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應經》~ 穴法圖 (1)
穴法圖 (1)
1. 穴法圖
百會,在頂中陷中,容豆許。去前髮際五寸、後髮際七寸。灸七壯至七七。
上星,在鼻上入髮際一寸。針三分,以細三稜針瀉諸陽氣、熱氣。可灸七壯,不宜多,若頻灸拔氣上,目不明。
目窗,在臨泣後一寸。灸五壯,針三分。三度刺,目大明。
臨泣,在目上直入髮際五分陷中。針三分,灸五壯。
風府,在頭後髮際上一寸,大筋內宛宛中。針四分,禁灸。灸之使人失音。或七壯。
啞門,在項後入發五分宛宛中,仰頭取之。針三分,禁灸。灸之令人啞。
風池,在腦空下,髮際陷中。針一寸二分,灸不及針,日七壯至百壯,炷不用大。
絡卻,在腦後髮際上,兩旁起肉上各一寸三分,腦後枕骨,挾腦戶,自發際上四寸半。針三分,灸三壯。
角孫,在耳廓中間上,開口有空。針八分,灸三壯。
肩井,在缺盆上,大骨前寸半,以三指按,當中指下陷中。只可針五分。若深令人悶倒,速三里下氣。
肩髃,在肩端兩骨間有陷宛宛中,舉臂取之。針八分,灸五壯。可日七至二七。
睛明,在目眥內角。針寸半。雀目者可久留針,然後速出。禁灸。
攢竹,在兩眉頭小陷宛宛中。針三分。三度刺,目大明。宜鋒針出血。
絲竹空,在眉後陷中。針三分,宜瀉不宜補。禁灸。灸之使人目小無所見。
頭維,在額角,入髮際,本神旁寸半,去曲鬢一寸。針三分,禁灸。
迎香,在鼻孔旁五分。針三分,不灸。
頰車,在耳下八分,近前曲頰端上陷中。針四分,灸日七壯至七七。
白話文: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凹陷處,容納一顆豆子大小。從前額髮際向上量五寸,從後腦勺髮際向上量七寸,即可找到此穴位。艾灸此穴,每次灸七壯,共灸七七次。
上星穴位於鼻子上方,從髮際處向下量一寸。針刺深度三分,使用細三稜針瀉掉陽氣和熱氣。可以灸七壯,不宜灸太多,如果頻繁艾灸,會導致陽氣上拔,造成視力模糊。
目窗穴位於臨泣穴後方一寸處。灸五壯,針刺深度三分。連續刺針三次,視力會變得明亮。
臨泣穴位於眼睛上方,直線向上到髮際處,五分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灸五壯。
風府穴位於後腦勺髮際上一寸處,大筋內側的凹陷處。針刺深度四分,禁止艾灸。艾灸此穴會導致失聲。如果一定要艾灸,最多只能灸七壯。
啞門穴位於頸部後方,從髮際處向下量五分,凹陷處,仰頭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禁止艾灸。艾灸此穴會導致失聲。
風池穴位於腦後部空虛處,髮際凹陷處。針刺深度一寸二分,艾灸時針灸深度要比針刺淺。每天灸七壯到一百壯,艾炷不用太大。
絡卻穴位於後腦勺髮際上方,兩側肌肉隆起處各向上量一寸三分。從後腦勺枕骨向上量四寸半,靠近腦戶穴。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
角孫穴位於耳廓中間上方,開口處有空隙。針刺深度八分,灸三壯。
肩井穴位於鎖骨上方,大骨前一寸半處,用三根手指按壓,中間手指下陷處。只能針刺五分深度,如果刺得過深會導致昏倒,應立即針刺足三里穴,以疏通氣血。
肩髃穴位於肩關節兩骨之間的凹陷處,舉起手臂取穴。針刺深度八分,灸五壯。每天可以灸七壯到二七壯。
睛明穴位於眼角內側。針刺深度一寸半。雀目症患者可以長時間留針,然後快速拔針。禁止艾灸。
攢竹穴位於兩眉頭之間的小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連續刺針三次,視力會變得明亮。建議使用鋒利針刺出血。
絲竹空穴位於眉尾後方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宜瀉不宜補。禁止艾灸。艾灸此穴會導致眼睛變小,視力模糊。
頭維穴位於額角,進入髮際處,本神穴旁一寸半,距離曲鬢一寸。針刺深度三分,禁止艾灸。
迎香穴位於鼻孔旁五分處。針刺深度三分,不灸。
頰車穴位於耳朵下方八分處,靠近臉頰前側曲端凹陷處。針刺深度四分,每天灸七壯到七七壯。
聽會,在耳微前陷中,上關下一寸,動脈宛宛中,開口取之。針七分,不補。日五壯至三七壯。
白話文:
聽會穴,位於耳朵前方的凹陷處,從耳朵上面一寸的地方,有一條動脈凸起,刺入該處取穴。針刺深度七分,不留針。每天刺五次,累計至三七次。
聽宮,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針三分,灸三壯。
耳門,在耳中起肉,當耳鈬陷中。針三分,禁灸。有病不過三壯。
地倉,在夾口吻四分之處,近下有脈微微動是也。針三分半,灸日七、二七,重者七。
水溝,在鼻柱下,溝中央。針四分,灸不及針。水腫惟得針。此日三壯至二百壯。
承漿,在頤前唇稜下宛宛中。針三分,灸日七壯至七七炷,依小箸頭大。
膻中,在兩乳間折中而取之,有陷是穴,仰而取之。禁針,灸七壯止七七。
