法行至五、六次,覺針下沉緊,或針下氣熱,是氣至足矣。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出針,急以手按其穴,此謂之補法也。

白話文:

仍然用我的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針,用大拇指連續搓動三次(叫做「飛」),將針深進一分到二分,然後將針頭轉向左邊,叫做「一進三飛」。按照這個方法進行到五、六次,感覺針下沉緊,或者針下氣熱,說明氣已經到足夠了。讓病人吸一口氣,隨著呼吸拔出針,趕快用手按住穴位,這就是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