期門,在乳旁一寸半,直下又一寸半,第二肋端縫中,其寸用胸前寸折量。針四分,灸五壯。
中脘,去蔽骨尖四寸,下至臍中四寸,針八分,灸二七至百壯,止四百壯。
水分,在臍上一寸,水病灸之大良。禁針,針水盡即死。針八分,灸七壯至四百壯。
白話文:
聽宮穴位於耳朵裡,像顆小紅豆一樣大小。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
耳門穴位於耳朵前方,靠近耳垂根部,在耳廓骨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禁止艾灸。有病症時,最多灸三壯。
地倉穴位於嘴角旁,約四分處,靠近下邊緣,可以摸到微微跳動的脈搏。針刺深度三分半,艾灸每天七壯,連續灸二十七天,病情嚴重者灸七壯。
水溝穴位於鼻柱下方的溝壑中央。針刺深度四分,艾灸不能超過針刺深度。水腫患者只能用針刺,每天灸三壯到二百壯。
承漿穴位於下巴前,嘴唇下方,微微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艾灸每天七壯,最多灸七七炷,每炷大小如同小筷子頭。
膻中穴位於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有凹陷處,仰頭取穴。禁止針刺,艾灸七壯,最多灸七七壯。
期門穴位於乳頭外側一寸半,直下再一寸半,位於第二根肋骨末端與腋窩之間的縫隙處,用胸前寸法折量。針刺深度四分,艾灸五壯。
中脘穴位於胸骨劍突下方四寸,向下至肚臍上方四寸。針刺深度八分,艾灸二七壯到一百壯,最多灸四百壯。
水分穴位於肚臍上方一寸,治療水病時,艾灸效果非常明顯。禁止針刺,因為針刺會導致水盡而亡。針刺深度八分,艾灸七壯到四百壯。
章門,在臍上二寸,兩旁各六寸。其寸用胸前兩乳間橫折八寸,內之六寸,側臥屈上足,伸下足取動脈。灸日七壯至二七壯。
白話文:
章門穴,位於肚臍上方二寸,左右兩側各六寸。此處丈量,用胸前兩乳間橫折八寸,往內六寸,側臥屈上足,伸下足取動脈。灸此穴位,每天灸七壯,至二七壯為止。
帶脈,在季脅下一寸八分,臍上二分,兩旁各七寸半。針六分,灸七壯。
神闕,當臍中。禁刺,刺之使人臍中瘍潰,屎出者死。灸百壯。
氣海,當臍下一寸半宛宛中。針八分,灸百壯。
關元,在臍下三寸。自臍心至橫骨通折五寸。針八分,灸百壯至三百。灸不及針。
大椎,在脊骨第一椎上陷者宛宛中。人發不明者,從此穴上行三寸。針五分,灸以年為壯。
肺俞,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二寸。灸百壯。針中之,二日卒。
膈俞,在第七椎下,兩旁各二寸。灸百五壯。
肝俞,在第九椎下,兩旁各二寸。灸七壯,針中之,五日卒。
腎俞,在第十四椎下,與臍平,兩旁各二寸。灸以年為壯。針中之,六日卒。
膏肓,在第五椎下,兩旁各三寸半,四肋三間,去髀骨容側指許。灸百壯止一千。
白話文:
帶脈位於兩側肋骨下緣下方一寸八分處,肚臍上方二分,往兩旁各七寸半。針刺深度六分,艾灸七壯。
神闕位於肚臍正中。禁止針刺,因為刺中會導致肚臍潰爛,糞便從中流出,甚至致死。艾灸百壯。
氣海位於肚臍下方一寸半,凹陷處。針刺深度八分,艾灸百壯。
關元位於肚臍下方三寸,從肚臍中心到恥骨上緣橫骨連線的五分之一處。針刺深度八分,艾灸百壯至三百壯,艾灸時間不及針刺時間。
大椎位於第一節脊椎骨上方的凹陷處。頭髮不生的患者,從大椎穴向上三寸處針刺。針刺深度五分,艾灸以年齡為壯數。
肺俞位於第三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椎骨兩寸處。艾灸百壯。針刺會導致患者在兩天內死亡。
膈俞位於第七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椎骨兩寸處。艾灸一百五壯。
肝俞位於第九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椎骨兩寸處。艾灸七壯,針刺會導致患者在五天內死亡。
腎俞位於第十四節脊椎骨下方,與肚臍平齊,兩側各距離脊椎骨兩寸處。艾灸以年齡為壯數。針刺會導致患者在六天內死亡。
膏肓位於第五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脊椎骨三寸半處,第四根肋骨與第三根肋骨之間,靠近大腿骨外側,可以用手指輕輕觸摸到。艾灸百壯至一千壯。
腰俞,在二十一椎下。自大椎至此折三尺。舒身,以腹挺地,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後乃取之。針八分,灸七壯至七七。
白話文:
腰俞,在第21個椎骨下方的位置。從大椎穴開始一直到此穴,共折算三尺。身體伸直,腹部緊貼地面,雙手相疊在額頭上支撐著,四肢伸直,以取得最佳的穴位。針刺深度八分,艾灸七壯,至七七壯。
2. 寅手太陰肺經
尺澤,在肘中約紋上,兩筋間動脈。針三分,不可針深,灸五壯。
列缺,在手側腕上寸半,以手交中指頭末,兩筋兩骨鏬中。針三分,灸五壯。
經渠,在寸口陷中,動脈應手。針二分,禁灸。
太淵,在掌後內側橫紋頭動脈。針二分,灸三壯。
魚際,在大指本節後白肉際,針三分。
少商,在手大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針一分,禁灸。可鋒針。
白話文:
尺澤穴位於肘部橫紋上方,兩條筋之間的動脈處。針刺深度為三分,不可過深,艾灸五壯。
列缺穴位於手腕外側,向上量一寸半,以中指指尖觸碰手腕處,兩條筋與兩根骨頭交界處。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五壯。
經渠穴位於手腕內側,寸口凹陷處,動脈搏動明顯。針刺深度為二分,禁用艾灸。
太淵穴位於手掌內側橫紋末端,動脈搏動明顯處。針刺深度為二分,艾灸三壯。
魚際穴位於大拇指第一節後方,靠近白色肌肉的部位。針刺深度為三分。
少商穴位於大拇指內側,距指甲約一韭葉的距離。針刺深度為一分,禁用艾灸,可使用鋒針。
3. 卯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三壯。
二間,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三間,在手太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孕婦不可針。
陽谿,在手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手三里,在曲池下三寸,按之肉起,兌肉端。針三分,灸三壯。
曲池,在肘外輔骨,屈肘橫紋頭陷中,拱胸取之。針七分,灸七壯,可日七至二百。
白話文:
商陽穴位於大拇指第二節內側,指甲角邊緣像韭菜葉那樣的地方。針刺深度為一分,艾灸三壯。
二間穴位於大拇指第二節前方的內側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
三間穴位於大拇指第二節後方的內側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
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骨頭之間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孕婦不可針刺。
陽谿穴位於手腕上部,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
手三里穴位於曲池穴下方三寸處,按壓時肌肉隆起,在隆起處的頂端。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
曲池穴位於肘外側,屈肘時橫紋頭部凹陷處,拱起胸部取穴。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七壯,可以每天灸七到二百壯。
4. 辰足陽明胃經
伏兔,在陰市上三寸,循起肉,坐而取之。針三分,禁灸。
陰市,在膝蓋上三寸,拜而取之。針三分,不灸。
三里,在膝蓋下三寸,胻骨間,大筋內,坐而取之。針八分,灸止百壯。
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兩筋兩骨鏬陷宛宛中,蹲坐取。針三分。
下廉,在上廉下三寸,取穴法與上廉同。針三分,並灸七壯。
解谿,在衝陽後寸半,腕上繫鞋帶處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衝陽,在足跗上,去陷谷二寸,骨間動脈是穴。針五分,灸三壯。
陷谷,在足大趾次趾外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針三分,灸三壯。
內庭,在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厲兌,在足大趾次趾端。去爪甲如韭葉。針一分,灸一壯。
白話文:
中醫穴位解說:
伏兔: 位于阴市穴上三寸,顺着肌肉向上寻找,坐姿取穴。针刺深度三分,禁灸。
阴市: 位于膝盖上三寸,跪姿取穴。针刺深度三分,不灸。
三里: 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与腓骨之间,大筋内侧,坐姿取穴。针刺深度八分,灸百壮。
上廉: 位于三里穴下三寸,两筋两骨凹陷处,蹲姿取穴。针刺深度三分。
下廉: 位于上廉穴下三寸,取穴方法与上廉穴相同。针刺深度三分,灸七壮。
解溪: 位于冲阳穴后寸半,手腕上系鞋带的位置取穴。针刺深度五分,灸三壮。
冲阳: 位于足背上,距陷谷穴二寸,骨间动脉处。针刺深度五分,灸三壮。
陷谷: 位于足大趾次趾外侧间本节后凹陷中,距内庭穴二寸。针刺深度三分,灸三壮。
内庭: 位于足大趾次趾外侧间凹陷中。针刺深度三分,灸三壮。
厉兑: 位于足大趾次趾末端,距指甲长度如韭菜叶。针刺深度一分,灸一壮。